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1986)

UP:2022-08-28

《北京故事》(英语:A Great Wall),导演王正方,主演王正方、李勤勤、王霄、胡晓光。

北京故事

评分:7.6 导演:王正方 编剧:王正方 / 孙小铃
主演:王正方 / 王霄 / 李勤勤
类型:剧情 / 喜剧 / 家庭
片长:97分钟 / 102分钟(修复版)地区:美国 / 中国大陆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A Great Wall / Beijing Story
上映:1986-05-30(美国)
IMDb:tt0091151

北京故事简介

一转眼,方立群(王正方 饰)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快三十年了,虽然生活已经全盘西化,但在朋友和上司的眼里,方立群始终都是“异类”。因为老板对华人的歧视,方立群一怒之下辞了职,带着老婆格蕾丝(沙龙·艾瓦伊 Sharon Iwai 饰)和儿子保罗(余朝汉 饰)回到了北京投奔姐姐方立敏(慎广兰 饰)和姐夫老赵(胡晓光 饰),两家人住在四合院里。
  方莉莉(李勤勤 饰)是方立敏的女儿,和男友刘一达(王霄 饰)交往多时,两人正在备考英语,准备报考同一所大学。保罗和他们的年纪差不多,所以三人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边厢,方立群和方立敏两家人,虽然有着迥异的个性和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却依旧相处得其乐融融。

简评

三半,属于北京街头遗迹片。王正方腔调真是特别好。王霄青涩一枚,尚未看得出日后“医生”的绝色,已经去世十五年,唏嘘。故事线简简单单,甚至缺少起伏,乒乓球有一点点刻意弘扬“祖国”,这种期许是那个年代真诚的愿望。女人不在场,男人谈性病,menopause very active。两位母亲之间交错语言的哑剧真棒,全片同期声也很好。

导演真的就是把想表达的很粗浅地转化成了电影。看到这种三十多几年的作品也很感慨,中美差异这种事情,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要被拿出来讨论,但的确有了更高的门槛,不至于放一些表面现象便蒙混过关。片子倒是有更多的纪录价值:八十年代中期的胡同好美啊;长城竟然可以去拍摄;掏耳勺的另一头还有海绵。这些过去的北京还是很美好的

#BJIFF 08# 导演是要捕捉自身生活经历,并将其表达。本片王正方导演也是将自己童年北京成长经历和在美国求学工作经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一个中国家庭,一个美国家庭。虽然都是中国人,但生活环境不同,价值分歧也比较大。但本片先呈现了这一差异,后强调一家亲,文化都能互相融合。本片的声音处理太差了,现场收音虽然不错,但降噪水平有点低,杂音太多,听不清人声。本片资料馆已经尽力修复了,但视频噪点还挺多的。

《北京故事》,胶片颜色太好看了。电影冲淡有趣,温和幽默地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以及新老一代价值观的差异。英语、胡同、西装、歌剧、大鼓、太极、乒乓,该有的元素都有了。有人到中年的忧伤,但更多的是满溢而出的青春气息。曾经的80年代!

一位抗战时期出生,只在北京生活了两年,10岁就全家移居台湾,青壮年时期一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华裔中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最百花齐放的时期回北京拍下了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中国电影。大背景已经足够具有开创性和时代意义了,结果王导本人还非常诙谐有趣,非常会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下认真深沉又自在逍遥地勇往直前,个人特质为本片增色颇多。刚重新接触到西方世界的中国有太多可以被拿来制造噱头冲突的社会文化现象了,王导却选择了最温柔最亲切的方式、用娘家人的姿态掀开了北京的面纱,谁都没把谁当外人。本片和差不多同时期的顽主北京你早本命年可以说都是实在亲戚了,都在认真地讲述北京故事。片中很多值得反复咂摸的细节,比如益达高考完爸爸递上去的那瓶可口可乐把两代人间那种非常质朴纯粹有时又由无所适从的爱表达得太精准了。姐夫和弟妹跳舞也妙极了

