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1925)
《罢工》(俄语:Стачка;转写:Stachka),为苏联电影导演谢尔盖·艾森斯坦的第一部作品,保留许多艾森斯坦的个人色彩,描述底层劳工如何展开罢工行动。其中著名片段为以屠杀毫无抵抗的沉默牛只来评论杀戮工人的举动。他在本片认为资本主义是毫无人性的。
评分:8.2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编剧: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 Ilya Kravchunovsky / 谢尔盖·爱森斯坦
主演:Maksim Shtraukh /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 Mikhail Gomorov
类型:剧情
片长:82 分钟 / Spain: 81 分钟 / UK: 95 分钟 / Spain: 94 分钟(DVD special edition)地区:苏联
语言:俄語
影片别名:Strike / Stachka
上映:1925-04-28
IMDb:tt0015361
罢工简介
本片为苏联电影理论家兼导演爱森斯坦的处女作,用六个章节展示了一场罢工运动的始末。
繁忙的工厂里,工人们埋头工作。布尔什维克党在地下积极组织工人罢工,但表面上仍然一片平静……工厂里的一把工具失窃,当值工人被厂主调查侮辱,气忿不过的工人回到车间,上吊自杀。工人们与厂主爆发了冲突,工人冲出工厂,打倒工头,联络其他工厂的同志,一场大规模的罢工启动了。
工厂主与工人们的谈判陷入僵持,失去生活来源的工人们忍饥挨饿,工厂主又雇佣侦探抓捕工人领导、借助流氓势力破坏工人组织。在水龙和骑警的驱逐下,工人们四处奔逃,最终遭到血腥屠杀……
- 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M. Eisenstein导演
- 马克西姆·施特劳赫 Maksim Shtraukh演员
-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Grigori Aleksandrov演员
- Ivan Klyukvin Ivan Klyukvin演员
-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Aleksandr Antonov演员
- Vladimir Uralsky Vladimir Uralsky演员
简评
导演研究:劳工对抗。前后情节上的关联性弱化,没有绝对的主人公,依靠件事推动群体人物,和他自己的理论观点一致,不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强调蒙太奇的理性和冲突,视听语言充满激情,镜头间和镜头内容的“冲撞”设计充满智慧和才情!25年的镜头组接已然掩盖了后世晚辈的光芒。29分08秒开始的音乐,非常好听。
爱森斯坦首部长片,关于沙俄统治时期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罢工,摒弃主要人物,以群众作为主人公。首次使用非叙境镜头传达理性蒙太奇观点,即非叙事,而是传达概念。|除了隔壁常用的叠映外,还有不少沿用至今的剪辑手法,人物叠化变老、运动倒退、人脸狗脸叠化交换,虽然含义不同,但技法《巴格达妙贼》(1940)、《西游记》与此如出一辙。
书里面说爱森斯坦最初拍摄电影受弗里茨·朗的《马布斯博士》的影响,但这部电影里面没太体现出来。开头部分密谋的几个镜头不错,前景遮挡、剪影及倒影的运用,可以让人感受到密谋的隐秘性。隐喻蒙太奇部分不喜欢,感觉隐喻蒙太奇这个手法就不怎么适合电影。表演部分令人出戏,在表情做作动作浮夸之余,还挤眉弄眼的…
第一次来电影史观影会和学姐们看电影(只有我一个男的是什么鬼),这部是爱森斯坦的处女作,虽然没有看过他的《战舰波将金号》,但也对他在影史的地位早有耳闻。确实在当时没有推拉摇移的时代,能把蒙太奇玩得这么出神入化确实牛。还值得记录的是,在电梯上碰上副院长的社恐时刻,他“亲切”地“查着我的户口“,属实比这部片子的结尾还要吓人。
