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1957)

12 Angry MenUP:2022-06-14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为一出于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制作之美国黑白电影。利尊劳·罗斯(英语:Reginald Rose)原著,薛尼·卢密(Sidney Lumet)执导,主演为亨利·方达。

十二怒汉

评分:9.4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雷金纳德·罗斯
主演:亨利·方达 / 马丁·鲍尔萨姆 / 约翰·菲德勒 / 李·科布 / E.G.马绍尔 / 杰克·克卢格曼 / 爱德华·宾斯 / 杰克·瓦尔登 / 约瑟夫·史威尼 / 埃德·贝格利 / 乔治·沃斯科维奇 / 罗伯特·韦伯
类型:剧情
片长:96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12怒汉
上映:1957-04-13(美国)
IMDb:tt0050083

概要

本片内容围绕着一个12人陪审团的辩证讨论过程。主要探讨美国法律正义及陪审制,片中所探讨的司法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并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的法庭片、辩证推理片」。此片也因为它在「文化上、历史上、美学上」的重要价值,被选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典藏。

本片的特色之一为大部分时间仅用单一场景(陪审团室),只有开始和结束时用上不同场景。

在电影资料库网站 2011年IMDb Top 10 排名中名列第7位,是「IMDb TOP 10」中拍摄时间最早的一部,也是其中「唯二的黑白电影」之一,在2021年IMDb Top 250 排名中名列第5位。

故事改编自利尊劳·罗斯于1954年替CBS撰写的电视剧,主要根据罗斯担任谋杀案陪审员时引发的灵感,但面世时正值美国「麦卡锡主义」之际,美国保守右派为了清除左翼份子,对抗共产国家,借由各种压力和非法手段来操纵司法,大开民主倒车。也因为是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所以本片的出现在当时造成极大的轰动,并获得1958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提名,只是全部输给《桂河大桥》。

本片曾三度改编成电影《十二怒汉》(1997)(重拍成彩色电影版本,由导演威廉·佛烈德金执导,影星杰克·李蒙主演)、《12怒汉:大审叛》(2007)和中国大陆电影《十二公民》(2015年)。

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香港都有话剧团表演本地化版本,可以说是突破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一部电影。例如香港剧团「剧场空间」曾多次公演过《十二怒汉》的中文舞台剧版,由张可坚担任翻译兼导演,演员包括冯禄德、龚国强、周伟强、何文蔚、欧锦棠、乔宝忠等。

主要演员

演员角色支持「无罪」的顺序
马丁·鲍尔萨姆(英语:Martin Balsam)1号陪审员/陪审团团长,中学美式足球教练。对众人的意见相当宽容9
约翰·费德勒(英语:John Fiedler)2号陪审员,银行员,胆怯而谦逊。一开始意见被他人左右,但在讨论后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5
李·科布(英语:Lee J. Cobb)3号陪审员,通讯服务公司老板,傲慢不逊且咄咄逼人。与儿子的不和使他对该弑父案怀有深刻成见12
E·G·马歇尔(英语:E.G. Marshall)4号陪审员,股票经纪人,个性理性冷静,只依据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下判断11
杰克·克卢格曼5号陪审员,贫民窟出身的工厂职员,依据自身的成长经验来理解案情3
爱德华·宾斯6号陪审员,装潢工人,个性强硬但尊重人6
杰克·沃登(英语:Jack Warden)7号陪审员,果酱销售商、洋基队球迷,急着想快点散会去看球赛,对讨论过程漫不经心且烦躁7
亨利·方达8号陪审员,建筑师,首位怀疑男孩是否有罪并力排众议的团员。片尾揭示其名为「戴维斯」(Davis)1
约瑟夫·斯文尼(英语:Joseph Sweeney (actor))9号陪审员,一位观察力敏锐且富同理心的老年人。片尾揭示其名为「麦卡德」(McCardle)2
埃德·贝格利(英语:Ed Begley)10号陪审员,修车厂业主,盛气凌人且顽固偏执,喜欢大声嚷嚷10
乔治·沃斯科韦茨(英语:George Voskovec)11号陪审员,归化为美国籍的德国钟表匠,聪明而擅长分析4
罗伯特·韦伯(英语:Robert Webber)12号陪审员,广告企划师,说话俏皮但优柔寡断,三度改变投票决定8

奖项

  • 1957年获柏林影展金熊奖。
  • 本片获1958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提名,但均败给《桂河大桥》。

参见

  • 十二怒汉 (1997电影)(12 Angry Men (1997 film))
  • 十二公民(2015年,中国大陆翻拍版本)

