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2012)
《逃离德黑兰》(英语:Argo,香港译《ARGO–救参任务》,台湾译《亚果出任务》)是一部于2012年上映、由班·艾佛列克自导自演的美国惊悚政治剧情片,编剧克里斯·泰瑞欧改编自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2011年8月在洛杉矶开拍,拍摄地包括华盛顿特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北美于2012年10月12日上映,并在2013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影及最佳导演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奖。
剧情
1979年11月4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遭到几千名伊朗民众、宗教学生、和革命卫队的抗议示威,大使馆员工开始紧急用焚化炉和碎纸机销毁重要文件,暴民没用一小时就将大使馆占领,六十六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为人质。伊朗时任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对美国声称,如果不把躲至美国的伊朗下野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引渡回来就会一直扣留人质。但在暴民占领大使馆前,六名负责办签证的外交人员从后门离开,躲至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官邸避风头。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接到消息后,决定让六个人先按兵不动,解决大使馆的人质问题。
人质危机持续至69天后,国务院开始与中情局合作对六个人安排撤离行动,请来救援专家东尼·门德斯和其上司杰克·欧唐纳一同发表看法。由于大使馆里被切碎的员工名册一旦被革命卫队安排的童工拼好,就会完全泄漏六个人的资料,国务院与中情局开会商讨后决定用伪装加拿大身份将这六个人遣送出国。他们一开始本来打算采用记者、国际教师及慈善人员的身份,但考虑到真实性不够而只能重新想办法。东尼与他分居的儿子通电话时看到电影《决战猩球》,萌发让六个人伪装成电影摄制组的点子,获得其他官员暂时准许后,来到洛杉矶伯班克制片厂找获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化妆师约翰·钱伯斯(英语:John Chambers (make-up artist)),与他研究过后决定用一个未采用的电影剧本《阿尔戈号》,加上伊朗背景与一些《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情节和人物。
完成海报和剧本设计后,由于革命卫队已经对德黑兰国际机场加倍保全。东尼与约翰和他的制片合作伙伴雷斯特·席格举行新闻发布会,成功将电影推向新闻和杂志以增加真实性。回到华盛顿,东尼获得美国政府的行动准许,先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伊朗领事馆进入德黑兰。抵达后,东尼从入境处拿走多张入境表格,将取景的事情报告给伊朗文化部,来到加拿大大使馆与泰勒会面。泰勒说他们已经接到「三天之内关闭大使馆回国」的命令、以及六个人的身份已被他们的女管家所知;于是让他加紧节奏。东尼到达官邸时会见六个人,与他们解释计划与各自的身份背景后,打算在隔天带他们去德黑兰集市进行一场假取景。当晚,东尼在酒店里收到当地文化部长的取景允许证明,于是花精力说服六个人前往德黑兰市场。
他们到集市前勉强通过抗议民众,而跟着本地代表在市场里取景时,却遭到一名因为丧亲而对外国人感到愤怒的不理性民众的示威攻击;虽然取景勉强结束,但六个人的面貌早已被革命卫队暗中偷拍下来作为对照。离开前的最后一晚,东尼与所有人核对身份与背景资料,认为已经万事俱备却接到欧唐纳的紧急电话,称电影救援方案已经被白宫幕僚长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终止,决定派遣三角洲部队对人质进行军事性救援,命令东尼丢下六个人直接飞回美国。东尼即使为此发怒,但只能乖乖听从上司的安排,泰勒知道事情后为了防止引起慌乱,尽量对六个人隐瞒事情真相。
东尼回到酒店思考一晚上,在第二天抱着必死的决心给欧唐纳打电话说:「当发生问题时总有人要负起责任,我要对他们负责,我无论如何都要带他们出去!」欧唐纳来不及阻止后为了不打算让他去送死,冒险联络白宫、号召所有人重新啓动电影救援计画,最后用事情严重性说服所有人,最后得到美国总统的准许。东尼来到官邸带走六个人立刻前往机场,泰勒与他的妻子坐火车撤离至土耳其,所有人在离开前销毁官邸的加密电话与所有重要资料。当他们到机场后,看到了一大群严防死守的革命卫队及机场保安,但还是在中情局和国务院的帮助下得到机票。
他们顺利用文化部长的考察准许信件,将没有入境表格的事情骗过安检处,到检票处时却被几名守卫拦下来排查。当中会说波斯语的美使馆馆员为守卫们讲解电影的剧情与细节,以便通过检查。东尼给他们自己的办公室名片去打电话确认,一名守卫通过打电话到约翰与雷斯特的办公室确认后,才准许他们登机。但这时候,六个人中其中一人的头像刚好在大使馆中拼凑出来,革命卫队队长发现头像与市场拍到的一人完全相同,于是带兵开车闯进加拿大大使官邸搜捕。然而,他们到达后发现此地早已人去楼空,随后便打电话通报机场。而机场里一名守卫接到消息后跑到登机口通报,其他守卫发现上当后立刻派遣一辆军车和两辆警车拦截飞机,而飞机在拦截前及时升空。
