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1951)

UP:2022-07-04

《白痴》(日语:はくち)乃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在1951年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俄国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白痴》。

白痴

评分:6.9 导演:黑泽明 编剧:久板荣二郎 / 黑泽明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主演:原节子 / 森雅之 / 三船敏郎 / 久我美子 / 志村乔 / 东山千荣子 / 柳永二郎 / 千秋实 / 千石规子 / 高堂国典 / 左卜全 / 三好荣子 / 文谷千代子 / 明石光代 / 井上大助 / 爆弾小僧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66 分钟 / Japan: 180 分钟(premiere)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The Idiot / Hakuchi
上映:1951-05-23(日本)
IMDb:tt0043614

剧情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北海道冬夜,在横渡津轻海峡的船舱内,复员兵龟田钦司(森雅之饰)及赤间传吉(三船敏郎饰)不期而遇,龟田告诉赤间自己是一个白痴,不过他的纯真朴实令赤间喜爱。大野(志村乔饰)的女儿绫子(久我美子饰)爱上了龟田,却引来众人的讪笑。横在龟田与绫子之间也有一个那须妙子(原节子饰),也喜欢龟田的纯真。后来两个女人面对面谈清楚,逼问龟田要选择何人,最后绫子跑了出去、妙子在门口晕倒。喜欢妙子的赤间因害怕失去她而动手杀害她,来到赤间家的龟田发现了尸体,两人未开火炉地守着尸体(怕尸体腐臭)。

演员

  • 那须妙子:原节子
  • 龟田钦司:森雅之
  • 赤间传吉:三船敏郎
  • 大野:志村乔
  • 大野里子:东山千荣子
  • 大野范子:文谷千代子
  • 大野绫子:久我美子
  • 香山睦郎:千秋实
  • 香山顺平:高堂国典
  • 香山之母:三好荣子
  • 香山孝子:千石规子
  • 香山薫:井上大助
  • 轻部:左卜全
  • 东畑:柳永二郎
  • 东畑家VIP:岸惠子

拍摄制作人员

  • 制片:小出孝
  • 导演:黑泽明
  • 脚本:久板荣二郎、黑泽明
  • 导演助理:萩山辉男、小林桂三郎、野村芳太郎、中平康、生驹千里、二本松嘉瑞
  • 企划:本木庄二郎
  • 摄影:生方敏夫
  • 音乐:早坂文雄
  • 美术:松山崇
  • 录音:妹尾芳三郎
  • 灯光:田村晃雄

逸闻

本出电影原本长达4小时25分钟,却在黑泽明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片厂松竹删至2小时46分。公开播映后引来许多恶评,气得黑泽明多年不再为松竹摄制电影,直到1991年才又拍摄《八月狂想曲》。

内部链接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白痴 (小说)

简评

本片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名著改編,黑澤明將原著裏19世紀的俄羅斯社會風貌直換成了二戰後的日本。無論是人物造型還是場景變換,黑澤明都表現出他對原著的深入了解和個性呈現,可以體現出他對西方名著的改編能力的游刃有餘。癲狂演出的森雅之和形象顛覆的原節子都表現極佳,反倒是黑澤明御用男主角的三船敏郎大開大合的表演方式沒有演出角色的矛盾和複雜。本片因為是刪減版,缺乏原著的完整複雜的社會環境,因而水準不佳,在票房和口碑皆雙重失敗。不過即使如此,黑澤明對原著的過於拘泥,加上缺乏御用編劇橋本忍的加入,使得本片對於黑澤明後來改編作品,缺乏對文本靈活的把控,是一部相對比較失敗的改編作品。

北海道成功复制了大俄罗斯野火荒原的萧瑟严冬和孤独爱恨,让我们惊呼原来日俄精神原来/可以如此相似,同一机位的多面孔明暗关系戏剧性考究构图,文学暗喻人物心理跃然银幕,只是太压缩情节显得跳跃,没看过原著所以抛去对比负担轻松观影

标记第800部日影剧,第22部黑泽明,第32部三船。一部与印象中不同的电影,从黑泽明的创作到原节子、三船、森雅之三人的表演都有巨大变化,这样的原节子没理由不喜欢。也许166分钟版本剪辑问题造成了剧情的割裂,不连贯,265分钟版本可能没机会看到了。多处摄影不错,暂列举两处镜头:片头由外向内切换视角后,两男处于窗外模糊,海报不改变,就像海报视角直视窗外两男;在屹然挺立的两排树缝间窥探心理的构图。最后四十分钟三位前辈和久我美子四角恋用眼神演戏。对原著感兴趣,该安排上了。

