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42)

NowUP:2022-07-12

《扬帆》(英语:Now, Voyager)是一部拍摄于1942年的电影,导演欧文·拉帕尔,主演贝蒂·戴维斯和保罗·亨里德。影片根据奥利夫·希金斯·普劳蒂1941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凯西·罗宾逊。影片上映时间和小说出版时间非常接近。原著中的主角夏洛特·维尔居住在地中海,而电影中则改成了南美地区。

扬帆

评分:7.6 导演:欧文·拉帕尔 编剧:凯西·罗宾逊
主演:贝蒂·戴维斯 / 保罗·亨雷德 / 克劳德·雷恩斯 / 格拉黛丝·库珀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17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葡萄牙语
影片别名:航行者 / 走出过去的时代
上映:1942-10-31(美国)
IMDb:tt0035140

扬帆简介

夏洛特(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饰)已经能算得上是一个老姑娘了,她梳着呆板的发型,穿着保守的服装,性格也古里古怪的,更糟糕的是,她似乎还染上了酗酒的坏毛病。在家人的建议之下,夏洛特决定踏上治疗心灵的旅途,登上了驶往远方的游轮。
  在游轮上,夏洛特邂逅了名为杰瑞(保罗·亨雷德 Paul Henreid 饰)的男子,并且在误打误撞之中和杰瑞的女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快,夏洛特就感到自己坠入了情网之中,然而,此时的杰瑞并不是自由身,他有这一段无法结束的婚姻。心碎的夏洛特选择了离开,而夏洛特的母亲也在不久之后撒手人寰。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贝蒂·戴维斯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格拉黛丝·库珀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马克思·斯坦纳

简评

扬帆再起航,Charlotte走出母亲的桎梏,守望爱情但不沉溺其中,她不再唯唯诺诺、独立女性的姿态太让人喜欢了。Bette Davis神采奕奕还颇浪漫的演出为本片增色不少,她宴会时一身黑裙配山茶花光彩照人,和Jezebel里那造型一样经典 PS:两根烟的情节真浪漫哪

贝蒂第二好的作品候选,进过T榜前1000,《视与听》2012得1票;另一候选是噱头十足的《兰闺惊变》。两部都在T榜1000—2000徘徊。巅峰时期只留表演,不留作品,后世吃亏不少,尤其是和拥有四部AFI百大、五部T榜前1000的的K赫本相比时。故事放在古典好莱坞叙事中算得上是别出心裁。女主角的成长蜕变既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经典的子女摆脱父母桎梏的命题。当剧情走向后半段,女主将自身的爱、感同身受给予同样被母亲控制欲折磨的男主的女儿时,故事在自我拯救和拯救这一重意义上,显现了女性的力量。贝蒂在表演老处女、放弃爱情时的脆弱时,与她常见角色截然不同。但整体上依旧太规矩,对于心理成长的讨论一笔带过,缺少视听。

常常演霸气强势女人的贝蒂戴维斯演了先是被母亲PUA半生的老姑娘,除了好心的嫂子,连小侄女都欺负她;后来终于战胜了PUA自己的母亲,然后又对意中人女儿展现温柔母亲的形象,性格变化循序渐进,有理有据,演技之精湛,令人佩服!两种形象的转变,也带来了这片的一大亮点,那就是女主前后着装的变化,前后之反差,既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同时也展现了服装师业务能力的强大!男女主角的定情物山茶花。然后,最出名的场景就是男主一次点两支烟,然后分给女主一支,太美好了,以至于这个桥段重复了三次!还有就是结尾的时候,女主说别向月亮祈祷,我们还有星星,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这就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一个不能开花结果的婚外恋,都拍得这么克制,发乎情止于礼,似乎也得感谢海斯法典了!

这部的诡异之处在于,名为女性电影,剧本里全是男权色彩。夏洛特的成长,看外在,是从众人眼中的呆板老姑娘变为追求者甚多的美丽淑女;看内在,是在一段与已婚男人的爱情中找到了自我、在帮助心上人女儿的过程中获得人格升华。她的人生价值与男性的认可紧紧绑定,内心的充盈总要通过与恋人有关的事件来实现。这其中又涉及到旧好莱坞剧本的另一套路——如果女性闯入者不是恶毒反派,那么在人物设定上,一定要把婚姻的悲剧归咎于“完美男主”的原配,以合理化男主的行为、无形中强化女性因爱情而产生的对抗。也不知道片中的小女孩,如果知道自己最感激的恩人是父亲的情妇,会作何感想。

贝蒂·戴维斯的这身精神焕发的短发打扮放到如今也很新潮,她华丽变身般的形象变化既是其精湛的演技使然,服装的完美搭配也功不可没,她最擅长诠释这种外表冷漠高傲,却包裹着严重精神创伤的孤独女性。此片的摄影也相当细腻,可以代表40年代初好莱坞爱情类型的顶级水平之一。而配乐方面则烘托的过满,恨不得无处不再,甚至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都用上了,显得太煞有介事的想塑造成爱情史诗,而实则全片除了贝蒂·戴维斯外,包括男主角与母亲在内的其他角色都是没有独立心理活动的牵线木偶,只为围绕为她这个角色服务而存在。所以除了欣赏贝蒂戴维斯全方位的气质美以外,故事本身只能算是一种很一厢情愿的自我想象的产物,依然是当时那个年代作为精神安慰剂的好莱坞电影典型之一

