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
《聚焦》(英语:Spotlight,香港译《焦点追击》,新加坡、台湾译《惊爆焦点》)是一部2015年美国政治惊悚(英语:political thriller)传记剧情片,为汤姆·麦卡锡执导并与乔许·辛格共同编剧。叙述《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们揭发天主教会在波士顿性侵儿童的丑闻,为此他们赢得了2003年普利策公众服务奖。由马克·鲁法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亚当斯、列夫·施赖伯、约翰·斯拉特里与史丹利·图奇主演。
剧情
波士顿环球报记者迈克尔·瑞兹德、莎夏·菲佛、麦特·卡罗和编辑瓦特·罗宾森是历史悠久的“聚焦”小组成员,负责重大新闻背后的深度挖掘。环球报新任主编马帝·拜伦提出重新调查发生已久的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案件,并在法庭上起诉教会以获得保密的案件材料。随后四人调查小组,翻阅剪报等历史资料,发现了被忽略的多年前的众多神父性侵儿童事件,开始广泛接触受害者、代理律师。渐渐,调查对象由最初的一起案件,扩大至受害者声称的13名神父,并最终统计出87名涉嫌的神父。
“聚焦”小组、特别企画编辑班·柏里二世、以及环球报主编马帝·拜伦,六人小心地对调查过程保密,确认了大量的受害者的事实,竭力去说服曾经代理多起神父性侵儿童事件的律师指证,联手揭发了天主教会波士顿总主教区的枢机主教罗宾纳等教会高层在数十年间保护被指控性侵的神父,将他们派到别的教区,从而让他们在新的教区继续犯罪;私下与受害家庭和解,深入司法、政府系统掩盖案件材料等系统行为。在报导之后,越来越多的受害者也站了出来,重新揭开了更大的世界范围的性侵罪恶。
涉案当事神父在2002年12月辞职,并最终晋升为圣母大殿在罗马,并提出涉案神父的性侵丑闻主要都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清单。
演员
“聚焦”小组成员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马克·鲁法洛 | 迈克尔·瑞兹德(英语:Michael Rezendes)Michael Rezendes | 《波士顿环球报》“聚焦”记者。 |
瑞秋·麦亚当斯 | 萨查·佩弗(英语:Sacha Pfeiffer) Sacha Pfeiffer | 《波士顿环球报》“聚焦”记者。 |
布莱恩·德阿西·詹姆斯(英语:Brian d'Arcy James) | 麦特·卡罗Matt Carroll | 《波士顿环球报》“聚焦”记者。 |
约翰·斯拉特里 | 班·柏里二世(英语:Ben Bradlee Jr.)Ben Bradlee, Jr | 《波士顿环球报》特别企画编辑。 |
迈克尔·基顿 | 瓦特·“罗比”·罗宾森(英语:Walter V. Robinson)Walter "Robby" Robinson | 《波士顿环球报》“聚焦”编辑。 |
列夫·施赖伯 | 马帝·拜伦(英语:Martin Baron)Marty Baron | 《波士顿环球报》主编。 |
其他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吉恩·阿莫鲁索 | 史提夫·克臣(英语:Stephen Kurkjian)Steve Kurkjian | 《波士顿环球报》记者。 |
杰米·薛利丹(英语:Jamey Sheridan) | 吉姆·苏利文Jim Sullivan | 代表教会的律师。 |
史丹利·图奇 | 米契·加拉贝迪恩(英语:Mitchell Garabedian)Mitchell Garabedian | 律师。 |
比利·克鲁德普 | 艾瑞克·麦克利许(英语:Eric MacLeish)Eric MacLeish | 波士顿牧师的律师。 |
莫琳·谢勒 | 艾琳·麦克纳马拉(英语:Eileen McNamara)Eileen McNamara | 《波士顿环球报》专栏作家。 |
保罗·盖佛尔 | 彼得·康利Peter Conley | 《波士顿环球报》员工。 |
理查德·詹金斯 | 理查德·斯佩(英语:Richard Sipe)Richard Sipe | 心理治疗师(电话语音) |
伦·卡里乌(英语:Len Cariou) | 伯纳德·罗纳枢机主教(英语:Bernard Francis Law)Cardinal Bernard Law | 波士顿荣誉大主教 |
尼尔·霍夫(英语:Neal Huff) | 菲尔·萨维亚诺Phil Saviano | 被神父性侵幸存者网络(英语:Survivors Network of those Abused by Priests)(SNAP)新英格兰分会创始人 |
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英语:Michael Cyril Creighton) | 乔·克劳利Joe Crowley | |
劳里·海涅曼(英语:Laurie Heineman) | 康斯坦斯·斯威尼法官Judge Constance Sweeney | |
蒂姆·普罗戈什(英语:Tim Progosh) | 比尔·凯梅萨校长Principal Bill Kemeza | |
吉米·勒布朗(英语:Jimmy LeBlanc) | 帕特里克·麦克索利Patrick McSorley |
