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觅知音(1961)
《天涯何处觅知音》(英语:Splendor in the Grass),是美国导演伊利亚·卡赞执导的一部电影,由娜塔莉·伍德和华伦·比提主演,于1961年上映,该片为娜塔莉·伍德获得了第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获得了400万美元的票房。
剧情大纲
此章节包含过多仅特定读者会感兴趣的过度细节内容。 (2018年8月10日)请重新整理本章节以切合主题,并移除与维基百科内容方针相悖的过度细节内容。详细信息请参见讨论页。 |
1928年,在堪萨斯州的威尔玛·迪妮·鲁姆斯(娜塔莉·伍德饰)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她听从母亲的建议,拒绝和男友巴德·斯坦普(沃伦·比蒂饰)发生性关系。作为回报,巴德不情愿地听从了父亲艾斯(帕特·辛格尔饰)的建议。艾斯建议他找另一种女孩来满足他的欲望。巴德的父母为他的姐姐金妮(芭芭拉·洛登饰)感到羞耻。金妮是一个轻浮的派对女孩,性乱,抽烟,喝酒,最近刚从芝加哥回来。然而,镇上流传的谣言称,真正的原因是她流产了。由于对女儿的失望,巴德的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巴德身上,迫使他上耶鲁大学。对巴德来说,这种情绪压力太大了。巴德身体出现了问题,差点死于肺炎。巴德认识高中的一个女孩胡安妮塔(詹·诺里斯饰),她愿意和巴德发生性关系,巴德和她保持着联系。不久之后,由于巴德结束了他们的关系,迪妮沮丧不已,她模仿巴德的妹妹金妮。在一次聚会上,她和另一个高中男孩图茨·塔特尔(加里·洛克伍德饰)一起参加,迪妮和巴德一起出去玩。当她被巴德拒绝的时候,巴德很震惊,因为他一直认为她是一个“好姑娘”,她转身回到图茨身边,图茨把她送到一个私人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池塘,小溪流入瀑布。在那里的时候,迪妮意识到她不能进行性交,这时她几乎被强奸了。她从图茨身边逃了出来,几乎被逼疯了,她试图在池塘里跳下去自杀,在跃过瀑布前获救。她的父母卖掉他们的股票来支付她的住院费用,这实际上是因祸得福,因为他们在导致大萧条的1929年经济崩溃之前就赚了钱。当迪妮还在医院的时候,她遇到了另一个病人约翰尼·马斯特森 (查尔斯·罗宾逊饰演),他的父母想让他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而他的父母对他有愤怒的问题。这两个病人结成了朋友。与此同时,巴德被送进了耶鲁大学,在那里他几乎所有的科目都不及格。在学校的时候,他遇到了安吉丽娜(左拉·兰波特饰),她是意大利移民的女儿,在纽黑文开了一家当地餐馆。1929年10月,巴德的父亲前往纽黑文,试图说服院长不要开除巴德;巴德告诉院长他只想拥有一座农场。当艾斯在纽黑文的时候,股票市场崩溃了,他失去了一切。他带巴德去纽约度周末,包括去一家夜总会,之后他自杀了。巴德必须辨认尸体。两年零六个月后,迪妮“几乎每天”从收容所返回家中。艾丝的遗孀和亲戚住在一起,巴德的妹妹死于车祸。迪妮的母亲想要保护她免受潜在的痛苦,不让她遇到巴德,所以假装不知道他在哪里。当迪妮高中时的朋友们过来时,她的妈妈让他们同意假装不知道巴德的下落。然而,迪妮的父亲拒绝溺爱他的女儿,告诉她巴德已经开始经营牧场,住在老农场里。她的朋友开车送迪妮去一所旧农舍见巴德。他现在和安吉丽娜结婚了,穿着普通的衣服,他们有一个婴儿的儿子叫小巴德,安吉丽娜正在期待着另一个孩子。迪妮让巴德知道她要嫁给约翰,约翰现在是辛辛那提的一名医生。在他们短暂的重聚中,迪妮和巴德意识到他们必须接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巴德说:“有什么意义?你必须承担后果。”他们都说他们“不再怎么考虑幸福了”当迪妮和她的朋友们离开的时候,巴德似乎只是对他的人生方向感到部分满意。在其他人走后,他安慰了安吉丽娜,她意识到迪妮曾经是巴德生命中的挚爱。迪妮开车走了,她的朋友问她是否还爱着巴德。她没有回答她的朋友们,但可以听到迪妮的声音在背诵华兹华斯的《永生的暗示》中的四句话:“虽然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恢复草地上的辉煌,花上的辉煌/我们不会悲伤;而是在身后找到力量。随着音乐的播放,最后的场景逐渐消失,但是结尾的文字并没有出现。
获得奖项