没了月亮还有星星,虽然最后为了大团圆把孩子扯进来有点雷,浪漫又纠结的感情戏和控制与反控制的母女戏已经十分好看。贝蒂戴维斯说实话并不是很美,金鱼眼甚至有些惊悚,但演技确实精湛也确实有魅力,与杰瑞在舞会重逢的激动和顾左右而言他,车站送别的柔肠寸断,第一次陪Tina打长途电话难掩的失落,她真正让夏洛特活了起来,五颗星里有一颗是单独给她的,相比之下保罗亨雷德一次点两支烟有些失色,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服装,无论是隆重的晚装还是干练的套装,都和贝蒂相得益彰。

9/10,UTSC ENGB75 Week 1电影。看了这么多影视,最能诠释“成年人爱情”的剧本,虽然爱情非这部电影的全部。这是一个关于女性获得自由的故事,脱离家庭按照刻板印象进行的规训和控制,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但不受社会习俗的束缚(杰瑞就很两难,一边担责一边受限),成长结束后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同时在帮助有相同境遇的其他女性,最后,“我们不祈求月亮,我们拥有星星”;男女主二位演员演技都很好!而且都很帅、很漂亮!!//教授评语:即使女主获得了你眼中真正的自由,但依然想要追求和Jerry的婚姻关系,同样,Jerry和他的妻子也都收到婚姻的阻拦去追求各自新的生活,在这个层面,婚姻确实是牢笼

和那部《老处女》对照起来看感觉很奇怪。那部情感是顺畅自然的,这部一度虚浮浪漫、底色压抑,还牵扯上孩子弄得很伦理(两个孩子还都叫Tina),使人感觉复杂不敢共情……不结婚是合理的,可是和这个孩子过多羁绊(还用Camille这个名字?),为了爱情?某种心理安慰?她是不是真的寻求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结局配不上Now Voyager这个名字。原本留一束茶花就很美了,哪怕坦荡相恋也会比纠结这个孩子好啊?如果要的就是伦理,那更适合法国人来拍。

勉强及格。不知是不是最早的“丑女大翻身”电影,但本片的创作态度总的来说挺严肃的,被母亲管教过严的老处女戴维斯接受心理医生帮助,实际半小时片长后就变了身,至于她在医生那里都经历了什么并未搬演,剧情的重点放在她独自旅行时打开自我结识有妇之夫、回归家庭确认母女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帮助男主家里和自己类似的女儿这样一条体认自我、反哺他人的线上,突出了独立女性的社会意义——尽管只是帮助了恋人的女儿。导演手段平平无奇,但剧本对母女二人的争执、男女主相遇时互相吸引又互相试探的态度,呈现的细腻老道,贝蒂·戴维斯的演技尤其好,她被困家中偷偷吸烟的反叛,变装后还能让你感到她用拒绝来掩饰自己笨拙和不自信的昔日老处女的影子。

家庭以爱的名义打压女主,造成她被捆绑的人生,母亲即为最大的控制源(严重怀疑母亲是在这种言行中获得残忍的潜在快感)。女主遇到开明医生,自我意识茁壮成长,挣脱家庭绳索,获取新生。之后有两个方面表达精彩,而且不落窠臼:一是女主的情感觉醒和自强选择。她清醒剖析自己的情感状态,不屈从于世俗观念和爱情假象,在恢复自信之后勇于放弃求婚者。二是女主主动传递爱与善,以关爱帮助蒂娜来实现女性精神独立的延续和自我价值,她与蒂娜之父的关系形成一种超越普通男女之情的博大互谅与深入理解,这不仅仅是自闭自卑抑郁病症的治愈,而是在坚强勇毅的路上走得更远,扬帆起航。三星半。

贝蒂驾驭角色的能力太出色了,刚开始差点没认出。她的眼睛里有光,角色前后的转变非常自然!一个有着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的古怪平庸的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一场邮轮之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变得自信、美丽、善良、敢于反抗。在医生的感召下,她也拯救了一个如她以前一样胆怯害羞的丑小鸭,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故事很丰满,贝蒂精彩的表演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影片的结尾镜头太美了,魅力四射的点烟,以及那句经典的“不要再乞求得到月亮,我们已经拥有了星星”

这部电影的诡异之处在于,它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出发,但这位女性自身并不创造任何叙事——电影有关她的自我觉醒,但她的成长线路就是从母亲代表的母性超我投身于另一位男性的怀抱(遵循的同样是一条俄狄浦斯轨迹),而最后一幕跑到心理医生朋友处还是为了接近情人,她甚至甘愿为了这一爱之幻觉被最终对象化。换言之,尽管男性并未以叙事者的身份出现,但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已被内在化,它如阴影般环绕,结构了电影本身。

获得奖项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剧情或喜剧片最佳配乐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