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1976)
UP:2022-08-16《梅花》(英语:Victory)为1976年台湾出品的一部中华民国国语发音有声彩色电影,由中央电影公司发行。导演刘家昌,编剧邓育昆,摄影林赞廷、林鸿钟,录音忻江盛,演员有柯俊雄、张艾嘉、谷名伦、恬妞、岳阳、胡茵梦等。曾荣获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音乐五项大奖,并获得哥伦比亚16届国际影展加达利那奖。
剧情简介
注:本片内容纯属虚构。
日治时期的台湾,林聚光与妻子文英育有一个儿子林继先。林聚光的弟弟林聚勇不务正业,家人都没有对他赋予太大的希望。聚勇一直都喜欢林家世交张家的小惠,可是小惠喜欢的是聚光。
林聚光与妻子文英的一位日本军官朋友池田,在中学已经认识了。林继先满月时,池田告知聚光,日本要求他们一家和另外三家人都要动祖坟,以配合日本某发电厂的发展。但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们不会轻易动祖坟。聚光的父亲林世德及其他三家的父亲都心生不愤,去跟日军理论,但被日军残杀。
此时中日战争已全面爆发,聚光怀着国恨家仇潜回中国大陆参军抗日,所以妻子文英要代替丈夫去教书。在战场上,聚光认识到一位医护─江明珠。另一方面,日军要征召文英任教的学校的学生,文英为救学生而与池田交涉,却被众人认为她是汉奸,婆婆也蒙羞上吊。她不甘受辱,投河自尽。最终,众人都明白一切,可惜一切已经太迟了。而继先则由小惠代为照顾。
聚光与同乡计划炸毁日本人的发电厂,可惜失败。而曾邀聚勇参加,聚勇拒绝,被众人认为他贪生怕死。他也因为与厂长的女儿结成朋友,众人更认为他是贪慕虚荣。在厂长的寿宴上,他因为这关系才可参加这次宴会,并携炸弹进场引发爆炸。聚勇因此下狱并在小惠探监时死去,此时小惠才明白到聚勇的苦心。
大战结束,中华民国取得胜利。聚光可以回家了,但他也带了明珠回来。因二人情根深种,已结为夫妻。但因为继先是由小惠养大的,因此对明珠没有好感,所以他没有叫一声妈妈。聚光夫妇既归,小惠功成身退,可以去别的地方教书了。而继先舍不得小惠,喊出了“妈……”
人物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
柯俊雄 | 林聚勇 | |
岳阳 | 林聚光 | |
谷名伦 | 池田 | 日军军官 |
胡茵梦 | 文英 | 林聚光之妻 |
张艾嘉 | 张小惠 | |
黄膺勋 | 林继先 | 林聚光、文英的儿子 |
恬妞 | 江明珠 | 部队护士 |
曹健 | 林世德 | 林聚光、林聚勇之父 |
卢碧云 | 林世德之妻 | |
田野 | 张一刀 | |
马之秦 | 张一刀之妻 | |
孟元 | ||
尤雅 |
该片为1970年代中期大型抗日电影经典名作之一,此乃因1972年中华民国与日本断交后数年间抗日题材蔚为风潮之所致。故事背景为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身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但剧情纯属虚构。 同名主题曲《梅花》由刘家昌作词作曲,传颂一时,至今台湾仍有不少人能朗朗上口。有议者认为梅花迟至二战结束后的1964年始成为中华民国的国花,因而批评曲中「它是我的国花」一词有时空倒置之疑。但亦有一说认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即曾将梅花定为国花,当时的台湾当然有机会得知,因此并无不妥。
获得奖项
- 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剧情片 / 最佳编剧 / 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 / 最佳音效 / 最佳录音
简评
日本占领台湾始于马关条约,因此日本人一直是把台湾当做自己国家的一个海外省来看的,长期的洗脑教育,日语教育让当年侵华战争中不少所谓“台湾兵”实际上干的事比日本人更坏,像电影中偷偷教孩子们唱《梅花》,讲中国历史,最后为了保护孩子们自杀的女老师实属难得,这正是傲立风雪的民族精神,还有那些保护国军的台湾普通人,与真正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的民国比,布尔什维克们的本质是世界主义者,最终消灭国家,民族,货币的那个乌托邦才是他们的最终理想,因此你们不看也罢。这是真正我们中国人的电影,是讲忠勇仁爱信义的电影,那些动不动就全人类的东西不及家庭人伦的万分之一,一个亲情都能让位于党性的人,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卷好你的细软带着老婆孩子二奶早点滚出去吧,反正你们有得是护照,请把中国留给真正的炎黄子孙
很有感触:台湾的抗战片聚焦于民族主义下的政治伦理,也就是所谓“气节”,是古典的、伦理的,宁折不弯的伦理表达本身就构筑了电影叙事中的高光,就如老人家站着被砍头、肉贩子站着挨打,这已足够“壮怀激烈”,事用成败不重要,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相反事功只是促成“以身立德”的不足道的印子,如二儿子炸大楼,其意义只在于获得道德上的认可,由此可列入家族墓地之中。大陆抗战片则宗教式的信仰元素更强,遵循导师的指引,便可在“道”和“术”方面无往而不胜,事用之胜利正是“五饼二鱼”式的显圣,构成了叙事的高光;牺牲则更像门徒受难式的殉道,以其英勇决绝的姿态表征了信仰超越人性的不可战胜,是一种“失败的胜利”,彰显了彼岸世界必将取代此岸世界的终极性,殉道者因之封圣,实现“道成肉身”,成为信仰神坛的一部分。
