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1968)
让-马里·斯特劳布(法语:Jean-Marie Straub,法语:[stʁob])与达妮埃尔·于耶(法语:Danièle Huillet,发音:[ɥijɛ])是一对出身法国的导演组合,他们多在德国与意大利进行电影拍摄,在1963到2006年间完成许多剧情片、纪录片、短片作品,他们以严谨、实验的拍摄手法以及强硬的左翼政治立场闻名,两人合作直到2006年底于耶病逝为止。
生平
斯特劳布与于耶两人于1954年相识后相恋,当时仍是学生的斯特劳布活跃于巴黎的电影俱乐部,并与法兰索瓦·楚浮是朋友,斯特劳布也会替《电影笔记》写稿,楚浮当时会拒绝刊登斯特劳布政治煽动性过强的文章;斯特劳布还曾担任贾克·希维特电影作品的副导演。斯特劳布与于耶两人后来移居德国以避免斯特劳布因阿尔及利亚战争而被征召入伍,两人开始合作执导一些短片。
1968年,两人完成合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安娜·玛达莲娜·巴哈编年纪事(德语: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进入第18届柏林影展正式竞赛单元,后来两人又分别以《阶级关系(德语:Klassenverhältnisse)》(1984)与《恩培多克勒之死(英语:The Death of Empedocles (film))》(1987)三度获选为柏林影展正式竞赛片,并凭借《阶级关系(德语:Klassenverhältnisse)》获得特别提及奖。1999年,两人完成《西西利亚!(意大利语:Sicilia!)》,进入第52届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单元。2006年,他们以《与他们的对话(法语:Ces rencontres avec eux)》进入第63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单元,电影由五段人与神在山上的对话而构成,最后在威尼斯影展获得特别狮奖,用以表彰他们对于电影语言创新的成就。
斯特劳布与于耶两人并无小孩,于耶于2006年10月因癌症而过世。
斯特劳布在于耶过世后,仍然独自完成许多电影作品,卢卡诺影展于2017年颁发荣誉金豹奖给他。
两人合导的电影作品
剧情长片
- 1968年:《安娜·玛达莲娜·巴哈编年纪事(德语: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 1984年:《阶级关系(德语:Klassenverhältnisse)》(Klassenverhältnisse)
- 1987年:《恩培多克勒之死(英语:The Death of Empedocles (film))》(Der Tod des Empedokles)
- 1999年:《西西利亚!(意大利语:Sicilia!)》(Sicilia!)
- 2006年:《与他们的对话(法语:Ces rencontres avec eux)》(Quei loro incontri)
剧情短片
- 1965年:《不情不愿(德语:Nicht versöhnt)》(Nicht versöhnt)
斯特劳布单独执导的电影作品
剧情长片
- 2015年:《共产主义者(法语:Kommunisten)》(Kommunisten)
获得奖项
- 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相关影片推荐
- 达尼埃尔·于伊耶 Danièle Huillet导演
- 让-马里·斯特劳布 Jean-Marie Straub导演
- 古斯塔夫·莱昂哈 Gustav Leonhardt演员
- 克里斯蒂亚娜·朗 Christiane Lang演员
简评
