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站台(2019)
《绝命大平台》 (西班牙语:El hoyo)是一部2019年的西班牙科幻惊悚电影。导演为加尔德图.加兹特鲁—乌鲁蒂亚里,编剧为佩德罗.里书罗、大卫・狄索拉;由伊万·马萨格(英语:Iván_Massagué)、安东尼亚·圣·胡安(英语:Antonia San Juan)、佐里昂・埃奎勒、埃米利奥·布阿勒(英语:Emilio Buale Coka)、亚莉珊卓·马桑凯主演。电影情节设于一个塔状监狱,囚犯从监狱中间逐渐下降的大平台拿取食物。2019年9月6日于2019年多伦多国际影展举行首映。
评分:7.8
导演: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
编剧:大卫·德索拉 / 佩德罗·里韦罗
主演:伊万·马萨格 / 佐伦·伊格 / 安东尼亚·圣胡安 / 埃米利奥·布阿勒 / 亚历山德拉·玛桑凯 / 马里奥·帕尔多 / 阿尔吉斯·阿洛斯卡斯 / 米莉安·马丁 / Zihara Llana / Txubio Fernández de Jáuregui / Eric Goode / Óscar Oliver / Chema Trujillo / Gorka Zufiaurre / Miriam K. Martxante
类型:科幻 / 惊悚
片长:94分钟地区:西班牙
语言: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饥饿斗室(港) / 绝命大平台(台) / 站台 / The Platform / La plataforma
上映:2019-09-06(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8228288
饥饿站台简介
在未来的反乌托邦国度中,囚犯们被关押在垂直堆叠的牢房里,饥肠辘辘地看着食物从上层落下,靠近顶层的人吃得饱饱的,而位于底层的人则因饥饿而变得激进。
由加尔德·加斯特卢-乌鲁希亚执导的《饥饿站台》是一部扭曲的社会寓言,讲述了人类最黑暗和最饥渴的一面。
第3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视觉效果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新人导演(提名)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 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午夜疯狂单元
获得奖项
- 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午夜疯狂单元 -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
获奖:最佳特效
提名:最佳新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 Galder Gaztelu-Urrutia导演
- 伊万·马萨格 Iván Massagué饰 Goreng
- 佐伦·伊格 Zorion Eguileor饰 Trimagasi
- 安东尼亚·圣胡安 Antonia San Juan饰 Imoguiri
- 埃米利奥·布阿勒 Emilio Buale饰 Baharat
- 亚历山德拉·玛桑凯 Alexandra Masangkay饰 Miharu
简评
《饥饿站台》——《下一层》之加长版,食物链之阶层实录。其间的种种隐喻:浪漫的愁容骑士,亚裔和黑人的身份诉求,管理者成了被管理者,越接近底层越崇尚暴力,制定规则的人只会在乎上面的一根头发而去忽略其他信息,如此种种,不寒而栗。虽不适,看完如此熟悉,我们高中时调座位就是如此调的,一周一调,上下左右式的调,怎么调,得看班主任的意思。后来去了地产广告公司,一看到什么“人生高下自始分”,总觉得有些逆反。再后来,发觉这种隐形的阶级划分,无所不在。渐渐地,就不想和人打交道了。很多人说,要救救孩子;我们总认为孩子就是希望,就是可以逃脱的现在,但是却不给他们留半点希望,生孩子又有何用?
