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璐路壁橱(1995)
The Celluloid ClosetUP:2022-08-31
《电影中的同志》(英语:The Celluloid Closet)是一套1995年的美国纪录电影,由劳勃·伊普斯汀及谢菲·费烈曼执导和编剧。此片以维托·鲁索1981年(1987年改版)的同名书籍为蓝本,探讨历年来的电影(主要是荷里活电影)怎样描绘及对待LGBT角色。
受访者
电影访问了以下人士。
东尼·寇帝斯(Tony Curtis)Susie Bright亚瑟·劳伦斯(Arthur Laurents)亚米斯德·莫平胡比·高拔Jan Oxenberg哈维·菲尔斯坦(Harvey Fierstein)昆汀·奎斯普(Quentin Crisp)Richard DyerJay Presson AllenMrs. Gustav Ketterer戈尔·维达尔 | 花利·格兰加Paul Rudnick莎莉·麦克琳Barry SandlerMart CrowleyAntonio Fargas汤·汉斯Ron NyswanerDaniel MelnickHarry Hamlin约翰·施莱辛格苏珊·莎朗顿 |
电影
此片曾谈论到并插入以下电影片段。
- 48 Hours (1982)
- A Florida Enchantment (1914)
- A View From The Bridge (film) (1962)
- A Wanderer Of The West (film) (1927)
- 《风尘三绝》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
- Advise And Consent (1962)
- Algie, The Miner (1912)
- 《同窗之恋》Another Country (1984)
- 《第六感追缉令》Basic Instinct (1992)
- Behind The Screen (1916)
- 《宾虚》Ben-Hur (1959)
- The Boys In The Band (1970)
- 《潇洒有情天》Boys On The Side (1995)
-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 《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 (1938)
- The Broadway Melody (1929)
- 《神鎗手与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 《歌厅》Cabaret (1972)
- 《一笼傻鸟》La Cage Aux Folles (1978)
- Caged (1950)
- Calamity Jane (1953)
- Call Her Savage (1932)
- Car Wash (1976)
- 《朱门巧妇》Cat On A Hot Tin Roof (1958)
-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 The Chocolate War (1988)
- 《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 (1985)
- Continental Divide (1981)
- Crossfire (1947)
- Cruising (1980)
- 《哭泣的游戏》The Crying Game (1992)
- Dancing Lady (1933)
- 《爱的甘露》Desert Hearts (1985)
- The Detective (1968)
- Dickson Experimental Sound Film (1895)
- Dracula's Daughter (1936)
- Dream A Little Dream (1989)
- 《爱德华二世》Edward II (1991)
- 《我要高飞》Fame (1980)
- Freebie And The Bean (1974)
- 《笑傲同行》Fried Green Tomatoes (1991)
- The Gay Divorcee (1934)
- 《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
- Gilda (1946)
- 《大亨游戏》Glengarry Glen Ross (1992)
- 《叻女钓鱼记趣》Go Fish (1994)
- The Fan (1981)
- The Fox (1967)
- Hairspray (1988)
- Heathers (1989)
- Heaven Help Us (1985)
- The Hours And Times (1991)
- 《血魔》The Hunger (1983)
- In A Lonely Place (1950)
- Johnny Guitar (1954)
-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 (1968)
- Ladies They Talk About (1933)
- Lianna (1983)
- 《末路后庭花》The Living End (1992)
- 《爱是生死相许》Longtime Companion (1990)
- The Lost Weekend (1945)
- Lover Come Back (1961)
