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2015)
《火星救援》(英语:The Martian,香港、新加坡译《火星任务》,台湾译《绝地救援》)是一部2015年美国科幻电影,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德鲁·戈达德编剧。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小说《火星任务》。由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迈克尔·潘纳、杰夫·丹尼尔、凯特·玛拉、克里斯汀·韦格、肖恩·比恩、塞巴斯蒂安·斯坦、艾赛儿·汉宁和切瓦特·艾乔福主演。
评分:8.5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编剧:德鲁·戈达德 / 安迪·威尔
主演:马特·达蒙 / 杰西卡·查斯坦 / 克里斯汀·韦格 / 杰夫·丹尼尔斯 / 迈克尔·佩纳 / 凯特·玛拉 / 肖恩·宾 / 塞巴斯蒂安·斯坦 / 唐纳德·格洛弗 / 切瓦特·埃加福 / 阿卡塞尔·亨涅 / 陈数 / 高雄 / 本尼迪克特·王 / 麦肯兹·戴维斯 / 娜奥米·斯科特 / 丽丽·博尔丹 / 布莱恩·卡斯佩
类型:剧情 / 科幻 / 冒险
片长:144分钟 / 151分钟(加长版)地区:英国 / 美国 / 匈牙利 / 约旦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火星任务(港) / 绝地救援(台) / 火星人
上映:2015-11-25(中国大陆)
IMDb:tt3659388
剧情
公元203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瑞斯三号(Ares 3)进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任务原定全长31火星日,但在第18火星日(Sol 18)遇上时速175公里的沙尘暴而被迫中断任务,所有人登上火星接驳小艇(MAV)离开。但在撤离时,宇航员兼植物学家马克·瓦特尼不幸被吹飞的天线打中失去踪影。任务指挥官玛丽莎·路易斯因上升载具过于倾斜而放弃搜索瓦特尼,被迫下令太空舱发射升空,而瓦特尼也因生命特征探测仪故障而被认定已经死亡。
在组员离开后,瓦特尼被宇航服的警报声吵醒,发现自己被遗留在火星,并且宇航服被天线刺穿,幸好天线和流出的血把破洞封上,瓦特尼立即冲回居住舱(Habitat Module)处理伤口。之后开始点算物资,发现剩下的物资只能支持他一个人过309火星日,而下一次任务组员到火星需要4年时间。瓦特尼便继续查找其他物资,并发现一个原定感恩节打开的箱子内塞满了马铃薯。所幸瓦特尼是一名植物学家,瓦特尼决定用火星的土壤在居住舱种植马铃薯来续命。瓦特尼使用登陆舱留下的下降段用剩的联氨来制造水(N2H4+ O2 → 2H2O + N2↑)来灌溉,并使用自己和其他组员的排遗物作肥料,成功种出马铃薯幼苗。
在第54火星日,NASA的地面人员透过卫星图片发现阿瑞斯三号营区的火星探测车被移动过,太阳能板也被清洁干净,从而得知瓦特尼仍然在世,一边继续透过火星轨道卫星观察,一边筹备营救行动。之后,控制中心也观察到瓦特尼驾驶火星探测车驶离营区,在计算其路线后确定瓦特尼正前往1997年所发射,因为小故障而失联的火星探路者号降落地点。一小队人立即前往喷气推进实验室查找火星探路者号的复制品,并成功收到瓦特尼重启火星探路者号发送的消息。
最初双方只能透过火星探路者号的旋转摄影机使用简单的是非题对话,发送对话更需约32分钟,但瓦特尼觉得需要更复杂的天文工程对话,而26个字母加上问号会使得镜头旋转角度太小(13度)造成识别困扰,便从电子技术人员贝丝·乔韩森的笔记本电脑中找到16进制的标准代码表,开始跟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更复杂的对话,并根据地面控制中心的指引骇进火星探测车的电脑,令NASA透过火星探路者号连上探测车的频段,从而能用文字进行对话。
过了一段时间,在第134火星日,当瓦特尼在返回营区时,居住舱突然发生爆炸性失压,全部正在种植的马铃薯因暴露在火星的低温低压环境而死亡,且无法再次复播种植,瓦特尼只能倚靠之前收成的马铃薯生存下去,并将于600天左右断粮。航空航天局也决定发射搭载虹膜号(Iris)补给艇的擎天神5号运载火箭来把瓦特尼的任务时长拉长到接近900火星日,让瓦特尼能撑到阿瑞斯四号任务抵达火星。但因时间紧迫而没有进行全面检查,因此忽略了这次补给是运送蛋白质块,在发射时,产生的超重令蛋白质块液化,导致虹膜号重量不均,令火箭在发射后约45秒因异常震动,于半空爆炸解体。