还好在没有决定买蓝光版之前,看了个低清修复版的,不过对于这部电影而言,也足够了。音乐大师导演的电影,音乐总是会喧宾夺主,《梅花》的旋律时不时就会不合时宜地响起来,十分魔性、十分洗脑,但是剧情就太俗套、太狗血,人物情感单薄片面,没有那个角色是让人记得的,但可能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毕竟金马奖也是因为政党而举办的影视盛典,政治立场明确,但真的很狗血。一星给的是主题曲《梅花》,歌曲远胜于电影。
第13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充满浓浓人情味的抗战片,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生离死别的故事,没有政治的说教,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却有着打动人心的震撼力。每一位主演都在闪光,最打动我的是柯俊雄饰演的的吊儿郎当的二少爷,看似玩世不恭,游手好闲,其实他内心的苦痛又有谁知,在父亲坟前的誓言到后来炸毁发电厂,凛然赴死;张艾嘉演的小惠为爱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胡茵梦虽然戏份不多,但举手投足间满是文英的无奈与委屈,不得不说胡茵梦的气质真的太好了。梅花这首主题歌贯穿全片,每当音乐响起,都让人不禁慨叹战争没有赢家。
勉强三星吧。抗日爱国运动时代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剧,道德的宣扬和赞颂。更多看到的是一种人情的真实。爱国情怀和梅花的象征所指还是挺好,但是用的不自然和谐。主题曲的《梅花》对推进故事内涵清情节和主题升华真的很给力,如果以变奏曲调不同乐器的版本,我觉得会更好,全篇就同一种旋律,用多了会腻而且觉得尴尬。
台式抗日主旋律片,果然和大陆的主旋律片气质大不相同。各种琼瑶式的,我感觉到这个我感觉到那个。两个女孩相同的表达爱意的台词,有一点无厘头的色彩,都是我感觉到你好勇敢伟大,我要给你生孩子。两段 KTV 模式的梅花大合唱也挺楞的。人物和情节特别多,但基本上就是琼瑶剧加流水账式拍法,导演的存在感并不大。
七零年代臺灣愛國電影。劉家昌。柯俊雄、張艾嘉。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治時期臺灣,柯俊雄痞痞的形象,蠻有彈性,看點應該就是柯俊雄的表演。有些戲劇性轉折用力過猛,(現在看來)反而產生一種荒謬感。胡因夢很正。柯俊雄把日本妹一段莫名其妙到引人發笑,『羅密歐茱麗葉』。如《八百壯士》的性別主張。霸凌漢奸的誤會好像是標準戲碼,這裡甚至是讓日本軍官站上道德高位來訓斥學生。〈梅花〉曲確實算不錯吧,群眾用梅花悼老師一段蠻有情感力道的,雖然情節沒甚麼邏輯,後面刑場段落就俗了。牢房段落看來是《葉問》先聲。當男人愛國時。最後那個『想給你生一打兒子』的兩次重疊告白真是不太妙。少數優點是結尾 Zoom out 切腹戲頗驚人,正面的那種。姨、媽。
台湾拍的爱国抗日战争片,台湾人应该多看看,现在爱国的台湾人不多了。可以看出,导演是想把本片拍出那种恢弘悲壮又能深度刻画不同人物在战争中不同遭遇的史诗般战争片,可惜格局太小,而且全片自带琼瑶剧般的书卷气,舞台剧般的台词也不够接地气,加上偶尔来几段欢快的背景乐,这些都严重影响本片的基调。再来,就是主题混乱,战争下的人性百态应该是本片的主题,全片大多数也是往这方面来叙述,比如在战争中惺惺相惜的林聚光和明珠、为了救赎自己舍身取义的林聚勇、英勇无畏的张一刀、因被误解与日本兵有染而自杀的林家大嫂,可是后面影片叙事重点却开始往为林聚光照顾儿子继先的文惠身上,着重讲述了文惠与继先不是母子却情同母子的浓厚感情,最后当文惠坐车离开时,继先追着车喊了句“妈!”这真的令人跳戏,这是在拍战争版《妈妈再爱我一次》吗?
2023-05-11/优酷 抗日3/日军要在祖坟上建造发电厂,父亲阻拦被日本人砍头。大哥参军,妻子胡因梦误是汉奸,婆婆上吊自杀,胡因梦跳河自尽。喜欢大哥的张艾嘉收留了他们的孩子。弟弟柯俊雄炸毁了日方的发电厂死在狱。抗战胜利,日军朋友剖腹自杀。残疾的大哥带着新老婆恬妞回家,张艾嘉离开。
配乐很赞,但唱的时机太突兀……可怜舔狗!日本人汉语这么好,偶尔又说日语,别扭……二儿子太没眼力价了,“专干好事”,坟前倾诉令人略尴尬……日军拍得气势还行,老蒋逃台后跟日本军事合作很深……旧军队哪怕正面表现人情,风气还是堪忧!如今台湾电影早没民族精神了!痞子妙招!红十字会女学生这么傲?!盟军没登陆台湾,扫清日本余孽,遗憾……日本连初中生也征兵!大嫂忍辱负重,我见犹怜,形象气质太动人了!抗战期间,台湾孩子应该已经普遍日本化……其实,台湾有组织的抗日青年多数不待见老蒋一派……特务刑讯手段拿出来,呵呵……军部公平审判,呕……本片能令打拳的暴怒!前线露水姻缘太常见了,专门安排大嫂不幸、邻家小妹退出,70年代台湾还比较保守。
「梅花梅花满天下」早就在《赌神2》里听过这首歌,今天终于看到此片。结合历史,1972年日本与台湾当局“断交”,一时间台湾人民抗日情绪高涨,全岛抵制日货,痛斥日本背信弃义,同时间大量抗日作品涌现。所以现在看起来怎么都有种诡异感。电影表面是抗日,唱的是梅花,实际上暗搓搓的表示“我们才是大中华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