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埃尔(1963)
《穆里爱》(法语: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是一部于1963年上映的法国剧情片。该片由亚伦·雷奈执导。它是雷奈继《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伦巴》第三部长片,与这些电影一样,均讲述了将回忆或想像的过去与当下的生活相融合的挑战。它还间接地参考了阿尔及利亚战争中带有争议的主题,而战争也在电影近期结束。《穆里爱》是第二次与简·凯侯(英语:Jean Cayrol)合作,他曾创作《夜与雾(英语:Night and Fog (1955 film))》的剧本。
剧情
一名经营古董业务的寡妇海伦的前男友阿方斯探访了她在滨海布洛涅的公寓。她的继子伯纳德被他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时曾参与折磨一个名叫穆里爱的女孩的记忆而感到痛苦。
故事发生在1962年9月至10月之中的15天(剧本为每一幕提供了特定的日期和时间,但这些在电影中并不明显)。一段长镜头发生在头一天(该持续了45分钟:阿方斯和他的「姪女」弗朗索瓦,以及海伦和伯纳德的介绍,以及他们之间的第一餐)。另外一组长镜头发生在最后一天(周日午餐和被揭示的真相,以及主要角色以及他们不同的方向的零零落落)。中间的日子用一系列破碎的场景表示,这些场景按时间顺序排列,但很少连续,并且时间的流逝是模糊的。
角色
- 黛芬·赛赫意 饰 伊莲娜·奥格汉,约40岁的寡妇古董商,她对16岁时与阿方斯的恋情以及1939年双方无法解释的分手方式的记忆依旧保持迷恋。
- 让-皮埃尔·凯里安(英语:Jean-Pierre Kérien) 饰 阿方斯·诺亚德,伊莲娜曾经的情人,他说他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很多年,经营一家酒吧。
- 尼塔·克莱因 饰 弗朗索瓦,一个有抱负的年轻女演员,与年长的阿方斯有染,并请求离开他之前要花点时间。
- 尚恩-巴提斯特狄·艾黑 饰 伯纳德,海伦的继子,最近因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而回国,在那里他对一个名叫穆里爱的女孩进行酷刑而使他记忆犹新。
- 马丁·瓦特尔 饰 玛丽·多,伯纳德离离合合的女朋友,准备出发在南美重新生活。
- 克劳德·塞恩瓦尔 饰 罗兰德·斯莫克,布洛涅房地产开发商和伊莲娜的炮友。
- 洛朗斯·巴迪(英语:Laurence Badie) 饰 克劳德,她是赫勒(Hélène)的朋友,与她分享赌博的嗜好。
- 尚恩·钱皮恩(英语:Jean Champion) 饰 欧内斯特,阿方斯的姐夫。
- 菲利普·洛登巴哈(英语:Philippe Laudenbach) 饰 罗伯特,伯纳德在阿尔及利亚的一名同行士兵,现在是美洲国家组织的活跃成员。
- 法兰西丝·柏汀(英语:Françoise Bertin) 饰 西蒙妮
- 让·达斯特(英语:Jean Dasté),饰 带羊的男人,曾从阿尔及利亚回来。
筹拍
安纳托尔·道曼和简·凯侯于1959年首次讨论《穆里爱》这个项目。他们在雷奈制作《去年在马伦巴》以及其他两个与阿尔及利亚战争主题相关的项作品(未完成)的过程中创作了剧本。凯侯虽然主要是诗人和小说家,但他对电影的制作和编辑很感兴趣,他为《穆里爱》制作了剧本,其中概述了几乎所有复杂的编辑镜头。
