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阴阳界(1999)

Bringing Out the DeadUP:2022-07-20

《穿梭阴阳界》(英语:Bringing Out the Dead,香港译《午夜速递》,台湾译《穿梭鬼门关》)是一部1999年的美国剧情电影,导演是马田·史高西斯,保罗·许瑞德编剧,改编自乔·康奈利(英语:Joe Connelly (writer))的小说。主演是尼古拉斯·基治、派翠西亚·艾奎特、尊·古曼、文·雷姆斯和汤姆·塞兹摩尔。

穿梭阴阳界

评分:6.7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编剧:保罗·施拉德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 / 帕特丽夏·阿奎特 / 约翰·古德曼 / 文·瑞姆斯 / 汤姆·塞兹摩尔
类型:剧情 / 惊悚
片长:121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替代情人 / 午夜速杀 / 穿梭鬼门关 / 急救惊情
上映:1999-10-22
IMDb:tt0163988

剧情

1990年代早期的曼克顿,一个在纽约担任零晨轮班工作的救护员Frank Pierce,在纽约街头拯救病人时,因被一名去世病人的幻像所纠缠而令他陷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同时他又遇上一个想又未死的病人,他要抉择那病人的生命,面对病人死亡时若即若离的感受和压力!三个乱七八糟的晚上,三个不同的拍档:Larry、Marcus和Wolls,令Frank愈想复原,却愈堕入疯狂深渊。

演员

  • 尼古拉斯·基治 饰 Frank Pierce
  • 派翠西亚·艾奎特 饰 Mary Burke
  • 尊·古曼 饰 Larry
  • 文·雷姆斯 饰 Marcus
  • 汤姆·塞兹摩尔 饰 Tom Wolls
  • 马克·安东尼 饰 Noel
  • 克利夫·柯蒂斯 饰 Cy Coates
  • 玛莉·贝丝·赫特(英语:Mary Beth Hurt) 饰 Nurse Constance
  • 艾达·特托罗 饰 Nurse Crupp
  • 菲莉丝·桑莫薇(英语:Phyllis Somerville) 饰 Mrs. Burke
  • 拉蒂法女皇 饰 Dispatcher Love(配音)
  • 马田·史高西斯 饰 Dispatcher(配音)
  • 米高·K·威廉斯 饰 毒贩
  • muMs da Schemer(英语:muMs da Schemer) 饰 人群中的人

原声带

曲目

  1. "T.B. Sheets(英语:T.B. Sheets)" - 范·莫里森
  2. "Janie Jones(英语:Janie Jones (song))" - 冲击合唱团
  3. "You Can't Put Your Arms Around a Memory(英语:You Can't Put Your Arms Around a Memory)" - 强尼·通德斯(英语:Johnny Thunders)
  4. "What's the Frequency, Kenneth?(英语:What's the Frequency, Kenneth?)" - R.E.M.
  5. "I'm So Bored with the USA(英语:I'm So Bored with the USA)" - 冲击合唱团
  6. "Red Red Wine(英语:Red Red Wine)" - UB40
  7. "Nowhere to Run(英语:Nowhere to Run (song))" - 玛莎·里维斯与范德拉(英语:Martha and the Vandellas)
  8. "Too Many Fish in the Sea" - 惊艳合唱团(英语:The Marvelettes)
  9. "Rang Tang Ding Dong (I Am a Japanese Sandman(英语:The Japanese Sandman))" - The Cellos
  10. "Rivers of Babylon(英语:Rivers of Babylon)" - The Melodians(英语:The Melodians)
  11. "Combination of the Two" - 大哥控股公司乐团(英语: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
  12. "Bell Boy(英语:Bell Boy (song))" - 谁人乐团

