赖小子(2006)

UP:2022-09-15

《赖小子》是由中国导演韩杰编剧执导,贾樟柯监制的一部电影。2006年2月21日上映。

赖小子

评分:7.4 导演:韩杰 编剧:韩杰
主演:白培将 / 郭乾 / 候京 / 贺小丹 / 赵涛
类型:剧情
片长:89分钟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 晋语
影片别名:Walking on the Wild Side
上映:2006-04-10(中国大陆)
IMDb:tt0495135

情节概要

影片讲述了小县城里几个混混(晋语称赖小子)的生活。喜平、流流、二宝,是几个不务正业的青年,他们开着拉煤的卡车,经常四处捣乱。流流因一个女孩的事情,挨了女孩的追求者,也是同学男孩的打,觉得气不过,而叫喜平跟二宝报复。那男孩倒在血泊之中,他们以为闹出了人命,于是离开家乡走上逃亡的路。在逃亡过程中,二宝说自己要当黑社会老大,有一天,他偷拿了他们所有的钱,自己跑了。喜平和流流逃往阳泉的路上,二人一起抢劫出租车时,喜平开枪却不慎打死了流流。影片的最后,喜平回到家乡,发现被他们打的男孩却其实并没有死。

获奖

2006年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2006年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数码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银奖2006年第8届台北电影节竞赛单元2006年第8届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2006年意大利米兰电影节竞赛单元

简评

桃花岛观影团#非常真实的重工业污染工业县城,城乡结合图景。虽然画面的真实性、小城故乡边缘青年表达很像贾樟柯。但是内涵并不十分相同。小武更多是个人对抗体制体系的无奈。赖小子更多是生存状态带来的无所事事、暴力升级、道德崩坏。甚至那种愣头愣脑撞社会的迷茫无知能带动每个人的青春记忆。很多人不解的结尾的嘎然而止以及错杀自己同伴无法交差,其实不过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很有自己风格的一部处女作。(我所在的工业小城虽然环境有所改变,但总有相通气质,这一类电影天然带有好感)

家乡的故事,每一句脏话都那么的亲切,是自己小时候真的听到过的语流。有大量的隐喻,看到墙上色情日历忍不住打飞机的二宝,预示着他之后偷钱偷车要去当黑社会老大的欲望。全片有很多看似无意义的镜头,可都在反映人物内心情感。造化的弄人,这是亚里士多德描述的悲剧里面的一种,最后在压抑与痛苦中结束,这件事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面对自己因以为自己杀了人而放纵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在得知他没有死的那一刻起,变得无比的可笑,消解了自己所做的一切的价值,而因此而产生的代价已经大到无法承受。大量的贾樟柯式的手持性纪实拍摄,加上演员浑然天成到仿佛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表演,我很多时候都忘了这是电影,完全的忘掉了这一预设,很棒的电影。每一句脏话都是对诗意的解构。

赖小子,是我们那边方言,如果谁家孩子不学习,或者混社会,就称他为赖小子。初看此片还以为是纪录片,没想到是故事片,这质地深得我爱。结局看似是开放的,但西平似乎没有任何出路,只能在责备和流窜中渡过余生,最终被捕。在社会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这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野蛮生长是他们的宿命,更由于执法的不完善,他们对爱、对友情、对欲望的追求几乎是用一种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进行,甚至依靠强大的家庭背景,可以肆无忌惮,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而不用担负责任。在这样的社会低质文明之下,他们最终走向犯罪也是一种宿命。赖小子这一群体的形成,归罪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于是在现代人的壳子下,原始野蛮不被束缚,最终导向犯罪。

或许是山西版《猜火车》。公路片模式,素人出演,粗砺生猛的影像,摇滚风的配乐,暴力、反叛与性冲动贯穿故事始终。破败小城,械斗、矿难、枪杀接连上演,兄弟义气化作手指上一抹血红。看得出来受贾樟柯的影响很大,同样的落后小镇,同样的小镇青年。虽然故事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主题略微浅显,但韩杰通过这部影片让人看到了在宁浩或贾樟柯的镜头下看不到的山西,多给一。(科长制片,赵涛客串)

#桃花岛观影团#这可能就是占据了一大半人口的乡村生活,可能也只是某个有煤矿的小地方才会发生,也可能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受教育程度或许会成为改变他们盲目的契机,但即使受教育也有可能在这个年龄段犯下这种错误。没有调查不经思考的公路逃亡,不是成年人却拿起手枪开始了成人的对话与行为,闭塞环境下接受到信息不对等,他们永远都在路上。玉米地里中枪的小胖流下死前一滴泪的时候,可曾想过打架不值得?

