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协定(1947)

Gentleman's AgreementUP:2022-07-03

《君子协定》(英语:Gentleman's Agreement)是一部于1947年上映的美国剧情电影,由伊利亚·卡赞执导。本片改编自劳拉·Z·霍布森(英语:Laura Z. Hobson)的同名小说《君子协定(英语:Gentleman's Agreement (novel))》。Gregory Peck、Dorothy McGuire和John Garfield主演。

君子协定

评分:6.8 导演:伊利亚·卡赞 编剧:莫斯·哈特 / 伊利亚·卡赞
主演:格利高里·派克 / 多萝西·麦克吉尔 / 约翰·加菲尔德 / 西莱斯特·霍姆 / 安妮·里维尔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18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Laura Z. Hobson's Gentleman's Agreement
上映:1947-11-11
IMDb:tt0039416

君子协定简介

菲利普(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是一名记者,带着儿子汤米(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 饰)和母亲(安妮·里维尔 Anne Revere 饰)来到大都市纽约,踌躇满志的他准备要在此干一番大事业。
  上司交给了菲利普一个任务,撰写一系列关于美国存在的反犹主义的文章,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菲利普决定假扮犹太人,切身体会一下身为一名犹太人的滋味与境遇。让菲利普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令他同女友凯西(多萝西·麦克吉尔 Dorothy McGuire 饰)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缝,儿子亦因为父亲这一虚假的身份而遭到了同龄人的排挤与欺侮。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困难之后,菲利普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然而,他的内心里却并不轻松。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第9届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奖 国际电影大奖(提名)伊利亚·卡赞 第5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伊利亚·卡赞

简评

很喜欢这部电影,放在当下依然极具讽刺意味,很喜欢男主对孩子的教育,女主的变化最后略微有点突兀,更喜欢时尚主编,一度以为她要上位了,结果给我整这出,不过也能理解。Tommy被欺负回来,女主那番话真的是太真实了,歧视而不自知,还自以为自己很nice,高高在上的姿态,真的很好笑。最后的结局不太喜欢,不过整体很棒

派克长得跟那谁似的,正得无有个性。情节略松散,详略不当,节奏没有快慢缓急,可以再压缩压缩、调整调整。不好的那一面都安排在女主身上了,我寻思女性不该是这样的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啊,又扣屎盆子。确实这样的人着实令人讨厌,平庸之恶的执行者。感情情节有什么必要呢?我跟这样的蠢蛋是不会有话可说的,我直接走人。不过此片倒是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有时候中立就是默许,默许就是赞成、就是鼓励,从来如此。我烦透了和稀泥的蠢蛋们了,什么“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啊”“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啊”“一步一步来嘛”“有讨论就是好事”……好个屁!那讨论的都是什么jx玩意儿……这么说话的不是人,是一根根脑子不清楚的搅屎棍。没错我从小到大都挺激的。

最爱安妮。有一些地方觉得很好,但完了总觉得有种违和。比如母子之间这么亲密,母亲过于正经的样子,比如凯西说变就变了。我更倾向于认为人不是那么容易变的,即便意识到了。也没看出来这爱的基础在哪儿,一见钟情就是种本能嘛,那就不用谈理智了,她是反犹太你们也可以在一起,何苦如此苦恼呢。就是不太可信{撇嘴}

1947!快一百年前讨论的东西,现在看每一句都在嘲笑现在。那些可以争辩却无法实践,或者连争辩都会落空的人类的潜在思想,“犹太人”可以换成各种现在的偏见和分离,可以是女人、某个种族,问题和场景依旧成立。当你不是某种出身时,能否真正感同身受。社会格式化后的思想认识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勇气都还是后面才会需要的,警醒也有好多层。

男主帅的没话说,本片的社会教化性强,但对犹太人遭到非难的展现与原因并非鞭辟入里。从头至尾是站在白人高高在上的角度去审视整个故事,其戏剧性冲突也是建立在这样的不平等凝视下。今年的《绝望主妇》也是落入同等的窠臼,但明显此片演员的演技、台词都非常给力,观感不算是太差。结尾我是真的看傻了,画蛇添足的找女主复合,女主洗白的也是生硬又不自然,完全没办法接受的程度!