电影于1962年11月开拍,并于1963年1月杀青。场景设置在滨海布洛涅,这个地方几乎是影片中的另一个角色,这个城镇的中心在遭受广泛的战争破坏后迅速重建,并呈现为古代和现代,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平衡。伊莲娜公寓中大部分事情发生的镜头都是在埃皮奈的杜蒙工作室中其中一个布景所拍摄的,但雷奈要求设计师雅克·索尔尼尔精确地重建他在布洛涅(Boulogne)所见过的真实公寓,甚至是木制品的颜色也要精确无误。公寓的装饰风格是现代的,但是由于伊莲娜从事古董商生意,所以它装满了各种风格和时期随着电影进程而不断变化的家具。。雷奈解释了他的意图:「我们竭尽所能给人一种不完整、不安的印象……电影的挑战是要以彩色拍摄,这是必不可少的,决不能移动相机位置,要在设想场景(时间)后的一周拍摄,不要再添油加醋,以及不做任何事使其更漂亮。」
拍摄持续了12到13周,是雷奈电影中最长的拍摄时间。根据Resnais的说法,电影中大约有800镜,而不是通常的450镜;许多静态相机设置非常耗时;而在电影的最后一镜中,相机才移动。
电影的配乐由汉斯·维尔纳·亨策创作,他采用了多次固定相机拍摄的视觉原理,而获得了反映电影结构碎片化的音乐风格。一系列歌词由卡洛尔(丽塔·史塔里希饰)演唱,并贯穿整部电影;雷奈将原声带中的单词相对缺乏清晰度归因于让德国作曲家(当时不讲法语)处理法语单词所产生。这些歌词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电影的已出版剧本中。
歌曲《Déja》在电影结尾由欧内斯特清唱,歌词讲述时间的流逝,是于1928年保罗·希尔和保罗·梅为音乐评论所创作。这是电影中因雷奈对“音乐厅”和剧院产生兴趣而产生的几个元素之一。
反响
电影于1963年7月24日在巴黎首映,并于1963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放映。大多数媒体和公众都给予非常差的评价。雷奈后来观察到,这是他制作的最昂贵,也吸引了最少观众的电影。他还指出了一个矛盾之处,那就是它后来几乎成为一部邪典电影,它给公众带来的困难归因于它的主要角色是不断犯错的人,这引起了不安感。
尽管如此,它还是引起了法国电影导演和评论家的极大关注。 法兰索瓦·杜鲁福于1964写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承认其苛刻的性质,但批评影评人未能参与其核心要素。「《穆里爱》是一部原型上十分简单的电影。这是每个人的每句句子都以『我……』开头的故事。」杜鲁福还注意到电影有向亚弗列·希治阁致敬(包括餐厅外导演的一比一照片);「他『在多个层面上的深入影响』……让《穆里爱》……成为给予『悬疑片大师』最有效的致敬」。
获得奖项
-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UNICRIT Award / 沃尔皮杯奖-最佳女演员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阿伦·雷乃 Alain Resnais导演
- 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演员
- 让-皮埃尔·凯里安 Jean-Pierre Kérien演员
- 妮特·克莱因 Nita Klein演员