- 第14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19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第1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ress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最佳女主角
- 伊利亚·卡赞 Elia Kazan导演
- 沃伦·比蒂 Warren Beatty演员
- 娜塔莉·伍德 Natalie Wood饰 Wilma Dean Loomis
- 奥黛丽·克里斯蒂 Audrey Christie演员
- 帕特·亨格尔 Pat Hingle演员
- 芭芭拉·洛登 Barbara Loden演员
简评
意外严肃,阶级宗教家庭等一系列外因异化人的恶性轮回,大萧条竟是某种没有答案的先破后立。数次用瀑布对应自然澎湃无法抑制的爱欲,很有冲击力。(娜塔丽演技相当好)(不知道堪萨斯和不知道披萨的美国人,就,挺合适的一对)(父子和母女之间的扭曲热切简直带些同性&incest意味)(女主母亲,我已经很久没有看电影会这么因为一个角色大动肝火了,这么拎不清这么恶心的真实人设不多见…)
标题取自威廉·华兹华斯的诗作,但故事基调却和诗意的片名大相径庭。来自南方保守小镇的男女主角在封建礼教(表现为浓厚的基督教氛围)与父母高压下,逐步陷入性压抑的泥沼无法自拔,配合上两人热恋时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情怀,悲剧性意味十足。我本来以为就是一个简单的棒打鸳鸯的故事,没想到男主角居然赔上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回到小镇做了个农夫,而女主角更是直接发疯被送入疯人院直到结尾才勉强痊愈,这离谱的故事走向只是因为青春期没打上炮,那母胎单身狗们又该情何以堪。从故事来看,卡赞对南方小镇保守的民风显然是持反对甚至嘲讽的态度的,不仅加入了男主姐妹这个外放的角色来直接挑战,更是直接揭露了男主父亲虚伪的卫道士形象(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正常恋爱,却带他嫖妓)。娜塔莉·伍德很美,但她的疯癫表演比起《欲望号街车》里的费雯丽差太多了
与其说是描绘性压抑,倒不如说是讲述家庭与环境对人欲望的抑制,剧本是渐入佳境的好,由开篇略显矫作别扭到后来的愈发深刻。整个主题还是非常不错的,美国小镇上人民也是真的保守得要死,像极了封建社会那一套,而且哪怕放在现下的中国都或多或少有个参照作用。卡赞的把控还是奏效的,镜头下呈现的感觉危险又迷人,将人物情绪调试到了非常合主题的状态,不过这种手法如今看来似乎有点过时,是一种极为老派的稳健,却又是凝滞而僵化的。娜塔莉伍德姣好的面容配以上佳的发挥,从纤弱敏感转向坚韧成熟,由内而外都很棒,至于沃伦比蒂卖个皮相也就足够了
一前一后两个疯癫的女人真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用滥了的调料。曾经年少无知痴迷的校园白马如今沦落为乡村糙汉野夫,再见亦没有遗憾。男女主的感情十分引人关心,电影也刻意呈现了两代人对性解放观念的代沟,释放天性和规驯束缚的平衡拿捏一直都是家庭教育难题。性的压抑和解放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和股票的潮起潮落形成情绪对位,癫狂失控。拿了奥斯卡最佳剧本,但是架不住有点狗血的情节,女主因失恋而崩溃和发疯真是太过于震撼和惊悚。兴许在60年代这类关注青春期荷尔蒙释放的问题是热点话题,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诠释青春期堕入极端性格的探究在当时应该很时髦。
保守环境下的的性压抑真的会残害一个人的人格。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比起本片故事背景设置为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导演伊利亚·卡赞选择在相比进步一点点但还是比较保守的六十年代将有关于“性”的问题拍摄成电影并公映已经是非常勇敢了!(ps:娜塔莉·伍德年轻时好有灵气,在电影里成功将那种在保守环境下的性压抑演技释放出来了,奥斯卡影后提名值得。还有芭芭拉·洛登这位演技大神,她的表演在这部性压抑的电影里简直成对比。要多好有多好,要多浪荡有多浪荡,难道不值得一个奥斯卡女配提名吗?电影里还有首次演电影的桑迪·丹尼斯,绝了这部电影怎么集齐了这么多好的女演员!)
