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与钻石(1958)
灰烬与钻石(Popiół i diament)是1958年由安杰依·瓦伊达执导的波兰电影,为其“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片被许多影评人认为是最伟大的波兰电影之一,马丁·斯科塞斯与弗朗西斯·科波拉都将此片列为他们本人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评分:8.3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编剧:安德热耶夫斯基 / 安杰伊·瓦伊达
主演: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 / 夏娃·克尔齐塞夫斯卡 / 瓦克劳·扎斯特泽金斯基 / 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 博古米尔·科别拉 / 扬·切切尔斯基 / Stanislaw Milski / Artur Mlodnicki / Halina Kwiatkowska / Ignacy Machowski / Zbigniew Skowronski / 芭尔芭拉·克拉夫托夫娜 / Aleksander Sewruk / 索菲娅·切尔文斯卡 / Wiktor Grotowicz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03分钟 / 95分钟(original:108分钟)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影片别名:Popiol i diament / Ashes and Diamonds
上映:1958-10-03(波兰)
IMDb:tt0052080
灰烬与钻石简介
1945年德国战败,驱逐外侮的波兰社会却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不同派系、官僚之间的仇杀不时出现……马契克(Zbigniew Cybulski 饰)与长官安杰依奉老上司、市长斯维茨基命令,暗杀新到任的工人党地区书记斯祝卡,但马契克一时大意误杀两名无辜工人。
斯维茨基即将升任部长大摆筵席,马契克沉浸在伤害无辜的深深内疚中,只能借与酒吧女克里斯蒂娜的短暂关系排解苦闷,安杰依要求马契克重新振作,执行军人的天职。斯祝卡厌恶当地官员们的浮华纵乐,然而他却连自己失散的儿子都无法找回。茫茫夜色中,马契克找到斯祝卡,两人同时要面对战后废墟中的宿命安排。
本片获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是导演安杰依·瓦伊达(Andrzej Wajda)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第20届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最佳影片安杰伊·瓦伊达
获得奖项
- 第1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or - 第2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 费比西奖-最佳影片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聚焦波兰
简评
看了安杰伊·瓦依达的“战争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印象最深的三幕:被德军逼到楼顶后选择跳下,下水道的尽头是一道打不开的栅栏,每点燃一杯烈酒就说出一个死者的名字。火焰带来自由还是死亡,燃烧后是灰烬还是钻石?悲剧屡屡重演的波兰的一代人,一群人和一个人,避免不了强势邻国们的碾压,也避免不了内部割裂。就像《下水道》开篇就交待的,这是这群人的最后一天。天注定的,连一次正面的交锋都不被允许,这段历史在发生十几年后被导演诠释出来,唤醒了一段民族的记忆。不知为什么,作为异族,竟能够感同深受。
枪响时背后升空的焰火,倒悬的耶稣像,非常象征主义,全片以怜悯之情刻画「杀手」这一形象,「你不知道到底火焰带来的是自由还是死亡,耗尽你所有最珍贵的东西只残留下了灰烬和喧嚣,或者是那些灰烬掌握着像星星一般钻石的辉煌。」充满政治隐喻,又带有黑色电影风味,有几个镜头构思巧妙:①打电话时镜头左移到走出门的大人物,电话亭形成天然的分屏线。②下楼梯的时候通过楼梯镂空间隙看见杀手放大的脸。③杀手逃命时靠墙观察,远处火车呼啸而过。
《灰烬与钻石》在剧本上很大程度上遵循了三一律,对整个电影十分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于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弱化的背景,但同时电影在紧凑的剧情里获得了复杂性和深度。杀手与被杀者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矛盾关系,儿子要杀死父亲,但儿子却代表了过去,父亲的意识形态才是未来。在这个一切未知的过渡时代,二者同时化作灰烬,钻石版美好的愿景再也不见。