- 洛朗斯·巴迪 Laurence Badie演员
- 让·尚皮恩 Jean Champion演员
简评
602-k:形式最特别的地方在于用非常日常以至于索然无味的聚餐、晃荡等动作这一叙述方式掩盖了原本极其戏剧化的故事:一对分开已久如今皆以老去的情侣、一个曾经在前线作战的年轻男孩,他们聚在一起,疑云重重。往日时光的细节与感知以及它们对当下的影响无法叙述——这成了角色们伤痛以至于神经质的原因。苏珊桑塔格指出,这种”形式“与殖民及战争历史间的调和处理成为本片的难题。
感觉上这个时期的雷乃一直在对抗剪辑的逻辑和历时的共情,在对每一帧画面贯彻锱铢必较的同时,却在用其还原碎片化的记忆:因此马里昂巴德迷宫锋芒毕露的前卫宣言在本片中有了更加低视角的娴熟运用,于此雷乃并非站在形而上的角度自我沉溺,他的确为作者叙述找到了更广阔的边界且成功实践。
叙事日常而琐碎,台词断断续续、遮遮掩掩,构不成完整的回忆,让人心烦意乱。贝尔纳对于战争的阴影,海伦和阿尔方斯的分离,还有被摧残的城市都控诉了战争的残酷。而贝尔纳的录像更是直接对于法国的肮脏战争进行了批判。莫里埃尔是一个回忆的代名词,她代表了贝尔纳对于战争的回忆,也是他一直无法走出的心理阴影。他一直生活在这种阴性中,甚至为此编造回忆。而海伦和阿尔方斯的爱情,其实也是一直生活在两个人的回忆中,还有很大部分是阿尔方斯的谎言。弗瑞索瓦兹也是活在和阿尔方斯的回忆中。我们所有人都活在回忆中,一遍遍诉说着已经,惧怕未来。但只有放下回忆,珍视现在,才能收获幸福。就像火车站员所说:巴黎已经换了新站,活在记忆里,就会被现在淘汰。最后所有人都放下了过去,但阿尔方斯选择了逃跑,他仍不肯面对未来。
并非复杂化的故事文本在形式的加持转为略带晦涩的样貌,低信息量台词与镜头匹配语句的剪接方式创造了目不暇接、信息过载的初印象,铺下了曲折的故事理解路途,非是情节内的跳切来增添间离与关注感,而是一种剧本逻辑文本下的画面连接。单个细碎镜头既不提供空间一体性,也没有必要的视觉关联。但在快速的剪接与内容安排中,却空出了不少角色事后话停下的沉默与眼神表现,从情节内挖出了情感空间。情感本身在人物状态以及背负事件中固然有关于历史与政治的指涉和站位,雷乃本身的左派身份也彰显的无比清晰,但更为引人关注却是对回忆本身的体现,在两件并不相关和也难相提并论的事件——参军中对人的迫害,情侣两人的分手离别——中构建出回忆本身的行为以及感受。因此,形式主义本身都成为一种印象式的心理结构,一种非逻辑与非线性人类感官的体验呈现。
呈现了战争对两代人的不同影响,以及他们迥异的应对方式。但是战争只是创造情境和氛围的手段,而非叙述核心。导演真正在讲述的是,对同一事件关注重点的不同,导致对其产生的记忆的差异,以及在持续的叙述和接收新的信息的过程中,记忆极易被篡改重组的不可靠性。这片子就和绝大多数的所谓新浪潮电影一样,属于走火入魔的那种类型,形式主宰一切,其他的都成了旁枝末节,整体上难免给人空洞的感觉。
布劳涅的每个人都尝试摆脱曾经,却每个人都沉浸在曾经,那也许是战争给每个人留下的创伤,给每个后代留下的集体无意识。恩内斯一曲歌唱像巴掌一样狠狠扇向所有人,揭开所有人虚伪的保护色,他们终于开始立足现在,看向未来。阿伦雷乃对时间的回忆,对时间的演绎太生动了,突然的跳剪,短短几个不同空间交替的蒙太奇,不同时间交替的蒙太奇,电影里的时间就悄悄流逝了。越到电影后面,时间的流逝越是突然、离散、恍惚、快速,又通过不断的对话翻译回忆的并没有展现出来的时间画面。如果阿伦雷乃有这样一种剪辑手法可以加速时间的流逝,那有没有一种手法可以减慢时间的流逝呢?