赋格的艺术最后没弹完有点遗憾,那时是多么期待那著名的戛然而止...本片代表着电影追求真实/客观的另一条道路,牵扯出大量研究点。女主画外音堪称模拟了巴赫的音乐,accent和rubato极其都隐忍,追求文字转述白描。片中全部演奏部分均为真实演奏,突出古典音乐的物质性、空间性和发生性,这甚至可谓升华了电影影像本身。叙事电影普遍存在的“演出”的虚假或者说演员/人物的二元性被绕过,乐谱成为了真正且唯一的中心,演员/演奏者在演奏时没有能力也并不需要分裂出ta所摹仿的角色,因为角色背后本会拉观众出戏的“演员的幽灵”已经被音乐演奏驱散,主体永远是乐谱,乐思——巴赫,真正的巴赫。此外,音乐演奏的自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也被一定地保存:全片无叙事渲染,也无后期配音处理,保存真实,同时又不是演出录像/录音,保存现时性
6/10。斯特劳布跳出了历史传记片对主要人物事迹的剧情排列,把一些巴赫时代档案的镜头、搬演的简短叙事场景、妻子安娜的叙述和日记体裁汇集在一起,并用水平视角的静态镜头(用来展现巴赫的家庭)和摄影机后拉成全景的轻微移动(拍摄音乐会演奏),组成零碎而跳跃的生活片段,成功把观众间离出巴赫作为传奇艺术家的历史性光辉。场面调度上运用比例缩减来强化景深,例如食堂里学生们并排坐在长桌上的画面,离观众越远的人像在画面比例上越小,使观众的感知认为空间的纵深很大,而巴赫站在大键琴前弹奏的一个镜头,前景的巴赫以水平视角呈现,背面投影的却是从低角度拍摄的建筑影像,这种不协调的背面投影也造成了倾斜的空间透视感。随着巴赫失明,影片频繁地穿插海和石滩、风和树林等空镜头,结尾巴赫眺望窗外平静的风景,表明灵魂已经接近上帝(自然)。
我是看啥了,原来有声片还可以这么拍!固定机位,以26个片段、巴赫第二任妻子视角画外音为主要旁白,展现巴赫和她的一生!因为片中出现的文字都源于真实文件档案,且片中扮演巴赫、安娜等人都是当时演奏届的精英,对于古典乐器还原也很到位,所以此片也被认为是关于巴赫最优秀的影片。影片集合了纪实、伪纪录片和剧情片三个特质,让人仿佛身处巴赫那个年代,非常有代入感,但很多唱奏场面又是全景的固定机位(像精致的木版画一样,这也有了间离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安娜和巴赫的话语,我们可以知道巴赫一生都在为钱奔波,安娜要不断经历儿女早丧的痛苦,以及安娜的演奏对于巴赫事业的帮助。巴赫和王子,一个弹羽管键琴,一个拉提琴,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感。还有巴赫暮年失明站在床边看向外面,落寞呼之欲出。安娜扮演者弹琴真是太美好了,静谧力量
节制的镜头,基本摒弃了用特写和剪辑渲染情绪的可能,一场一镜接近图示,以旁白与音乐勾勒音乐家的肖像,如此“本真”的美学倒是与莱昂哈特一拍即合(哈农库特似乎也小露脸),演员在“电影表演”上有多后撤,在“纪实演奏”上就有多前置,纯然的1968年录音,显现“一个创作中的人”(加德纳语),就像从庸常、寡淡、略显汲汲营营的人生中,升起被信仰照护的平静与喜乐,或许不完全出于宗教激情,毕竟他也把多吃蔬菜或自己姓氏写进曲子,重要的是聆听,不作为配乐,而是对其人其奏的在场。弹到哥德堡第25首变奏时,想到Before Sunrise中,Julie Delpy在清晨维也纳街头听到的就是这首——像这次影展的一个隐秘连接,也证明无论莱比锡离我们有多远,巴赫的音乐总在一个我们能遇见的位置。
从传统的传记类型片中分出纯视觉陈述,纯听觉影像和纯言语行为三层,完成了影像习惯的脱敏,这是斯特劳布的贡献。但当刻意的手段引入叙述,这种宗教性的静默肃然的风格却和巴赫本人作品风格发生耦合,言语被纳入了复调曲式中,赋格——华丽而复杂的创作形式作为巴赫音乐遗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片中被完整呈现,演奏替代日常言语。奇妙的是,这些音乐虽然与情感分离,却在言语和音乐的内外辩证法的张力中逐渐吞并了传统言语,实现了以音乐语言叙述情节。
.13上海大黄明影院观看,下午1点半的场,几乎满座。影片结束鼓掌,这是我在任何其他影院从未见过的。观影前豆瓣评分8分,,大概率是同一场观众评分的原因。整个观影过程像是在听音乐会,用代表性音乐讲述巴赫一生,整部电影基本只有音乐,长镜头,少有镜头转换,人终曲散。过多的音乐听的乏味,有台词的地方一对比下有了看头。个人感受越接近尾声的音乐越动听,也间接说明了巴赫音乐愈加成熟。
