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之翼(1997)
《鸽之翼》(英语:The Wings of the Dove)是一套1997年的英美合制剧情片,由伊恩·索夫特雷执导,莱纳斯·罗奇及海伦娜·博纳姆·卡特主演。电影内容改编自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1902年的同名小说,剧本由霍森·阿米尼执笔,描述在20世纪初一男二女在欧洲展开的三角恋爱。
剧情大概
凯特在母亲死后,与富有的阿姨茉一起生活。茉希望凯特能够按照她的安排嫁给一个贵族或者富翁,而凯特正与一个记者默顿相恋,茉威胁凯特以阻止她与默顿见面。凯特的父亲是个穷困潦倒的瘾君子,他劝前来找他倾诉心事的凯特回去茉为她提供的生活:上流社会的名声以及财富,并指出爱情离不开金钱,就像他与凯特的母亲。
这时一个年轻的美国女人米莉出现在伦敦的社交场上,她继承了父母一大笔遗产,那些徒有其表的贵族们都暗暗的打她的主意,在一次聚会中,凯特与米莉成了朋友。一位正在追求凯特的贵族,马克爵士向凯特透露说米莉得了不治之症快要死了,他将设法与米莉结婚,但他爱的是凯特,并保证一等米莉死后就会娶凯特。在另一个聚会上,米莉见到了默顿,她问身边的凯特是否认识默顿,凯特只说他是她家里的一个老朋友。
米莉邀请凯特同游威尼斯,这期间凯特惊讶的发现米莉爱上了默顿,并且的确患有不治的绝症。凯特写信请默顿来威尼斯,三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情玩了几天,凯特为米莉和默顿单独相处创造机会,默顿对于凯特的安排感到不悦,他问她他来是否因为米莉,凯特迟疑的抬头,回答:为了她,也为了我们。在一次游玩途中米莉病发,默顿十分惊慌,凯特说出了实情,米莉就要死了。默顿不理解为何米莉平时装得若无其事,凯特表示米莉来威尼斯是为了生活而不是赢得同情。另一方面,虽然米莉身患重病,但她对于生活有着无限的幻想,对爱情则抱有莫大的热情。一个化妆舞会的夜晚,嫉妒、猜疑、犹豫啃呲着三个年轻人的心灵,终于第二天清晨凯特独自离开威尼斯回到伦敦。
在威尼斯,默顿仍然是犹豫的,在他的面前,米莉燃烧着生命,然而他并不明白那种火焰的短暂。在伦敦,凯特忍受着寂寞,因为寂寞而生出了猜忌,巨大的痛苦毁坏了这可怜女人的精神。凯特来到马克爵士处,向他道出了实情。马克即刻赴威尼斯,他对米莉说,凯特与默顿从一开始就在一起,他们欺骗了她。
当默顿再次去看米莉的时候,她躺在一张长椅中,苍白的脸孔竟至要消失在空气里,他不知所措了,他想对她否认,想要解释,她伸手按在他的嘴唇上,说:我们已经超越了那个。这时她微笑了,那微笑也是痛苦,并颤声说:我爱你,你们两个。他哭了,象孩子般大声的哭,她轻柔的抱住他,留着眼泪。
葬礼是安静的,似乎要隐秘住死亡本身,默顿目送着黑色的船,暗自祈求有一双洁白如鸽之翼,将他的罪带走,只有那个时候,他的心才能够真正的平静下来。
一个雨夜,凯特来到默顿位于伦敦搜霍区的小公寓中,他拿出一封信给凯特,那是米莉的律师寄来的,他说:你的奖赏。凯特看了看手中的信,没有打开,随手将信扔进一边的火炉中。他可能并不想作出伤害,但他说了一些,她沉默着,走进卧室,退下衣物,赤裸的面对他。他走近,坐在她身边,说:我会娶你,不要米莉的财产。凯特答应了。两个人作爱。她在他的怀中,要他发誓,永远不爱上对米莉的回忆。这个时刻回忆全部回来,他睁着空洞的双眼,说:对不起。
一条小船靠在威尼斯的一处港口,默顿提着两件行李,沿着那条小径,离开。
主要角色
-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 饰 凯特·克罗伊
- 莱纳斯·罗奇(Linus Roache) 饰 默顿·登谢
- 艾莉森·伊里亚德(Alison Elliott) 饰 米莉·希勒
- 夏洛特·瑞普林(Charlotte Rampling) 饰 阿姨茉
- 米高·甘邦 饰 Lionel Croy
小说
此章节阅读起来类似评论,需要清理。请帮助改进这个条目以使其语气中立,且符合维基百科的品质标准。 |
把好的小说搬上银幕在电影史上屡见不鲜,改编时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原汁原味的将文字诠释成画面,最大程度的保留人物性格、叙述性以及对话,但要平面的文字完整的转换成运动的画面自然有困难,除非文字材料十分简短。其二,选择自由的改编,允许浓缩、变化以及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但这种做法在尺度上很难把握,而且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也很难控制。显然《欲望之翼》的导演索夫特雷和剧本作家阿米尼采用了后一种方式,他们保留了故事的主体情节以及小说的基本主题,但改变了詹姆斯小说中的某些外貌以适合电影来表现。
