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人(1980)
《原乡人》(英语:My Native Land)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台湾电影,根据台湾客家作家钟理和的短篇小说《原乡人》及其本人经历改编。导演李行,主演秦汉、林凤娇。
剧情
电影「原乡人」描写美浓作家钟理和在1940-1960年的二十年间的故事。1940年,26岁的钟理和钟平妹相爱,不见容于当时的礼俗是同姓不通婚,他们两位私奔,离开家乡美浓尖山,踏上人生未知的旅途;二十年后的1960年,钟理和病逝,那年他才46岁。
1940年,台湾仍属于日治时期,当时的中国东北,名义上为满州国,其实溥仪仅是个傀儡,势力完全控制在日本人手上,因此之故,钟理和夫妇从温暖炎热的美浓,来到冰天雪地、举目无亲满州国奉天(今之沈阳),在一处大杂院中租屋住了下来,第一次尝到出外人的温暖,裴老先生与裴老夫人适时给了他们生活上的关怀,而最最重要的:在那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人来人往的大杂院里,谁又管你钟理和与钟台妹是否同姓!
他们在寒冷的沈阳住了一年左右,钟理和靠开车过日子,偶而也写写文章,生活固然清苦,但是大儿子铁民的诞生,带来最大的喜悦与慰藉!隔年裴老鼓励他们到关内去。
钟理和常说要认识「原乡」,关内应该更接近他心中的「原乡」,钟理和夫妇前往关内的北京。但那时的北京,也是处于被日本侵略的动荡时期!在北京五年左右的光景,是钟理和写作的黄金时期,第一本小说集「夹竹桃」出版,包含「夹竹桃」在内的四篇小说,薄薄的一本,是心血的凝集!钟理和一拿到书,他就费心地想寄给那些亲友,当然远在台湾的父亲是一定要的!
正如当初许许多多被日本人奴隶下的台湾子民,对模糊的「祖国」「原乡」的一种憧憬、孺慕的情结,从另一个角度看,钟理和并不是要去「原乡」,而是要在「原乡」,回过头来看自己、认识自己,他要重新定位「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的三角 关系,其实数十年来,即使时至今日,「中国结」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
台湾光复 ,钟理和夫妇带着儿子归心似箭的回到台湾,近乡情却,父亲已于年前过世,他过去辉煌的事业-砖厂、布行…等等事业相继解体。钟理和回到台湾与家人团聚,特别是阔别多年的母亲,乡人好像已经不再提起他与台妹的私奔,老爸也为他留下六分之一的田产!
钟理和靠着他在北京学的「国语」,在屏东内埔国小谋到一个代用教员的工作。可是没多久,他就发现得了肺结核,那个时代,肺结核是个相当普遍的贫穷病,而对于肺结核病,没有什么特别的疗法,唯一的方法就是离群静养。由于不断的咳嗽,以及身体的虚弱,让他不得不辞掉教职,回到尖山养病。
在尖山的养病期间,前后15年左右,曾经有3年住进台北松山肺结核疗养院,还施行外科手术疗法,砍掉6根肋骨,几乎让他的身体矮了一截,倾向一边,也因此步履阑珊,无法快步行走。钟理和在这段与顽疾搏斗的无情岁月里,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切养家过活的重担全落在妻子台妹身上,台妹养猪、养鸡、下田、帮佣、上山砍柴…吃尽所有的苦楚,虽然她还是依然善哭,但却活得充实,活得坚强!此期间最大的伤痛,不是生活的清苦,而是失去了养了九岁的次子立民,夫妻俩伤心悲痛,加上自责日深,几至崩溃!
钟理和在这段与顽疾搏斗的无情岁月里,最让人敬佩的是:为数不算少的创作量,包括份量最大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 」,「笠山农场 」虽然带来奖项与鼓励,但那仅是寒夜中一个短暂的火炬,整体而言,他几乎被退稿所打败!钟理和的身体日渐虚弱,终于在46岁时病倒了。
影片获得1981年第18届金马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翁清溪作曲、邓丽君演唱)、童星(郑传文),并获最佳音乐、音效的提名。
获得奖项
- 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童星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提名: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音效 / 最佳录音
简评
李行# 李行的电影世界,独具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骨,浸透着浓郁的台湾风情和乡土气息。李行最服膺的是中国的人文理想及其伦理道德。面对台湾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面对西潮呼啸和拜金之潮的泛滥,传统文化结构渐趋解体,李行的创作其主导倾向却深蕴着一种重构生命良知、再造人文理想的合理内核。
第一次看林凤娇的片子,比剧照中美多了~~~而且那时候都是健康写实之美~~~片子看得人比较难受,但绝对是好片子、好故事、好演员、好导演!想不到李行的片子都这么对我胃口~ 通过这部片子,也开始了解钟理和,了解台湾文化,“原乡”的概念。秦汉短发帅!二哥原来是许仙姐夫啊! 中国电影资料馆
