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1976)

Comment Yukong déplaça les montagnesUP:2022-09-08

愚公移山(法语:Comment Yukong déplaça les montagnes,英语: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是荷兰著名纪录片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与其夫人法国导演玛塞琳·罗丽丹·伊文思在1972年至1974年间拍摄,于1976年上映的一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系列纪录片。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愚公移山

评分:8.8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15~131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
上映:1976-03-10(法国)
IMDb:tt0074334

组成片段

该作品包括12部各自独立的影片:

  1. 渔村 — Le Village de pêcheurs
  2. 一座军营 — Une caserne
  3. 北京杂技团练功 — Entraînement au cirque de Pékin
  4. 上海电机厂 — L'Usine de générateurs
  5. 球的故事 — Une histoire de ballon, lycée n° 31 Pékin
  6. 手工艺人 — Les Artisans
  7. 大庆油田 — Autour du pétrole
  8. 城市的印象 — Impression d'une ville
  9. 钱教授 — Le professeur Tsien
  10. 京剧排练 — Un répétition à l'Opéra de Pékin
  11. 上海第三医药商店 — La pharmacie N°3 : Shanghai
  12. 一位妇女,一个家庭 — Une femme, une famille

参见

  • 中国 (纪录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愚公移山》的资料(英文)

该片是导演在周恩来的邀请下来华拍摄的,拍摄途中收到了中国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配合与帮助。影片以中法双语摄制,全片长763分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影片之一。

简评

我也觉得实在看不完,我只大概看了4集,一开始我还在想一个纪录片,为什么我看不完就要标看过,其实确实是看过,因为他的很多内容是就比如说你想去看80年代生活,可能看一两集就够了,然后如果你一直看下去11个小时真的很难顶。我看了渔村还有一座军营,北京舞蹈团,对上海的印象这些我都觉得还行吧,就是没有特别让人觉得有看下去的欲望,特别是这个英配中。网上倒是还没字幕。看起来头疼…特别想听原声轨。

文革后期的大型新闻联播。尽管是粉饰下的真实,但还是有一定的史料意义。12集12个主题与关注对象,聚焦人民的生活工作方式,从采访与对其生活的观摩中宣扬文革的积极性。旁白基本就是简单介绍,观点输出很少,主要是采访与纪录各种会议闲聊。毛就像幕后的时代导演,充斥在人们的发言中,对刘少奇的反对批判流露在人们的发言中。从镜头中的人的反应看来,大部分都是提前安排的完美摆拍,但是镜头还是会尝试关注孩童这类更接近真实的面孔与行为。提问很多都关注于女性解放的问题。就所呈现的看来,那是一个多么美好,民主,不现实的时代。镜头中的人个个喜笑颜开,动不动就敲锣打鼓。比较喜欢几个短片,具有时代特色的班会,专注的手艺人与北京杂技团的训练。其他长片有些局限性,只有上海北京的几集有大型街景。一切都像排练好的表演一样完美。

和现在比起来,这片子里展现的才能叫社会主义吧,特别是那个大渔村简直梦幻,过去的人真的是相当朴实。看得出导演明显左倾的意识形态,内容都拍得挺正面的,尤其和同时期安东尼奥尼拍的《中国》比起来,简直不像是同一个地方。这片虽然展现了当时很多行业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但基本都是集中在工农阶级的普通老百姓身上,整个视角还是比较局限,而且拍得也非常表面,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

用了两个月吭哧吭哧看完。看了一下导演生平,虽是个歪果仁但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友军了,是周正式邀来拍的。这个纪录片的镜头非常平实,可以踏踏实实看到那个年代人的生活。不像安东尼奥尼拍的《中国》那样,总想着把镜头往遮羞布里伸,人们生活也不像以前看过的小说电影里的那么悲惨(可能是因为已经到运动后期?)但确实能看到有很多摆拍的痕迹,zf安排的表演,而且导演已经剪掉了很多地方被安排摆拍的片段了,但还是太荒唐。后来运动一结束这反而变成那时候几亿人一起上演行为艺术的纪录片。愚公移山这个翻译可真妙啊,违背客观自然规律,做尽了人间荒唐事,最后感动上苍,我可曹尼呀愚公。如果没有感动上苍呢?子子孙孙陪你玩巴呢?为什么上学时候学校教的是对这种精神的赞颂?又或是荒诞自古有之,就是我们这片土地的宿命?真不是新鲜事儿。

