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Catch-22UP:2022-07-07

《第22条军规》(英语:Catch-22)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代表作。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61年,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第二十二条军规

评分:7.6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编剧:约瑟夫·海勒 / 巴克·亨利
主演:艾伦·阿金 / 马丁·鲍尔萨姆 / 理查德·本杰明 / 阿特·加芬克尔 / 杰克·吉尔福德 / 巴克·亨利 / 鲍勃·纽哈特 / 安东尼·博金斯 / 宝拉·普林蒂丝 / 马丁·辛 / 强·沃特 / 奥逊·威尔斯 / 鲍勃·巴拉班 / 苏珊·本顿 / 诺曼·费尔 / 查尔斯·格罗丁 / 奥斯汀·潘德尔顿 / 彼得·博内兹
类型:喜剧 / 战争
片长:122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二十二支队 / 乌龙疯狂大轰炸
上映:1970-06-24
IMDb:tt0065528

情节梗概

故事发生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陆军航空军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该岛上。按一般规定,飞满规定次数(最初为25次)的飞行员可以回国,但军规实际上规定,无论何时,必须执行司令官命令做的事情。飞行大队长凯斯卡上校(卡思卡特上校)是个官迷,他一次一次增加飞行任务,远远超出一般规定。飞行员们都得了恐惧症,变得疯疯癫癫。尤其是投弹手尤塞恩(尤索林·约塞连)上尉,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在求生欲望的支配下,他在战斗中只想逃命。他装病躲进医院,不久被密探和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伤兵吓跑了。他找到一个军医帮忙,想让他证明自己疯了。军医告诉他,虽然按照所谓的“第22条军规”,疯子可以免于飞行,但同时又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如果本人一旦提出申请,便证明其并未变疯,因为“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这样,这条表面讲究人道的军规就成了耍弄人的圈套。当飞行员们出生入死时,那些指挥官们却忙于勾心斗角,还和神通广大的食堂伙食兵米洛组成了一家联营公司M&M企业,大作投机生意,发战争财。尤塞恩目睹了这种种荒谬的现实,最后他在同伴们的鼓励下,逃往中立国瑞典。

文学流派

这部小说是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的表现了黑色幽默流派的特点。该小说的作者也是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创作手法

作者在小说中摒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没有一条完整的情节发展线索,也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充满着混乱,喧闹,疯狂的气氛。但作者同时强调的是一种“严肃的荒诞”。小说显然以美军来比喻整个美国社会,从它内部的肮脏,腐败,堕落可以判断出它的本质,尤其是那些高踞众人之上的官僚们。所以,小说的特殊艺术形式和内容并非为了卖弄荒诞的技巧,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它的主题。正如哈里斯在《美国当代荒诞派小说家》(1971)一书中所指出的:“海勒的小说尽管技巧上有所创新,事实上却在遵循特定的文学传统。《第22条军规》归根到底是一部激进的抗议小说,像《愤怒的葡萄》和《美国的悲剧》一样,他的抗议是指向美国的现行权力中心。”

作者在不经意的调侃之中,显露出锐利的讽刺锋芒,直指荒诞的要害,初看忍俊不禁,细品余味深长。作者常常将相互矛盾或褒贬义相对的词汇与句子故意搭配使用,如佩克姆准将夸口:“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出自《王尔德悖论》)。丹尼卡医生说:“救命可不是我的事”。某上校“发觉自己仍然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类似呆伯特法则),迈洛说:“我这人从不说谎,只是在需要时才说谎”等等。

作品影响

作品本身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内容,严肃的主题思想和荒诞不经的描写手法赢得了人们的赞扬,成为60年代初美国文坛上一个重大突破。至1980年,光是科吉出版社就已经发行了150万册以上。出版者在扉页上介绍说:“毫无疑问,《第22条军规》是本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创作。可以肯定,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没有别的小说像他那样赢得如此热烈的推崇”。

评论界高呼:“这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这是辉煌之作”,“这是英语文学的伟大创举”等等。

新名词

这部小说的英文名字「Catch-22」已经进入英语词典之中,成为常用的英语词汇。它代表了统治者对于民众的愚弄,也代表了民众对于统治者的抨击。

另外,这个词在英语中也象征人们处在一种荒谬的两难之中。翻译家黄文范把这种状况翻译为「坑人二十二」。如:一个人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不能得到工作,但是他又因为没有工作而得不到工作经验。

衍生作品

电影

  • 名称:第二十二条军规 Catch-22
  • 国家:美国
  • 拍摄地点:墨西哥
  •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Mike Nichols)
  • 编剧:Buck Henry,他也在影片中扮演角色(一个罗马市警察的第一个镜头)
  • 主演: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亚伦·阿金(Alan Arkin),安东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马丁·辛(Martin Sheen),强·沃特(Jon Voight),诺曼·费尔(Norman Fall)等。
  • 上映:1970年6月24日
  • 片长:122分钟