此时,中国国家航天局伸出了援手,向NASA表示中国的太阳神火箭能协助美国把虹膜号送到火星,NASA后来总结出两份计划:一是把虹膜号直接用太阳神送到火星,让瓦特尼等到阿瑞斯四号的组员抵达;二是把虹膜号送到正在减速的赫尔墨斯号(Hermes),并让其加速,进行重力助推前往火星,把瓦特尼接走。NASA选择了第一个,但飞行总监米区秘密地把计划二的内容告知阿瑞斯三号的组员,并在全员赞成的情况下强行修改航道,迫使他们发射火箭,把虹膜号送上来。
NASA把计划二告知瓦特尼,并指示他再次改装火星探测车,前往预定阿瑞斯四号使用的接驳小艇的所在地。但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员发现:因赫尔墨斯号进行重力助推后速度较快,只能进入较高轨道,而上升载具要载着一个人到达这个高度,必需减掉五千公斤的质量。因此,他们指示瓦特尼到达后把火箭的鼻锥、窗户、控制台、座椅等等拆掉,仅剩下一张椅子和船壳,并从赫尔墨斯号遥控升空。
在全球注目下,瓦特尼坐着阿瑞斯四号在阿瑞斯三号的驾驶员瑞克·马提尼兹的控制下发射升空。但接驳小艇的高度不足,无法与赫尔墨斯号会合。阿瑞斯三号的组员们商量后决定用姿态控制火箭下降高度,并引爆气压舱来减速,最终与接驳小艇的距离缩小为312米,相对速度降至每秒5米。而瓦特尼也刺穿手套令自己加速将距离缩短,并由指挥官露易斯成功抓住瓦特尼,把他带上赫尔墨斯号,返回地球。而全世界看着电视转播的民众也欢声雷动。
最后,瓦特尼退出了宇航员行列,转为宇航员培训计划的导师,并在第一天向学生分享了他在火星生存的经历。而中美两国也以此为契机召开载人登火合作,后来发射的阿瑞斯五号火箭中,加入了中国宇航员的身影。
演员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配音 |
马特·达蒙Matt Damon | 马克·沃特尼Mark Watney | 阿瑞斯三号的植物学家和工程师。 | 孟令军 |
杰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 | 玛丽莎·露易斯Melissa Lewis | 阿瑞斯三号的指挥官,地质学家,军人出身。 | 王晓巍 |
迈克尔·潘纳Michael Pena | 瑞克·马提尼兹Rick Martinez | 阿瑞斯三号的驾驶员,军人出身。是马克的好友。其后成为阿瑞斯五号任务的宇航员之一。 | 赵鑫 |
凯特·玛拉Kate Mara | 贝丝·乔韩森Beth Johanssen | 阿瑞斯三号的系统操作员。电脑工程师。后与贝克结婚,并生下一子。 | 牟珈论 |
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 Stan | 克里斯·贝克医生Dr. Chris Beck | 阿瑞斯三号的医务官。后与乔韩森结婚,与其育有一子。 | 崔晓东 |
艾赛儿·汉宁Aksel Hennie | 亚力克斯·沃格Alex Vogel | 阿瑞斯三号的导航员、化学家。 | 何忠石 |
杰夫·丹尼尔Jeff Daniel | 泰迪·山德斯Teddy Sanders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署长。 | 杨波 |
克里斯汀·韦格Kristen Wiig | 安妮·蒙特罗斯Annie Montros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闻部主管。 | 纪艳芳 |
肖恩·比恩Sean Bean | 米区·亨德森Mitch Henderson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瑞斯三号任务主管。 | 王利军 |
切瓦特·艾乔福Chiwetel Ejiofor | 文森·克普尔Vincent Kapoor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救援主管。 | 郭金非 |
唐纳德·格洛沃Donald Glover | 李察·普奈尔Rich Purnell | 喷射推进实验室的航天动力学家。 | 高晗 |
黄凯旋Benedict Wong | 布鲁斯·吴Bruce Ng | 喷射推进实验室主管。负责营救计划的火箭设计。 | 虞桐伟 |
麦肯兹·戴维斯Mackenzie Davis | 明蒂·帕克Mindy Park | 任务控制中心卫星策划员。 | 杨鸣 |
高雄Eddy Ko | 郭明Guo Ming |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首席科学家。 | 虞桐伟 |
陈数Chen Shu | 朱涛Zhu Tao |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副首席科学家。 | 使用原声 |
制作
开发