- Making Love (1982)
- 《枭巢喋血战》The Maltese Falcon (1941)
- Manslaughter (1922)
- Midnight Express (1978)
- Mo' Money (1992)
- Morocco (1930)
- 《肥妈先生》Mrs. Doubtfire (1993)
-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1985)
- My Bodyguard (1980)
- 《不羁的天空》My Own Private Idaho (1991)
- Myrt And Marge (film) (1933)
- Next Stop, Greenwich Village (1976)
- Night Shift (1982)
- North Dallas Forty (1979)
- 《冲上云霄》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1982)
- Our Betters (1933)
- 《临别秋波》Parting Glances (1986)
- Partners (1982)
- Personal Best (1982)
- 《费城故事》Philadelphia (1993)
- 《夜半无人私语时》Pillow Talk (1959)
- Poison (1991)
- Queen Christina (1933)
- Rebecca (1940)
- 《阿飞正传》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 Red River (1948)
- Repo Man (1984)
- 《夺魂索》Rope (1948)
- The Sergeant (film) (1968)
-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
- 《施活的遭遇》Silkwood (1983)
- The Soilers (1923)
- 《热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 (1959)
- 《风云群英会》Spartacus (1960)
- Suddenly, Last Summer (1959)
- Sunday Bloody Sunday (1971)
- Swoon (1992)
- Tarzan And His Mate (1934)
- Tea And Sympathy (1956)
- 《狼胎小子》Teen Wolf (1985)
- Their First Mistake (1932)
- 《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 (1991)
- 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 (1974)
- Top Hat (1935)
- Torch Song Trilogy (1988)
- Vanishing Point (1971)
- Victim (1961)
- Victor/Victoria (1982)
- Walk On The Wild Side (1962)
- The Warriors (1979)
-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3)
- Wild At Heart (1990)
- Windows (1980)
- Wings (1927)
- Wonder Bar (1934)
- Young Man With A Horn (1950)
另见
- LGBT相关电影列表
电影谈到了不少大型电影中的暗喻或影射LGBT的情节,并间接地指出了「海斯条款」(Hays Code)对荷里活电影的影响,更访问了不少像汤·汉斯及苏珊·莎朗顿等的影星。 1996年,在日舞影展中赢得言论自由奖,并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
获得奖项
- 第12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比虚构更真实”奖(纪录片) / “比虚构更真实”奖(纪录片) -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 - 第13届圣丹斯电影节
获奖:Freedom of Expression Award
提名:评审团大奖-美国纪录片 - 第48届艾美奖
提名:President`s Award / Outstanding Individual Achievement - Informational Programming / Outstanding Informational Special
简评
看完以后想起一个可能有点偏差的印象:《天使在美国》的男主角一开始被设置为sissy,大概是出于想纠正这种刻板印象,04年的电视剧里的主演变成了一个阳刚小伙;但是到了最新的舞台剧里,他又重新变成了sissy。这是一个好的标志,表明拍摄的社会不仅更接受gay people,而且愿意为sissy去污名化。但愿所有的社会都有这样好的趋势。
