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2008)
Die WelleUP:2022-05-31
浪潮简介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 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Frederick Lau)。
第21届欧洲电影奖观众选择奖(提名) 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于尔根·福格尔
获得奖项
- 第21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观众选择奖
简评
有些言过其实的教育实验,因果有问题。情节单薄之处在于,组织有了魅力型领导者,也有狂热强力的执行者,但缺乏上下贯通的中间管理层,这就导致组织结构是完全割裂的,电影把青少年生活和教育问题的讨论作分离状态处理,文格尔给出了极权主义的一些特征去塑造集体,但没有核心驱动力让学生的行为言之有物。在领导者无意设立目标的情况下,执行者为何会自发地掀起一场意欲席卷社会的浪潮?书本、纪律、团结这些概念可不会教你举行街头运动,那“浪潮”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学生们认为这场运动改变了自己,方法论是存在,理念却闪烁其词。有趣的一点是,文格尔本想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结果弄成了相反的极权政府。青年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易被煽动;而成年公民,在全社会的氛围影响下,保持理性也绝非易事。权力的浪潮达到相应的规模,一切皆有可能。
全程一点都没关注到电影,完全看剧情去了。剧情太精彩了,还是真实事件改编?太有力了,让人无法停止思考,集体性,民粹主义,言论自由, dictatorship,在一个小小的校园里,其实学校有时候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小版吧。老师就是权威(虽然电影里原本并不是),各种各样的人,我现在脑子里面东西好多,先记下几个关键词,以后都想去了解,想问的问题太多了。集体可以带给人太多了,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情感,往往很多时候得不到满足,集体可以满足很多需求,但是集体给人带来了什么,无法否认每个事情在有反面的同时也会有正面,你可以说这是极端,但是极端存在,后果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这个度到底在哪里,谁又能掌控呢。加上德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特有的思考,有意思的电影。人类社会太复杂了。
不喜欢最后的闭合式结局。电影停在那个软弱的男生将枪塞进嘴巴的一刻就可以了。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不够细腻精致。但整个故事的高屋建瓴。一个老师以玩笑式的开头,和学习“独裁政治”这门课的学生们,玩了一个建立独裁组织的游戏,去鉴定“独裁政治是否还会出现在现代社会”。结果在故事的开头言之凿凿法西斯已经过去的学生们,却最终逐渐沉溺在法西斯中无法自拔。故事有批判集体主义对自我的损害。但其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信徒的狂热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比如老师自己也最终无法控制信徒的行为。想到江南在龙族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人类就是这么愚蠢,你想要的驱使他们去战争,就告诉他们这是个伟大的时代,带他们展望美好的未来,拿破仑是这么做的,俾斯麦是这么做的,希特勒也是这么做的。”人类永远愿意为了摆脱庸俗和追求卓越付出一切。
作为政宣片这片子是合格的,就跟一开始另一位老师对男主说的一样,此类课外活动周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灌输所谓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本片目的类似,只不过是用批判反面教材的手法来传达正面价值观,挺高明,但禁不起太多的推敲。前半部分导演的处理还算规整,一场酒吧蹦迪戏基本把每个工具人的性格跟作用交代清楚了,从所谓浪潮集体成立以后这片子的情节推进就开始完全脱离人物行为动机的支撑了,彻底沦为编剧跟导演传达政治观点的草稿纸;有了结果,过程就开始瞎编。白衬衫跟廉价贴纸外加一个冲浪手势就让一帮青春期荷尔蒙无处安放的逆反少年狂热到癫狂显然仅能满足视独裁政治若洪水猛兽的德国政治敏感群众不切实际的幻想。过惯了集体生活的我国人民最终也没能成为狂热的革命分子,反而大多数成了被劁过社畜。现实,永远比激进者更温和,比温和者更激进。
浪潮这个名字取的太好了。水波纹是柔弱的,但是当团结起来,聚成浪潮后,就能够掀起巨大的波涛,再难遏制。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样的迷梦中时,人是盲目的,变成了羔羊,丧失了独立意识,哪怕威格先生也沉浸其中,感觉不到问题。而少数的清醒者却变成了异类,反对者。放浪潮掀起巨大波涛以后,哪怕威格先生也无法控制,尽管他其实采用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即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找回初心,什么是独裁?回归了原始,但是提姆的生长环境让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幻灭,导致功亏一篑。在这场迷梦中,很多人变得不像自己,不禁想起了庞勒的《乌合之众》,人们在群体当中迷失自我,变成了温驯服从且疯狂的羔羊。当然有的看来也很emmm,中国罪犯囚营生产,站起来回答问题等等…
