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2009)

Mary and MaxUP:2022-06-16

《玛丽和马克思》(英语:Mary and Max),2009年上映的逐帧粘土动画电影,真人真事改编的半自传电影。

玛丽和马克思

评分:8.9 导演:亚当·艾略特 编剧:亚当·艾略特
主演:托妮·科莱特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巴瑞·哈姆弗莱斯 / 艾瑞克·巴纳 / 贝塔尼·维特莫尔 / 蕾妮·盖耶 / 伊恩·莫利·梅尔德伦 / 朱莉·福塞斯 / 约翰·弗劳思 / 克里斯托弗·马西 / 卡罗琳·莎士比亚-艾伦 / 琳恩·史密斯 / 迈克尔·延纳
类型:剧情 / 喜剧 / 动画
片长:92分钟地区: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 / 意第绪语
影片别名:巧克力情缘(台) / 同是天涯寂寞客 / 玛丽和麦克斯 / 玛丽与马克思 / 玛丽和马克斯 / 玛丽和马科斯
上映:2009-01-15(圣丹斯电影节)
IMDb:tt0978762

玛丽和马克思简介

1976年,8岁的玛丽·黛西·丁格尔(贝丝妮·惠特摩尔 Bethany Whitmore 配音)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小女孩,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玛丽的妈妈是个酒鬼,而在茶叶包装厂工作的父亲平日只喜欢制作鸟标本。孤独的玛丽没有朋友,某一天心血来潮给美国纽约市的马克思·杰瑞·霍罗威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写了一封信询问美国小孩从哪里来,并附上一根樱桃巧克力棒。44岁的马克思患有自闭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欢看“诺布利特”动画片及吃巧克力。二人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期间各自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玛丽(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 配音)终于来到纽约看望马克思……
  本片获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

简评

阿斯伯格研究。这部片子本质上是科幻惊悚片,恐怖片,其恐怖元素要比希区柯克高超许多。这部片子恐怖地揭露了一个消费主义、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的统治,并且在结尾仍旧以这种心理学的形式来施加影响与权力与观众。为什么一个美国犹太阿斯伯格一定会走向暴食,抑郁,对世界不解,封闭,消费主义,虽然心理治疗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然而其背后形成的原因才是令人感到恐怖的。心理学不像表面那样在拯救人,而是在逐渐控制人,使人变成一个送礼物一定会送直肠温度计的标准阿斯伯格怪人。本片唯一让我稍微舒适的地方是Mary写书然后被Max拒绝,唯一一次反映了心理学与社会的矛盾,唯一一次西方人对自己圣母情结的不经意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也根本不是真诚的,只是偶然的。本片成功让我看到西方心理治疗的天真。这居然还是动画,给儿童看只会毁了他们人生

十年前,小学毕业那年的夏天看的。当时年少只觉不解剧情,或者说,读不懂这样的人生故事。长大后,却觉得那种立体书信一样的叙事镜头格外细腻动人,impressionistic language and storytelling images,当唯有永恒的时间、无数的时光瞬间才听得懂的孤独被另一颗心谛听,这份人间真情,值得一个,或两个灵魂,以生命去永恒信仰。这故事,它或许比查令十字街晦涩难懂,却如老屋挂毯的花纹那样,将破碎的生命颜色、絮语交织在一起,交织成一片掩于回忆的永恒生命风景。

剧情真的很喜欢了。之前因为不喜欢这个画风一直不想看,今天为了集动画电影的徽章就差一部了就来看看。我看动漫都容易分心,没想到看这部看的巨专注,不知道是不是定格动画,我觉得场景和人物的表情动作做的超级精致。玛丽的童年不是很好,抽烟酗酒当小偷的妈妈,下班只知道做死鸟标本的爸爸,抢她午饭并滋尿的同学,尽管如此小小的玛丽还是很期待能交到一个朋友,并在第一次尝试写信的时候真诚地附上了零食。马克思在收到玛丽的信之后会焦虑但还是会认真的回长长一封信。两个怪人互相通过书信陪伴,也会起争执各自失望沮丧。在玛丽出版了对mks精神疾病的研究时mks发了很大的火,我感觉他是因为玛丽公布了他的隐私还自以为很轻松能解决?虽然早就做好了结尾比较伤感的准备,还是没憋住。满满一天花板的信和玛丽眼角的泪,见面太晚了。

澳大利亚动画电影,而且是实物动画风格。讲一个澳大利亚女孩跟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的纽约大叔成为笔友后几十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故事,他们在各自的生命里有不同的遭遇,或悲惨或幸福的经历成为两人精神交流的内容载体,跨越大洋的书信传递成了心灵共鸣的寄托,二人的友谊断续中随时间自然而然发展,也在各自冰冷处境之时给了彼此重新选择活下去的希望,真诚感人的一段忘年恋。整个电影叙事偏平实,主打真实不玩套路,动画制作也体现制作团队的匠心。故事讲得平实戏剧性偏弱,但艺术性相当高,真诚大于一切套路,人文主义感染力的基础是真情实感的共鸣,相当有劲。评分的话毫无疑问给五星。

看过电影后,竟一时语塞,对于马克思的死我很费解。在时光网找影评都是一些夸奖电影和表达感受的短评,再在豆瓣上找了前两篇,才明白真是一部写尽灵魂深处的好电影。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接受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爱人先爱己。如果在一座孤岛上,只有自己和一颗椰子树,那么要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所处的环境。我们或许很特别,并无从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与谁做朋友,这并不容易。玛丽的丈夫也跑去新西兰与笔友生活在一起了,玛丽也幻想着用自杀来结束对马克思的歉疚,人们之间能彼此信赖是因为心灵的沟通,马克思的死是不是能说明导演不想继续验证人性的怯懦,从而伤害马克思?玛丽获得了友谊,当他看见想要迎接自己的马克思把书信填满天花板的时候,笑得是那样的幸福,泪水就像是馈赠给马克思的礼物,再次浣洗了彼此的友谊。