几分钟后,飞机成功离开伊朗领空,所有人听到后欢呼不尽、举杯庆祝,六个人回到美国后受到热烈欢迎,中情局的所有人最终决定将功劳全部让给加拿大方面。东尼将整个电影计画送到中情局秘密档案库封存,杰克也通知东尼说他将得到中情局的「最高优秀奖」,但东尼首先回到自己的家与妻子和儿子团聚,也将自己留下的一张《阿尔戈号》漫画脚本放在家中。
历史背景
1950年,伊朗选举了非宗教主义的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总理,摩萨台也在当选后将属于英国与美国的石油全部国有化。1953年,美国与英国因无法忍受摩萨台霸占石油而共同密谋一场政变将摩萨台罢免,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重掌国政。巴列维复权后挥金如土,自己享用着从法国空运的美食,甚至利用残酷的内部警察萨瓦克(SAVAK)维持势力,而伊朗人民却只能受冻挨饿。后来,巴列维开始将伊朗西方化,也正式激怒一群什叶派教徒。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巴列维被伊朗人民推翻,而此时被巴列维亲手流放在外15年的神职人员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返回伊朗重新统治。巴列维在下台的几个月后被诊断出癌症后赴美国治疗,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也将他接进庇护。霍梅尼的宗教学生得知巴列维逃离的消息后极度不满,而唆使部分伊朗民众对美国大使馆进行抗议示威,要求美国立刻将巴列维引渡,打算亲自审判及执行死刑,伊朗人质危机爆发。
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 | 东尼·曼德兹Tony Mendez | 美国中情局救援专家(特工),负责策划及执行救援行动,假名为凯文·哈金斯(Kevin Harkins)。 |
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n | 杰克·欧唐纳Jack O'Donnell | 东尼在中情局的上司,虽然一向听从上级,但有时也会帮东尼说话。 |
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 | 约翰·钱伯斯(英语:John Chambers (make-up artist))John Chambers | 好莱坞特效化妆师,曾得过奥斯卡最佳特效奖,与东尼是旧识。 |
亚伦·阿金Alan Arkin | 雷斯特·席格Lester Siegel | 好莱坞老牌监制,负责配合东尼计画演出。 |
维克多·贾博Victor Garber | 肯尼斯·D·泰勒(英语:Kenneth D. Taylor)Ken Taylor | 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协助六名美国人藏匿在大使官邸长达半年。 |
泰特·唐纳文Tate Donovan | 鲍伯·安德斯Bob Anders | 年长的高级领事官,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假扮身分为「导演,罗伯特·贝克(Robert Baker)」。 |
可莉·杜瓦Clea DuVall | 可拉·李齐克Cora Lijek | 25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助理,与马克为新婚夫妻。假扮身分为「编剧,玛莉·安·波伊德(Mary Ann Boyd)」。 |
史考特·麦奈利Scoot McNairy | 乔·史塔福Joe Stafford | 29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会说波斯语,与凯西为夫妻。假扮身分为「副制片人,尚恩·毕赛特(Sean Bassett)」。 |
罗利·考克瑞Rory Cochrane | 亨利·李·薛兹Henry Lee Schatz | 来自爱达荷州的农业专员(英语:Attaché),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个性古怪。假扮身分为「摄影师,麦可·麦斯韦恩(Mike Mcewan)」。 |
克里斯多福·邓汉(英语:Christopher Denham)Christopher Denham | 马克·李齐克Mark Lijek | 29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领事官,与可拉为新婚夫妻。假扮身分为「外景助理,提摩西·哈里斯(Timothy Harris)」 |
凯莉·毕许(英语:Kerry Bishé)Kerry Bishé | 凯西·史塔福Kathy Stafford | 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因丈夫关系驻馆担任打字专员,与乔为夫妻。假扮身分为「美术指导,瑞秋·迪华特(Rachel Dewart)」 |
凯尔·钱德勒Kyle Chandler | 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 | 美国卡特政府的白宫幕僚长。 |
克里斯·梅西纳Chris Messina | 马里诺夫Malinov | 伊朗当地革命部队的领队,曾到加拿大大使馆问话。 |
泰托斯·韦利弗(英语:Titus Welliver)Titus Welliver | 琼·贝茨Jon Bates | 隶属美国国务院,负责提供救援行动方案。 |
基斯·札拉比加(英语:Keith Szarabajka)Keith Szarabajka | 亚当·恩格尔Adam Engell | 隶属美国中情局,东尼和杰克的上司,一天到晚只会抱怨。 |