影片的拍摄和剧情并不抓人,但是主题很有趣。开篇营造德国自由主义风气下对极权主义的抵抗时,让我们发现东方与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东方对集体和制度程度的遵从远高于西方,而西方与生俱来的自由个性东方也很难追赶。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程来看,自由一定是最初始最根本的特质,但随着欲望的激发,通过集体才能获得更多利益(比如影片中的水上篮球,很显然需要集体的配合与制度才能赢得胜利,体味快乐)让许多社会走向了极端的集体主义,通过集体、排外、磨灭个性来达到最高效率与利益。很显然极端自由与极端集体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为了自由而排斥集体、或是为了集体而磨灭自由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当教授最后在讲台上宣布浪潮这个集体存在问题时,我觉得结尾很好;而最后极端的将男配自杀、老师被警察打走以让观众展示集体主义的不可取,让人很难接受。
形式大于内容的“文艺范”影片,感觉就是支持集体主义和不支持集体主义的都沉默了。前期对话在不同场景的人物中传接和结尾聚焦在主角的无力恍惚上的处理比较有趣。比起想要表达的内容,影片凸显的主题更像是“只有问题家庭的不良少年和没脑子的精神小伙才会被薯棒洗脑”以及“加入所谓的共同体后弱势群体真的会得到平等的关爱”这种错误印象。影片中人物从整点乐子到狂热拥护浪潮的动机存疑,没有反应出共同利益调和这种维系集体的合理纽带。集体-感受到力量感-暴力倾向这种逻辑也比较牵强。除了开头结尾生硬插入了批判社会不平等的对白外只是塑造了一个“排外但内部文明平等”的“兄弟会”理想国,根本没有触及经济上薯棒风靡的根本原因。
题材很好,但是故事讲的真是槽点十足,反省法西斯过错本来是好事,结果就反思了一个反对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直接与法西斯画了等号,难道不应该剖析法西斯为什么在德国可以大行其道吗?难道靠的是logo制服与手势?老师上课就讲了讲独裁,让学生回答了下问题,所以学生就拉帮结派毁坏市容持枪杀人?剧情连贯性太烂,中间夹杂着青春问题和性爱又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呢?让同学团结起来,消除歧视不公,难道就是独裁吗?结尾杀人和女朋友分手和水课毫无联系。个体问题上升到集体,政治体制这么庞大的问题本来看了简介还蛮有兴趣,结果点都没点到,再夹杂烂俗美式校园问题,最大的看点反而在第一节课普及了法西斯出现的原因,戏剧冲突缺乏逻辑支持,政治表达概念也没弄明白,就点子给个及格分
前面几天很真实,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激发积极性,但后来团体滑向失控的深渊,在独裁体制下,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包括独裁者本身,都无可避免地被同化。群体的狂欢成就激进、排外,在独裁者的一声令下中,在群体的氛围的鼓舞下,每一个成员就像吸食毒品一般疯狂,但这是群体的必然性么?是否有可能在个体与群体中做出平衡从而产生一种折中的结果。电影中向我们展示了过分激进的群体结果,但却忽视了甚至资本主义对于个人主义自由的过分崇拜毫无问题么?Carol不自私自利么?她全凭自己的意愿控制身边的人。学生们漫无目的的挥霍光阴,无所事事,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可以说电影中没有被浪潮鼓舞的都是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部讲述“独裁”的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高中教师赖纳带着全班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一周内,全班同学组成了一个叫做“浪潮”的团队,他们制订了统一的口号和标语,身着统一的服装,号召所有成员绝对服从老师的命令。这个团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没人敢惹“浪潮”成员。团队中的分子开始初露“纳粹”端倪,他们出格的行为越来越危险。他们把“浪潮”的标志涂鸦到大街小巷,对于异己,就一句话:不服就干!赖纳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形势将变得不可控制。他召集全体成员开会,想要结束实验。然而短短五天的训练,足以令一个人失去理智。电影用令人扼腕的震撼结局警醒着人们: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母送我到了当地最好的一所学校找了一位口碑最好的语文老师的班级,从此我这个小刺头过早的见识到了”集体主义“这个神器的武器,她竖立起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绝对的权威——像神一般高高在上,无数的学生为了得到她难得的表扬费尽心机,无数的家长也被拖得疲惫不堪却又在这场游戏中互相竞争乐此不疲,她那无处不在的探子,随时发动的学生揭发学生的特殊班会,奖赏学生用棍子去惩罚其他学生的特权,我始终没有进入她的那个”臣民“的圈子,虽然当时小小的年纪也尝试过争取好的表现,但始终无法伪装自己参与那个看不惯的游戏。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希望这个老师不得好死,可能是我唯一记恨一辈子的”育人师表“
故事原型竟然来自于美国。从20人发展到200人,仅仅5天,就建成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 “第三浪” 的问候礼,与“第三帝国”不谋而合。就像温水煮蛙一样,全然不觉发生了什么。对平等的追求,是否就能成为独裁的合理性理由?抹杀个性排除异己究竟是为了集体荣誉还是个体尝到了甜头的结果?当个体的行为被打上为了集体利益的标志,一切残忍的举动都变得毋庸置疑,因为即使错了,也毋需归咎于个人。当集体成为个人罪行开脱的手段与幌子,恐怖主义与暴力应运而生。看似困难却轻易被煽动被洗脑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与外人,这其实是在提醒每一个人,想要控制与伤害的本能也许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必须小心谨慎时刻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