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1961)

AccattoneUP:2022-09-06

《乞丐》(Accattone)是一部1961年的意大利剧情片,由帕索里尼编剧及执导。尽管有剧本,《乞丐》真正所依据的其实是帕索里尼的早期小说,特别是《求生男孩》和《暴力人生》。

乞丐

评分:8.3 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编剧: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赛尔乔·奇蒂
主演:弗兰科·奇蒂 / 弗兰卡·帕苏特 / 西尔瓦纳·科尔西尼 / Paola Guidi / 阿德里娅娜·阿斯蒂 / Luciano Conti / 卢恰诺·戈尼尼 / Renato Capogna / Alfredo Leggi / Galeazzo Riccardi / Leonardo Muraglia / Giuseppe Ristagno / Roberto Giovannoni / 马里奥·西普利亚尼 / Roberto Scaringella / 皮耶罗·莫尔贾 / Adele Cambria / 雷纳托·泰拉 / 埃马努埃莱·迪·巴里 / Adriana Moneta / 波利多尔 / 赛尔乔·奇蒂 / Elsa Morante / Gabriele Baldini
类型:剧情
片长:117分钟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寄生虫
上映:1961-11-22(意大利)
IMDb:tt0054599

内容

《乞丐》是一个关于皮条客、妓女和盗贼的故事,这类人是他的小说经常关照的话题。影片描述了那些工作或不工作的穷人的生活,与意大利战后成功的经济改革形成了强烈对比。帕索里尼选择的主题在当时收到了耻笑,因为他模糊了神圣和粗俗之间的界限。虽然帕索里尼试图与新现实主义拉开距离,该片还是被认为是第二代新现实主义的一个范例,一位评论家认为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冷酷的电影。

《乞丐》是帕索里尼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后来帕索里尼的那些标志性特点在其中已经出现了:比如启用来自电影剧情发生地的非专业演员,分析贫困阶层人民的生活。许多人惊讶帕索里尼从文学到电影的转变,但他其实在二战以前就参加过罗马的“电影实验中心”。帕索里尼曾与费里尼合作过著名的电影《卡利比亚之夜》。

情节

主人公维托里奥(弗兰科·奇蒂饰)绰号"Accattone"(意为'乞丐'),是一个皮条客,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他手下的妓女Maddalena被他的对手打伤,并进了监狱。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稳定的收入,也不想自己工作,他首先尝试鼓动分居的母亲他的孩子,但被她的亲属赶走;他然后遇到(显然)很天真的斯特拉,并试图引诱她为自己卖淫。她愿意尝试,但是当她的第一个客户开始扒她衣服时,她哭叫并从车里逃走了。Accattone试图支持她,但在自己劳动了一天后停止了——他自己死于一场奇怪的交通事故,当时他骑着一场被盗的摩托车试图摆脱警察。

奖项

弗兰科·奇蒂1963年因该片被提名为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简评

尽管是根据原创剧本拍摄的,但《寄生虫》经常被认为是帕索里尼早期小说的电影版,尤其是《拉加兹》和《暴力生活》,这是帕索里尼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采用了后来被认为是帕索里尼的标志性特征;一群来自电影拍摄地的非专业演员,以及对贫困个人的主题强调。虽然许多人对帕索里尼从文学转向电影感到惊讶,但他曾考虑参加二战前在罗马举行的电影摄影中心。帕索里尼曾与费德里科·费里尼合作过《卡比里亚的之夜》,并认为电影是以现实进行写作的。Accattone是一个非正式术语,意思是“流浪汉”或“乞丐”。关于皮条客、妓女和小偷的故事,这些类型也在他的小说中出现。与意大利战后的经济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和不劳动)穷人的生活被描绘出来了。帕索里尼对话题的选择在当时是鄙俗的,因为他混淆了神圣和世俗的界限。尽管帕索里尼试图远离新现实主

浓厚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但绝对不止于新现实主义,拿《偷自行车的人》来比喻,帕索里尼不再关注偷自行车这件事而是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去偷自行车,偷自行车的心理是什么。新现实主义如同向观众呈现一座宏伟的建筑,而像费里尼还有帕索里尼则是把建筑拆成一块块砖给观众看。朴素的镜头尝尝聚焦于一个个非专业演员充满故事的脸上,虽然没有演技加成,却更能够体现真情实感引发共鸣,真挚的眼神把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丝毫不差的摄入观众心里。主角似乎一直在漫无目的地游走,大量的跟拍镜头仿佛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副罗马风情画。乞丐小偷妓女,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电影残酷地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生活的压力下渐渐沦为社会的寄生虫。从贯穿电影的神曲配乐,到模仿圣经的场景和剧情,帕索里尼一贯地赋予电影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以此使人物情感升华。