简评

三星半。算得上再次启用《出租车司机》所讨论的内容(还在台词中调侃了“出租车司机”),将夜街孤独延展到触碰死亡的职业,将后半段进行的灵魂救赎贯穿全片,此外还有对毒品与生命的掂量,有灵魂纠结处的自救与互救。又是保罗·施拉德所写的纽约夜晚,本想让97年奥斯卡男配提名的诺顿主演,最终用的是96年奥斯卡影帝凯奇:这儿凯奇的表演仍处于巅峰时期,其天生的忧郁感非常符合角色。三个夜晚三个陪伴,三个剪辑三个角度,有物质有精神还有崩溃,生命如光线穿梭般流逝,超现实的光影模糊幻境与现实,纽约夜晚街头的现实。不过,有关宗教方面依然不甚了解。

熟悉的纽约,下水道般的恶臭,昏暗潮湿的街道群像,迷幻眩晕的色彩,坐在救护车里穿梭与脏乱的街头,妓女,毒贩,混混…灯光打在凯奇脸上的镜头真的太《出租车司机》了。电影没有片名带给我我幻想的过多魔幻色彩,但宗教意味和符号化象征倒是很足。医院里就像是“七宗罪”的集合地,救护车里的不是拯救人们脱离痛苦的上帝,而是无尽的的疲惫和神经质的癫狂,见得鬼魂而无法入眠,毒品是疯癫的引物。耶稣的神像,车窗映照的玛丽亚,血婴的挂坠和接生场面的照应印象深刻。但整体节奏太慢,观感沉闷,父亲十七次报死后的死亡和拯救流氓后的鬼魂对话是两人的自我救赎,结尾释怀相拥,圣光打在身上的场面蛮文艺的…

可以说是我打的跟豆瓣评分相差最大的分差了,我承认老马于我来讲自带偶像光环,但是他电影的每一帧就是能够让我目不转睛的去欣赏。而且,我目前也是护理在读生,不出意外,毕业后进ICU和急诊工作的概率非常大,每天看着一批批人新生、一批批人死亡是生活常态,而我在生活中同样属于那种多愁善感的人,在电影中的经历与释怀亦可能会围绕着我的生活很久很久。这是我看的第20部斯科塞斯的电影了(带上在豆瓣无词条的《kundun》),老马对纽约这个城市的情怀在他的电影中遍布于每一个细节,夜晚、街道、暴乱、殴打、死亡等情节布满全篇,这恰好在影像中映射着每一个人物的近乎失控的性格,孤独、偏执、矛盾、救赎、忏悔,《愤怒的公牛》里的拉莫塔,《出租车司机》里的特拉维斯等等,他们不仅仅是一个角色,同样是这位年近8旬的导演的人生。

夜色纽约,几乎全都是夜景戏,火花与烟花那一幕释放出胸口最炽热的温度。从街头巷尾到密集楼宇之间都弥漫着一股血之气息,死亡的恶臭夹杂遍地肮脏的汗水。每个人都是一种极致的神经与疯狂,都有着想要从高空一跃而下的冲动,却仍在割腕之时选择横向切割,必须保持躯体正常,大脑和心脏才能恢复功能。周身总是散发着白光的Frank,过分忧郁的眼神是穿梭阴阳界最好的点题。17次被宣告死亡,接通电极,结束生命是神性之举,下水道救人则是悲天悯人。阴阳界域,生死之间,遍布神圣之地。看过最不一样的纽约就在这部电影里了。

#常看常新#很久以前看过其实就有点一头雾水,重看结合几篇有关于宗教方面的影评理解了更多层面。这是一部割裂感较强的片子,初期如[出租车司机]一般通过夜班救护车带出一副纽约街头浮世绘,混乱破败,藏污纳垢,接着是救人之人同样也濒临精神崩溃的灵异幻觉,最后悲天悯人解除无望生命的痛苦,归于宁静。中间一度看得让我很焦躁。顶楼消防救人戏的火花流星大概是全片最美最浪漫的一幕了。

评分过低系列。玩夜景和曝光的老马,有《出租车司机》的味儿,毕竟同一个导演同一个编剧,以救护人员的角度展现了纽约下层人民迷乱混沌的疯狂生活,缺点在于状态出来了,但是主题没出来,还有个问题是老马工作风格是属于让演员自由发挥的那种,很明显凯奇和她前妻是擅长命题作文的,没有和老马碰撞出火花,后期接班小李子还行,但是没有人能代替老罗。