发行
评价
电影获得正面的评价。烂番茄根据260篇专业影评持有96%的新鲜度,平均得分8.9/10,评论一致认为“《聚焦》优雅的处理了这真实故事耸人听闻的细节,并避免将其中人物英雄化,让观影者能够更融入其中”。Metacritic根据45篇影评得分93,IMDB得8.1。获得普遍赞誉。被《时代杂志》列为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在2015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聚焦》获得观众票选奖第三名。
票房
截至2016年2月28日 (2016-02-28),《聚焦》北美票房达到3920万美元,海外票房1980万美元,全球合计已达5900万美元,而其预算为2000万美元。
上映首个周末于五个戏院播映,五个戏院累计票房达到295,009美元(平均59,002美元),是为2015年北美上映电影中平均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全美上映后,首周票房达到450万美元,是为全美第八名。
奖项
电影于2015年9月3日在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的非竞赛片首映,之后也在特柳赖德影展(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展出。而美国则于2015年11月6日由开路影业发行上映。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及最佳原创剧本。
获得奖项
-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第20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最佳原创剧本 - 第21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群戏表演 / 最佳原著剧本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剪辑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25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群戏 / 最佳剧本 -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Brian Award / 布赖恩奖 / 银鼠奖
提名:酷儿狮奖 - 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配角 - 第73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16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31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最佳长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剪辑 / 罗伯特·奥特曼电影奖 - 第27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8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演员 - 第68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获奖: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 - 第61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第14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群戏 -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编剧 - 第36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剧本 / 最佳群像表演 - 第50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剧本 - 第22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电影最佳表演
提名:电影最佳女配角 - 第6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长片导演 - 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编剧 - 第2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 第8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演员
- 汤姆·麦卡锡 Tom McCarthy导演