那个平台到底是什么原理上下的,神奇。最后是什么结局,可能更倾向于看的人自己怎么想了。男主和黑人受重伤,饥饿,最后画面出现红光,每次红光的时候男主不都是和臆想出来的人在说话吗,他第一次杀人吃人之后,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所以我更倾向于最后小孩是幻觉,男主死在最底层。况且那个女调查员也说了,那个找小孩的女人并没有小孩。如果真的有孩子,他怎么在这个监狱里生存?应该早就变成食物了吧。奶冻应该是送上去的,厨子只是觉得菜品有问题。厨子被寄予最后的希望,然而厨子啥也不知道。这片子看似有一丝希望,但细想之下真的很绝望,特别特别绝望。一边看,一边就在问自己,如果是我会怎么做。不能想太多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设定,但是做不到完整和自洽就没有意义。从头到尾也没说厨房是什么,底下是什么,上面是什么。情节节奏也很单调,一直是一好一差一好一差,好的时候大家和谐,差的时候大家崩盘。有点想要深度,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只能停留在感官上的血腥冲击,带给人的只是生理不适,并没有太多值得思考的点。反应的人性之恶,以暴制暴,自私自利等等,其实都是老一套了,到最后也没有真正升华反转。把小女孩送上去说是一种信号,实则意义不明。看之前本来是期待有一些智斗元素,男主成功逃脱啥的,看完以后还挺失望的。剧本两分,设定加一分
永远敬佩敢于打破体制的勇士。这部电影对于现实的明喻暗喻太多了。监狱坑的层数代表着阶层,上层人垄断了大部分资源,底层人只能吃残渣,甚至残渣都没有,只能自相残杀。每个人在最初或许还保留着希望,当生存都成了问题,希望被打破,大部分人无可避免会变成野蛮人,他们心里只有活着。像男主这样,能够去想办法打破体制的还是少数。他在为野蛮社会制定规则,使所有人不再为吃的发愁。而这样只需限制上层人的欲望。但人的欲望也不是那样好驯服的,好言相劝没有用,只得诉诸暴力。就像马克思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暴力推翻旧的,建立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人才能真正为自己而活。
人类的肮脏真是超乎想象…整个乌托邦的概念很好,像《雪国列车》和《饥饿游戏》的设定那样吸引人,而且能明确地映射现实,指向社会分层。机制框架简单而富有张力,定期随机换层换室友、升降装置和正方形大平台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但是这个监狱坑为何而来,管理机构具体怎样运行以及主角为何主动选择来监狱坑没有交代,这部分感觉可以适当拓展一下。这部电影的人物角色塑造得很好,主人公的思想随楼层变化而变化的几个阶段,像一团血肉模糊的形状展现出惊人的延展性,或者说,人性惊人的张力,其余配角也都十分精彩。简而言之就是,好看,但很恶心,但好看。
电影拍得挺出色,全程紧张刺激,感觉整个过程和男主角一样,一直在探寻未知和过关打怪。影片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人们难以逾越阶层的残酷现实,赤裸裸地反映了人类自私与贪婪的原罪。男主角带进监狱的一本书是堂吉诃德,他也正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善良的他想努力打破现实规律重整秩序,让监狱里的人都活下去,然而到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也反映了抗争与无奈。影片结局表面上是开放性留白了,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然而细思,结局其实已经有了,从小女孩的出现开始,已经是男主角的幻觉,从他吃人肉开始,他就已经不断出现幻觉。影片中曾经穿插的一个厨师捧着一个有头发的奶油布丁的镜头,正是最后的结局,男主角往上传递的并不是小女孩,仍是那个布丁,从厨师的反应来看,他所传递的信息,根本没被接收到。结局太残忍,看得有点压抑,但值得推荐。
真的是一部神作,以分食物的形式说明了人吃人的社会。上层的只会想占领更多资源,就算有那么几个有良知的人,几滴水根本改变不了大海,就像女接待员以为自己在这里工作20多年,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别人的想法,以为这里只有200层,等到了202层的时候,整个幻想世界都被破灭了,选择了自杀。最后的开放性结局,其实我倾向于并没有更改,就像你让一个虐杀了几千个人,并以此为乐的杀人犯,就因为看到一个小孩,所以改变想法了,简直痴心妄想。小孩是未来 是希望,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但是看完解说,其实小女孩是男主死前的幻想吧,其实上去的是那盆布丁,中间穿插的很快的一幕,没有声音,上面的人看到布丁上面有一根头发,所以以为这个原因没有被吃,拿着布丁到处比对。
