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盖天(1996)
Michael CollinsUP:2022-07-20
《豪情本色》(英语:Michael Collins)是一部1996年的英国电影,由尼尔·乔丹执导兼编剧,连恩·尼逊、艾丹·奎因、艾伦·瑞克曼、茱莉亚·罗勃兹等演员主演。影片讲述爱尔兰独立战争领袖迈克尔·柯林斯的生平,但与史实有所出入。
傲气盖天简介
影片的剧本在1983年就完成了,导演努力了12年才将其搬上银幕。故事从1916年爱尔兰武装叛乱失败、反叛领袖被处决说起。作为叛军年轻指挥官的迈克尔.柯林斯也被关押。获释后,他与哈利.勃兰德一起再展反旗。这次,他们放弃大规模武装起义,而是开展游击战和暗杀行动。在一次行动时,柯林斯受伤,由凯蒂进行护理,并逐渐建立起恋情。后来,柯林斯被迫放弃暗杀行动,进行大规模作战,爱尔兰共和军因此受到重创。柯林斯在充当停火协议的主要谈判者期间惨遭暗杀。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克里斯·门杰斯 第5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尼尔·乔丹 第54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连姆·尼森
获得奖项
- 第5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沃尔皮杯奖-最佳男演员 -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摄影 /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 第5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 最佳摄影 - 第54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电影音乐
简评
电影《傲气盖天》是一部历史战争电影。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包含着民族的血泪史,因此有时会显得生硬,角色脸谱化。而《傲气盖天》这部战争题材电影,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之外,在角色个人情感方面也进行了足够细致的刻画,让观众去深入体会角色的内心,不得不说给整个影片增加了一丝温情。 我们抛开迈克尔柯林斯这位真实历史人物,将焦点集中在影片中塑造的艺术形象身上,你会发现,这是一部非常重视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优秀电影。 影片绕开复杂的历史现实,将重点集中在迈克尔柯林斯身上,以柯林斯为主角,同其他角色构成几组人物关系,从他的行动和内心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比较符合历史,减一星是因为毫无必要的三角恋庸俗情节,另外,把瓦列拉丑化为一个让人背锅的政客是没必要的,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何柯林斯依然追随于瓦列拉的人格魅力,当然,瓦列拉置生死于杜外也有表现。柯林斯的悲剧说明了,激进革命运动不好掌控的一个铁律:当运动领袖刹车为温和状态时,除非他掌控全局,否则,他很可能被更激进的派别干掉,美国黑人暴力革命的领袖马尔科姆X的悲剧也是同理。
本来是部很正的电影,偏偏硬加了一条完全没讲好的爱情线,搅成了一锅乱炖。爱情线本身内容设置不仅没能体现出来Collins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反而一再打断主线叙事,烦不胜烦,尤其Collins遭遇伏击的时候,反复穿插导致紧张激动的气氛全毁。把这一条线完全剪掉的话,倒是还可以,虽然存在完全伟光正Collins的嫌疑。AR的de Valera非常有力,wicked as always
1、无论是战争的胜利,还是生活中的成功,从来不是祈求得来,而是要血与汗水换取。然而,如果明知不可为,也不妨用谈判、用更踏实的一步步来的方式去换取;2、最大的危机,往往来自内部;3、传记片不好拍,毕竟人无完人。伟光正的传记片完全没有意义。该片倒是比较好的记录下迈克尔科林斯的斗争史。感情线不知真假,如纯属艺术加工便觉得大可不必!
暴烈的行动没有让迈克尔·柯林斯变得冷血无情,革命之风却让爱情的火焰愈加热烈。就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爱尔兰革命相关的电影来对比,情节居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女两男的暧昧纠葛,主角们在抗争途中由情同手足的兄弟逐渐分道扬镳……该片尤其与风吹麦浪有相似的剧情脉络,相反的解读视角。两部完整看下来,情感上倾向于整个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理性上则不得不赞同柯林斯的爱尔兰自由邦。
迈克尔柯林斯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刚硬,果断勇敢,情深义浓,思虑长远。游击队作战方式让我想起阿尔及尔之战也有同样的场景,埋伏在大街上的革命党人突然开枪杀死敌人。最动容的是他和迈克的友情和后来的决裂,那样要好的革命伙伴,知己好友,很惋惜。艾伦里克曼,目前看的他所有参演的电影,讲话方式,中间的停顿几乎完全一样。。也是很标志性了。
可以和《风吹麦浪》配套对比着来看,一个是英国导演拍的坚持独立派,一个是爱尔兰导演拍的求和派,讲的都是爱尔兰从独立到内战的过程,都有一对兄弟因为政治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对内战最直接的意象化),这一部的故事地点主要在城市,《风吹麦浪》则主要在乡下地区,有点意思;不过这部里面非本土的演员的爱尔兰口音都不太行。。。
整部影片走马观花式地讲述了麦克柯林斯的一生,总的来说撑起了这个不愿诉诸武力来达成政治目的的领导者。片中好几处蒙太奇处理得不错,虽无甚新意,但胜在饱满的完成度。爱情线对人物塑造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女主角才搞了这么一出。历史永远是热血与冰冷并行的,在那个迸发的瞬间激昂澎湃,后人读来慨叹千秋。
这种说法不像初看上去那么无厘头,如果我们在“两个”德·瓦勒拉之间做出细致区分的话。一个是导演意图中的、影片着力刻划的德·瓦勒拉形象,Rickman的表演将这个形象雕琢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与柯林斯那个呆板的演员相比,直是宵壤云泥;另一个是历史上“真实的”(或者至少比影片中更真实一些的)德·瓦勒拉,他与影片试图将观众目光导向的那个形象,也许正是格格不入的两端。
影片的剧本在1983年就完成了,导演努力了12年才将其搬上银幕。故事从1916年爱尔兰武装叛乱失败、反叛领袖被处决说起。。获释后,。这次,他们放弃大规模武装起义,而是开展游击战和暗杀行动。在一次行动时,柯林斯受伤,由凯蒂进行护理,并逐渐建立起恋情。后来,柯林斯被迫放弃暗杀行动,进行大规模作战,爱尔兰共和军因此受到重创。柯林斯在充当停火协议的主要谈判者期间惨遭暗杀。
9/10吧,我偏爱历史题材的电影,这个剧本也确实有很多处理得很漂亮的地方。当然传记电影在体现人物时,难免有让人觉得不妥的取舍,比如爱情是他这个三十岁年轻人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可是为了看爱尔兰独立而来的观众很难不觉得这条感情线破坏叙事节奏。喜欢球场一段的气氛,还有刺杀行动那一段与谈论爱情相穿插的叙事方式。许多事情交代得很利落,没有过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