- 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饰 迈克·雷曾得斯 Mike Rezendes
- 迈克尔·基顿 Michael Keaton饰 沃尔特·“罗比”·罗宾森 Walter 'Robby' Robinson
- 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饰 萨夏·菲弗 Sacha Pfeiffer
- 列维·施瑞博尔 Liev Schreiber饰 马蒂·巴伦 Marty Baron
- 约翰·斯拉特里 John Slattery饰 小本·布拉德利 Ben Bradlee
简评
也许是为了表现新闻的客观性,电影的基调就是克制。几乎都是中景镜头(即使片中好几处边走边交谈的镜头,摄像机轨道也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没有动辄浮夸的特写或用力过猛的表演。印象中全局最大的情绪波动就是Mark Ruffalo那一次崩溃以及Michael Keaton告诉他的校友他们也许只是幸运(其实也非常克制)。可能也正是镜头的运用会让人联想到《总统班底》这部电影吧?但后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了不少俯视或仰视镜头衬托主角的无力与渺小,但这部电影几乎没有花笔墨描述主角们被system威胁的地方,但教会对美国人民、尤其是对波士顿这样历史沉重的城市所形成的影响,在全片每一秒钟的气氛和细节中都无时不向你透露着。最后,除了Rachel McAdams尽管很努力但实在是被定型的厉害没有办法以外,其它演员的表演都意料之中的赏心悦目。
每个人都以保护这个城市为理由,选择对身边发生的罪行予以忽视。律师为了利益私下与受害者和解,主教纵容包庇神父猥亵儿童,甚至90年代的《波士顿环球报》也压下了相关报道。幸好,在2001年,还有米奇这样致力于为受害者发声坚决不和解的有良知的律师,还有像《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板块的4名调查记者和他们刚上任在波士顿无任何背景和顾忌的主编,坚守职责、不忘初心,经过长期的多方的调查,终于刊登出了这些年一直被各方隐藏的罪行。仅波士顿就有87名神父涉及性侵儿童。影片最后,“聚焦”的热点电话络绎不绝,更多的曾经的受害者选择说出自己的故事。当然,现实的世界永远比电影更残酷,波士顿教区的主教辞职后竟然被调往了更高级别的罗马教区……
电影结束了,思考才开始,美国自由的体系与审查制度真是可以让每个媒体人都拥有遵从内心的社会道德感和职业操守,为之顶着压力付出一切也会有所结果,敢怒敢言,韩国因为走狗直接照搬所以创作出来的社会问题类电影也很多。国内嘛,这样下去都适应了虚伪带着皮的社会,谁会损失自己利益在乎这些呢?引用一个喜欢的短评“如果这个故事换在中国,主编是党棍,律师是摆设,五毛来洗底,公知忙传谣,最后记者很可能被剃了光头去吃牢饭,民众还要说他是炒作。 ”电影节奏不喜欢,可能是过于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带来的强烈疏离感。我觉得20年马克叔的《黑水》无论是社会制度体系层面还是剧情节奏方面可看性都极高,我个人觉得比这部更有感觉一些。PS:马克叔演技真的牛逼!传记片,调查真相/记者律师/社会问题类真的太适合他了,去漫威真是追星去了。
用媒体的视觉关注一类社会事件,真相之令人发指通过电影手段得到了放大,观众心中的怒火也随之被点燃。某些社会角色,其本身的定位或者性质,为披着同一件制服的败类提供了天然的掩护。有些人行径之卑劣,手段之龌龊,甚至与其制服所代表的意义呈正相关。正如寒战里,梁家辉饰演的李文彬所言,警队有好人,同样也有人渣,抛开这句话所圈定的范围,这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此,职业并不让人高尚,只是高尚的人会让职业带上光环,同样,职业也不是人性卑劣的保护伞,真相一旦揭露,在职业的光环映衬下,丑陋之人如白雪上的污秽,愈发不可饶恕。
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在人们手指的上下划动中隐没在信息的海洋当中,热点起起伏伏,蒸干人们思考的活水,我们收到的信息太多,思考却太少。新的媒介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电影并没有采用花里胡哨的镜头和叙事结构,而是用质朴的镜头语言,按时间顺序组织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和朴实平淡的冷色调风格,创造出一如新闻报道的冷峻,理性的风格,在性侵这种话题上,电影大可以采用极为戏剧化的煽情化的风格去赚观众的眼泪,比如在采访受害者的时候可以加入受害者的回忆片段,在报道以后加入民众的激烈反应,强化对立和冲突,渲染新闻工作者的英雄主义,它甚至可以完全从受害者的视角去讲述故事,来渲染他们的不幸遭遇。然而电影完全取消了这些。“我目前更关心的是找到读者感到我们报纸很重要的途径”是个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好电影。