戏剧

1971年,约瑟夫·海勒将他自己的这部小说改编成同名戏剧。

电视

2019年,HBO改编为6集电视剧,由乔治克隆尼主演。

简评

具有我非常喜欢的那种“凌乱”感。交错凝练的剪辑手法与内敛稳健的视听设计为细碎无体的事件积累提供了一个踏实可靠的内部发展舞台,在形成整体的荒诞离奇的体验氛围、让离散而不相关的叙事于直接感受上保持相对的连贯一致的同时,又将具体事件的讽刺意图做到最为有效化、可感化,一路看下来非常舒服通畅。缺陷则在于这种过于整体均匀的表现形式与故事之间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用来还愿战争混乱质感的无序氛围相互抵消,以至于之后有种内核还未深入就开始痛定思痛的感觉,之前趣味横生的灵活桥段变得像是为了抒发主题而作出的时长上的铺垫。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电影版,原著对我的影响巨大,可能是我初中阶段看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里面每章都是以一个人物的视角叙述,剧情荒诞不羁又极具天赋,无论约瑟连、牧师还是天天迫降练习的那个“逃兵”,甚至是开局就死了的斯诺登也能像一个死死瞪着你的太阳黑子一样留存于我的脑海里。而这部电影呢?荒诞不够,剧情截取得支离破碎,人物的整体感和特色不复存在,天天搁着放轰炸机的镜头我还以为是美国大片呢hhh,你搁着反吉尔战呢?我不敢相信,我看过最好看的反战小说、黑色幽默先驱被拍成了半坨??,看到一半我首先是疑惑,然后是愤怒,我觉得导演毁了我的回忆。

导演穿插了很多呼应的内容来组织剧情,但中间还是有不少部分背景介绍不够,推动不足显得莫名其妙。有一些精巧的安排倒是很吸引人。男主去找阿柯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被假死”的两个人,和纳塔利的不该死却死了相对照。以及男主在街上独行,默然地经过被抢劫扒光的人,被殴打的人,被鞭打濒死的马,以及死去的女人……快速地勾勒出如何从被压榨致死的过程,也把男主最终认清战争本质的思路理清。讽刺意味十足,人物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7/10)虽然两小时无法还原小说的篇幅,但电影版的情节取舍还是很有问题的,主线也不明确,每个角色的篇章都引用了一点,但却都引用不全,导致每个角色都个性不突出、戏份不完整,其中米洛的形象比小说版更差(19版电视剧虽然有美化米洛的成分,但至少人物塑造是非常好的)。氛围也没有还原黑色幽默,相较之下19版就做得比较好了。总的来说这个故事看19剧集版就行了,虽然19版存在过度删除牧师、奥尔等人戏份的弊病,但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名著改编战争片。以喜剧形式讲述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很黑色,很讽刺,也很悲哀。有很多宏大壮观的长镜头摄影场面,尤其是开场。跨时间线支离破碎的剪辑一度让人不知所云,但同一场景、台词反复出现作为转场的处理十分绝妙。首尾衔接呼应。军队变成伪君子、贪官谋利的商场,左右逢源者方得生存之道。而正义善良之人则成为人人另眼相待的疯子。荒诞不经,也发人深省。可惜目前并无较好版本的中文字幕。三星半

怎么会这么奇怪哈感觉19剧版跟这个岔着来的这个拍了的剧版全没拍这个没拍的剧版全拍了...电影质感还是高级很多,至少乱序的剪辑跟不时出现的意识流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老yo的内心活动,与插叙的原著相称,而且也保持了整体喜剧的基调。删减和整合还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多多少少因此缺了情感的沉淀和交代,没看过原著的或许觉得情节人物混乱。摄影不错。演员阵容很强大,鲜肉马丁·辛虽然戏份少但是把我迷死了!!Tony的戏更多一点就好了,没有着重点出老yo跟牧师love at first sight还是挺遗憾的。Arkin和Abbott各有千秋,风格不同。Orr两个版本都是我的最爱,鲜肉巴拉班太棒!最不满意的是删掉柴斯科夫和克莱文杰,以及我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一个把yo和露西安娜拍得好一点的版本叭。