视频改编自威尔2011年同名小说,由斯科特执导,德鲁·戈达德编剧。二十世纪福克斯在2013年3月买下(英语:option (filmmaking))小说改编权,制片人西蒙·金伯格负责将小说开发成电影。5月份,金柏格和片方就视频的编剧和导演展开谈判。金柏格写剧本,马特·达蒙表示金柏格执导的话,有兴趣参演。戈达德后来找机会导演漫画改编电影《邪恶六人组》。金柏格之后买下《火星救援》原著,吸引斯科特的注意。2014年5月,斯科特和片方就达蒙饰演片中滞留宇航员一角洽谈。斯科特说,他被科学的强调吸引住,认为可能实现寓教于乐的平衡。达蒙也说他被小说、剧本和与斯科特合作的机会迷上了。斯科特确认参与后,计划迅速获得批准,步入正轨。戈达德后来告诉《剧本创意》(Creative Screenwriting)杂志表示,和他相比,斯科特拍这部电影要好得多:“既然是斯科特,协调就不在话下,因为我很尊敬他。每天我都会环顾四周,想着‘雷德利·斯科特真的在做这部作品吗?太让人兴奋了!’”
摄制
视频内景于匈牙利首府布达佩斯以西26公里的制酒重镇艾杰克的科罗达制片厂(英语:Korda Studios)搭建。里面拥有世界最大的片场系统。视频于2014年11月24日开拍。斯科特选择用3D摄影机拍摄视频。大约20套布景为视频搭建(斯科特2014年作品《法老与众神》有70套布景,2007年作品《美国黑帮》有100多套)。取景片场旁边的片场中种植着货真价实的马铃薯。六人团队为视频设计了15套服装。马特·达蒙在场的部分外景于2015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约旦瓦地伦取景,一共拍了八天。瓦地伦也是其他火星背景电影的取景地,例如2000年的《火星救援》和《红色星球》、2013年的《火星上的最后时日(英语:The Last Days on Mars)》。视频的拍摄总共持续了大约70天。一架特制火星车模型为视频搭建,为了对约旦人民的热情好客表示感谢,主创团队向他们赠送了这架模型,模型目前在约旦皇家汽车博物馆(英语:Royal Automobile Museum)展览。
威尔在他的小说中避免写道惠特尼孤独绝望。惠特尼的幽默特质在视频中保留,斯科特还展现了主角在荒芜、尘埃滚滚的火星景观中孤独。《好莱坞报道》的托德·麦卡锡(英语:Todd McCarthy)写道:“回到地球上的场景为火星的干旱带来忙碌、数量稠密的配重,得到约旦瓦地伦附近地区的外景的辉煌呈现。”达蒙表示,他和斯科特受到展现受困登山者的2003年纪录电影《冰峰168小时(英语:Touching the Void (film))》启发。斯科特还希望片中惠特尼像鲁滨逊这个与世隔绝的角色,但认为片中他又有点不同,因为他在各种任务摄影机的监控下自行监测他的行为。
按照斯科特的说法,视频剪辑第一版长达2小时45分钟。家用媒体发行的是加长版。
NASA的参与
小说发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邀请威尔参观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和喷气推进实验室。斯科特开始准备视频时,威尔联系航空航天局协拍。斯科特和制片人马克·赫芬姆(英语:Mark Huffam)举行第一次制作会议时,他们打电话给航空航天局,和局子的电影和电视联络员伯特·乌尔里奇(Bert Ulrich)对话。航空航天局看到视频有推广太空探索的潜质,决定协助剧组刻画片中的科学和技术。参与合作的航空航天局重要职员有行星科学处处长詹姆斯·L·格林(英语:James L. Green)和太阳系探索项目执行官戴夫·拉弗利(英语:Dave Lavery)。开拍前,斯科特和格林有过两次交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航空航天局每周回答问题,总共数百个,从放射性同位素系统,到日后火星宇航员住所“棚屋”的可能模样。这些问题由格林回答,或是交给相关的专家,之后转交给斯科特团队,让他们为制片找路子。航空航天局还发去数百张火星和展现计算机显示屏模样的控制中心的图像文件。格林安排布景师亚瑟·麦克斯(英语:Arthur Max)参观休斯敦约翰逊太空中心,亚瑟花了八个钟头会见了多位专家,拿到数百张图片。布景团队在片场搭建了非常现代化的未来主义任务控制中心。在《Ars Technica》看来,这描绘了“我们所有人幻想的太空中心”,一反约翰逊中心“衰败大学校园”模样。
《新闻周刊》称,航空航天局在视频中的合作超出大多数电影:“航空航天局许多部门的员工都在视频中进行咨询,从剧本开发到主体摄影,再到现在帮助宣传到剧院上映”。期间,航空航天局的制片联络员将视频剧本首页于2014年12月5日搭载于执行探索飞行任务1号(英语:Exploration Flight Test 1)的猎户座飞船。
