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2018)
《何以为家》(阿拉伯语:کفرناحوم,香港译《星仔打官司》,台湾译《我想有个家》)由娜丁·拉巴基执导的2018年黎巴嫩剧情长片,由加拿大CTV电视网制作,于第71届坎城影展主竞赛单元首映。获得评审团奖和基督教评审团奖(英语: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也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评分:9.1
导演:娜丁·拉巴基
编剧:娜丁·拉巴基 / 吉哈德·霍加里 / 米歇尔·凯斯沃尼 / 乔治斯·哈巴兹 / 哈立德·穆扎纳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 / 约丹诺斯·希费罗 /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 卡萨尔·艾尔·哈达德 / 法迪·尤瑟夫 / 海塔·塞德拉·伊扎姆 / 阿拉·乔什涅 / 娜丁·拉巴基 / 埃利亚斯·库利 / 努尔·艾尔·侯赛尼
类型:剧情
片长:126分钟 / 117分钟(中国大陆)地区:黎巴嫩 / 美国 / 法国 / 塞浦路斯 / 卡塔尔 / 英国
语言:阿拉伯语 / 阿姆哈拉语
影片别名:迦百农 / 星仔打官司(港) / 我想有个家(台) / Cafarnaúm / Capernaum / Capharnaüm
上映:2019-04-29(中国大陆)
IMDb:tt8267604
剧情
赞恩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父母生有七个子女,他们过着贫苦的生活。赞恩的大妹妹萨哈仅有11岁,却被父母逼迫嫁给大她许多岁的成年男子阿萨德,这让赞恩非常痛苦伤心,于是他一个人流浪,并遇到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非洲女子拉希尔,为了生活他干起了照顾拉希尔幼子的工作。拉希尔尽管做着收入微薄的工作,但是她也面临着要准备交1500美元以换取不被遣返和继续在黎巴嫩生存工作的假证件的重担。
很不幸的是,有一天拉希尔被当地警察抓住了,她与其他许多非法的非洲移民女子一起关了起来准备遣返回国,而最令她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孩子。没了拉希尔的音讯,赞恩只得独自照顾这个孩子,还被房东赶了出来。赞恩从一个小女孩口中得知偷渡到了瑞典就可以比较幸福地生活,因此他为了去瑞典急需几百美元,最终不得已他将孩子交给了那名负责制作假证和偷渡事务的男子作为去瑞典的交换条件。为了取得身份证明文件,赞恩回家后与父亲发生了争吵,并得知妹妹萨哈因难产而过世。这个消息令赞恩异常气愤,他拿起一把刀就去找阿萨德报仇,最终因伤害罪被关进了监狱里。在狱中他打电话给一个电视节目表示要控告他的父母。在庭上赞恩控诉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只生不养的不负责的冷漠态度。
最终,面临遣返的拉希尔同被警方从偷渡客手里解救出的儿子会合,而赞恩也得到了合法的身份证件。
角色
- Zain Al Rafeea 饰演 Zain/赞恩,来自叙利亚的12岁男孩
- Cedra Izam 饰演 Sahar/萨哈,赞恩11岁的大妹妹
- Yordanos Shiferaw 饰演 Rahil/拉希尔,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非法女性劳工
- Boluwatife Treasure Bankole 饰演 Yonas/约纳斯,拉希尔的幼子
- Kawthar Al Haddad 饰演 Souad,赞恩的母亲
- Fadi Kamel Youssef 饰演 Selim,赞恩的父亲
- Nour el Husseini 饰演 Assadd/阿萨德,小杂货店老板,萨哈的丈夫
发行
该部电影于2018年金马国际影展受邀放映。
2019年4月29日于中国大陆上映,累计票房已到3.71亿人民币。
荣誉
类别 | 颁奖日期 | 奖项 | 名字 | 结果 | 参考 |
---|---|---|---|---|---|
坎城影展 | 2018年5月19日 | 评审团奖 | 《我想有个家》 | 获奖 | |
基督教评审团奖(英语: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 获奖 | ||||
第76届金球奖 | 2019年1月6日 | 最佳外语片 | 《我想有个家》 | 提名 | |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 2019年2月 | 最佳外语片 | 《我想有个家》 | 提名 |
获得奖项
- 第31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66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提名: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 - 第24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外语电影 - 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 -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76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1 - 第2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国际独立电影 -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7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娜丁·拉巴基 Nadine Labaki导演