看过此片才对上号的三个人,一个是英雄本色2中的神父,第二个是李勤勤,典型的北京大妞,那时候真年轻啊!还有就是王霄,很多港片中都能看到这个白面书生般的反派,虽然不是主角,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可贵的看到八十年代北京的风貌,胡同、长城、天安门,还有当时那堪称豪车的上海牌小轿车……。

挺好,开幕就是一大澡堂子,赤条条来相见,迅迅估计喜欢,85年的北京并没有多少私隐,从外到里全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自行车,可口可乐,帕瓦罗蒂,迪斯科,交谊舞,京韵大鼓,乒乓球,太极拳………一个都不少,80年代该有玩意基本都齐活了。大腹便便的赵家人与瘦小枯干的知识分子对比明显,臭老九的儿子始终慢半拍,人赵家闺女都听张艾嘉了,他还在痴迷帕瓦罗蒂,被赵家女儿嫌弃后,哥们越挫越勇,终于考上P大。导演安排赵家的女儿在高考前晕厥,错过了考试,也为靠海外关系出国留学铺好了路………故事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经历过知识资本再生产后的臭老九依旧是臭老九,而赵家人总会笑到最后。以及,张艾嘉的歌真好听………

改开后第一部在大陆拍摄的中美合拍片,讲分隔两地的一家人面对的文化冲突,但是拍得很轻松有趣,并没有什么沉重和辛辣的感觉。觉得王正方对待这个问题应该是蛮乐观的。上周刚在《寻人》里看到他,演一个落魄的中餐馆厨师,这次又见到他,才动了心思去查他资料——天呐!好有趣的人!为什么我之前都不知道他!

很清新,用两个家庭在北京相聚的故事,讲述了86年北京的风貌,最大的成绩是记录了当时北京的各种图景,色彩柔和,并没有剧烈的冲突。主角是几个青年,查了一下资料大为惊叹:帅哥王霄出生名门,出国后进入港产片行列,在黄金时代港片岁月了留下了不少经典角色,女主家在大陆演婆婆妈妈片,表弟不知道是不是韩国人?演了不少美剧大制作,一直到现在,男主的好友去了日本,在b级片了有自己的一片天,真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查了下导演也经历非凡,准备补他的电影。

八十年代的北京很破旧,但没有不堪,人们听戏唱戏,打太极打乒乓,走亲戚谈恋爱,羞涩而多禁忌,朴实无华,单纯可爱。第一次喝可口可乐吐槽一句“这啥玩意儿”,木质长条凳子上听老艺术家边鼓边唱贼有范儿,在四合院儿里养花养鸟打太极,似乎那时候活着没那么累,谁知道呢~舅舅有句台词说得好:都一样,古今中外都一样。#BJIFF2021第18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面貌,同时意味着改革开放初期先锋的姿态。两组家庭之间的对比构成为全片的主要剧情内容,为人妻母的女性差别以及囿于同源的一致,一家之主的理念差异,以及青少年的身体与风貌等,均构成一组组强烈的冲突,除家庭以外,还表露着两个制片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来往,这或许也基于中美建交这一契机,并回应着“乒乓外交”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事件。

这片可以和《别告诉她》对照看。姐姐一家三口在北京大杂院,弟弟一家三口回国探亲,胡同里的北京青年。自行车、大公共、可口可乐、电脑、舞厅、打太极、高考、拆女儿信、做旗袍……最后还来一场中美乒乓大赛。随便看个大鼓,台上是骆玉笙。暗线还有知识分子高攀不上退休干部。太有年代感了,今天拍不出来。

获得奖项

  • 第3届圣丹斯电影节
    第3届圣丹斯电影节
    获奖:Special Jury Recognition —— Documentary
    提名:评审团大奖-美国剧情片
  • 第2届独立精神奖
    第2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长片处女作 / 最佳编剧
北京故事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