巴布·甘顿(英语:Bob Gunton)Bob Gunton | 赛勒斯·万斯Cyrus Vance | 美国国务卿。 |
理查·坎德Richard Kind | 马克斯·克莱Max Klein | 美国作家协会理事长,与雷斯特为旧识,东尼和雷斯特负责前往与其洽谈「假电影」《亚果》剧本版权。 |
欧米德·阿塔西(英语:Omid Abtahi)Omid Abtahi | 雷札·波哈尼Reza Borhani | 德黑兰当地人士,伊朗文化部派出的代表,向东尼率领的「假剧组」介绍市集风情及特色。 |
希拉·凡Sheila Vand | 莎赫拉Sahar | 泰勒大使家中的女管家,身为宗教人士,知道六个人的身份。 |
泰勒·席林Taylor Schilling | 克莉丝汀·曼德兹Christine Mendez | 东尼的妻子,分居中。 |
菲利浦·贝克·霍尔(英语:Philip Baker Hall)Philip Baker Hall | 瓦伦·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 |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 |
阿德里安娜·巴碧悠(英语:Adrienne Barbeau)Adrienne Barbeau | 妮娜Nina | 好莱坞女演员,雷斯特前妻。在「亚果」中饰演银河女巫瑟克希。 |
福德·哈吉(英语:Fouad Hajji)Fouad Hajji | 寇麦塔Komiteh | 伊朗革命队员,机场的守卫之一,曾经拦下六个人,但最后还是让他们登机。 |
剧情—史实差异
- 真实的撤离行动中,美国外交人员并未遭受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紧迫的危险。
- 加拿大大使夫人帕特·泰勒提前在三家不同的航空公司订了三组机票,订票时并未遭到严格审查。
- 卡特总统办公室仅在托尼·门德斯从欧洲出发前往伊朗前取消授权行动,且只耽搁了30分钟,而不是在行动最后一刻终止授权。
- 美使馆馆员们在登机口并未遭遇检查人员的严格审查,并不像影片中那样面对真实身份即将曝光的危险。
- 飞机起飞前的追逐场景并未出现。馆员之一的马克·李齐克称“对我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在那里只有几个革命卫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订早上5:30航班的原因,他们即使再狂热也不会那么早到那里。事实是安全检查官员粗略看了我们一下,我们便正常地离开了。我们飞到了苏黎世并被带到伯尔尼的美国大使官邸。这一切就是这样直接。”
- 现实中,6名外交人员逃至肯尼斯·D·泰勒住宅几天后,便分散到了泰勒和另一位加拿大官员的住宅两地,并未一直隐藏在泰勒家。
- 制片人雷斯特·席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虚构的。
- 影片中中央情报局争取获得吉米·卡特授权批准机票时,一名中情局官员冒充白宫幕僚长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子女所在学校的人向白宫打电话。事实上当时汉密尔顿·乔丹未婚,没有子女。
- 现实中,在挑选剧本时所选中的剧本原名《光明王》,基于罗杰·泽拉兹尼所作同名小说改编,中情局将其标题改为《亚果》。
- 插画家杰克·吉尔比并未特意为中情局绘制影片的漫画情节稿,他曾在伊朗人质危机前几年为《光之主》绘制这些漫画脚本。
- 好莱坞标志在该事件发生前的1978年已修复完整,而不是影片中展示的1970年代破败样貌。
- 主角一群人搭乘的瑞士航空波音747上的航空器注册编号「HB-ISO」实为一架同属瑞士航空的DC-9-50所使用的注册编号。
评价
媒体综评86分,《纽约邮报》、《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夏洛特观察报(英语:The Charlotte Observer)》、《芝加哥太阳报》、《亚利桑那共和报(英语:The Arizona Republic)》、《坦帕湾时报》、《纽约观察者(英语:New York Observer)》、《娱乐周刊》、《Boxoffice》杂志等媒体都出具满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4%,影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美国媒体评价:“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极端紧凑的结构混搭以近乎任性的幽默,还有贯穿始终的悬疑概念”,“发生在伊朗的紧张局势和华府的策略争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无可批驳的精彩主线”。
《明报》石琪给予两星半(最高五星):「宾艾弗列亦好在没有夸张炮制惊险火爆或怪鸡笑料,而注重实感,保持低调。片中还有鬼马双老:亚伦·阿金演荷李活过气制片,尊古曼演化装师,加上中情局与白宫的窘态,增添了妙处。」
《头条日报》祁佳仕:「紧张剧情令人捏几把冷汗,幽默台词庄谐并重,这样一张一弛控制了故事节奏,再配合优秀的剧本和演员,还有美工展现出七八十年代的风貌,令电影很是好看。」
《头条日报》叶念琛:「电影没惊天动地的救援场面,但过程依然紧张惊险得让人手心冒汗。」
《东方日报》范孤奴:「除了将拯救过程拍得紧张刺激外,宾艾佛力还刻意加入《星际大战》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等科幻片元素,而影片在开场时以漫画的形式来交代伊朗当时的政局,简直是一绝!」
台湾导演李岗则认为:「无论高度、深度跟企图心,逃离德黑兰都不是一个很特别的电影,正是标准的美国英雄主义。」
争议