60年代意大利青年电影。皮埃尔 保罗 帕索里尼。贝纳尔多 贝尔托卢奇担任助理导演。新现实主义的冲动遭到激进的现代主义。对于都市贫困生活毫无遮蔽、赤裸裸的检视,被誉为对新现实主义的回归。对于周围环境的处理,似乎更多的是受益于布努埃尔的《被遗忘的人》,不仅在于影片中有展现野蛮暴力的场景,而且在于有令人困惑不安的梦境影像。曾批评新现实主义过于依附抵抗政治,而且过于迷恋表面的真实。早期电影中,展现出他称为“pasticchio”的特色,即将广泛的不同听觉与视觉材料“混杂”在一起:在让人想起文艺复兴绘画作品的画面中,片中人物满嘴粗俗的语言;在一些真实电影的街景中,配上巴赫或莫扎特的音乐。无资源

20230310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我的帕索里尼第一部电影,他最著名的那部一直有点拒绝观看…《乞丐》这部好像是他的处女座。后期配音和演员演技都有点生硬。故事本身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会从一开始看到无耻的剥削女性就很反感…但考虑到意大利战后的现实环境以及那个时代女性地位,似乎也可以理解…从主人公本身来讲,还是有他讲义气和薛微良善的一面?潘若简教授分享:乞丐是帕索里尼新现实主义的终结。他一生都在与消费主义作斗争,关注并同情平民农民流民,认为消费和宗教都是谎言。片尾的梦境是追寻神性和反消费主义的。乞丐的死亡与导演最后的结局很相似,隐秘的预言

帕索里尼导演首作,卡罗维发利最佳导演奖(我滴妈……)罗马市郊皮条客(和性工作者)的故事(和《卡比利亚之夜》正好连起来看),“有善念的恶人死于自我救赎”的故事,还是挺有悲剧力量的。最后半小时的剧作相当厉害(男主试图自我救赎和警察监视以及悲剧结局严丝合缝,铺排严谨至极),用一个拍得相当不错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来预叙最后那个死亡结局,还真挺不错的。最生动的可能还是一群混混坐在酒馆前扯闲篇的戏,以及那段关于饥饿的意大利面戏,非职业演员用的非常到位,除了新现实主义之外也颇有点法国新浪潮味(男主的白衬衣和演法,乃至剧情线都还有点像《精疲力尽》里的贝尔蒙多)。

一出独角戏,靠一双眼睛的注视展现出每一个人的共性、人类社会的全部神性和最抽象的诗意。当然毫无意外地夹带着帕索里尼钟爱的劳动剥削对置,人的处境遭遇和故事走向完全隐形与他们所代表的抽象意涵和政治隐喻之下,没什么人味,看着有点累。前一半在座位上真的难受到要panic attack(当然和刺眼的LED中文字幕有关系!),后段Stella的再次出现才开始慢慢解释起导演绝无仅有的离奇思路。这个故事太美了,所有悬而未决的,所有难以言表的,其实很像哲学化文本化的精疲力尽!

古典工整的构图法,标准的景别选择和镜头移动,古典乐的配乐。摄取的却是破烂的街景、无产阶级角色、粗粝的方言、非职业演员。似乎是新现实主义向意大利新类型电影阶段过渡产生的产品,或者是两种极端美学碰撞产生的火花,又或者是帕索里尼的作者笔法。叙事结构似乎是散文性的,或者说是纪实性的,偏松散(新现实主义),还未见到后面的神话寓言式故事,但仍可见经典的动机-行为组合:他质疑劳动付出与收入的不对等,想不劳而获,因此他做出一系列糟糕的行为:偷窃、拉皮条、精神控制女伴、装疯卖傻、哄骗同伴等等。他的性情和智识使他质疑劳动,却不足以让他承受体力消耗并改变现状,只让他成为了道德上彻头彻尾的混球和实质的剥削者。到了这里,足以窥见帕索里尼的洞察力和思考力(理论家-艺术家的双重身份)