《洛杉矶时报》表示航空航天局和科学界普遍认为视频是普及载人火星任务的办法。《纽约时报》报道称视频是“航空航天局的完美植入,他们在其网站上宣传这部视频已经得到回报。星期一(2015年9月28日),科学家宣布火星侦察轨道器摄影机拍到的画面出现了液态水的标志,这时机暗示航空航天局一定拿下了整个跨界宣传活动。”航空航天局项目经理吉姆·埃里克森表示将向观众展示人类前往火星的“风险和回报”。
2015年10月,航空航天局上线了追随惠特尼火星跋涉征程的网页工具,并详述未来的计划和现实中人类旅行火星(英语:Human mission to Mars)中太空航行对人体的影响
音乐
电影原声由哈利·葛瑞森-威廉斯负责制作,这也是他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第四次合作。在视频中穿插了多首20世纪的迪斯科金曲成为一个亮点。
《I Will Survive》作为片尾曲,以呼应本电影主题。呼应就算情势再如何险恶、生存机会再如何地渺茫,也要有尝试挑战活下去的勇气。
电影中出现过的1970年代歌曲如下:
- "Turn the Beat Around" by Vicki Sue Robinson
- "Hot Stuff" by Donna Summer
- "Rock the Boat" by The Hues Corporation
- "Don't Leave Me This Way" by Thelma Houston
- "Starman" by David Bowie
- "Waterloo" by ABBA
- "Love Train" by The O'Jays
- "I Will Survive" by Gloria Gaynor (片尾曲)
宣传
二十世纪福克斯为视频启动了病毒营销活动。2015年6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航天员迈克尔·马西莫诺分享了一段太空视频播客,介绍达蒙的角色及其他机组成员。Ars Technica认为,短片和斯科特2012年电影《普罗米修斯》的病毒视频类似,风格上都是“制作华丽丽的虚构宣传物料”。制片方之后于6月8日发布正式预告片。《福布斯》杂志表示:“二十世纪福克斯剪出了一部非常的完美的预告片,绝对会推动票房。片子定下了赌注,呈现出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主角,炫耀了全明星阵容,抛出了可能的宣传口号,以严酷幽默的台词收尾”。《吉米·坎摩尔直播秀》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发布了一段改版预告片《大师航天员:火星救援》(The Mastronaut: Emission to Mars),花式恶搞剪辑原版视频。
8月初,福克斯发布主创访谈片段。中旬,另一段预告片发布,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举办“火星人日”,宣传视频并强调太空计划目前致力于载人火星救援的实现。8月下旬,福克斯发布《名人谈星(英语:StarTalk (U.S. talk show))》特集,其中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讲解了旅行到火星的危害。9月,斯科特的RSA Films发布视频先导片段。片中,达蒙身穿Under Armour运动服,积极参与他的异星任务。
发行
电影原定于2015年11月25日上映;在2015年6月10日,宣布改至10月2日。
评价
专业影评
电影整体获得了正面的评价。烂番茄根据207篇专业影评持有94%的新鲜度,平均得分7.6/10;该网站共识:“聪明、惊险、令人惊奇的扣人心弦,《火星救援》拥有最佳男主角麦特·达蒙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忠实畅销书改编”。Metacritic得分81(满分100),好评居多。
《综艺》的首席国际影评人彼得·迪布吉称赞《火星救援》为“一个迷人和谨慎求实的外太空生存故事”。《卫报》的亨利·贝尔比斯从五颗星给了本片三颗星的评价,他将电影拿来放于《异形》(1979年)和《普罗米修斯》(2012年)之间,并认为这部并不是斯科特最好的作品,但可说是他近年来最好的一部。
中国科幻作家与影评人认为,科学知识丰富、细节真实、对原著还原度高、饱含乐观主义精神是本片的特点和优点。
票房
北美方面,首周票房5430万美元位居第一名,排于《精灵旅社2》前。并在下一周以3700万美元再度登冠。在连续蝉联两周冠军后,中途于第42周被《鸡皮疙瘩》抢下冠军。后在第43和44周《火星救援》隔周第三度与第四度登顶。
中国大陆方面,首周5天入账3.1亿人民币居榜首,次周收1.72亿蝉联冠军。第三周再收8000万列第三位,最终成绩为5.87亿。