一前一后两个疯癫的女人真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用滥了的调料。曾经年少无知痴迷的校园白马如今沦落为乡村糙汉野夫,再见亦没有遗憾。男女主的感情十分引人关心,很好的呈现了两代人对性解放观念的代沟,释放天性和规驯束缚的平衡拿捏一直都是家庭教育难题。性的压抑和解放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和股票的潮起潮落形成情绪对位,癫狂失控。拿了奥斯卡最佳剧本,但是架不住有点狗血的情节,女主因失恋而崩溃和发疯真是太过于震撼和惊悚。兴许在60年代这类关注青春期荷尔蒙释放的问题是热点话题,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诠释青春期堕入极端性格的探究在当时应该很时髦。
让人心碎的情感,如名字一般的诗意,一曲情歌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青春时的这种饱含痴迷奋不顾身的爱情,最触及内心,当这情感沉淀之后"没有悲伤,我们会从现有的一切汲取力量",“草绿时,花开时,不要叹息他不再来”,那些遗憾再回忆起也就变成了诗,银幕前的那一吻完美诠释了心目中的爱情。
看了本片的表演似乎明白台湾琼瑶剧式演法怎么来的了;男女主角在拍摄时分别廿四、廿三,演青春期的高中生很显老。酿成本片“见前任”的唏嘘因素层次丰富:成片时值越战性开放的美国年轻一代开始嘲讽上一辈保守的社会观念、性压抑;阶级差异使得家庭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各异;经济大萧条对脆弱的社会分层洗牌。不论男主及姐姐对抗父权顽强或失败,未经济独立老嚷嚷着身体自由、精神独立总不免显得是在撒娇,当他姐姐搞大肚子后还得靠她爹善后时观众便已把她当任性的小孩了。
20190523周四20:18 青少年的性迷茫呀,一不小心误错意成千古恨啊!年轻的理想化都在成长间被粉碎,父母的爱是爱无关对与否,男女之间的爱是自省的,犹如糖果般的爱甜头尝完就没了,你们不是仍然,是曾经了,莫过如此的悲伤,去坚韧的承受吧!那股力量在于自己不是别人!
编剧是受了华兹华斯那首诗的启发才创作了这样一个剧本呢,还是先有了一个剧本创意后才发现和华兹华斯那首诗很相配才用到电影中的呢?无论如何这首诗和这片都太相配了,片中只说到了诗中短短的几句,其实不单单是这几句整首诗都和影片的气质相契合。令人唏嘘的青春期令人心碎的成长卡赞拍类似题材很拿手
不可否认影片较高的画质和充沛的情感。但个人认为只是一个温吞寡断浑噩不定的男生(之所以不是渣男是因为我对渣男的定义是脚踏两只船的欺骗)和一个感情脆弱傻到贱的女生之间狗血爱情故事,所谓性压抑也是勉强牵扯和极尽堆砌,一定要牵强夸张才能突显某一主题或观点吗。影片中父母辈的行为矛盾重重,校长办公室的发作突兀没有道理。所以年轻女子珍重自爱是古板虚伪,有理由抛弃;大胆追求又是风骚放浪,让人鄙夷,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片或者更贴切。如此,放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又是什么意思
为了看 barbara loden 的角色才看的。joshua:片中这群受困于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前后的年轻人,本质上就是影片所处60年代挣扎在性解放运动初期的年轻人的映射,性作为这个故事中屋子里的大象,是每个角色都避而不谈,却又处于冲突漩涡中心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