信仰的维持不靠信仰本身,而依靠诉诸仇恨的阶级斗争和勉强温饱的物质生活,当斗争的无产变为剥削,勉强的温饱都已不再时,信仰就变成了可笑的口号,四人帮缺乏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对社会的变化全然不知还浸淫在胜利者的喜悦中时,总理早已察觉到不安的现状尝试改变,他无法与权势熏天的邪恶势力正面对抗,只好迂回进攻,这部纪录片就是他的武器之一。家庭主妇那集谈计生,男主人说我还想一个都不生呢,女主人说注意别犯错误啊,未免太真实。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会说,WG是狂风暴雨,是悲剧,是灾难。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即使是乌云也会有银边。对任何事物都应该客观看待。这个记录片可能有摆拍。但无论如何确实记录了那个时代。那时的人们物质生活是贫困的,精神上看起来却很富足,有些奋发昂扬。在里面甚至还可以看到些许中国式的民主。这个片子把中国拍得很客观,很美好,简直是一个乌 托 邦。如果中国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也许真的前途无量。

去年寒假看到的,从而对建国到改开的历史产生极大兴趣,(现在的兴趣点扩展到了近现代史的波澜中),看到了我们父母辈乃至再之前经过的岁月。极珍贵的镜头,补记我当时的记录:看到了真实的1973年的上海第三医药商店、北京31中师生间的一场民主讨论会还有在清华园接受采访时言不由衷的钱伟长教授,太有意思了,可与之前看的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互为映证。“愚公移山一定程度反映了毛当时采取的一些'民主试验',比如药厂职工与市民的见面会,讨论服务问题。还有球的故事中老师召开民主讨论会来集体讨论踢球同学是否违反课堂纪律...”

看了一集《渔村》,摄影师用朴素的镜头,展现了山东人民的真实生活,镜头下的男人和女人都勤劳工作,女孩子纯朴可爱,特别是采访一个小女孩问她村子里有没有人穿红衣服那段情节。听到解说词“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时,我笑了。在导演的镜头下,我看到了上个世纪真实的社会现象,以及导演对中国的喜爱。“伊文思的‘中国缘’可以说是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体现,是他在20世纪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不断抉择的必然结果。伊文思抉择的标准是,始终站在被压迫的人民的一边,始终坚信人类的美好理想一定会实现。”

之前在B站上看的,还剩一集没看完就被删了……似乎多数人都觉得疯狂、血腥、颠倒是非才应该是(或者必须是)1966-1976的标签,看到伊文思镜头前,安详、平等、自得其乐的中国社会倒觉得难以置信了,以至于认为法国导演伊文思是言不由衷(或者他本就是极左)。我不知伊文思是否当真被强迫,但影片中各行各业的普通中国人倒是的确都被今天的“理智者”们强行愚昧和麻木起来了。呵呵,到底是谁更加愚昧,更加麻木呢?

看的是YouTube上的666min版伊文思和罗丽丹的《愚公移山》是历时5年完成的长达12小时的12集系列片,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从每集的片名即可略见一斑:《大庆油田》(84分钟),《上海第三医药商店》(75分钟),《上海电机厂》(131分钟),《一位妇女,一个家庭》(110分钟),《渔村》(104分钟),《一座军营》(56分钟),《球的故事》(19分钟),《秦教授》(12分钟),《京剧排练》(30分钟),《北京杂技团练功》(18分钟),《手工艺艺人》(15分钟),《对上海的印象》(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