台湾方面,首周四天票房为新台币5900万元;次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1.24亿元;第三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1.55亿元;第四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1.72亿元。
上一届:《精灵旅社2》 | 2015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第40-41周 | 下一届:《鸡皮疙瘩》 |
上一届:《鸡皮疙瘩》 | 2015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第43-44周 | 下一届:《007:幽灵党》 |
上一届:《实习生》 | 2015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第40-41周 | 下一届:《实习生》 |
上一届:《绝命海拔》 | 2015年香港一周票房冠军第39-40周 | 下一届:《我的少女时代》 |
上一届: 《007:幽灵党》 | 2015年中国内地一周票房冠军 第48-49周(11月23日—12月6日) | 下一届:《极盗者》 |
荣誉
奖项 | 类别 | 得奖人 | 结果 |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视频 | 西蒙·金伯格,雷德利·斯科特,迈克尔·谢弗,马克·赫芬姆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马特·达蒙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德鲁·戈达德 | 提名 | |
最佳视觉效果 | Chris Lawrence,Tim Ledbury,Richard Stammers,Steven Warner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 | Arthur Max,Celia Bobak | 提名 | |
最佳音效剪辑 | Oliver Tarney | 提名 | |
最佳混音 | Paul Massey,Mark Taylor,Mac Ruth | 提名 | |
第73届金球奖 | 最佳音乐及喜剧电影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雷德利·斯科特 | 提名 | |
最佳音乐及喜剧类电影男主角 | 马特·达蒙 | 获奖 | |
国家评论协会奖 | 最佳导演 | 雷德利·斯科特 | 获奖 |
最佳男主角 | 马特·达蒙 | 获奖 | |
最佳改编剧本 | 德鲁·戈达德 | 获奖 |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导演 | Ridley Scott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Matt Damon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Pietro Scalia | 提名 | |
最佳视觉效果 | Chris Lawrence, Tim Ledbury, Richard Stammers, and Steven Warner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 | Arthur Max and Celia Bobak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Paul Massey, Mac Ruth, Oliver Tarney, and Mark Taylor | 提名 | |
第20届卫星奖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Ridley Scott | 提名 | |
最佳电影男主角 | Matt Damon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Drew Goddard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Dariusz Wolski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Pietro Scalia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获奖 | ||
最佳视觉效果 | 提名 | ||