影片自公映之日起,就因其对英国及新西兰大使馆驱赶六名美国人质的错误描述而广受争议。而事实上,英国及新西兰在该事件中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英国时任驻伊大使约翰葛姆爵士之秘书马丁威廉在接受《每日邮报》的采访中称,最初正是他们获得情报前往德黑兰郊区先后找到了六名人质,并最初安置于马丁的私人寓所。之后考虑到安全因素,参与国一致认为加拿大大使馆更利于藏身才将人质转移。而新西兰大使馆不仅准备了后备匿身居所,更是在营救旅程的最后安全护送人质至机场。
伊朗当局认为该影片丑化了伊朗国家和人民,是“反伊朗”的,并准备推出一部名叫《总参谋部》的电影作为回应。
票房
美国首周末收获2012万美元,名列第二位。次周末收获1662万美元继续占据亚军。第三周末以1236万的成绩夺冠。最终北美累计1.36亿,其他国际地区获得9630万,全球票房为2.323亿美元。
上一届:《灵动:鬼影实录4》 | 2012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第43周 | 下一届:《无敌破坏王》 |
上一届:《即刻救援2》 | 2012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第42周(10月19日—10月21日)第43周(10月26日—10月28日) | 下一届:《007 空降危机》 |
奖项与提名
获得奖项
- 第3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剪辑 -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恐怖/惊悚电影 - 第37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海外作品奖 - 第58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9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 Cast in a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 / 电影最佳表演
提名:电影最佳男配角 - 第52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获奖: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46届堪萨斯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改编剧本 - 第21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十大佳片
提名:最佳影片 - 第70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编剧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33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 - 第65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获奖:最佳长片导演 - 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1届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剪辑 - 第22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6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David Lean Award for Direction —— Best Director / 最佳影片 / 最佳剪辑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Leading Actor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25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 最佳原创配乐 - 第11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群戏 - 第12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 十佳影片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群像表演 - 第17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最佳改编剧本 - 第17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配乐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群像表演 -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音响 / 最佳音效剪辑 / 最佳原创音乐 / 最佳混音 -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第7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