#法国电影大师展#@大光明,毕恭毕敬的、用音乐谱写的传记片,画外音直接诉说巴赫人生经历的部分比例很少,安娜(当然主要是创作者自己)以极快的语速匆忙交待,仿佛想尽量把时间用在展现巴赫的音乐之上,即使是讲到他们一个个早夭的孩子,讲到他们拮据的生活也是如此,两者互为穿插的手法帮助观众在一定程度更好地了解巴赫作品的诞生背景,以此进一步理解巴赫的音乐;有一定门槛的片,可能更适合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即使是我这样的纯粹外行人,也在这个令人烦躁的热天午后得到了一次圣洁的洗礼
大光明“法国大师电影节”。67年一对法国著名导演夫妇的“激进作品”。下判断“激进”,是因为它推翻了巴赫(自己造及其他人造的)神话,颠覆了通常传记片模式。演员都是当时顶尖音乐家,演奏(唱)了所有作品,但他们几乎没有“进行表演”。附着在一个“编出来的”巴赫编年体日记线索上,演员(音乐家们)在尽可能还原真实状态的场景、真实服饰下,真实(还原)一部部作品的历史演出状态【这一部分帮助我直观当时人们听音乐的空间状态】。画外音不断推动场景转换、时间流程,里面的故事充满家长里短、职业政治【这一部分让我理解当时作曲家的依附与独立矛盾】。两部分愈加衬托演出的音乐非常“巴赫”:节制、均衡、结构感和宗教感异常强大!耳机里放着巴赫作品写影评,缝隙中飘来南京路餐馆里人群各种世俗词汇,这部电影似乎同步在我生活中进行着。
。①巴赫的编年史,有大量说明历史史实的旁白,画面上则完全由各种真实的档案资料和排演的各种巴赫演奏会+关于巴赫的小故事组成。②试图达到纪录片式的真实:除了引入各种真实档案资料这种常规手法外,各种巴赫演奏会段落也处理地相当巧妙——这些段落的画面内容是排演的,但演奏的音乐是真的,所以通过「尽可能地削弱画面的表现力(具体体现为极少特写与近景+全是长镜头+基本全是固定机位【除了固定镜头外偶尔有一些简单的移动和变焦】的镜头选择以及面瘫木讷的表演方式等)来降低画面的存在感进而反衬出音乐的存在感」,导演最大程度地接近了纪录片式的真实。③然而,这终究只是接近,并非真实,甚至可以说演奏会片段把画面变成黑屏都比这真实,所以这并非一个成功的实验。④那些排演的巴赫小故事完全是败笔,还好并不多。
严格上来说,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更近于一部传记影片。而这种不挑逗观众的拍法,几乎很难在同类型的影片中寻到类似的踪迹。巴赫的一生其实就如他的音乐,对称,平衡,甚至几乎没有太大的起伏,而以安娜的视角去连珠炮地叙述丈夫巴赫的生平,似乎也在客观中平添了某种微妙的距离感。毕竟拍巴赫,不能像贝多芬和李斯特那样去浪漫到底,也不能把莫扎特与拉赫这样的天才同苦难一并称颂。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巴赫是神性的,是超然的。
一星扣给我听不懂(对不起),出人意料地比前几场艺术性太强的文艺剧情片好看很多,因为大段演奏让电影变成音乐会。旋律也许不能让人思考出深度却能让人心情愉悦放松,我的思绪很自由地飘荡又回来。音乐或者其他艺术内容作为一种文本,纳入电影拍摄与剪辑,其记录意义不言自明;联想到今年北影看的凤冠情事,实拍昆曲舞台表演但访谈与环境拍摄太潦草,跨越时间有了纪录意义却没看出来脚踏实地纪录的用心;这部编年史却因为不演绎而不打折扣地演绎了克制与忠诚。(但古钢琴音色也太潦草了,听起来像对门邻居装修,有一段实在受不了
可以当做电影,可以当作纪录片,可以当作音乐会,可以当作编年史——尽管有些地方我这种史盲看得云里雾里(鞠躬)主角不像是巴赫,更像是巴赫的音乐,而感受音乐家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依旧是聆听其音乐作品,摄影机一摆,流畅地展现一段段演奏,缺点是半夜看听着听着就想睡觉(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