第42届土星奖 | 最佳科幻电影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Ridley Scott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Drew Goddard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Matt Damon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Jessica Chastain | 提名 | |
最佳视觉效果 | Anders Langlands, Chris Lawrence, Richard Stammers, and Steven Warner | 提名 |
科学谬误
有物理学家指出,由于火星上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所以就算发生时速170公里的沙尘暴,所产生的力道可能连树叶都吹不动。因此火箭这么重的东西不太可能被吹歪。[1]
监制西蒙·金伯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开始于2013年3月开始发展本片,并找来了德鲁·戈达德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原本戈达德将会执导电影,但进度迟迟未推进,后来雷德利·斯科特取代了他作为导演,马特·达蒙被选作担任主角、Genre Films制作。拍摄开始于2014年11月,主要取景地位于约旦和布达佩斯,历时约70天左右。 电影于2015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展出,在美国定于2015年10月2日上映(含3D版)。电影好评如潮,主要称赞演员的演出和故事的合理性;在美国上映首周以5430万美元居冠,最终全球票房总计6.19亿美元。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频、最佳男主角等7项提名,雷德利·斯科特赢得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获得奖项
- 第16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25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68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音效 / 最佳音效剪辑 / 最佳视觉效果 / 最佳混音 - 第14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提名:最佳特效电影视觉效果 - 第21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剪辑 / 最佳视觉效果 / 最佳科幻/恐怖电影 - 第42届人民选择奖
获奖:最受欢迎剧情电影 - 第20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音效 - 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Hollywood Film Award —— Film of the Year / 年度电影 / 最佳制作人 - 第42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科幻电影 / 最佳特效 / 最佳特效 / 最佳特效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编剧 - 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Leading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hievement in Special Visual Effects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视觉特效 / 最佳艺术设计 / 最佳音效 - 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1届华鼎奖
获奖:全球最佳编剧奖 / 全球最佳编剧奖 / 全球最佳影片奖 -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6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长片导演 - 第66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27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73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导演 - 第18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提名:现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导演