本片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反猶太主義為題材的電影。最大特色在於右翼勢力當道的時刻,勇敢揭露社會黑暗面,以義正辭嚴的姿態痛罵一般美國民眾的偏頗思想,導演伊利亞卡讚的眼光和超凡勇氣實在讓人敬佩,此片亦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只是本片也有主題先行的嫌疑,認真有餘,深刻不足。

挺不错的电影,感觉豆瓣的评分低了。不用说浅尝辄止了,犹太人问题实在太大,绝非一部电影可以说透,小说也不行,估计还得靠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专著才能尽可能说明白,所以不要对一部不满两小时的电影要求太多了,人家已经做得很好了,而且这部电影在当时拍摄是需要勇气的。看完只是觉得男主跟女主最终大概率不幸福,女主应该属于那种各方面都不错但内里并不好相处的女人,而男主耿直的脾气定不会长期包容她,最后向男主示爱的女编辑或许更适合他,只是她的结局电影似乎都来不及交代一下。PS:没想到看完电影发现了豆瓣和百度百科的一个错误,凭借该片得到最佳女配的西莱斯特·霍姆在片中演的是女编辑而非女秘书,看时就发现那个女秘书根本没出来几场而且表现平平,应该不会得奖,演员名字叫June Havoc,豆瓣的演员表上甚至都没写这个人。

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凯西而不是安妮,大概是因为凯西变得勇敢了…真想的是从设定好的目标来表现如果这样的连载问世后,连身边亲近的人都没有受到动容,发生改变,那这个连载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或者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不得而知;如果没有,是不是又显得那些不反犹的人太无情?太冷漠?太事不关己?而那些反犹的人也没有丝毫会改变的意思或迹象?电影结局是早就设定好的,但现实的结局也会是这样吗?

男主为了一篇反犹太人文章,假装自己是犹太人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特别是这身份对女方带来的影响。男主反感犹太人主义,并用行动来抗议,虽微博。女主像我们大多数人,对某些恶劣行径反感,但是却从不会想着去改变去反抗,总觉得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默默忍受男主的母亲好开明,儿子也懂事聪明,男主对儿子的教育也很开明

。结合时代语境方可体会本片主题之意义。关于犹太种族地位的发掘过程,拉出各阶层对其态度以及自身固化认知的局限性。白人从犹太人视角下揭露社会现状,渐渐模糊了自身身份与扮演身份,个体自发性在群体失语的趋势下逐渐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自甘被欺压与歧视。身份转变也同时反映更加讽刺的事实,同样的人只因归属的划分而遭受不同的态度,偏见产生的内因究竟是什么?抛开主题的高度单纯从剧作呈现来说本片无法令人满意,冲突的淡化消除了本应激烈的种族矛盾,剪辑上甚至具有一定误导作用,使全片节奏非常冗长。有些道理只要呈现出来观众自然会懂,无需再用台词重复强调,过犹不及,这样只会破坏自发思考性而使主题流于说教。

社会意义远大于艺术价值了,探讨反犹主义却不深究根源,只是停留在展现歧视现象上,无非是个隔靴搔痒却毫无用处的政治正确。记者派克为撰写反犹主义的连载决定假扮犹太人生活八周,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感受犹太人的不易。设定上颇有意思,但拍起来显得非常无聊:派克首先是个中层甚至上层社会的人物,假扮犹太人后遇到的困难无非是同事的风言风语,和女友多萝西拌拌嘴(事实上和女友的争执是他的最大挑战,其中包含了他扮演犹太人之后开始逐渐模糊的立场的自我认知,但电影同样没有继续挖掘),儿子被同伴霸凌以及没住上酒店,比起真正受歧视的底层犹太人根本不叫事。剧情冗长且场景单一(连拍了无数场室内对话戏但新信息甚少),说教意味又异常浓重,很多道理其实故事已经表现得挺到位非要让伟光正的派克再念一遍台词来强调,看得人挺头疼的。

有点闷有点理想主义,但起码人家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尽力去解释了,导演和演员都尽力了,提出的观念还是值得表扬的,看一下同年代的影片就知道了,隔壁西部片还在妖魔化印第安人呢。虽然不是犹太人不能完全用犹太人的心境的看,写得够不够用力不好评价,但那种“不去付出行动就是在助长不正确的价值观”的概念却能够理解。比起凯西更喜欢安妮,如果故事是和安妮在一起那影片的爱情线会更有观赏性。

获得奖项

  • 第1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1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女演员 / 最佳女演员
  • 第9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9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国际奖-最佳电影
  •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第5届金球奖
    第5届金球奖
    获奖:Best Picture /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 Best Director / 特别奖 / Special Award / 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