#桃花岛观影团#迷茫的青春是电影永远的创作主题之一,然而有的能进入观众内心引发共鸣,而有的只是停留在表面,《赖小子》对我来说就属于后者。不得不说,非常真实,北方的工业小城,一切都是灰蒙蒙的,那些没有方向的年轻人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直到影片最后也没能找到人生的方向,的确像是国外电影节会青睐的那种中国电影。然而电影只是“展示”,没能更进一步,所谓粗糙在我看来不是风格而是缺点,结尾还是太仓促了,全片竟然是在路上开车的片段最好看(音乐也好听)。

尘土里自见生猛,那生猛是生活本身赋予的,聚拢一截就能把电影胀得喘不过气。从无所事事中滋长出来的撩事斗非,遍布我们心有余悸的青春期,那些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膨胀成混混们的虎皮,被一针扎下,泄气了,慌神了,那种迷茫加倍地笼罩过来,让他们的结局,还有不得不落下的生活,变得格外荒唐可笑。可笑着笑着,心里也会一阵抽动,那样普遍的泥泞境遇,被裹挟后谁能全身而退?三星半。#桃花岛观影团#(世纪初的尺度,真好。科长监制的电影,让涛姐扇了好狠的一巴)

这明明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导演似乎几次三番在“骗”观众,电影开始一段潇洒的音乐,自由,乘风,穿梭在煤厂黑土色的街区行驶的车辆。而电影最后照在男主头上的一束光,似乎都在说哪怕困顿,也只是眼前的黑暗,甚至电影前半段的叙述都是顺滑的,你看不出过多的情绪,也没有道德约束,这是边缘少年的青春,躁动的,背叛的,欲望的青春……

居然有赵涛乱入!可以连西北宇宙了。片子拍的又糙又野,但真实有趣,没想到竟然还兼备了很多类型元素(不知道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那个时代的暴力犯罪就如故事里那么寻常),而且还颇有公路片的神髓,角色个个鲜活,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鲜活的,这在荧幕上格外罕见。向天鸣枪后的公路延时真是神来之笔,不输给贾樟柯《小武》的片子。

韩杰处女作,有钱了之后拍了《hello,树先生》。评分:。贾樟柯的监制,韩杰曾任三部贾樟柯的副导。本质上喜欢的东西是一样的,表现手法不同,韩杰缺少了些特色。同为山西地区的故事,残酷的青春为主题,但是只讲了农村男孩的青春,略微渗透些混乱的性生活,其他可以讲的点都很少,也就导致影片的普通。演员和技术都是独立电影的特点,但缺乏讲故事的深度。光靠找来的群演和手持镜头还不够。自己的片子得自己做主,自己的特色比较重要,而不是借鉴。

乡村里混混们的逃亡之路,电影透露着一种粗糙又浑浊的气息,场景是满天尘土的,人物是埋里巴汰的,剧情又夸张又现实,命运如同儿戏一般,有出轨、有强奸、有打架、有逃亡、有迷信、有抢劫、有杀人,唯独没有什么希望,电影本身还留着很多悬念未解,但一点都不让人值得关心。#桃花岛观影团

#几乎是纪录片式的伪真实和粗糙感,甚至中间一段追人的手持镜头让我有点出戏不太喜欢。我分析了一下自己没有共鸣的原因,导演对于乡土环境及社会的刻画大过于主角人物的纠葛和心理细节,一切事件谈话像是流水般匀速运动,也许是导演的风格,也许是我还没学会如何欣赏它。(音乐,对白声音欠佳,我果然对这样片子里的女性形象们接受无能

获得奖项

  • 第8届台北电影节
    第8届台北电影节
    提名:国际青年导演竞赛-最佳影片
  • 第2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第2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老虎奖-最佳影片
赖小子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