虽然导演确实在努力讨论人民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但本片对此的抽象依旧是彻头彻尾的空想——因为目前全世界社会的底层和上层之间并不真正在顺畅地流动,而所有人都会自发保护自己的利益尽量不减少。世界上更没有上帝天天管着一楼人的流动秩序,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并不会长时间体验比自己更底层人民的人生的。而且很难说从上到下利益的分配是像一桌菜一样直白的完全零和游戏,因为人的生活质量与许多因素相关,比如技术进步和向新领域扩张。同时历史告诉我们群众不是如片中所述断层式互不相干的:如果所有人同样站在地面上,人类会通过最古老的方式自己制造新秩序。说实话白人圣父拯救众生的影视作品拍得过多了,不过这主演身上圣经味极其纯正,非说是艺术效果也不是完全不能解释。然而这同时也消解了主角作为“人”的存在感,反倒又变成了圣徒故事。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男主与黑人商议着从六楼下去一直到监狱底部,并且按需分配食物的那一段,黑人的表演很出色,我就想吐槽一个点,小女孩就不能找个稍微好看一点的么,是实在找不出了还是啥,这个也实在是太难看了,我发现很多电影里面都喜欢用越南或者缅甸兮兮的亚裔,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就是亚裔的标配脸型,有点文化灌输的意味但也不能就这么给国外人家导演贴标签,但属实有点丑化的意思。另外说实话最后为啥小女孩就是信息,没看懂,把小女孩带到顶楼能给管理局带来什么思想上的变革呢?这完全都是男主自己的猜测,没有任何理由把小女孩送上去就可以让管理局认清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改变这样的囚禁方式。当然影片所阐述的道理还是显而易见的,也确实如此在这个社会你在上层就是占资源有优势,在下层就是混吃等死弱肉强食:“我可没办法把屎拉到上层去”。
西班牙电影yyds 一如既往小成本全靠剧情+脑洞+演技撑起,加上有拍了女子监狱的网飞加成,这咋能不成神作?虽然这个设定有些东西没讲明白,比如男主证书有什么用?为什么监狱可以选择性进来?小女孩为什么是信息?个人觉得小女孩因为小于16岁,可能本来就不是监狱门槛,要么映射监狱的bug机制,要么就是他们饿过头了,产生了小女孩的幻影(亚籍病女所谓的“女儿”给了男主心理暗示),所谓的信息也是男主对希望的寄托,但这种断片结局明显在暗示他的等待是徒劳的。即便有信息又怎么样?上面的人永远不会关心下面的人生活疾苦,因为他们是上面的人。共产主义是真的理想主义,必定死在摇篮中,因为它忽视了人性的自私和复杂,不同阶层的人势必不可能产生同理心,除非没有阶层。男主活到片尾,却没中途就领便当的室友活的明白
看完发现自己只能是个俗人,世界的秩序怎么建立,靠说服、靠武力、靠上层人的决策都解决不了,自发式团结?不存在的。需要极致的智慧,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深层问题。走到底是多少层?132?200?333?最后8分钟了,站台还没停的时候我都绝望了。意大利奶冻是信息,告诉0层 我们克服了人性的弱点,能靠自觉让世界有序进行,这些救赎别人的人也符合了神性。但是,那个奶冻给了小女孩,我想那个小女孩就是象征着最底层的人,救了她就是救了全世界。所以她成为了信息。里面宗教的隐喻我确实理解不了~但这是个有深度的电影。
挺有新意的,看完原以为是开放式结局,其实并不是,那最后的小女孩应该只是寓意一种希望吧,根本不存在,中间有一个情节,厨房主管拿回奶冻,以为是有头发所以囚犯没有吃,还质问是谁的头发,也就是说主角并没有实现他所想的提示与信息,这电影非常明显的表现了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的饥饿关系,第一个老头是一个在规则中生存者,知道所有的动线,第二个女的原是管理者,但是其实对内部也是一知半解,她只是理想派,那男主应该就是人性的转变吧,最后和黑人想打破规则,也是想法很好,但是整体哪那么容易因为一个人两个人而打破啊,中途有遇到一个黑人坐在轮椅上指点,应该算是引领者或者智慧人吧!有思路有想法,但是行动力明显是不行的!所以整个“社会”必须要打搭配,有勇有谋才行啊,结局真的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