简评

我没有想到就是很单调的12个人家一个屋子都能拍出这么精彩。虽然是黑白电影,但是真的太吸引人了,我有时候甚至觉得黑白电影比彩色电影没有味道,这部电影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都有很深的含义,每一处转折都很顺滑,不生硬。其实男孩到底有罪还是无罪是这个电影的重点吗?不是,他讲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会带着与生俱来的偏见,以及带入一些私人的情感,我们不能这样,不能只通过几分钟就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我们要去代入,我们要去理性的判断,要去找到这个案子的疑点,这里面每一个人的表演都太精彩了,太好了。

绝对的满分,1957年拍摄的电影到今天仍然非常有教育意义。十二个怒汉聚在一起寻找真理,影片把每个人的内心的矛盾,性格的矛盾都描述的很仔细。原本这十二个怒汉没有人真正愿意为判决负责,但随着之后的进一步讨论,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给这个孩子所带来的影响。人们要站在事实的基础上说话,绝不可以随随便便为谁定罪,有一点猜疑都不可以称之为真理。正如其中一个怒汉说:“我们收到邮件通知来到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未谋面的人到底有没有罪。这对我们来说既没好处也没损失,这就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应该让它成为个人的事。”在人大于法,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需要有一群人站在不偏颇的法律线上,冷静的认真的思考问题。

我还挺喜欢这种话疗电影的,比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在一个小房间内,以对话开启的激烈冲突和戏剧性变化,像头脑风暴,像侦探小说。这样的电影对编剧要求极高,因为观众完全被剧情吸引,所以剧情必须非常严谨,也就是说,故事本身必须得是非常过硬得,才能这样拍。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也非常高,摒除了场景的干扰,观众的全部注意力都会放在剧情和演绎上,这样的电影当然是好电影。很久之前看过俄国的翻拍版,那版也非常精彩,演绎和结局都不太一样,当然,老版的这个更是经典。演员的演绎都不错,只是感觉男主略略有点装逼,其他陪审员的性格也非常突出,思维缜密的,性情暴躁的,还有墙头草,玩世不恭者,老年人。

果然,无论怎么翻拍原版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相比于十二公明,本片我最最喜欢的点就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案件展开的,没有故意的卖惨,所有人物特别是最后一个认为有罪的人爆发情感转为无罪,他的故事仅仅靠三言两语和一张照片就能知晓全部。没有那么庞杂的支线,但你又能通过主线剧情探知到更多的信息,太妙了。短短一个半小时,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冲突展现了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合理怀疑、刑法之于民众是在约束国家权力等法律问题,逻辑理性下的形式主义在此处彰显魅力。除此之外,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也贯穿始终,这也是法律上无罪推定的意义。诚然,即使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全部,也无法完全肯定他在某个特定事件中的选择。

《十二怒汉》依然是精彩的辩论,比起控方证人多了紧张感和压迫感,八号陪审员一步步扭转了本已成定局的判决,没有一分钟的多于。虽然有多达十二位陪审员,但是每一位陪审员的设定都刻画得很到位,对角色的把握真的很清晰,什么人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做出什么样的事,很大程度地保证了剧情的丰富。案件本身很简单,但分析的过程很跌宕起伏,从最小的疑点入手,不放过任何细节,对线索讲求绝对的严谨我觉得应该是现代庭审中应该要保证的,没有非常惊艳的分析,但是每一句都朴实有力,本案就是出于对细微之处的分析从而达到翻盘的结果。对法律秉持严谨态度,心怀怜悯同情之心,拥有八号这样的陪审员,是民主自由的最好诠释。关于本片的凶手,后来在网上看了一些其他的推测,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人性善的一面。

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大量长镜头的使用,配合上演员的走位,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舞台剧,真的很难想象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场景会议室,却可以那样的精彩纷呈,剧本和表演在最简单的场景里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被控方证人评论推荐,十二怒汉这个名字,再加上黑白电影,角色太多,几度劝退,我差点错过了!在推理的背后是人性的讨论,是十二个陪审对待法律判决的态度,是对他人生命的态度,也是对自我认知的认识,没有什么比承认自己的过错更难了。这十二个角色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的生活态度,鲜明而立体,这是我看过最精彩的群像戏!在推理的背后也是疑罪从无的进步,法律是为了保护每一个好人,当然,只有足够深度的且中立不带个人情绪的探讨才能更好地完成审判,这是最好的态度!这是我看过十分伟大的一部电影!-!