可与纪录片《守护者》搭配观看。如果说《守护者》是前奏,那么《聚焦》就是变奏(就时间先后也是如此),这结果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恶魔仍在游荡,其罪行包庇者/共谋者甚至越混越好:劳主教被转任更高教区,只是转移群众注意而已。影片中的主体是为揭露事实而奋斗的主流媒体工作者,但此外,观众应更关注影片最后的“结果”所包含的现实启示——“事件发生时你在哪”。就影片本身来看,未免太过“聚焦”:故事没有令人期待的分支,仅靠单薄的配乐和快速剪辑来推进主线叙事,甚至就这敏感事件,聚焦小组所遇困难都没被作为重点表现;人物群像的塑造因过于单向和政治化的叙事而极大受限,只有其中一次对神父的偶然采访提供了关于人性的另一方面思考。
典型的意义大于美学、内容盖过形式的电影,抛开这个非常具有价值的题材和事件,本片的其他方面只能算无功无过,中规中矩,比较平淡,但这种冷静的风格恰恰能让注意力聚焦到事件本身,不煽情不评价,节奏把控、群像刻画上也有很高的完成度,随着调查的开展,事件的全貌一点点浮现,颇有些抽丝剥茧的探案感了。作为一名废柴新闻学生,看这片确实对这些新闻人肃然起敬,然而我还是觉得影片对他们的调查及美国新闻界的生态有美化之感,这要放国内估计好歹都得蹲几年牢,像天主教会权力这么大的机构,能操控法院隐瞒文件,对付几个小记者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他们却在片中缺位了,真就放任记者调查啊……如果说是因为根本不在乎媒体的报道,那只能证明,影片的故事毫无意义,无济于事。 / 5
跟华盛顿邮报故事类似也是报社揭露犯罪,但二者本质并不相同,首先是题材,邮报关乎政府变动,与其相比聚焦则更贴近生活;其次是结构,邮报展示出所有过程结果,聚焦集中于对线索梳理探寻追踪的过程,结局则在结尾浅浅带过;再次是细节展示,聚焦相比邮报少了戏剧性煽情且并未强化对立冲突渲主角本身的英雄主义,冷峻克制的叙事方式更像十二宫。牧师性侵受害者不在少数律师参与非法勾当天主教高层操纵事件,披露这种运作机理无疑是大胆的,受害者主动指控数量之多、主教未被惩罚甚至高升的结局也让人不寒而栗,但受主角鼓舞学习深挖事件并看到本质,如调查发现思考有侵犯行为的牧师其实曾经也被侵犯,进而思考对信教家庭受制于信仰导致身心被摧毁的年幼孩子如何进行有效疏导以杜绝类似势力助长、避免陷入恶性循环,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电影讲述波士顿地区神父性侵儿童,记者群体通过抽丝剥茧发现这不仅仅是个体现象,而存在系统性隐瞒和包庇,甚至可能是宗教教会内部精神疾病,单身教父因禁欲而产生的普遍现象。刻画最好就是“每个人都知道,但每个人都装作看不见”。不仅官官相护,警察、律师、神父、记者,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参与其中。但作品没有停留在道德谴责上,主编隐喻太有深意了,“我们经常忘记其实每个人都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前行,而光明到来时,可能就陷入互相指责了。”记者不畏压力权威,追寻正义的故事令人泪流,新闻机构本身也会有其复杂的权力结构,但是它依旧有信仰的面相。当然巴伦这个形象类似于outsider智者,不深入,教会的刁难也不明显。神父自己也被强奸,又去猥亵别人,形象可再挖。中间参杂911事件,隐隐讨论了民意焦虑,缺乏信仰的背景。意犹未尽!
与《黑水》相似,为了揭露一个事情,坚持不懈。不过区别是《聚焦》是集体teamwork(报社揭露教会),《黑水》是个人(新闻工作者揭露一个大企业),各有各的难度;也与《熔炉》很像,都是揭露伪善,《熔炉》是揭露学校的性奴役,《聚焦》是揭露教会里牧师和神父的性侵,都是针对弱势的儿童,这些都是不为人知的,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也得以让更多的人得幸存下来,让当局者收敛丑陋行径。《聚焦》更像一个新闻报道,由始至终,完整的展现了一个新闻从无到有,经历的信息收取、人物拜访、资料论证,到最后公布的过程。每个角色表演的淋漓尽致!影片也告诉我们,可以相信宗教,但不要相信所有的人,因为是人都是有两面的。
冷静,克制。剧情上,多年前的材料被搁置是大伏笔,而这笔没导向xx内鬼是最大惊喜。美中不足的是,剧本在挖掘城社会、环境及其中的人的互动关系,但镜头上几乎全留给了一个个具体的角色,见不到哪怕一个波士顿的城市景象。主题上希望观众发散,为此结尾还列了那么长的问题地区名单,但视觉上却被各种中近景和特写铺满,不太聪明。看看《唐人街》结尾那个升镜头、《东京物语》结尾的火车空镜头,比较之下问题就清晰了。另外,中国少有教会问题是值得自豪的,自然我们有自己的问题,但有些病是穷病,富起来自然会好,而有些病不是,大家请自行品味其中的差别。
非常冷静和克制的影像表达,压抑的音乐,环境和对话,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展现形式特别贴合。聚焦团队对于新闻内容的一次次深入,从一个受害者,发展到70个涉案主教,再到对整个教会系统的质疑,影片用多条线并进的形式,推向了最后对新闻工作者,乃至大众的拷问,What about us?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无声的愤怒却震耳欲聋。聚焦是很工整的奥奖影片,演员和剧本的优秀程度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影片结尾和大空头类似的反讽式表达,红衣主教最后不降反升去到罗马任职,现实的故事仍在继续发生,没人能真正的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