。太可惜了。时长原因,剪得太碎。然而黑泽明真的抓到了原著的神髓,有几场戏简直神乎其技。塔可夫斯基生前的改编《白痴》的计划里写的内容,黑泽明都已经在做了。不敢想象260分钟的版本。演员也是神得不行:三船敏郎演罗果仁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原节子演娜斯塔霞,竟能把原著中那种几乎只能抽象描述的气质一点不差地具象化;森雅之演梅诗金,也是渐入佳境;阿格拉雅的演员是真的好,眼神特别对;东京物语的老婆婆演将军夫人竟然那么贴切;千秋实演加尼亚也非常到位——如果一部电影里所有的演员都异常地形象、出彩,那就只能是导演的功劳。

是白痴!留下了慈悲的眼泪。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到黑泽明改编,文字可读心理,影像捕捉表情,不同的表情诠释着救世主之爱、毁灭者之爱、世俗之爱、无辜之爱。赤间对白痴说,她希望你快乐,那表示她爱你。于是,电影观众也流下眼泪,那不是慈悲,只是一种生理反应。

森雅之的梅诗金…挣扎…然而成立的…明的成功首先是文学的成功,这部就没成功,毕竟陀的文本不是轻易可以提炼的,尤其是白痴这样的长篇,不过还是有节奏很好的时候!而且明的一片赤忱呀!在这样碎片的作品中还能如此强烈地传达感情…感谢一下森雅之…并且感谢明为我们留下这样的setsuko…

映画女優原節子。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一部中原节子和森雅之的设定和演绎。将背景置于模糊了国限的北海道,并没有强行落地日本,因此自带一份深沉的悠长。冰冷而美艳的女子的情热与孤独,偶尔癫狂大笑,偶尔眼含热泪,或许其实比身着和服端坐微笑更为适合她。不得不说很多段落真的拍的太漂亮了(低机位全景镜头、利用玻璃反光的拍摄、各种角度的三人镜头)但这个版本实在是有太多没有讲明白的东西,使得全片感情发展和剧情走向都很诡异。希望完整版有一天可以重现世间(不打分了

与伯格曼《安娜的情欲》《羞耻》等以爱情中的人性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相比,《白痴》还是差了些灵气。在伯格曼的镜头下,爱情以两性为阵营,而在黑泽明看来,爱情以善恶为阵营。安娜这个神秘女人,羞耻中战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腐蚀,伯格曼的画面本身就是一个幻境,抓住你就别想着逃离。《白痴》的败笔在于两位男主人公彼此间的映照关系,几乎毫无描绘。

当日读完陀氏的【白痴】,随即打开黑泽明的【白痴】,看过电影更觉原著的精彩和陀氏的厉害。当然,看的是电影的严重删减版,也不能完全体现黑泽明的良苦用心。故事发生延后了100年,贵族社会成为遗存只能以平民体现,人物也由深目隆鼻变成一把就能抹去的亚洲面孔,而且演员想要演绎出陀氏笔下的“双重人格”,需要极高的功力,显然一些演员并不能胜任。我说要但是了,但是故事的精神内核,黑泽明牢牢把握住了,你画一个人,画得特别像,并不一定说明你高妙,虽不太像,但一看就知道面目与心灵相通,把握住了人物精髓,这是高手。

经历了四小时二十五分→三小时二分→两小时四十六分的缩短过程,可以说最后这一版绝非黑泽本人出于本意留下的作品了。拍摄技巧上的高明在混乱的剪辑影响下,显得矫揉造作。/是因为用了太多深焦和眼前遮挡物吗,还有天花板的折线,倒让人觉得好像威尔逊的构图。/被一身黑袍覆盖的原节子的身体的量感真的好强。在这里个夹在《晚春》和《麦秋》间的这部作品里,节子可以不用当永远的贞女,但是她仍然是“圣性”的。/原作没读过,但是男主不像纯洁的天使,只是像个刚出生而被周围一切吓坏的小狗勾…

一点也不觉得违和,融合了二战后的精神创伤和北海道地方民俗,对于我这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只觉得气韵独特且极具爆发力。遗憾的是原片不再和腾讯版翻译水平太差,让人看完只觉得沉重吃力。森雅之初到北海道时,在一片悲歌中镜头扫过街上的劳苦大众。众生皆苦,众生作恶,排除异己,得过且过。若说森雅之扮演的是白痴,爱他的三船和原节子,甚至为他哭泣的中学生就不是吗?至于其他人,或心直口快、或一心利己,倒是世人眼中的正常人,只是每每回忆起来便觉得丑陋不堪、大有令人恶心之味,到底谁是白痴也不言自明了

白痴才是最有智慧最圣洁的一个,又或者,其实每个人都是白痴,所以还是不要难为白痴了吧。了解到并看到黑泽明还有这样一部片真是幸运,以前也想不到还能通过黑泽明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加黑泽明的镜头手法,这真是两位艺术大师的灵魂碰撞啊!只能看到166分钟的版本实属遗憾,我就不对这个少了一百分钟的版本苛求完成度了,而且即使很多地方的缺失、破碎、跳跃很明显,仍不妨碍它是一部优秀的文艺电影,让我看得很享受,好的艺术作品令人陶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