詹姆斯用了6年时间完成小说,他主要的目的是想戏剧性的表现十九世纪没落的道德、传统与二十世纪新的“现代方式”之间的抵触,而正是这一抵触为三位主人公之间复杂关系的发生提供了背景。故事没有所谓的英雄或恶棍,善恶划分的标准模棱两可,小说的作者以一种超然的美学观念凌驾于作品之外,影片的导演则通过镜头来旁观。凯特的确设计了一个阴谋,但是她心里上的矛盾挣扎所留下的伤害又令她看起来象是自己行为的受害者;默顿可以说是凯特的同谋,他不顾一切的期望得到凯特,但是促使他参与凯特计划的并非他的欲望,而是他的软弱性格;米莉似乎是其中唯一值得同情的牺牲品,可在她脆弱的身体上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精神活力,朋友的背叛并没有打倒她,甚至帮助了她以最短的时间获得爱情。在这三个人物中,导演对凯特作了较多的改变,小说中的凯特是一个近乎冷酷、精于计谋的女子,而影片中,导演将她的无助与无奈充分的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对其人性的补完。另外,考虑到1910年时期的服装十分华丽,适宜于电影中所营造的气氛,固影片将小说中的年代1900年提后了十年。
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除了其构筑于詹姆斯杰出的小说之外还有两大因素,它的演员和它的画面。几位主要演员的脸部表情与肢体语言极为丰富,其中尤其是海伦娜,她可以说是演出出整部影片的基调——敏感的、不愉快的。至于影片的画面在任何方面都几乎达到“完美”,为了配合影片中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虚浮的氛围,导演采用了一种坚硬的关注式的拍摄角度,其构成、色彩以及切割体现出索夫特雷所特有的不露痕迹的细腻与生动,使人过目不忘。
获得奖项
- 第55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6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设计 - 第5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Make Up/Hair / 最佳摄影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最佳服装 - 第4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电影最佳女配角
- 伊恩·索夫特雷 Iain Softley导演
- 海伦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饰 Kate Croy
- 莱纳斯·罗彻 Linus Roache饰 Merton
- 阿历克斯·杰宁斯 Alex Jennings饰 Lord Mark
- 夏洛特·兰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饰 Aunt Maude
- 本·迈尔斯 Ben Miles饰 Journalist 1
简评
能把亨利詹姆斯拍成这个样子,导演和编剧应该问心无愧了。奇怪的是这个Iain Softley 为啥没什么名气呢?(相较于James Ivory而言)另外,本片的美术指导应该成为所有爱美小女生膜拜的对象吧。片中的色彩……可以用“娇艳欲滴”来形容。
本片用“绿茶婊”凯特的悲剧故事告诉我们两条真理:1)抱着“既要又要”的心态,最终大概率一无所有;2)人终究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尤其当你想操控摆弄的“工具人”真正动了情后,局面将彻底失控。/想为莫顿说一句,如果莫顿是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伪君子,那这部电影基本可以算《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前半段框架,可惜莫顿不是,他的身上还是有一定绅士风度的英伦男子,至少开始他就拒绝了凯特的方案和米莉的求爱,后期的沦陷,也不是配合凯特,而是被被米莉的大胆进攻及病情所攻陷,动了真情,虽然动机并不完全纯粹。
7/10。开场几盏白色灯光在镜头前闪烁变换,象征一男二女的爱情纠缠,场景切换到车厢内莫顿和凯特目光交汇,莫顿礼貌地让座,随着镜头剧烈的上下移动,二人进电梯热烈拥抱,无需言语就表现二人相识已久的地下情,然后姨妈把项链(象征出卖爱情的圈套)围在凯特脖子上,凯特穿过破败的建筑,去烟雾弥漫的大烟管看望父亲,塑造出成长环境的压抑。色彩设计圆熟,诊所里米莉身穿白色裙子,令人联想到疾病的苍白,随之切换到米莉穿着一袭红裙,微笑着站在草地远处称赞踢球的男孩们,代表她虽身患重病却活力十足。水城的广场台阶披着金光、幽深的河道漂荡着贡多拉、灯色迷离的化妆舞会,充满了浪漫和孤寂。凯特曾到米莉卧室,说自己的房间冷,欧洲贵族的唯利是图令她心寒,当策划骗局的凯特穿着猩红装、脸色苍白坐在梳妆台前,在摆脱控制和控制友谊间心力憔悴。