- 赞恩·阿尔·拉菲亚 Zain al-Rafeea饰 赞恩 Zain
- 约丹诺斯·希费罗 Yordanos Shiferaw饰 拉希尔 Rahil
-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Boluwatife Treasure Bankole饰 约纳斯 Yonas
- 卡萨尔·艾尔·哈达德 Kawsar Al Haddad饰 苏阿德 Souad
- 法迪·尤瑟夫 Fadi Yousef饰 塞利姆 Selim
简评
一个极为宏大深刻的题材毁于拙劣的情节叙事。在影片结尾,难民的悲剧被不容置喙地归因于不负责任的生育,导演手执着聚光灯、高高在上地指责难民夫妇“既然愚昧就不要生育”,又强行为影片安置了一个近乎大团圆的结局,这样居高临下的虚伪令人作呕。几位演员的表演无可指摘,本来可以作为纯粹的纪录片呈现难民的真实生存处境,而非在结尾画蛇添足地续上一大段傲慢的道德评判。“这是一个让忧伤筑了巢的地方”,宗教龃龉、种族矛盾与阶层分化为难民带来的苦难,不应该用一句“愚昧的人理应少生育”轻飘飘地带过。
总有一些戏出来就告诉你,故事比其他有多重要。这是导演的第三部长篇作品,不是真实事件改编,但却每时每刻发生在战乱贫穷的国家,导演显然是借孩子的嘴发声,想来可笑:很多镜头显然是导演在真实群众中取的,你可以看到很多非主演的背景人们都在看着镜头或者主演们,但当没有镜头时,人们觉得这事儿稀松平常。导演想反映的问题很多,每个单独拿出来都值得一个长篇:贫穷、童工、未成年婚姻、生育、教育、青少年犯罪、难民等等等等。整片下来值得同情的角色大多是弱势群体:不论是难民之间的相互取暖、还是边缘人群笨拙的试图帮忙,让人性留有一丝温暖。Zain超龄的意志控制着不足年的身躯做出了很多人一辈子没想明白的事儿:何以为人,但他却没有一个身份证,片尾他以全片最为灿烂的一颗笑容来庆祝自己终于可以被记录身份
电影还可以。但是我希望对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不要持有高高在上的道德观。“养不起孩子就不要生”这句话对我们这些能吃饱饭的人说起来容易,但是对某些环境下的人是完全不切实际的要求。要知道人类达到“养得起孩子”的经济水平也只有短短百年时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穷还要生”当然容易,但是要明白你并没有比他们多付出什么。剧中的孩子父母带着全家逃到黎巴嫩,知道能用制毒养活全家人,他们的求生欲望与努力已经比我强太多。可能他们孩子的生活状态让我们这些活得太舒服的人感到难受,但是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小时候比这些孩子活得还辛苦,他们已经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地更好了,甚至可以说他们做出的努力可能比在坐的大部分父母还要多。我想问一句,他们能知道按照你们这些小布尔乔亚要求,达到什么标准才能“配生孩子”吗?你是给他们送钱了吗?
看到一半想着这段时间都不要看这么压抑的电影了,但是这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法庭上母亲说:“你经历过我的人生吗?凭什么对我做出评价?” 她也和女儿一样,11岁就嫁人,把女儿赶出去的她是残酷的,但她并不是一个毫无人情的母亲,把不停的生育当作希望并不是一个个人问题。彩蛋里赞恩一家在帮助下移民挪威,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赞恩在干净的广场上喂着鸽子,可是这只是贫民窟里的一个奇迹,那些镜头下迷茫的灵魂,依旧在那里生存。不知道是不是艺术化处理了,剧中有名字的人几乎没有纯粹的坏人,包括阿萨德和办假身份的人,在监狱里也得到了较为公正的对待,不知道现实是不是更残酷。
很慢节奏的一部电影。Zain尝试着不同的角色 却忘了如何去做一个简单的孩童 结尾的笑太让人动容了。影片令我感触颇深的一处是当Zain的妹妹在医院去世,观影时我猜测是杂货店老板对她实施暴力虐待所致,但他的陈述却表明,他仅仅是无知。这样的无知是根植在这样贫穷的土壤中的,且有千千万万个相似命运的萨拉,如同阿萨德所说,他身边这样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而哪一天这样的贫穷和无知会被救赎呢?扮演Zain的演员很有表演天赋,可能与之现实相贴,角色诠释的很完美。另外,他长得真的很好看,有一种冷冽的厌世感(单从相貌而言),很像法版《羞耻》里Eliott的扮演者Maxence。
大受震撼,从开头到片尾,电影里晃动的镜头,角色出色的演绎,让我总觉得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的纪录片。观影中,常常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会有如此逼真的演出,这就跟真的一样,直到片尾看到字幕里介绍,本片大部分剧情,都是这个赞恩亲历。与年龄不相符的男孩,失去孩子痛苦的母亲,在活着里讨生活的人群,最后灿烂的笑脸,这些都久久无法忘却。幸运的是,这部电影有一个美好的结局,除了反映真实世界、了解难民之外,让人能看到那么一丝一毫的光亮,哪怕这世界是虚伪的,哪怕地狱仍在人间,祈祷世界和平
