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1997)
《美丽人生》(义大利语:La vita è bella,意为「人生是美好的」),1997年电影,由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自编自演,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及多个国际大奬。电影讲述意大利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Guido Orefice(导演罗贝托·贝尼尼饰)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奬。影片笑中有泪,将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转化为一个扣人心弦的悲喜剧。
评分:9.6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编剧:温琴佐·切拉米 / 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 乔治·坎塔里尼 / 朱斯蒂诺·杜拉诺 / 赛尔乔·比尼·布斯特里克 / 玛丽萨·帕雷德斯 / 霍斯特·布赫霍尔茨 / 利迪娅·阿方西 / 朱利亚娜·洛约迪切 / 亚美利哥·丰塔尼 / 彼得·德·席尔瓦 / 弗朗西斯·古佐 / 拉法埃拉·莱博罗尼 / 克劳迪奥·阿方西 / 吉尔·巴罗尼 / 马西莫·比安奇 / 恩尼奥·孔萨尔维 / 吉安卡尔洛·科森蒂诺 / 阿伦·克雷格 / 汉尼斯·赫尔曼 / 弗兰科·梅斯科利尼 / 安东尼奥·普雷斯特 / 吉娜·诺维勒 / 理查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 战争
片长:116分钟 / 125分钟(戛纳电影节)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一个快乐的传说(港) / Life Is Beautiful
上映:2020-01-03(中国大陆)
IMDb:tt0118799
剧情
电影内容叙述二次大战时期,德国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对犹太人管制、虐待、屠杀的故事。故事并没有以血腥的画面呈现德国纳粹的残暴,而是以喜剧的方式让观众领悟生命的真谛。
一名义大利犹太裔青年基多(Guido),来到了义大利的Arezzo。基多是一名幽默风趣而吸引人的青年,他爱上了一名教师朵拉(Dora),基多使用各种方式希望追到朵拉,而朵拉则是已经有了婚约,不过基多仍是在朵拉的生活中添加许多惊奇,朵拉也渐渐爱上基多,基多更是在朵拉的订婚宴上抢婚。两人多年之后有了第一个儿子-约书亚(Joshua),基多也开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店,只是基多梦寐以求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切梦想在一家人送往纳粹集中营后幻灭。
天性幽默的基多不愿毁了儿子的天真无邪,由于两人都有犹太人的血统,两人被送往了集中营,朵拉则要求一同前往而被送到女子集中营。基多故意编故事游戏来骗约书亚,只要谁先能得到1000分就能得到一部真的坦克,使得约书亚不但适应集中营的生活,更逃过了被送去毒气室毒死的命运。基多也要让朵拉知道两人还活着,让朵拉能够有活下去的希望。在德军投降的前一晚,基多为了不让儿子受害,再度编游戏让儿子躲到箱子当中,慢慢等待美军的到来,约书亚照做了,但是基多在寻找朵拉时却被德军发现了,在被处死之前基多仍是要让孩子以为这一切是个游戏,基多最后则是死在纳粹守卫的乱枪之下,翌日,美军抵达,约书亚按照与爸爸的约定从柜子中出来,他见到了美军的M4雪曼坦克,认为自己赢得了游戏,最后约书亚也与母亲重逢。
角色
- Roberto Benigni - Guido Orefice
- Nicoletta Braschi - Dora
- Giorgio Cantarini - Joshua,儿子
- Giustino Durano - Uncle Eliseo
- Horst Buchholz - 德国医生 Lessing,喜欢猜谜语
- Marisa Paredes - Dora's mother
- Sergio Bustric - Ferruccio
- Amerigo Fontani - Rodolfo
奖项
- 1998年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
-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 银缎带奖最佳男主角
- 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 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 AFI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 美国演员工会奖电影类最佳男主角
第71届奥斯卡奖
- 最佳电影 提名
- 最佳导演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 最佳男主角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 最佳剪辑 提名 Simona Paggi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罗伯托·贝尼尼
-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获奖 尼古拉·皮奥瓦尼
票房成绩
全美首映票房:$3,244,284.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57,598,247.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171,600,000.00 (单位:美元)
花絮
- 在片中扮演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妻子的尼可莱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 贝尼尼在狱中穿的衣服的号码跟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的一样。