有她的记忆落在身上,如同鸽子洁白的翅膀。眼睛可以讲述许多事情,以这种平静与富足,她爱的方式,他被查觉的悲伤成立。日子晕染如同阳光下模糊的水波,一条条的街道上多次的辗转,三天的雨与几个小时的停驻,发生了,走过的路是消磨不掉的痕迹,人们淌过许多曲折。令人诧异地,情爱离别、生命纠缠于情理之中。被人与事拨动,独特的生灵,面对未来有某种无力,而过去就似水流中摇晃的船影,夜色里璀璨。
颇有水准的一部影片,真的好爱看90年代拍摄的这些呈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风情风土人物故事的电影,画面精致,服饰华丽,景致优美,对白高雅,如同油画般流淌着或清澈或黏稠,或朦胧或迷离,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捉摸不透复杂难懂的迷人氛围,人心最是复杂多变,人性更是无法考验,被算计之人永别人世,留下的算计之人却惶惑不安,怅然若失,如白鸽之翼划破长空,曾经的痕迹终究化作仰望天空之人的回忆。
前半段是情侣设局图谋富家女财产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了结局反而像是死者的阴影盘旋于生者之间的《蝴蝶梦》了:凯特是为了钱才把自己的男友莫顿推向绝症闺蜜米莉,但本该逢场作戏的莫顿却爱上了米莉,得知真相后的米莉仍然将大部分财产留给了莫顿,而只想要莫顿真心的米莉到了结局却发现无法再把米莉的记忆从两人中消除。爱情在对功利与财富的无度追求中幻灭,最终只剩永远心存隔阂的男女。叙事技巧精妙,仅「姨妈给凯特戴项链」这一场戏就把两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完全,而技术环节也出奇地出色,精美的服化道,舒缓的配乐,细致的摄影(威尼斯景色从白天的河道拍到晚上的篝火晚会各有意趣,取景地气质也和故事的基调相吻合),至少比BBC一大批名著迷你剧要好得多。海伦娜的表演挺好,难以想象这么个英国古典剧小花两年后就去演《搏击俱乐部》了。
我说咋看着情节那么眼熟呢,原来和《故园风雨后》的故事架构有点像。服化道和置景也是登峰造极的一部电影,衣服和风景美翻了。海伦娜在演巫婆和妖女之前原来是演小女生的,还那么漂亮,演技也不差。就是这大光明结尾…国外也要过审么
一切都是为了爱,然而最后又不是最初所设想的样子了。应该怎么去面对谎言和欺骗,米莉的清澈透明如同天使。莫顿也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可是爱恨难辨的时候,除了悔恨什么都没有。再也无法面对爱了。应该说自私吗?但爱情本就不公平,而我们到底要在爱里谋求什么呢?欲望的翅膀终将被威尼斯氲氤的水汽打湿,又能飞多高呢?爱到最后是惘然,也是枉然。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也不能在像从前一样拥有了。你以为是得到了,其实什么都失去了。
明明是带英发动了鸦片战争往大清卖鸦片,他们却故意在电影里把抽大烟打麻将等堕落的行为与中国符号联系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国人把吸鸦片和赌博恶习带进带英荼毒带英底层民众的呢!而事实上现在的带英民众也许相当一部分真的是这么想的。之前还看到有留学生说自己的英国历史老师说鸦片战争是大清发动的。留学生据理力争老师回去查完资料才道了歉。昂撒人作奸犯科之后惯会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根据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佳作。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与阴谋。故事不俗,令人回味,本来会是尼罗河惨案,女主悬崖勒马,但她和男主的爱情已经永远回不去了,人在神离,这是最令人惆怅之处。三个人那种微妙情感表现的很到位。米莉是文学史上最美好的女人之一。影片文艺气质十足, 威尼斯拍的很美。卡司很棒,4位女角都很出彩。结尾男主重回威尼斯寻梦,太伤感了。
撇开杀人的情节,跳出古典剧,放到今天,没有钱的爱情也只是个苍白的手势(静候板砖拍上来)。当然,有钱未必就有爱情。谁不想年轻的时候,不计一切后果地恋爱,快意恩仇,挥霍青春和利比多。因为年纪愈大愈小心,愈计较得失,或者看得愈多愈淡然,好象一笑泯恩仇,其实心中是无尽的苍凉。
开始以为是上流社会小姐爱上穷记者的故事,中间以为是两个人合伙骗富家女最后被拆穿的戏码,之后以为是男主移情别恋富家女的故事,最后的最后才知道男主爱上的不是她的人,是关于她的记忆。电影节奏很慢,很舒缓,很细腻,kate的种种纠结种种挣扎种种自相矛盾,都淋漓尽致。人的感情本来就是这么复杂。Milly真的就是只纯白的鸽子,她说“I love you,both of you”的时候,突然就被戳中了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