看完了后打开弹幕随意拉拽了几个地方,看了眼有一条说:贫穷是罪恶的根源吗?很难说贫穷是犯罪的理由吗,但在战乱所导致,秩序和道德的崩塌,这种社会文明的贫穷好似一种“变态”的善良。就像特别非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走投无路难民们恶性循环,这似一个贫穷的魔咒。(小赞多的演员真的长得好好看)如果顺应不下环境,就去决定自己的行为,但先是一个善良的人。还好电影的结局给了一个眼神充满光,真正笑起来并且拥有身份的赞多,还好约那斯和母亲重逢。看了一段关于电影名译名的故事,何以为家,有爱的地方是家,和平的地方是家。
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最能反应一个国家的本质。有些国家不但贫穷落后而且视人民如草芥,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且愚昧,他们的情感无处发泄和寄托,自然而然将生育后代作为情感的寄托,甚至功利性十足。刚刚看了一篇文章,生育率的两个极端分别是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影片通篇镜头下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贫民的日常生活。尤其大量镜头是小主人公独自抚养一个幼儿,大量持续不断孩子的哭声深深刺痛着观众的心。如此艰辛生活的孩子却有着甚至超出成年人的意识,对他来讲是更深的悲剧。他想保护妹妹,他想抚养幼儿,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后他只能拿起刀将绝望的力量和情绪发泄出去。显然导演安排了光明的结局是不想观众带着绝望看完整部影片。小主人公的演技惊为天人,如同重复自己曾经的生活。
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几个小演员都是本色出演,这部片子揭露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战争,叙利亚战争使得叙利亚普通民众成为了难民,纷纷逃离叙利亚前往其他国家避难,小主人公一家就是逃往了黎巴嫩,但是黎巴嫩也没好到哪去,也陷入了战乱当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根本没法得到保障,美国和以其为首的北约集团所犯下的罪行却要叙利亚和一些中东国家的普通民众买单,真是岂有此理,这是这部影片的大背景;其次就是影片表现出来的贫富、法律、教育、妇女和儿童的权益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在中东国家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战争的大背景下被放大了,我是真理解不了为什么越穷还越生,孩子生下来了也养不起,也不能让他们上学,女孩子年纪轻轻就被迫嫁人,基本的权利和人权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那还生孩子干嘛呢?有些人就不配当父母。好在影片最后的结局还可以。
剧本镜头演员都非常好,唯一可惜的地方大概就是落到生孩子这个点上,“我要起诉他们把我生下来”可以是在倒叙的过程中对一切悲苦的控诉,但却落到“我想要他们别再生孩子了”,了解中东情况的观众或许都要错愕了;最强大的反倒是接下来的一幕:肚子里的孩子还是要生下来不是吗?法庭作为审判的场景,在镜头的凝视下,从片头就宣布了一切都要在世人的面前宣告律法的最终决定,但法官在仍然必须生下来的孩子面前的沉默,则在温柔的结局面前轻轻指出彻底审判的失败;和《德意志零年》对比是可以的,但要知道它是对nazi的审判降下后痛苦之继续的展现,若结局圆满则是迎合战后复兴的意识形态,而本片则是一场审判本身,正在进行的审判是不会呈现为悲剧的。
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拉巴基本片介于纪录片和小说之间,通过该片,她继续探索黎巴嫩社会,对这个不和谐社会系统的缺陷进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反思。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Zain的艰难历程,他状告父母让其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故事就此展开,并对他存在的合法性产生质疑:除了被虐待之外,这个幼小的儿童生来就没有任何身份。通过Zain的奋争,迦百农希望成为所有没有获得基本权利保障、缺乏教育、令人感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能少了爱,少了家人挺的陪伴和爱护。
Zain流连在热闹而潦倒的街角,照顾弱小的姊妹,却忘记自己并无强大到能够庇护想要保护的人。11岁涂脂抹粉僵硬而大声呼救的妹妹,是父母繁衍路上的牺牲品。这些孩子没有证件,没有身份,比之商品亦不如。Zain流浪至迷幻而无望的游乐世界,狂欢与匮乏交织,他看见了海,却永远无法抵达眼中的远方。浓烈的绝望隐藏在地下室上空飘渺的光里,藏在窗户上反射的电视画面之中,藏在相互扶持之中。这不义的生活将人逼至这样的缝隙里,呼吸幅度稍微大一些便会遍体鳞伤。他被驱逐,卖掉亲如弟弟的伙伴,也无法抵达梦想的远方,因为他没有身份。而最珍贵的妹妹也不在了。当这小小的心负载过多沉重的苦难,“正常”又何以可能?当这一切褪下“愚昧”面纱,我只看见了殖民深重苦难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