美中不足是对hiv大爆发几乎没有着笔,以及编排的脉络到最后一部分有些混乱。几个直人演员都表达出了足够的包容、智慧和友同;性少数剧作家、制片人等也能让大家得出”这个工业还是能容纳有才华的性少数“的想法,虽然显然还不够,其中几个的个人经历非常有趣,混杂着跨掉的一代、嬉皮士一代成长起来的迷影精神的lgbtq。最后还要提及放映现场,基本为直人影迷朋友,映后讨论过快地偏移到与电影无关联的其他性别议题上,听的不是滋味。lgbt正如房间里的大象,在讨论中也被进一步无视,但又能怪罪什么呢,让主流群体认知到性少数的合理存在并包容已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了。
《下一站格林威治村》的演员的那段话“我觉得描写一个黑人同性恋相较于描写一个白人同性恋比较不会引起一般人的反感…就好像用情景喜剧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生活,相较于用正剧来表现,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即使是同样被歧视,也有一些人遭遇更多层面的别歧视,高墙太多,去撞高墙的鸡蛋太少,更多的鸡蛋,沦为食物。
对初期lg群体荧幕表达的总结,或许今天看来比较片面化,对比彩虹与电视史,和历史事件结合的并不算很多,但赛璐路壁橱确实给我们窥探电影行业中性少数群体的曲折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在它想当然的用充满希望结尾时,也正视了在时代背景下的诸多挑战,如果说,赛璐路壁橱告诉我们,一部分性少数在电影上获得了有一些力量的话语权,其后的20年内,我们看到的lgbtq依旧在荧幕上做话语权的尝试,这种延续性是记录片要保证的。
主要介绍了好莱坞电影中的同志形象,从受到审查、作为笑料,到被呈现为受害者、凶手等刻板印象,最终得以呈现同志的爱与性,基本随着时间不断进步。在本片之后又出现了更多同志电影,希望能看到在时间和地域上扩展的介绍,毕竟好莱坞面向大众的电影只是电影中的一部分。个人印象最深的几点:审查时代隐晦的同志情节与现在部分商业电影中的同性情节,同样要求观众与制作方之间达成某种默契;女同性恋的裸露和性爱镜头相比男同性恋的更容易被接受,一方面受众可能更多针对异性恋男性(女同是非常受欢迎的porn题材),另一方面男性气质排斥情感;性倒错仍然被视为禁忌,可以看到跨性别比同性恋受到更多的歧视,目前关于跨性别的影视作品也有更多过度美化或刻板印象的成分,甚至依然被作为笑料(关于喜剧的主题和尺度是另一个问题了)。
胶片出柜记,趣味性十足的“酷儿”纪录片,嬉笑之余也别有看点。跨越电影超百年历史,涵盖酷儿电影伴随影史的百年发展路,从19世纪末电影的兴起到好莱坞“电影制作守则”时期,再到90年代“新酷儿电影”,不单局限于美国——英国同时期影片横向对比讨论。不同电影混剪,多位相关电影人现身说法,电影片段与访谈内容完美契合,一种对酷儿电影详尽的艺术性解读。
影片开宗明义一句话:“好莱坞是最大的迷思制造者。”迷思,即myth,即神话。当年在海斯法典严酷的剪刀下好莱坞那帮人都能在银幕上偷梁换柱,旁敲gay(同志)侧击gay(快乐),那么,等到后海斯法典时代好莱坞这帮人在银幕上左手骄傲右手快乐只能说是水到渠成而已。但迷思就是迷思,神话就是神话,片尾的乐观不要太匆忙,银幕之下、好莱坞之外,现实世界的gay总要打个折扣。
非常好看。从早期电影描绘的“娘娘腔”这一刻板印象,到严格审查时期LGBT观众不得不在银幕上寻找有关自身群体的暗语,到审查松动时期常常化为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形象,再到后来逐渐正面化的角色,这部纪录片不仅记录了同性恋电影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主流文化对LGBT群体认识的不断变化。当然也收获了一系列片单待补。
看过里面提到电影的不少,但还有不少没看过。一个好莱坞电影里同志形象的梳理,从一开始的嘲弄,到晦涩的提及,到正面展示但全都是没有好下场,再到开始展现真实生活状态,但大多都是自我否定,最后才慢慢积极正面起来。以及最近几年真正有点变成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反观现在国内,曾经还算到过“全都没有好下场”,现在又倒退回“晦涩的提及”阶段了。
好莱坞百年性少数群体变迁史,lgbtq群体从只能隐晦地出现在字里行间变成了在荧幕上真正亮相,在文艺舞台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变得可供思考和讨论,《虎口巡航》里发生过的事情永远不会在现实中上演,推翻海斯法典并不是电影界的革命,也是全世界人民面对性少数群体时的思想变革,这是全人类的成功。
从默片时代纯真自然的同性之情,取悦观众的幽默载体亦或刻板的“娘娘腔”塑造,到海斯法典推行后大多数表达不得不更加隐晦或面临删减,再到审查松动后真正直面这一群体的存在和荧幕上的艺术表达,当然还有与之伴随的侮辱恐吓乃至暴力,同性恋形象在好莱坞电影里从被边缘化到被反派化或悲剧命运化,再到艰难的自我审视和不以之为耻,长久的沉默终于打破,更多元的表达与呈现随之出现,纵然污名化的阴云始终还在,但电影作为影像艺术不仅记录着这一群体在荧幕上的形象变迁与反复,更为现实中的个体提供了一扇了解自我与他者的窗户,这是那些一直存在着的人们的故事。
在异性恋霸权和政策强压下行进着,从被忽视到刻意歪曲到正常叙述,同性恋角色映出其群体在当时社会中面临的偏见排挤及打压。现在能观看各种各样的同影少不了前人的努力,敬佩!摘抄喜欢的两句:"假装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不存在,是愚蠢的""不管在谁那里,爱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