感觉评分实在不应该这么低,真是老爷子被低估的一部作品。海报就将主题昭然若揭,十字架上的Frank是“上帝”,却无法救下所有人,但「救」人在于成全他人、尽最大能力服务于他人,无愧于心就好,不要做圣女圣父“绑架”他人。片子视听设计也太棒了,将纽约随时可听见的救护车声、刺耳siren、灰红的金属色展现的淋漓尽致。老爷子真是太会拍纽约了。

令人叹服的扎实和充沛,从心所欲而步步揪心,扑面而来的城市夜生活。正点得近乎邪典。没有生活怕是很难凭空想象,实际上剧情确实在不可捉摸地变奏。但还是可以总结一点特征:奇特的职业,各具特色的搭档,心怀愧疚而见鬼(构成视觉和心理线索),发疯的破坏者,神秘药物的毒贩,濒死而不死的老爹,老爹的女儿。但最后这条并没有引发出明确的爱情(但引发了两次重要的救赎,救毒贩和安乐死老爹),这种人性的沉重和微妙,难以大获商业成功。凯奇的疯癫表现和内心的真情独白,里应外合,相辅相成。现实的片子,沉重之中也总会有处处意想不到的搞笑,首先要设计的不是笑料(和哭料),而是尽可能地现实境况。

急诊室+救护车的故事。一直没太看懂导演要讲啥,就感觉凯奇的心里一直在滴血,外表日渐憔悴,但是又不知道为啥。那个死掉的女孩只是他没有救成功的很多人其中之一,为啥那么特别,不得而知。这片子算是对EMT的生活有很好的描写。三个不同的partner,三种不同性格的人,ER里面疯狂,令人绝望,让人窒息的众生相。永远不能停歇,不能愈合的主角,也跟着日渐疯狂。难以想象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这个片子。音乐也好,快进的镜头也好,这片子我只看到了疯狂

用香港动作悬疑片的结构来解构医疗急救行业,跟随一个多愁善感、乖张的底层急救人员,在与他三个性格迥异搭档的抢救工作中观察和剖析黑夜里的纽约百态。表现主义光影得以让观众在混乱的局面中抓住重点,用不由分说的黑色幽默和超现实阐释存在主义态度,斯科塞斯最有探索精神的作品。突然发现最近居然在连看阿奎特主演的电影,她懒散的语调和眼神很迷人,上一个见到拥有这种气质的女演员是张曼玉

很平庸的片子,尤其还是保罗施拉德。躁乱的节奏、晃动的镜头、零碎的情节都只是奠定了阴郁癫狂的基调,但实质性的东西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讲,黑暗的街巷、混乱的治安,迷离的都市、街道穿梭都像极出租车司机,但浅薄的主题即使在同样第一人称心理独白的支撑下也显得苍白无力。马丁已经尽力,圣心医院里的调度和摄影非常见功力,光线也用得棒,某些地方恍若出租车司机。然而,降格和叠印这样林奇式的手法被平庸的剧本给拖到庸俗的地步。保罗施拉德前期巅峰以后,似乎一直流于平淡,试图复制出租车司机的心理派写法持续败北。

斯科塞斯将他的黑色美学运用在本该不黑色的职业故事,公共医疗资源的黑色警报与医护人员职业性PTSD,睡眠剥夺综合征。每一次飙起救护车都是奔向迷醉混乱状态,癫狂失常的救护人员化身堕落白衣天使,收获或是拯救一场死亡。同时,救死扶伤与宗教神迹相伴相生,即使再过肮脏与混乱,主也在场。老马丁真的太爱纽约这种城市,爱它混沌夜晚的人物群像。斯科塞斯拿出调度态度,科班底蕴与作者性美学在gangster题材外,再酝酿出新的类型,高速剪辑与纽约夜景霓虹伴随肾上腺素飙升。本片中的凯奇仿佛下一秒就要猝死,简直就是我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