- 贝尼尼说片名来自利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说所的话。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中的妻子写出了这样的话 :“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
- 贝尼尼凭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这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二次由自导自演的人荣获表演奖,第一次是劳伦斯·奥立佛1948年的电影《哈姆雷特》。
获得奖项
- 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最佳外语片 - 第2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最佳外国影片 - 第43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设计 / Scholars Jury David / 最佳制片人 / 最佳美术设计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音效 / 最佳剪辑 / Best Music (Migliore Musica) - 第51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1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男演员 - 第4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2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获奖:People`s Choice Award - 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5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电影最佳男主角
提名: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 Cast -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国际影片 /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5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14届西班牙戈雅奖
获奖:最佳欧洲电影 - 第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Best Foreign Independent Film - Foreign Language - 第51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简评
这个男主满嘴跑火车成习惯了啊。女主凭什么喜欢他啊?假冒教育局检查员去学校也太无厘头了吧,订婚会上骑马带走准新娘,好吧,是有点浪漫,可是真的好扯。就他这样追求女主的这些谎话连篇的招式,我很无语。后半段在集中营,更是开挂一样的剧情,感觉更奇怪,夜里避免被探照灯照但爬到窗子上面??还以为得逞爬了第二次??不能让这些军官陪你演戏吧…我虽然知道这些童话式的表达方法是为了让这个人物更有孤光,但是看到这些有些愚弄观众的情节还是有点郁闷。真的第一次如此被评价经典的片子看的我有些难受,把打好的四星都又减了一颗。唯高分论我也不会相信了。
因为怕太过残酷血腥所以很少看集中营相关的电影,这部影片反其道行之,几乎没有出现过惨不忍睹的迫害场面,但处处都暗示着集中营的悲惨。前半段的爱情狗血老套,充满了歌剧似的夸张表现力,梦幻般的花房转场,以至于直到男主一家被抓走我才发现这婚后生活不是男主的幻想。后半段着重讲述了男主在集中营里为保护儿子幼小心灵编织的“游戏”谎言,不过这男主实在是聒噪,2小时的电影其中1个半小时都是他在以相当高的语速不停的嘚啵嘚啵嘚,影响观感。里面一些场景,比如男主假装罗马督学也无人发现,大讲特讲“我们”的种族是多么优秀;约书亚只要不说话就能和德国小孩一起吃点心,说明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其实肉眼上也分辨不出自己和犹太人有什么不同,借此来讽刺纳粹种族论的荒唐。
这部电影是在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结尾时弹幕的推荐,这段时间也对犹太人的历史稍微了解了一下,正好今天有时间就想着看看。本以为是部老片子我可能会在一半时睡着(说实在这部电影本是我拿来助眠的)但这部电影不知是语速过快还是情节有些跳跃,一部下来我看得很认真很专注(甚至还暂停看字幕)。一开始,我在怪是男人害了妻子,我不理解为什么妻子要嫁给他,是因为他风趣幽默吗?一转眼甚至就一起住在那个储物间且生了孩子,妻子是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后来妻子还为了他和孩子去了集中营,这些罪妻子原本都不用受的,但后来看到评论,是妻子害了丈夫,确实,她来集中营一点儿忙都没帮上,也不能和他丈夫汇合与儿子相见,最后还害死了丈夫,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叫美丽人生呢,他们的人生只有一半才是美丽的。
好电影,10分都不嫌多,看完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再看这个,惋惜加阵痛。深刻感受到犹太人被剥削的凄惨和不应该,太可怜无助,先是被用作苦力工,再用毒气毒死,或者枪绝。战争是可怕的,我们如今能好好的活着,都是多少无数先辈们的性命换来的!!!再就是深受影片中的父爱的感动,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父爱,善意的谎言勾勒出美好的童真和希望,父亲情商智商都很高,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强,像魔法一样,散去了孩子的阴霾。学习父亲强大的心理素质,无论阴霾雾霾暴风雨,永远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基度的乐观,机智,在困境中也不自怨自弃,给儿子点亮了一盏光辉人性的灯,满满的都是父亲的爱。这是电影要让我们记住的。
