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达尼邮轮沉浸记(1953)
《泰坦尼克号》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于1953年拍摄并上画的美国剧情片,导演为Jean Negulesco。主要讲述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4月航行直至沉没的过程,一对关系恶化的夫妻的故事。感情故事的部分被之后大受欢迎的同名作品改编。
剧情
Mrs. Julia Sturges (Barbara Stanwyck)和他的丈夫里察 (Clifton Webb)关系甚劣。他们买了头等舱船票,乘坐泰坦尼克号越洋。Julia非常希望将其子女离开欧洲的上流社会,移民到她的原居地美国密歇根州,故秘密带同他们(包括十七岁的Annette和十岁的Norman)上船。当里察知道其妻子的计谋后,他私下买了一张三等舱船票,希望可和妻子和解。当时,里察和 Julia为了子女,发生激烈争执。
当Julia恍然大悟,发现Annette年龄已届成年,可自己作出决定但Norman仍是小孩,希望继续为他做决定。她的想法使里察十分愤怒,于是在船长晚宴前,径自和Julia对质。此时妻子才指出Norman非里察的亲生儿子,只是Julia在某晚派对后一夜情所诞下的。最后,里察决定放弃对 Norman的监护, (但承诺在财政上支援Julia和Norman母子)。此刻,夫妻感情跌至低点,泰坦尼克号也撞上冰山。
里察和 Julia 在救生艇甲板和解,然后洒泪挥别。Julia 和 Annette 坐上救生艇。但是,Norman担心父亲在哪里,不惜放弃生还的机会找他,最后在泰坦尼克号下沉前最后一刻,他们相逢。里察对一位服务员说 Norman是他的“儿子”,而他为Norman时刻感到很光荣。船即将沉没,他们走向船中间近船尾左舷位置,和在甲板的乘客一起唱圣诗"Nearer, my God, to Thee"。在他们唱歌时,一号锅炉房终于入水爆炸,泰坦尼克号也在一分钟内沉入水底,里察和Norman等乘客都淹死了。
出现在片中的船上其他乘客还包括二十岁的网球员 Gifford Rogers (Robert Wagner),在船上爱上Annette Sturgess。他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堕海,被已下水的救生艇救回。另有被停职的牧师 George S. Healey (Richard Basehart),在船上酗酒,并在船只沉没时,死于锅炉房爆炸。
演员
- 克利夫顿·韦伯 饰演 Richard Ward Sturges
- 芭芭拉·史坦威 饰演 Julia Sturges
- 罗伯特·瓦格纳 饰演 Gifford "Giff" Rogers
- Audrey Dalton 饰演 Annette Sturges
- Harper Carter 饰演 Norman Sturges
- Thelma Ritter as Maude Young
- Brian Aherne 饰演 爱德华·约翰·史密斯船长
- Richard Basehart 饰演 George S. Headley
- Allyn Joslyn 饰演 Earl Meeker
- James Todd 饰演 Sandy Comstock
- Frances Bergen 饰演 Madeleine Astor
- William Johnstone 饰演 John Jacob Astor
- Christopher Severn 饰演 Flag messenger
- James O'Hara 饰演 Devlin (瞭望台人员)
- Charles B. Fitzsimons 饰演 Chief Officer Wilde (as Charles FitzSimons)
- Barry Bernard 饰演 First Officer Murdoch
- Edmund Purdom 饰演 Second Officer Lightoller
- Guy Standing Jr. 饰演 George D. Widener
- Helen Van Tuyl 饰演 Ida Straus (as Hellen Van Tuyl)
- Roy Gordon 饰演 Isador Straus
- Marta Mitrovich 饰演 Mrs. Jean Uzcadum
- Ivis Goulding 饰演 Emma (头等舱服务员)
- Dennis Frazer 饰演 Bride (无线电通讯员) (as Dennis Fraser)
- Ron Hagerthy 饰演 未命名学生
- Ashley Cowan 饰演 Phillips (无线电通讯员)
不准确描述现实历史的场景
- 事实上,不是所有等级的泰坦尼克号乘客舱都爆满。
- 事实上,泰坦尼克号船票不可转让。故 Richard 用另一乘客船票上船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 1912年4月14日晚第一次冰山警告并不是传至船桥。
- 泰坦尼克号上并没有推移板游戏出现过。
- 船上并无警钟。
- 船内设计描绘甚差。
- 事实上,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时是在船只的右边,并不是左边。
- 事实上,救生衣并没有写上泰坦尼克号的字名。
- 事实上,泰坦尼克号沉没期间,锅炉房没有爆炸,但电影中却描述一号及三号锅炉房数度爆炸。
- 事实上,无乘客和船员于船沉没前数分钟站在船上合唱,但此场景却出现在电影中。
- 片中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时间为23时35分,异于实际时间23时40分。
- 泰坦尼克号船员实际上并不穿着英国海军服装。
- 泰坦尼克号乐队实际上并无号角。
- 头等舱乘客,富商John Jacob Astor的房间不是 A54,而是 C62至64。
- 泰坦尼克号船尾旗实际上只在日间挂起,却出现在片中沉船一刻(仍挂在船尾)。
- The Sturges family is supposedly from Mackinac. It should be pronounced "Mak-i-naw", not "Mak-i-nak."
- 泰坦尼克号实际于4月14日撞冰山,而非片中所述的4月15日。
- 泰坦尼克号头等舱实际上有一名幼童于海难中死亡,而二等舱所有儿童都获救。片中所述的死亡数据不符实情。
回响
此片在全球上映,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引起观众的震撼和恐慌。人们对泰坦尼克号沉没历史兴趣有增无减,此现象使1955年描述泰坦尼克号灾难的小说难忘的一夜(于1958年在英国拍成灾难电影《冰海沉船记》)大受欢迎。
此电影获烂番茄的 90% 电影批评者评为 “新鲜”。
获得奖项
- 第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故事与编剧
提名: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
简评
三星半,在五十年代拍出这种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吧。前半部分有点平淡,重点还是在刻画人物。没有过多表现沉船场面,虽然少了几分刺激但多了几分细腻的情感,父与子的那条故事线还挺让我动容的,但相较之下还是更喜欢《冰海沉船》。
灾祸面前微不足道的亲人积怨。沉船一幕处理得似是理想的梦境,结束在颂歌里,当今看来有丝尴尬。Missy很美。对几部泰坦尼克题材影片的喜爱,卡梅隆版≥冰海沉船>这一版
撞冰山那里看着有点假哈,冰山像是放在摄影棚内,然后船就那么碰上了。但是1953的片子也是可以理解的。父亲在撞冰山后仍然很淡定地让家人换上救生衣并骗他们没什么,最后父子俩、夫妻俩的对话很感人。
早在卡梅隆版前就在电视上看过53年版,翻出记上~ 记得那时片名叫《冰海沉船》,那会我还没足够的知识和搜索条件将影片与著名的事件联系起来,可第一次为这类灾难片展现的人性光辉,人道主义所震撼,没有超级特效,没有偶像演员,这才是造就经典的经典!
经典!我看的是英文无字幕版,全程没有几句是听得懂的……而且女二的脸让我特别迷……像费雯丽吧,又像奥黛丽赫本,像奥黛丽赫本吧,又像凯瑟琳赫本,像凯瑟琳赫本吧,又像伊丽莎白泰勒……
原谅我不能给更高的分数,故事的确有亮点,有比较写实的部分,但是,这个题材本身就太容易发挥了,本片只能算是讲好了这个故事,于更深的情感之处并没有发掘太多,或者说不够充分。另外,可能是受限于当时技术,灾难场景拍摄得过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