提名:最受欢迎剧情电影 - 第13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8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提名: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57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8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群戏表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最佳外国影片 - 第15届青少年选择奖
提名:最佳剧情片男演员 / 最佳剧情片 - 第16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群戏
- 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导演
- 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饰 Tony Mendez
- 布莱恩·克兰斯顿 Bryan Cranston饰 Jack O'Donnell
- 凯尔·钱德勒 Kyle Chandler饰 Hamilton Jordan
- 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饰 John Chambers
- 克里·杜瓦尔 Clea DuVall饰 Cora Lijek
简评
大本还是不适合演戏。虽然他长相俊朗,身材高大健硕,奈何表演毫无戏剧张力可言。你从他的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他的表情丝毫没有让人动容之处。本片的主旨令我厌恶,胡来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即便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对我来说,也并不具备感染力。而且,在冲突如此激烈的政治背景之下,本片却完全缺乏张力。影片竭力营造紧张的氛围,直接刻画美国人的焦虑和伊朗人的愤怒,情节却从未形成直接的冲突,都是泛泛之谈。而那蜻蜓点水式的家庭温情与个人奉献,也确实只泛起了一点涟漪。
看电影不必立场先行,但它只是个漏洞百出的美国主旋律片。全世界除了反派伊朗,其他都是英雄的朋友。最不能忍受的是所有“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码全凭运气过关,机票预订玩时间差蒙混过关可以理解,但飞机上难道没有无线电吗?起飞后的皆大欢喜就像一场笑话,虚假的戏剧化情节数不胜数,平庸潦草。人物动机建立在虚构的爱国主义情怀上,好莱坞大佬看一眼新闻就舍命帮忙,加拿大外交官为他国掏心掏肺,本弗莱克向被营救者和盘托出自己的真实信息……最后的家庭大团圆更是莫名其妙。很好笑的是拿好莱坞拍电影作为潜入的幌子,这个点是本片最洋洋自得的创意,所有不真实的情节都是为了圆这来自史实的谎,背后是好莱坞文化霸权的再一次强势输出,它的立场何其猖狂:有票房、有话题,我们想在什么地方拍电影都可以!在路上还不忘扫一眼肯德基,哈,双重强调。
1、伊朗的民众没错,美国的民众也没错,错的总是政府,可受难的总是人民。六个美国人被暴徒从加拿大外交官邸拖出来处决会引发众怒,但六个假装拍电影的美国人被他们在机场处决,则是国丑。所以说到底,美国政客宁愿他们死,也不愿他们丢人。2、伪装成摄影师的八字胡,开始时最不配合,最后关头却绘声绘色地向革命军讲着电影的剧情,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最强烈的求生欲可以激发出怎样的潜能。3、开头虽然是旁白,但真的非常之抓人,有一种史诗感,代入感很强,相反结尾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绝对是大败笔,这一段完全不可能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中,所有人都不用电话了,全都用跑的了,他们宁愿开车追飞机,也不愿意给塔台的航空管制员打个电话,所有革命军争取一切时间让他们逃离伊朗,我看得想笑。4、最后真实照片出来,不得不说本片在选角和布景上真的太还原了。
十五年前凭《心灵捕手》一鸣惊人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好莱坞才俊Ben Affleck导演生涯的第三部作品《逃离德黑兰》(Argo),上映之后赢得如潮好评。毫无疑问,几个月前爆发的伊朗抗议美国导演侮辱先知穆罕穆德以及驻利比亚使馆遇袭风波无形无意中助长了此片的公共关注度,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在片中的体现更是解释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然而单纯从影片质量本身而言,阿弗雷克在《逃离德黑兰》张弛有度的步调和精致细腻的制作背后试图表达的人文思想,更让我觉得值得称道。
大本比起演更适合导,这部电影光是政治题材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两点就可以看见冲奥的野心,不过剧情本身还是担得起奥斯卡的,前戏非常长但是不显枯燥繁琐,美国的电影发布会和伊朗人质的处境对比,两段镜头和对白来回切换很有对比意义,剧情推进的逻辑也基本立得住,伏笔多多,电影试听语言运用得很好,逃跑出境高潮看得惊心动魄,对得起前面一个多小时的铺垫,电影节奏把握得很好,相较于非常严肃的政治题材,这一部可以做到可看性很高,单独聚焦于某一历史事件,哪怕不太了解美国和伊朗的历史也不会看得云里雾里