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的感情都比较纯真。交一个远方的笔友,那还是童年的记忆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世界怪诞而疯狂、让人困惑,但好在我们还拥有友情。有时候来自于陌生人的微笑能给你带来莫大的力量。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交流,需要朋友,哪怕是来自于远方的陌生人。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就不会孤独。哪怕相隔万里,但心意是相通的。孤独的人因为有了期待,生活开始有了色彩。你不会哭,那我替你哭,再把眼泪寄给你。每个人都有缺陷,所以包容很必要。我们没有相见过,却是毕生挚友

。相当矫情的强行小感动的黏土定格动画;制作很精良,画面、色彩、光影效果、模型的细节都很讲究,配乐也不错;画风虽然黑暗,但故事实则很小清新,充斥着各种矫揉造作;前期实在是拖沓,后期为了煽情更是强行制造转折,把故事转换到悲伤情绪中,并在最后得到释然,从而强行感动一波,再来一段有逼格的人生道理,这种小清新+小感动的低劣手法,简直是对文青们的降维打击,也不怪乎这片子能有这么高的分数;不过这片子对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各种展现,还是值得赞叹的,远比空中楼阁般的友情更有意义。

马克思最终没有在生前见到玛丽,偌大的世界,几十亿人,总有人那么孤单,他们两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两人的命运都如此凄凉,幸运的是即使相隔万里至少世上有个人能懂自己,让本来孤独寒冷的世界有了一丝温暖。 玛丽本来是一名爱情美满,事业有成,然而因为把和马克思的来信写成书后被马克思拒绝再往来,玛丽于此一蹶不振,最后老公也远赴他乡和自己笔友在一起,玛丽失意期间竟然忽视了自己的老公竟然会是同性恋。我感到难过的事,玛丽在怀有孩子的情况下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当马克思回信给予她活下去信心的时候,她不远万里背着孩子,两只手提着大包小包飞过海洋来到马克思身边时,马克思已经没有了气息窝在沙发死去。为玛丽的人生感到极其的怜悯和悲伤。

在学会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玛丽与马克思是互为镜像的,玛丽幸运在她还是个孩童有着无限的生长可能。在此之前她一直从马克思的身上追寻“倒影”,马克思也尽可能的为安娜提供人生建议,直到安娜认识到她应该先爱自己以后,她摆脱了自己与马克思(他者“我”)的纠缠,致力于治疗马克思的精神疾病,但这一行为明显冒犯到了马克思。尽管马克思曾因为他的精神疾病感到困扰,但这也早已成为了他面对世界的最佳应对方式,妄想打破马克思行为准则的安娜有点自我膨胀了。结尾马克思原谅了安娜,并在最终以自己的方式与安娜道别(喝炼乳,看着天花板上的信),安娜面对去世的马克思也能以感动但平和的态度面对,这一行为象征了马克思在最后也摆脱了童年阴影(他者“我”),他和安娜一样都能够以极其自我的方式去面对自己,寻找到了自己的主体。

马克思的世界是黑白的,玛丽的是彩色的,也许孤独世间的两个人相吸引,不仅是分享故事互相扶持,更是前者用自己的一生为后者铺垫了整个世界,“我之所以原谅你是因为人无完人,你不是完美的,我也不是完美的”,他不相信自己是个精神病人,因而没有朋友孤寂渡过一生,可即使这样也接受正视自己,难过的是大千世界除了自身,很难找到一个跟你同样有缺陷却同样理解对方的人,笔友互信之间的精神寄托远胜如今互联网快餐式面对面的急躁,那份期待与分享事物自身的动力让人兴奋,故事巧妙的是让戏剧性一直延展到最后,没有那么多美好的过程与收尾,人生有且仅有一个知己朋友便足以

摘自B站---很多人说结局很悲伤,不过我觉得却反而是个happy ending。玛丽和马克斯是否见面不是我们关注的点,生老病死也不是特别的悲剧。但故事最后玛丽没有步母亲的后尘,学会了love yourself first,留住了和马克斯的友谊,开启了新的人生;马克斯虽然全篇让我因为其心理问题和肥胖而提心吊胆,但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三个愿望,他在对美好友谊的回忆中喝着炼乳迎接自己的死亡。总之两个孤独的人最后都不再孤独,更是学会了与自己相处,两个人的sidewalk最终还是还是汇合在一起。观众最后流的眼泪中,可能也有苦涩、遗憾,却更多欣慰和释然吧。

今年看过的最致郁也是最治愈的电影。一部融合了种族歧视、校园暴力、自闭症、自杀、酗酒、精神病等多种负面元素的电影,却能如此温馨美好。电影的最后邻居老爷爷战胜了自己的恐旷症唤醒了濒临死亡的Mary,Mary背着孩子不远千里来到Max的公寓,只为安安静静地坐在他的旁边握一握他已经冰冷的手。她发现,即使是像她一样平凡到死的不漂亮的孤单的女孩,也会有一个人的世界里全部都是她——收藏着满墙的书信、她的眼泪、她的自画像。她的怀里是咯咯笑着的婴儿,身旁躺着冰冷的尸体,死亡和新生在Max灰色的小屋里碰撞出奇妙的色彩。今后Mary一定会好好地生活下去,带着他那份。

获得奖项

  •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Crystal Bear - Special Mention —— Generation 14plus - Best Feature Film
  •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国外展映单元
  •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动画片
玛丽和马克思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