这个电影真的经典,以乐景衬悲情,电影没有宏伟的角色设定,仅仅描述了一个小人物在战争中的悲凉,表达了一个普通男人对家庭、对妻子、对孩子的爱与责任…这个片子本身就不是一部战争片,全片没有战争的镜头,他只是用了战争背景,突出表达的是男主、女主对他所爱的人的奉献,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父子之间的亲情~无论任何时间,亲情都是至高无上的。电影将男主对孩子的爱(他不希望他的儿子受到纳粹思想的迫害,不想孩子活在阴影中)、对妻子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表达的玲离尽致~让人非常感动,我觉得贝尼尼是本色出演了这个电影,拿到当年的奥斯卡影帝属实至名归…
四十几分钟的时候一个转场,公主进入花房,男主进去找她,稍长一点的间隔,出来一个小男孩,然后是一家子。这一瞬间很美好,很感动。省略了很多,很简洁,却带来一种心灵冲击。在洗澡事件发生后,男主借喇叭报平安,一句“早安,公主”,那一刻,家人之间的联结和关爱有了诠释。那一刻会觉得,有一个家庭、有家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部电影很欢乐、很感动,父亲最大程度保留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幻想,最大程度让他在血腥的环境下仅仅当一个孩子。正如导演一样,最大程度让观众看到美好的一面,看到欢乐,看到幸福,看到乐观,看到感动。战争、纳粹、种族歧视,残酷的历史都变得很淡。很喜欢背景音乐,很喜欢这部电影。
历经时间考验,评分仍如此之高的影片是有原因的。前半部分的色调和节奏都是很明快的,男主幽默风趣又会撩,不难理解白富美女主放着地位家世匹配前途安稳的政府人员不要,偏偏爱上穷小子,时时带来惊喜的浪漫男人谁能扛得住啊?后半部分进入集中营后,基度用一个个谎言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儿子的童年,没有刻意地煽情,却让人泪流满面,用笑容和幽默表达悲剧,太高级了!演员方面,女主虽然有点显老,但依然优雅美丽;祖舒亚妥妥的一枚小正太;男主角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我这只颜狗。最喜欢的两个场景,集中营里大胆广播“早安,公主”;餐厅老板说“服务生不是仆人”。完成1000分成就的奖励,与其说是一辆真正的新款坦克,不如说是父亲守下的美好童年。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相信小男孩即使未来没有父亲,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的任何残忍考验。
反战,反歧视,父爱,爱情也都能解读出来,一些细节,笑点,布局也能理解。但在我看来,我绝不希望认识男主。的确对妻子,孩子足够负责,你要是对其他人,或者朋友就惨了。好多他追求女主的道具,机会都给其他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自己还不以为意,或许其他人在你心里没有女主重要,当然没问题,但这不是你瞎搞的理由。太没边界感了,一个人除了对家人负责,对其他人也应负责吧,肯定是家人的责任大于其他,但其他人责任不等于没有。瑕不掩瑜完全没问题。但男主给我的感觉是不负责,假。瑕大于瑜。有一天他不爱女主或儿子了,也会对他们负责吗?看完美丽心灵之后看此片,浪费时间不至于,有啥收获谈不上。经典或许更得经得住考验。
凡是二战尤其是犹太人集中营的故事我都能看下去,这段历史真的能让我感叹无数次。唉,太悲哀了。调皮的游戏,父亲被无情射杀的片段来得突然且轻,甚至没有正面的画面。就切回了空镜。这一重一轻的对比,最后美国大兵抱住小男孩时候音乐响起,喜乐哀情啊。我一点都没有胜利的感觉。这样的描写方式完全避开痛苦,甚至又是以输赢对立为表现的,豆瓣250的第六名……是没有痛苦的美丽人生啊。果然是标准的好莱坞式的快乐感动电影啊。唉!这样的普通的电影到底为什么评分和排名都这么高啊
噱头大于剧情,电影没有简介好看,这个犹太男侍应生宛如国侽翻版,又丑又穷又油,只会打嘴炮,三句话不离make love,还是典型的'富家小姐爱上我'的意淫逃婚情节,最大的看点无非就那一句“早安,公主”了。处处硬伤很大,亏我还以为它是以童真注视战争,用欢乐诠释苦难的巨制,其实还不如同类型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也真是欧洲种花,最爱强调女性的无条件牺牲,非得整个女主恋爱脑大爆发去集中营受苦,最后还能搞出皆大欢喜结局,美军坦克一开,阳光自信的大兵探出头“hey boy”,散发人权光芒的星条旗飘扬在集中营的废墟中……呃行吧,这盛世如阿美利坚所愿。
本片由男女主结婚生子作为一个分水岭,前半部分幽默风趣的风格,以及对男女主之间爱情的刻画十分轻松(不是轻浮)可细节之间都在暗示着接下来的剧情。镜头的运动方式也随着这个分水岭而做出改变。而本片的后半段则是一个“天马行空”式的故事,父亲为儿子塑造的一个美丽的童话,空前规模的游戏,用天真浪漫的方式揭示了纳粹主义的暴行。本片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十分精妙,让观众更容易的进入到剧情中,相比一开始就将浓重的悲情色彩展现出来,本片的处理方式能让观众更容易共情。但是在梦幻童话中,残酷的现实也会露出马脚,在主角迷路遇到成堆的尸体时,全景的展示让人们一下子回到现实,并且将童话的外衣无情撕碎。有意思的是本片无处不在的乐观主义精神,也与导演贝尼尼的童年经历有关,从而形成了这种幽默风趣的风格。“早安,美丽的公主”。
四星给孩子。。。电影本身不是很能欣赏,有点荒诞(可能以轻松的方式诠释战争主题是本片特色?),主角简直各种花式作死啊,在集中营里行动自如,现实里可能早就凉了。电影中各种笑点和泪点也略显俗气,放在1997年也有点过时?总之全程无表情。如此这般包括夸张的表演可能与导演兼主演早年的喜剧演员经历有关。除此之外情节也比较简单,平铺直叙,起伏不大,除了结尾的小高潮外,内心毫无波动。 这部电影看了三次才看完,中间隔了两三年,前两次都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本来想给三星的,不过结尾孩子终于得到了他的坦克,赢得了“游戏”的胜利,同时也象征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算是深化了主题,而且孩子全程很听话,没有坑爹,妥妥好孩子,包括中间男女主婚前到婚后的转场很有意思,所以给了四星。可能电影本身是好电影,只不过不是很对胃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