爱森斯坦第一部片,已经到这种水准了:故事节奏紧凑,镜头流畅多变,更不用说最为人铭记的结尾处把罢工群众被杀戮和牲畜被屠宰剪到一起的经典剪辑。罢工的酝酿、导火索、过程中的艰辛、统治阶级利用流氓无产者来破坏罢工、最后终结于血腥之中,爱森斯坦似乎在展现一份“标准罢工教材”!告诉观众工人阶级是如何行动的、面临哪些困难、统治阶级是如何反制的、会采取哪些操作、怎么操作……这个意义上看来这部电影的意义绝对超出一个简单的苏共宣传片。(可以对照《阿达伦31》里的罢工来看,有很多议题是共同的)
爱森斯坦处女作,其“杂耍蒙太奇”的首次实践,被认为的“第一部无产阶级电影”。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一直被认为是最复杂的代表,其影像化之后也被拿来分析得最多。其本人偏执的性格其实非常直接地和他作品里疯狂的强大意识形态煽动能力融合。情绪大过效率,很多剪辑没有什么流畅度可言,甚至有点莫名其妙,但大罢工和大屠杀的冲击力在其剪辑下被烘托得非常强烈。和《战舰波将金号》比,效率和逻辑显然更加混乱,但是最大原因在于这部情节要更复杂,使其蒙太奇特点有点不受编排。它展现了一场罢工的始末,确实有理由是“无产阶级第一部”。
剪辑上确实和同时代其他系统不同,用言语难以描述,虽然反对联想蒙太奇,但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还是脱离不开联想活动。快速的镜头剪辑看的人眼花缭乱,不注重演员的表演,虽然是群众为主体,但这部还是有几个能记住的“代表”的。片尾的屠宰场过于经典,但前半个小时的剪辑也极为出色。全片甚至不需要字幕,一切信息都在蒙太奇中。不过全片看下来还是有点懵逼,这片要赏析只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
较为完整的展现了资本家如何粉碎工人运动的全过程,人物极端刻板,爱森斯坦强烈的主观引导是意识形态的视觉操控。蒙太奇又快又杂,不容得观众半点的喘息时间和思考余地。有趣的是,这粉碎罢工的一幕幕在自己夺权后依然如法炮制,把文字性去掉以后甚至可以互相转换。压迫剥削的原因从来就是极权暴政,和意识形态其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这更像是伪纪录片先驱作品,因为它表述的是一个没有主线人物的事件,这使得几乎没有丰满的情感和情绪的深入表达,虽然明显是无产者立场讲述事件,但重心仍然在讲述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相当完整。这非常像一部纪录片。这部片子在后世更高的价值应该是体现在留给研究电影热爱技术的人学习和思考调度、剪辑、蒙太奇的作用。技术流。
。处女作就把蒙太奇技法用得非常出色,大场面的调度丝毫不会凌乱,从宏观全局到局部个体均能兼顾。通过股东会议与警察镇压工人的交叉对比产生隐喻的含义,同时股东会议一场戏的景别变化的运用也很巧妙,暗示着一种远离的态度。叙事上还是有些不流畅之感,通过文字交代信息有点多,可能为了便于那个时代的观众更好理解电影剧情。
在《罢工》中,是它的形式要求你积极进入电影,正由于缺少了人物对话,反倒使得观看增加了难度,后现代理论家说,如果想让读者参与作品创作,就必须增加阅读难度一样,《罢工》运用它的各种手法,要求读者深入挖掘内涵,找出对应的象征和无声的讽刺,而在现代的一般电影中,电影告诉了你一切,但却把观者娇养得更为怠惰,使电影沦为成了一种大众娱乐。
高速的蒙太奇剪辑(一些镜头倒是拍的很有电影眼的风格),爱森斯坦完全不是电影而是宣传的思路,在这里就只有赤裸裸的冲突与对撞,密探/动物形象、屠杀罢工者/宰牛,杂耍蒙太奇将一种视觉形象与另一种视觉形象建立映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感知,一些形象的处理,比如资本家和社会垃圾,其表演完全是夸张到极致的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