群体性的记忆由碎片堆叠搭建而成的失真的、断裂的、充满谎言的时间迷宫。在时间截断面或者事件与事件间离的空隙,记忆之流灌漫且毫无定型,它被随意塑造,被谎言或是理想填充完满。所有人都沉溺于不可知的、用谎言反复修葺的过去,秘而不宣地游走自如——莫里埃尔即是这种虚构的记忆的显象——被残害的恐怖形象修篡成为浪漫化的未婚妻。音画分离/音乐用得实在是好,单从音频就构建了一种不可知的空(和距离);广+马里安巴德;且不得不再次感叹雷乃的文学性,烟盒里的蝎子太喜欢(和哈勒尔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看是一个对抗和破坏 意识的正常流动的过程。制造情境的完整性会赋予影像真实性,但是所谓的完整只不过是一种障眼的戏法。如果你抛出了一个苹果,那么观众会要求你如何解释这个苹果的存在,而如果你不解释呢。往往一些烂片真是因为解释的过多让观众怀疑真实性。不要让观众清楚于现在了,只要你让观众明确的踏出第一步,就大大局限了你能做出的第二步。模糊-开放是现实主义的选择、困惑-期待是英国人最擅长的事情、一套正确模式是好莱坞工业化的结果。总之,这部电影印证了影像组织无限地可能性
7/10。开场反常的正反打镜头里,先是女顾客的中景镜头,下一个镜头展示顾客外套的纽扣,再接她帽子的镜头,然后镜头反打到艾莱娜的双手,神经质的短促镜头近乎把观众逼疯,这对应着片中角色的心理状态,记忆的创痛使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变得断断续续,而雷乃用他零散的剪辑创造了令人不安的跳动,例如阿方索从桌边起身的镜头,跳切到他身处火车站的场景。尽管全片严格按时间的前后叙事,但影片的线性始终被虚假连接的画面所否定,夜晚的场景会不时出现海边小镇的日景插入,有一处声画分离是表现法国士兵在阿尔及利亚作战日常的纪录片段,画外音却是伯纳德叙述女人穆里爱被士兵折磨至死的记忆,影像之间的缝隙不断扩大,人物、事件和时空都在变形,殖民战争和二战受难的记忆被做对比,最后一个手持跟拍长镜头,被呼唤的阿方索不知去向,记忆或现实无从把握。
[A]+ 阿伦雷乃99周年诞辰日观看,致敬大师。中间一段不能说完全看明白,但结尾还算清晰。依然是时间与记忆的永恒母题,他们尝试在当下重现被两场战争击碎的爱情与生命和逝去的时光,而所谓的记忆只不过是在被遗忘到仅剩下的碎片影像残留基础上的虚构出的残垣,在被雷乃玩到极致的剪辑手法里,过去的生活碎片在意识里重复出现,情节的断裂,话语与影像的分裂也展现着他们脑中被痛苦击碎的本该直线向前的时间,人们沉浸在虚假的过去与记忆碎片之中,无力挽回现在与改变未来。但过于碎片化和尝试去做到理性化的影像实验还是某种程度消解掉了本该更触动人心的伤痛,但依然无法否认这是一部杰作。
阿伦·雷乃第一部,大超预期。1、不拘一格、任意自由的剪辑跳切在白描环境与穿越时间的同时,更将不同空间内不同人物关系打通互文,结合赏心悦目的摄影构图,带来甚为独特的审美体验——成熟、先锋又兼具观赏性,不妨说是对《精疲力尽》的一次全面升级。2、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品未必要反叙事,也可反向突破,先拆除一切传统招法与桎梏,再创造一种全新模式——《莫里埃尔》极为灵验地以人物关系的组合为核心,仅呈现当前关系,前史留给观众补足,并毫不惧于随时引入新的关系(哪怕是最后一个镜头,都有一位新人物登场)。3、绝不仅仅是在讲战争创伤,这样的概括太不负责任,《莫里埃尔》核心表达在于记忆对人的囚牢,而片中人物却又面临处境各异,层次甚为丰富,我个人亦身陷其中。以上三点,感视听、研叙事、体表达,俱皆炸裂!
没有肉身的布尔乔亚F权显然没有随着中年《人肉之花》的凋谢而枯萎,亦不会因「这个时代辜负了她」这类讣告的删除而消失——虽然人类本身是健忘的,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带去下一历史阶段的欧洲布尔乔亚F权被自身无情地扬弃,上过战场的退伍军人目睹过战争的残酷,而有自恋倾向和朝向「前任」自己炫耀「现任」自己审美品味的文化布尔乔亚遗孀和美日《广岛之恋》后处于浮萍《漂流》状态,枯等着被其精神母国《领养》收留「投喂」的小布尔乔亚明显都还活在世外桃源般的中产家庭肥皂剧本当中:即有参加真人秀节目《楚门世界》需求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扮演角色的演员《莫里埃尔》最终被小布尔乔亚的「有病」呻吟和文化布尔乔亚「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的自媒体动态,以及被历史事实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网络乞讨」形象啪啪啪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