1、随着情节的发展缓慢地转换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故事展开,房间“变小”,表达十二个人处在那个房间里时的那种困境感。2、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部分先用高于人眼水平视线之上的机位拍摄;在第二个三分之一部分用与水平视线平行的角度拍摄;在最后的三分之一部分用低于水平视线的角度拍摄。——使天花板出现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不仅让墙壁看起来离演员更近,天花板也一样迫近了许多。创建幽闭恐惧症的感觉提升了影片最后一部分的张力。3、最后一个镜头是陪审员们离开法庭的外景画面,这个部分我用了广角镜头,这个镜头的视点比全片中任何一个镜头都要宽广。此外,摄影机升至水平视线之上的高空位置进行俯拍。——观众在经历了越来越压抑的两个小时以后,突然一瞬间感到豁然开朗,就像感同身受般呼吸到了外界的空气。

作为米高梅的经典之作,此片在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近乎于站在了影史之巅。既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评价的电影之一,我们就要用最高的标准评判次片。个人认为本片并非无懈可击。前部分过于拖沓,迟迟进入不了正规,而且对陪审团成员个人背景的描写似乎跟本片主旨关系不大,而且讲也没讲个明白。其次,陪审团成员中,只有几人是非常鲜活的,而另有几人要么是重复着同样的嘶吼,要么是当着无头苍蝇。这里当然不是说的他们的表演水平,而是剧本的问题。最后,最初提出质疑的核心先生,从客观理性仿佛转换到了对无罪判断的执着,而不只是提出质疑。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之时似乎仍旧不能使人信服,疑点重重。最后一位坚持有罪的先生,我似乎也没看出来他改变主意的原因。因为他所提出的质疑也是有理有据的。总之,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十二怒汉》就是一部永恒的传世经典,这是由西德尼·吕美特所执导的一部黑白影片,上映于1957年。2015年的国产影片《十二公民》就是改编自本片。这是一部讲述海洋法系陪审团制度的电影,十二个陪审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掌握的,是一个孩子的生命。本片的拍摄技法极为高超,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下,不过多改变场景,想要拍好一部电影是非常难的。导演灵活运用了法式场景技巧,通过人物的行动,人物的关系,来制造新鲜的场景感觉。另外导演设计的视觉变化极为有意思,比如屋子的结构设计,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人物的穿着改变等等。还有就是拍摄的主体变化,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灵活运用,增加多重变化感觉。另外角色的塑造也是特色鲜明,十二个角色,却并不会让观众感到迷惑。这是一部影史上真正的经典,故事主题也颇有思考性。。

非常经典绝赞的法政佳作!适合N刷,反复回味。编剧构思绝对精妙,情节丝丝入扣。不在乎拍摄特效 不在乎视觉美景,只在乎人性碰撞与对峙的精神大片!一间狭小闷热的候审室里,12个陪审员代表着不同层次、立场、观念的发声载体,对一件看似并不复杂的少年杀父案展开激烈辩论。8号工程师作为异议第一人以对司法的严谨态度提出合理怀疑,层层抽丝剥茧,体现了美国的司法民主与良心的自由。电影最精彩之处在于,把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三言两语的对话就能展现的淋漓极致。印象颇深的是那个喜欢看球赛的销售员为了尽快结束论战,直接改投not ,谴责这种对他人生命不负责和对亵渎法律审判的行为。美国深入骨髓的契约精神与公义公正的普世价值观在这部电影中彰显,这也是台词中提到的,这就是美国的伟大所在。

在打大逆转裁判的时间段里看完了这部电影,感触很深。大逆新加的陪审团机制屡次让我发疯,他们在法庭上谈论自己的琐事,轻率地决定有罪或无罪的判决,也许我只是很想像8号陪审员一样站在他们之间,然后质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这么轻视别人的生命?为什么?你们有什么权利?整部片都发生在逼仄的闷热的一个小房间里,通过不时起身的动线调度以及反复切换的镜头语言让它毫不显得单调,十二位陪审员的演员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3号陪审员不是个讨喜的角色,但饰演他的演员一定是位伟大的人物。最后就是台词写得极好!我正好看的是有英文字幕的版本,台词写得隽永、回味无穷,假以时日我愿意再多看一遍。

以前的片子真的太优秀了,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房间,十二个人,源源不断的谈话,却没有任何多余的镜头,简直看不出来在表演,而是直观的在看一场关于法律的讨论,额头的汗珠,充满垃圾的地板,被汗水浸湿的衬衫,前期炎热的天气和人们易怒的情绪,到下了一场大雨,每个人逐渐的平静下来,认真思考这场讨论的意义,一切都是发生的如此自然和真切。陪审团要考虑的不是这个孩子到底有没有罪,而是要判定到底能不能依靠现在证据给他顶罪,每个人的性格特色都非常的鲜明。最后的父亲,睿智的老人,从头到尾都坚持提出疑点的男主,着急要看比赛的男人......组成了这一场重要的,巨大意义的讨论。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完美的证词。

获得奖项

  •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1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第1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or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 第10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10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2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第15届金球奖
    第15届金球奖
    提名:Best Actor - Drama / Best Supporting Actor / Best Director / 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OCIC Award / 金熊奖-最佳影片
  • 第1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获奖:特别提及奖
  • 第33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33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