- 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 马克·沃特尼 Mark Watney
- 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饰 梅丽莎·刘易斯 Melissa Lewis
- 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饰 安妮·蒙特罗斯 Annie Montrose
- 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饰 特迪·桑德斯 Teddy Sanders
- 迈克尔·佩纳 Michael Peña饰 里克·马丁内斯 Rick Martinez
简评
先看书后看的电影,比起书来,电影不仅缺失了很多细节(难免的),而且在叙述上做了很多妥协和调和(非必要的),最后拍得温吞水一样的出来一点也不geek了,所以无法给好评哈。还有选角,马特西蒙显然不够痞气,让主角失神了。这部剧基本上是情节推着走,每个人的表演都没大展示空间的,还请了大明星来演,明显是制片老板不愿意冒险,可这是一部赞扬冒险精神的片子啊,也是够讽刺的了。
刚看完原著看电影真的觉得很不畅爽。想打三颗星,又觉得单独站电影角度来说打三颗星好像有点残忍。喜欢这部电影的强烈推荐去看看原著。原著笑点太密集了,属于笑着笑着又泪目的感觉。我还以为电影会是搞笑向的。这时候就觉得流浪地球很高明。电影改短篇小说其实很聪明!看完流浪地球再去看原著那个短篇小说的时候,觉得导演太有想象力了!反而长篇根本只能讲个囫囵,很多动人细节其实没法展开。总的来说布景,演员演技都还是很到位的。
本片获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改编剧本、男主角、特效、音效、音效剪辑和艺术指导提名。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酣畅淋漓的硬科幻了。通片只有可行的技术和可行的方案。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着技术可行进行,没有煽情,没有虚幻的精神层面的探讨。唯一不解的是,既然太阳神号的推力完全可以实现飞抵火星,为什么却选择了危险性这么高的方案B。诚然危险性带来戏剧性,可至少要把方案A的缺点说明白,讲清楚。否则感觉就是拿第二宇宙速度的火箭做了第一宇宙速度的事情,大材小用了。
这片子本质上就是一爆米花爽片,千万别计较逻辑上的严谨,我这物理白痴都感觉到各种的bug,本片甚至不能归类到科幻片里!像开头那种风暴之类的恶性天气在等待救援的近600天里再来一次,本片完结了。像露顶火箭飞出太空就更扯淡了!本片是中美蜜月期拍的么?难得中国挺正面的出场了!本片和《拯救大兵瑞恩》差不多,老美就爱拍这类高大上但就是吹牛逼的电影。真有这种救援行动,估计上百亿多勒就没了吧,喊出“美国为先”的漂亮国会做这种亏本买卖?反正我不信!中国还给出一颗绝密的发射器?我更不信!乐呵乐呵就行,其实还挺好看的!
上来就在火星工作啊,安全第一。自己给自己手术取异物缝合是个狠人。还没确认尸体就公布死亡,还是有点不负责任。艹怎么变成种菜剧了?美国真垃圾,根本就不知道以人为本。还可以,为了活着诞生无限智慧。卧槽出意外了。火星环境真的恶劣。火箭解体,叫你不严谨,仓促做事急功近利。飞行器前面一块破布,实在是蚌埠住了。这救援太冒险仓促了,准备一点也不充分,失败才是正常的。太TM刺激冒险了,吓死个人。最后大团圆结局,圆满收场。典型的美式救援,还是挺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的,很冒险,没有详细周到的计划。片中的中国人还是很有美国电影选人的感觉。拍摄场景和道具都非常有真实感和震撼感,制作用心精良。整体还是不错的。就是救援还整得差点勾心斗角。内部不够团结。
秉持樂觀主義的資本主義話嘮/抗命鬥士,悲慘地被遺忘在火星上(雖然他的葬禮和哀悼儀式已經舉行hh),但憑藉精湛的土豆種植技術挺到了救援(像鋼鐵俠一樣飛起來,飛進隊長的懷抱~)往常在敘事中作為配角的植物學家,這次走到了舞台中央,因宇航服太過厚重而笨拙的圈圈舞蹈,搗鼓(自產自銷的)粪肥,復古的迪斯科音樂(糟糕的音乐品味),呆萌中二的claims(“我是火星殖民者!”“我是太空海盗!”),讓一個人孤獨的火星(這顆以希臘神話裏最乏味的神袛命名的紅色星球,竟然如此奇妙壯麗)旅程,頓消慘霧愁雲,而可愛陽光。沒有醬料,土豆真的沒法子太好吃(歡迎達蒙來我家嘗土豆燜鴨,人間絕味)