因为是处女作,Acaattone更能反映帕索里尼矛盾的性格。可以看出帕索里尼对于贫民百姓有着超乎寻常的爱,以至于在60年代欧洲经济全面复苏后,转头去拍摄生命三部曲。有趣的是,与上帝被犹大出卖一样,乞丐被他的“信徒”,一个妓女所出卖,因为影片中大面积地使用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s Passion),所以帕索里尼确实是有意无意地将Accattone比作上帝,与上帝有着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在活着都不为世人接受,直到死后才被人追捧,从这点可以看出帕索里尼对意大利工农阶级的看法:在他们活着时,没有人重视他们,只有当他们被消费主义全部侵蚀后,人们在开始意识到,作为“人”而存在的阶级已经消失了。这也是帕索里尼到死之前都一直所担忧的。

男主身上或明或暗同性情节,似乎可以让他坐落进一个懂得杀猪盘技巧,骗取女性信任,并出卖女性肉体以换取生活物料的负面形象中。关于街头游荡,像《浪荡儿》,但有关妓女形象呈现,与她们单纯悲惨命运走向,又像极《卡比利亚之夜》。但后者更能传递旧社会,至少是意大利60年代社会当中,女性不得不为生存出卖肉身的悲剧性命运。这一时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镜头对准社会底层边缘群体。但本片视角,是以一位“寄生虫”性质的男主来展开的,天然少了与「卡比利亚」共情的那部分。与男主形象对照写的,是一群游手好闲的混混“同僚们”,他们像“观察团”,来注视着男主的生活走向,如何一步步因其内因而最终坠落进悲剧深渊,显然影片最后一个情节诠释这是一出生活悲剧。但习惯了寄生于女人赚钱的男人,试图离开女人独立时,也同时意味着悲剧的到来。

上层对底层,男性对女性,形成控制与寄生的连锁链条。乞丐对斯黛拉两次态度的转变标志着这一角色身为底层皮条客的复杂矛盾特质:身处黑暗,却要寻求光明,阅尽不堪,却要守护唯一的圣洁,好似脱胎自《野草莓》的预知结局的梦境之中,对自己坟墓位置的选择成为对乞丐一生的最恰当的注脚,这与下一部《罗马妈妈》相似,时代与命运终归会将主人公们引向幻想破灭的结局。帕索里尼凭借这一部就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不同于罗西里尼、费里尼、德西卡等前人的新现实主义风格,也引出后续从未停止的对人性、命运、信仰的思考,剧本台词也有一种后来不再有过的黑色幽默感,越来越觉得帕索里尼才是一个真正的电影哲人。

就引用UU说过的一段话吧。「具备阶级历史视角后,很多文艺作品就看不下去了。人是物质,是一种肉做的生命体,不吃东西就会死。角色想活着,必须消耗物质财富——要么自己生产,要么剥削他人,没有第三条路。除非死,如果死路也是一条路的话。那么问题来了:角色在故事中,是否从事生产?是哪方面生产?如果不从事生产,角色在故事中的情节是否要消耗资源,当然要,来自哪里?剥削了谁?被剥削者是否出现在了故事中,是以背景出现的,还是以正面出现的,还是以反派出现的?整个故事被重新建构成阶级视角下的真实场景,许多无病呻吟再也没了立足之地。最典型的就是两类——伤痕和小资。伤痕的核心点就一句话,『我要从事生产我好惨啊!!!』这不就是想做寄生虫么?小资的核心点就一句话,『我不需要从事生产也能活这么光鲜!!!』这不就是寄生虫么?」

喜欢帕索里尼有两个原因:艺术地阐述观点是一种能力,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是一种态度。在观赏现实主义基调的作品时我会习惯性地从作品结构的斟酌与取舍,及在艺术呈现手段上的偏好中,去窥视揣测他们的观点与性格。《乞丐》中有大量古罗马风情的天主教符号,在各路马克思思想的信奉者中极具特色。政治制度及道德约束的力量远不如建立支配关系来得好用。角色作为一无所有的无产代表,拒绝劳动的口头原因是拒绝压迫,无比幸运的是他生为男人,还能靠压迫女人站街来生活。当他想从清醒自知的虚伪下作中挣脱出来,也只从皮条客升级成了窃贼。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宿命与“叫天天不应”的宗教场景非常协调。帕索里尼的世界观让乞丐获得了最好的结局,毕竟最后他还是获得了想要的东西。他死了,而死亡是一切身份平等的解脱。

获得奖项

  • 第1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or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