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纵队(1980)

The Big Red OneUP:2022-07-26

《铁血军营》(英语:The Big Red One)是1980年的美国电影,由Samuel Fuller执导兼编剧,李·马荣、马克·哈米尔等主演。

红一纵队

评分:7.6 导演:塞缪尔·富勒 编剧:塞缪尔·富勒
主演:李·马文 / 马克·哈米尔 / 罗伯特·卡拉丁 / Bobby Di Cicco / 凯利·沃德
类型:剧情 / 动作 / 战争
片长:113 分钟 / 162 分钟(reconstructed version)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大红一师 / 铁血军营 / 决死兵团 / 战地雄心 / 红1纵队
上映:1980-07-18
IMDb:tt0080437

红一纵队简介

本片提名1980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是一出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真实写照。骁勇善战的士官长加上四位坚强的士兵,在枪林弹雨中奋战。他们不怕艰难,勇往直前。二战初期,1938年,一只美国步枪连在一个不知名的中士的带领下,辗转于北非、意大利西西里、法国、德国和捷克等国与德国纳粹极其同盟军队展开了生死决战。每到一处,他们不但消灭了当地的法西斯,而且也给予当地的平民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战役的胜利为盟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尤其是于1944年协助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多年的南征北战,这只部队经历了无数的战火考验,无愧于自己的“铁字勋章”。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塞缪尔·富勒

简评

1、这不是电影,这是一个美国军事文化的广告片。2、对外,美国大兵的戴钢盔,叼雪茄,睡当地女人,拯救全世界苦难的人于水火,向全世界输出美国是你可靠的军事伙伴的国际形象。3、对内,男子气概的军旅文化的个体形象解决了国内兵役招募的推广问题,又化解了各阶层的矛盾,如文化精英与红脖以及各种族移民。但是仅限白种人,黑人和亚裔呢?4、美国当年手握文化霸权的制高点,好莱坞是全球主流价值观的标杆,连我懵懂的少年时代都有种要当美国大兵的冲动。5、国际舞台不输出文化和价值观是很吃亏的。6,美国队长的人物形象就是政治宣传工具演化而来,这是史实。

场面不大制作也稍有些粗糙的老派二战片。但却是二战电影中难得的故事性强且双方角色形象都很丰满的电影。叙事虽有流水账之嫌,但一些经典台词、被打爆的手纸筒、花环钢盔、坦克接生、元首的狂热崇拜者、精神病院之战等神来之笔都让本片足以成为经典。

整体写的像是篇论文电影,有些桥段一看就是用来给后人做分析的,主要围绕着一个不死五人组所在的红一纵队于北非,诺曼底,德国等一系列战场转战的经历为背景,过程中不断增加进新的替补队员而又随后阵亡,甚至于对五人组的刻画亦不着重。在作家士兵的叙述中,在这场闹剧般的战争中最大的笑料便是没有死去,如同公路片的设定中,时间与空间只是琐碎且漫长的符号,诺曼底海滩上被血水冲刷的手表,往枪管上戴上安全套暗讽这场战争本就如性欲一般冲动,主动装死的敢死队员是对所谓战争英雄的调侃。在纵队队长眼中,执行命令便是天职,面对拒绝前往的队员他会毫不留情予以枪杀。但在结尾宣布停战后,几人面对重伤的德军士兵依然予以救助,又与之前杀伐果断形成了鲜明对比,富勒最后也没有给出特别深刻的答案,依然落脚到人道主义上但也许这个问题本就没有答案

突尼斯-西西里-诺曼底登陆,直至冲进集中营。四十年前的1980年,美国拍了这样一部作品,正能量爆棚到不行行,是要重温一下二战以后老大之所以成为老大的道德来源吗?这分明是一曲献给米国解方攵军的赞歌,且打一仗垫一出军民鱼水情,打一仗垫一出鱼水情,可真有你的。罗杰·伯伊特说它是《光荣之路》的反面,是的。

情节要命啊,先是神枪手怯场,和法国人拥抱,还有强调的“murder、kill”,都相当浮夸做作。然后侦察小队遭遇敌人,想的法子是在地上挖个洞躲进去,让敌人从头上经过,人家不光是坦克,也有步兵的啊,步兵不上码的啊,啥都看得清楚的啊。再然后就看不下去了。(后面还有帮人接生…)

另类喜剧战争片,说是小成本,但看起来真的不像。顺应时间节点,更换发生地点,串联战争历程的组合方式,几个小故事依次连接,但导演好像意不在人物,虽说是不死五人组的模式,但增添减少的人物又混淆了观影者对他们的认识,在开始时的介绍也逐渐被这些人事变更消弱,除去作家战士的旁白与小队长外,其他人的戏份也并不长,也就是在这份混乱中,不吝生死(也死不掉)成为了一种笑料,荒诞的展现战争的场面,“节外生枝”的微小剧情也造就了“陌生人”(由不重视人物描写所带来的疏离感)给予的感动,开头黑白部分给予的问题,在结尾处再次出现时,并未给出多么有深度的答案,特别是和集中营联系在一起时,放下仇恨的救助人命反倒显得更真实。

比较沉闷的战争片,讲述了美国一只部队在二战的经历,从北非到西西里,从诺曼底登陆到比利时,最后在捷克的一个集中营结束了故事。战争场面比较小,没太多看头,四个幸运儿等到了战争的结束,集中营救助孩子和终战后救德国兵还有点深意,总体感觉一般。

对战争之荒诞性与残酷性的表现令人觉得好笑之余又充满不安与忧伤。从雷霆救兵到兄弟连再到狂怒等的无数后来者都能看到本片的影子,一举使整个好莱坞战争片的审美趣味从《突出部之战》、《巴顿》等过渡到关注点放在微观战争上的新时代。可惜了270分钟的粗剪版。

看的113min版本,有些地方衔接明显有问题,但掩盖不了片子的亮点。微缩版兄弟连,跨度还要长,D日已经在第三幕了,情节桥段却有相似之处,比如末段集中营。战争场面确实拍的拉胯,尤其诺曼底那里,搭景很假,来回两个镜头切,看出来预算是不够了。出彩的地方在极具富勒感的那些场景,比如十字架和精神病院那里,他的变焦和剪辑都充满象征意味,情节令人深思。以及有些很不错的台词。结尾收的有些刻意。哈米尔的角色没讲好,开头伏笔了,结尾抒发了,但中间的弧光呢?马克哈米尔那时真嫩啊,李马文简直信手拈来,接生那段的表演蛮有趣。

,有不少美式幽默,实质是一部上升到哲学意义的反战片,“安慰被打爆一个蛋的新兵——上帝给了你两个蛋蛋” “在坦克里手指带避孕套给孕妇接生”。都非常搞笑。 片头一战停战广播响起,主角听到仍杀了敌人,二战停战广播响起,放弃了杀德国人,二战终究是正义之战!片尾主角抱着死去犹太小孩让人神伤

获得奖项

  •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