这部电影真是想看好多年了,几次想看都没看。拯救马特达蒙第n季。荒野求生太空版。虽然是传统硬科幻,但是却没那么严肃,也没有各种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并且也没有卖惨,而且采用轻松活泼的风格,添加了很多喜剧元素。马特达蒙一个人的独角戏,独到影片连他到家人都没出现。视觉效果方面应该是全片最大的优点。故事很套路化,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整体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没什么意外,更没有亮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平庸之作,好莱坞大导流水线作品。雷德利斯科特这个英国老头子又拍了一部美国主旋律 ,而且他最大的臭毛病就是拍啥类型的电影片长都很长。本片完全可以剪成100分钟左右,让影片节奏更快,剧情更紧凑,非要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的。中国部分我以为是为了票房市场添加的,后来了解才知道在原著里写的就是中国宇航局帮的忙。7分。
相对比《星际穿越》无法证实的科学与诺兰大神的技巧来讲,我更喜欢这部《火星救援》,因为它更接地气而且没有丝毫的过分,所有东西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抛弃了传统的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虽然还有很强的影子)转而突出合作与人道关怀,从美国电影的思想角度去看上它无疑是进步的,只是剧情过程稍显平庸没有太多能让人惊喜的爆点,还有很多值得伏笔的地方没有完全交代清楚就匆匆了结,这也许是在评分上它不及《星》的原因吧,最后的总结:孤独与绝望对人的打击永不及光芒与希望对人的鼓舞来的强烈。
总体上来说是很好看的,火星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异世界的求生种田故事本身就很有趣。以为会比较暗色调,结果这故事充满希望,大多数人心境纯善,人类于宇宙其中以微尘的智慧开掘可能性,世界携手完成伟大事业,里面的中国力量也让我有些吃惊。叙事紧密流畅,或轻松愉悦,或绝望压抑,或振奋人心,在节奏把控和基调转换上面轻松自如,让人震撼于导演的能力。马特达蒙的演技也真挺好的,肌肉的增减能看出演员的付出。希望蓬勃的故事,核心非常经典美式,世界于个人融为一体,世界寄托于个人,个人代表着人类。让人看了也像喝了一杯星巴克冰美式,轻松,爽口,不会抑于内心。
孤独地困在太空,难以想象这种另类恐怖。虽然我不了解关于太空旅行的专业知识,但给我非专业的科幻爱好者来说,故事能自洽,讲述很流畅,能让人信服。看到最后搏命500天后的重聚,我相信没人能不被感动到。昨天刚看了“”的长津湖对比这个后,让我感受很深刻,中国的电影想赶超好莱坞,目前还只能是个幻想。无论是总体完成度还是剧本的想象力或者是文化的开放程度,都差的太远太远了,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很好看,首先作为种花家的一员对于种田是有天生的向往的,所以最喜欢影片中Mark种土豆的那一段,其次,我看完美国片时往往都会用一些词来总结影片内核,而这部影片是“勇敢”和“智慧”,男主Mark利用智慧和勇敢在空无一人的火星上存活一年半载,而其他宇航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用智慧和勇敢把他从火星接回地球,适时的幽默也给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也缓解了观影者的压抑和对于太空荒凉寂寞的恐惧。但是在一些情节处理上很老套,基本一切到地球视角都不用看就知道要出事了,对于兔子的描绘就不必多说了,尽管已经算是比较客观的,但还是有所出入,最后,片中的配乐挺符合我的胃口的。
叙事节奏非常好,满满的科研探索精神有很强的感染力,火星种土豆的诗意与浪漫,尽管一些小细节暴露出美国人的傲慢与自负。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戏份总是很尴尬,很可能是双方演员表演节奏不在一个频道上。临冬城主、蚁人小哥、冬兵以及奇异博士小助手出现在这样的硬科幻航天电影里有点让人出戏,不知道为什么。对NASA的歌颂与宣传能够如此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值得中国主旋律电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