真有趣,秦汉演绎真实人物、最表现出演技的两部片子,女主都是林凤娇。连着这两部电影,都是描写乡土作家,都有着坚忍的性格(曾经打动童年的我),都不幸早逝。如果没有这两部电影,我不会对秦汉永远怀有好感,小时候看过多次的那另一部的镜头,镌刻在脑海里,郑丰喜用残缺的腿“走”在路上,那意气风发又儒雅帅气的样子,是我对秦汉的最初印象,也永远覆盖在其他形象之上。这部片饰演锺理和,也非常适合;秦汉塑造了我对中国男性HC的样本,虽然有点儿温吞,但书卷气永远最动我心。
与杀鸡取卵的人比,知识分子自然是无用的,但“汗水流到田里,总会长出稻子的!你管它呢”,这就是知识分子的价值,这70多年,我们这里多少人知道这价值呢,写了,毁了,再写,再毁,吃不饱,死,冤死,屈死,自杀的多了去了,但我知道即便是当年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国民政府也是把做好的资源给学校,给教育,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一直到49年后台湾,再到今天唯一不变的东西,这种看似滴水穿石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事,有的人一直在做,并且已经收获幸福,只是我们这里感受不到罢了,曾几何时在我的小学,好像也出现过“科教兴国”这四个字,可惜这有多艰难,随着“人”都变成了“韭菜”,我这个看着《原乡人》落泪的80后,谁又能懂我呢
那时候的台湾,有这样质朴的电影,有最好时候的秦汉、林凤娇的表演,有最好时候的邓丽君的歌声,真好。不过,对于女人来说,嫁给钟理和这样的男人挺苦的,过日子只能靠自己。男主为了理想几乎不沾烟火气,女主为了生活,为了支持他的理想,非常的坚韧。PS:1、东北的女房东比包租婆可恶多了;2、钟理和虽然得了肺病,但生育能力当真强:生了5个
从原乡人变成外省人,台湾的民族认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被消磨了。亲历这一切的李行,想必和钟理和一样,对台湾的情感复杂厚重。《原乡人》在我看来是李行导演寄寓了最多私人情感的电影,借文化的力量,把外省变回原乡,也是李行电影生涯的写照。当然,本片继承了李行电影一贯的风格特征,历经二十余年的影坛沉浮,李行的导演技巧已然炉火纯青,秦汉和林凤娇饰演的一对“天父地母”的文化原型,在本片中更是典型。
姑娘答应给他“烧饭”,于是携手出走,到满洲、到北平、回故乡,无论多少悲伤,还是一个烧饭一个写字,直到吃饭人走了,留下至今被人读的字。清朝二百余年,连都城名也改叫北京,可结果人们还是念北平。钟理和的原乡和李行的不在一处,互为表里。台湾乡土电影和乡土文学一样美,最好的秦汉和林凤娇。
就像李行导演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可以被称作是平妹传,钟平妹这个角色真的是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点于一身,这是我所看过林凤娇电影里面最出色的一部,就连在山里扛木头被林警追那场戏也是自己扛着木头亲自上阵,一连摔了四次才顺利完成。虽然连金马奖提名都没有得到,这让林凤娇相当失望,但是她出色的表演早就已经征服了观众。
这是目前看到李行导演第六部片子中最好的一部,故事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和《童年往事》一样令人伤怀。跟着缓缓流淌的乡土景色和温柔配乐,走过了钟理和先生的一生,他或许不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甚至是一个远离世俗的理想主义者,但他却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而倒在了血泊中,他是一位真正有经历有体验的乡土作家。
20151024电影资料馆,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钟理和的传记电影,并不了解其人,不过故事的乡土韵味倒是十足,依然是李行导演的叙事手法,中国传统家庭的老旧观念,永远在背后默默无闻辛勤奉献的家庭女性,秦汉的书生相,委婉漂亮的林凤娇,邓丽君的歌声!还有一并不适于这个时代,却不能遗忘的导演。
男主原型是台湾作家钟理和,他一生赴满洲、驻北平、归台湾,经历到也丰富,但这片子拍的非常流水账,原因之一是他的经历谈不上有什么起伏跟亮点,无非是逃离家庭的中产阶级文艺男,在平凡生活里窝窝囊囊走向人生终点;之二是叙事比较断裂、突兀,上来第一场戏就是男主要从老家带走未婚妻,直到他父亲去世,才回放了男女主不被祝福的同姓婚姻,其实本片完全可以用男主创作上的认知嬗变作为主线,而不是现在这样在各地不停经历些互不相干的鸡毛蒜皮。另外满洲和北平的戏码都很简陋,那个布景搭建实在一言难尽。本片技法平实流畅,没什么有设计感的镜头,角色塑造脸谱化,本片主要看点还是秦汉有家国情怀、对妻子心怀愧疚的儒雅知识分子质感,以及林凤娇吃苦耐劳、忠贞不二的传统东亚女性风貌了,不过没什么角色内在世界的展现,呈现出来的比较虚有其表
很好看的健康写实电影,影片里有很多细节,火车载着钟理和离乡,载着病好的他回来,钟理和作为最为矛盾的人物,他从司机到作家到教师农夫最后回归作家,归根结底和渴望成为原乡人,写下原乡是一致的,钟理和从反抗父权到使用强制父权最后成为真正的好父亲令人深思,钟理和的气在家乡和家庭,不在事业和政治。一切的一切从离去到归来,最终回到了圆满的状态,原乡人的血液,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