某三流撰者写出这样的剧情简介基本可以回家种地。这片叙事剪的逻辑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它抓不住人的原因(之一),不过因此说它是差劲的,这可一点都不客观(这片上映的时候诺兰都还没出生)。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喜剧”标签字样,不至于是“黑色电影”联想到“黑色幽默”,再到“幽默”,然后变的“喜剧”吧——总的来说这片的亮点是叙事和剪辑(这是迈克导的特点,观影他的1967《毕业生》就会发现),那个颠倒视点的镜头很能反映反战的态度;手指挡镜头那个可以做得更精细..尼科尔斯的风格给我的印象就是“凡事差一点”——如此便得59,1分不及格,仿佛永远要人疼爱着。

与《陆军野战医院》同年推出,看来当年好莱坞有一批电影人借古讽今地将二战的荒诞性搬出来反越战。第22条军规就是军队权力的无限扩张,它既可以用来规训士兵一次次坐上飞机,又可以用来拘捕妓女,它是规则自我解释的后门,是悬在战区所有人头顶的剑。电影用两个小时证明了用来阻止人们疯掉的规则,最终会逼疯所有人,本片里的美军,要么行尸走肉,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是阴鄙的强奸犯,要么忙着在前线投机倒把。这是一部体现个人主义的反战电影,个人自由最后的反抗只在床笫之间,编导丝毫不回避美军在意大利作恶多端,令本片成为一部彻底的反战反极权电影。黑色幽默与恶搞喜剧的界限要到十年后才彻底凿穿,本片的缺点就在于这两种分寸把握的失调。用景别矛盾制造喜剧点很有才,结尾段落还致敬了新现实主义,一个有《壮志凌云》又有本片的电影市场,才健康

没看过小说,。如果没记错,电影貌似出了好多经典镜头,《西西里》女主的出场和这部电影里妓女的出场几近雷同,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配乐更是牛逼,另外轰炸后城里那些堕落的片段,也处处简炼深刻,充满隐喻。鞭打马的镜头让我想到《天注定》,而《天注定》里的却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军官路过一个抢人事件时,事件当事人无声,细思恐极。至于更多关于阶级、资本主义和亲人面对死亡等事件的讽刺,多不胜数,就各有各说了。当然,我认为电影最大的缺陷,是讽刺进行得太彻底,无论台词还是镜头,以至于一些地方在第四视角会显得很尴尬,对大部分观众可以说很不友好。

看着有点乱,但是要讲故事还是很清晰,荒诞的军规,荒诞的事情,主角开始反抗,想着犯事来远离荒诞的地方,但是并没有用。这个荒诞的战争,军官和财团勾结,甚至炸毁自己基地,看着身边的战友莫名其妙死去,主角发现只有死亡和逃离才能结束这一切,最后才想着逃离这一切,但是在茫茫大海中划艇逃跑,大概率是走向死亡的。人生也是这样,各种荒诞事情,为了维护社会持续,就要有制度,就要忍受各种荒诞事情,自己也要忍受各种荒诞,无意义直到死亡。

6/10。叙事沿用小说将闪回、联想杂糅拼贴,开场别具特色地在朝阳升起、山水显露的生气中展开,经过的飞机一阵黑一阵白的阴影笼罩着约塞连,此时约塞连为回国与上校同流合污又被荒唐的刺杀昏迷,飞机阴影暗示约塞连的良知被吞噬,多次闪回战友濒死时的白光,约塞连良知苏醒发现遵守与官僚的协议只会葬送生气勃勃的战友,身穿白裤、划着小艇纵情大笑,在斗志昂扬的乐声中逃离了光荣的欢送队。晦涩的视听形式极大渲染了荒唐气氛,譬如梅杰少校来回渡步的背景墙照片由罗斯福变换成丘吉尔和斯大林,而米洛说服上校做鸡蛋生意,高举的鸡蛋占据构图主体吸引了上校的势利眼,远处坠毁的飞机成为谈话的陪衬,对士兵的生死视而不见。当空荡荡的屋子里老妇解释为何军警有权无理地带走全部姑娘,她埋藏在烟雾阴影的脸猛然转向光,扯下了‘‘军规’’和官僚的遮羞布。

经历过残酷的战斗,看着战友死在自己面前,约瑟连想逃离军队,不想白白死在某次任务中,但是第22条军规使他陷入了悖论当中。故事背景是美国大兵与纳粹作战,入伍前的一个普通美国人也不会和纳粹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果是个法国、波兰、苏联沦陷区被纳粹杀害过亲人的士兵估计就不会碰到这种心理问题,刻骨铭心的仇恨才能让一般人不畏惧死亡。当然,约瑟连的大队为了自己的政绩,故意不放他们走人,强行提高飞行上限。轰炸本身也并非完全为了国家利益,果蔬产品联合公司甚至跟德国勾结轰炸自己的大队。讽刺了军队、社会等组织中官僚机构内部利用权利追逐私利的一贯作风。

获得奖项

  • 第2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2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UN Award / 最佳摄影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