.工整流畅,学院派最爱的那种类型片。大本的导技和演技相较《城中大盗》时期都成熟了许多,场面的调度、角色线索的铺陈、多线交叉的叙事,以及大本虽然依旧面瘫却意外符合角色气质的表演,都非常值得赞叹,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副其实。约翰古德曼和艾伦阿金(今年刚去世,老爷子rip)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剧本打磨得非常工整,叙事也成熟老练,营救计划的形成到谋划到执行滴水不漏、有条不紊。剪辑和配乐的结合也让营救戏码多了几分紧张感。弱项在于最后的高潮没燃起来,汽车追飞机的场面也没能烘托出更强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气氛,好在影片用了许多娱乐化的技法,让全片显得没那么沉闷。后来的《摩加迪沙》《万里归途》等想必没少偷师。
一直不知道这是政变题材的电影,不然我这个该题材狂热爱好者也不会拖到现在才看。一个以美国视角讲述的伊朗79年政变的故事,不得不说确实很美国主旋律电影,大部分场景和内容都跟事实相符,也做了比较大的艺术改动。电影的前半部分讲述的是解救人质的准备工作,稍微有些拖沓,但是拍电影计划还是很醒神的,“我的故事是你们的头和枪口中间唯一的屏障”。后半部分剧情紧张刺激,从候机到童工拼图再到机场拦截的部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大段波斯语对话运用得妙,在不清楚角色对话内容情况下观众不自觉就代入电影角色中去,导演节奏掌握得太好了,在听到空姐说飞机开始供应酒精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是我依旧觉得姜戈更胜一筹,argo拿奖我感觉就是题材沾光了。
拍出一大批越战反思电影的好莱坞群英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了,之前越南人从“会说话的树”变成了“人”,现在伊朗人比越南人更面目模糊,更不是“人”;把抗议拍成“民主”还是拍成丧尸围城,这就是视觉意义。如今的好莱坞,“丧事喜办”成了过审线,从第一滴血第二部开始,到黑鹰坠落拆弹部队等等,阿美利卡爱国主旋律的投机之作都能拿最佳影片,“好莱坞电影工业拯救生命”的设定肯定让评委们爽到了。恰逢阿富汗撤军,不知道下次把自己玩脱了的外交灾难能拍成什么“丧事喜办”?听闻加拿大很不爽抢自己功劳、伊朗更是生气被黑,强盗能占据故事输出的高地确实很爽。对了,唯一有动作的伊朗人、那个帮助主角的女管家逃到伊拉克(然后伊拉克被老美炸平了),应该是全片唯一的讽刺。
有手机就不存在的故事。化妆师也并没有化什么妆啊,题外话就是:化妆师不知道终身成就奖的演员前妻是谁吗?还有机场导台不能与机长通话的吗?即使航班是国外的不受指挥,至少也拍出来?还是谢谢加拿大大使家的女佣吧!没有她的守口如瓶,全部玩完。再有最大的一个疑问:都有一使馆的人质了,差这6个吗?对美国来说是颜面问题,对伊朗来说不差啊?开头拍得还是很精彩的,节奏快群戏逼真,后面就都是常规情节了
“你所做的坏事终将把你反噬。”整部片中我脑海里一直在回荡着这句话。美国不断的在挑事扰乱国际秩序,在别的领土发起各类矛盾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说难听点绑架你几十个人真的不算什么。(让我想到要是华裔也能搞大点雷声闹一闹应该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位)做的缺德事也终将报复在你自己的人民身上,因为出门后你已经代表着整个国家。丑国,等着瞧这部片子挺好的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节奏把握得很好,故事情节也很棒,更重要的是它真实发生过。在机场的那段,吓得我心脏乱跳了都。加拿大大使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救助被困美国人也非常伟大。有个镜头记忆犹新,很多人包括小孩在拼接粉碎过的纸条,工作量巨大啊……peace and love 不包括丑国
不了解历史有些情节不是很理解。大使馆的人成了人质,难道不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吗,为什么要刻意去营救逃走的6个人呢?伊朗已经扣留了几十个人了,多6个少6个有区别吗,为什么要紧追不放呢?在机场检查时,那6个人不是没有入境的存根吗,为什么最后还是放他们走了?男主给他们一张名片,他们照上面打了电话就信了,怎么跟网上诈骗骗子给了一个所谓的警察的电话人家就照着操作了一样?在他们接受检查时,不是已经停止登机了吗,后来又是怎么上去的?伊朗后来意识到那几个人有问题时,第一时间居然不是通知操作台,而是拿着枪去追飞机?纯粹是为了营造电影效果吗?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的英雄片看多了,这种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也给人一股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对它的反感影响了对史实的客观看待。
,非常非常优秀的一个电影,拍的真是无敌,当年没拿奥斯卡最佳导演,中间那一段长镜头切换非常优秀,可惜大本的演技依然是太过木讷,大本的演技我真正感觉有进步,是在后边雷导的最后的决斗上,那个大本还是非常收放自如的,可惜长得不像欧洲古代贵族。电影虽然挺扯淡的,可惜最扯淡的是还是基于真实的故事。我觉得电影拍的都挺好,最大的问题是最后的经典好莱坞巧合,强行拉高潮,可见大本也是少点灵性。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美国的主旋律我是真的认,拍的都很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