。①反抗组织刺客马契克和一同伴刺杀工人党新的地区书记斯祖卡的多线交叉凶杀案,主要聚焦于刺客、书记、民主人士、百姓等同在宾馆的24小时内的各种暗流汹涌和最终爆发。②二战结束却又被苏联掌控,波兰不知去向何方,因此情节上弥漫着对这种同胞自相残杀感到迷茫的氛围,不管是文本上近乎俄狄浦斯的凶杀(如:斯祖卡逃走的儿子是反抗组织成员,和马契克年龄相近;马契克和斯祖卡皆品德良好;被凶杀后斯祖卡抱着马契克)还是影像上破败的废墟置景和倒挂的耶稣皆是这种氛围的渲染与体现。③灰烬是糟糕的大环境,钻石是大环境中闪耀的爱情与人性。④暗杀斯祖卡那段前景凶杀后景放烟花的景深镜头甚妙,反衬出了迷茫。⑤高水平的典型黑色电影式低调打光和暗调摄影。⑥作为传统情节剧,叙事节奏太平淡;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和仰角作用不大。
补标:.11,在遇见爱情之前,他对死是蔑视的,在遇见爱情后,他开始重新审视以前灰飞烟灭的生活,他想过普通的生活,无关政治与信仰,所以他犹豫了,他想带克里斯蒂娜离开这里,但他知道他不能,灰烬代表了他生命的短暂,而钻石代表了他们的爱情,因为唯有爱情是永恒的,我想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影像语言强劲有力,简洁明了,战胜纳粹后的狂欢与波兰动荡不安的内部倾轧相互交错。破败教堂中石碑上的诗歌,倒悬的耶稣像与美丽动人的女孩点明了影片对比鲜明主题,但依然无法挽回主角死亡的命运,象征波兰前途未卜的未来。主角环抱被刺杀倒下的死者的瞬间,背后庆祝胜利的烟花璀璨夺目但又短暂易逝,就像男主被爱情所激发出的悔恨与退却的心情一样无奈的被压制和消逝。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法国新浪潮之后,新浪潮电影开始席卷全球。50年代末的波兰出现了瓦伊达,他的电影可以说最能展现“波兰精神”,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导演最著名的是战争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灰烬与钻石》总的来说是三部曲中评价最高的,所以我也先挑了这部片子看,其余的之后再补。影片探索波兰晚近的历史,提出社会道德和同一性,整体不描述战争的场面,而在战争之后处处戳到战争的实质。高官之间明争暗斗,小人物被迫承担痛苦。整部影片拍得很美,用光上讲究,倾斜下的光束犹如《公民凯恩》中资料馆探寻凯恩一生时的光线;安杰依打电话时和马契尔构成两个空间,其实只是用电话亭的玻璃造成的视觉错误;马契尔逃跑中枪后躲在一片晒着的白色床单之间,鲜血将白色染红;男女主在聊天,前景是倒立的耶稣像。
镜头语言属实精致,任何一个画面内超过两个人的镜头,人物的位置和动作都有极为清楚的逻辑安排,常用线条(类似分屏)的构图去表现。爱情桥段一定会给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在有意/无意间增添非同一般的色彩。没有特别喜欢的原因在于,对悲惨人物命运的表现有些过于刻意为之,不过总体而言题材和想法的撕扯感并没有很明显。
“你不知道到底火焰带来的是自由还是死亡,耗尽你所有最珍贵的东西,只留下了灰烬和喧嚣。”对于不熟知波兰抵抗组织的运作难以通透。一面是为情所困,一面是堕入权力欲望之中,一面是尊奉命令,正如那扑在灯光上的飞蛾预示在波兰解放的首日却成为殒命之时,晨星的坠落也是曾耀眼夺目,燃烧之后变成灰烬。用“钻石”的形容和带来的光线,也落入最后一支舞的洪流之中,一区光明的黑暗之歌,倒挂的耶稣圣象是迷失。
在倒置的基督受难十字架下,马切克讲述着他那无法实现的普通的生活,随后他看到了亲手谋杀的人的尸体;施祖卡在和朋友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留声机的大喇叭占据了巨大的画幅并且挡住了他的身影,同时他的形象以缩小的形式在银幕最左边的镜子出显现,似在囚牢之中;马切克谋杀施祖卡的戏几个镜头好厉害;最后倒在垃圾堆上的马切克令人窒息。这个片太神奇了,二战后的东欧与中国相似度极高,现在却是完全不同的结局,深感历史的偶然性与荒谬性。
50年代波兰电影。波兰学派。安杰伊 瓦依达。最著名的波兰导演。战争三部曲之三。利用战争片质疑官方的历史记录并提出一些有争议的主题——抵抗的本质、波兰勇敢的传统。对非共产党的抵抗运动的暧昧肯定。凭借马契克这个角色,演员兹比格涅夫 齐布尔斯基被称为“波兰的詹姆斯 迪恩”。以风格上的华美配合主人公的冒险逞勇。惊人的视觉效果成为象征性的母题。对巴洛克式视觉效果、对悬疑情节的喜好、以及对宗教形象的矛盾使用,使得其作品与大多数东欧电影迥然有别。无资源
如果不对波兰的历史有所了解,看起来就会很费劲。故事只发生在一天之内,瓦伊达把战后的暗流涌动埋藏在了歌舞升平之下,从苏波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矛盾在此时被再度激化,我们可以看到特务暗杀、五年计划和基督倒悬,对我们来说一切都似曾相识,只是45年的波兰人不会想到一种苦难过去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另一种苦难,这将是他们在未来半个世纪内最后一次自由享受音乐、美酒和爱情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