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2004)

Hotel RwandaUP:2022-05-26

《卢旺达饭店》(英语:Hotel Rwanda)是一部英国、南非、加拿大、意大利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电影。

卢旺达饭店

评分:8.9 导演:特瑞·乔治 编剧:凯尔·皮尔森 / 特瑞·乔治
主演:唐·钱德尔 / 苏菲·奥康内多 / 华金·菲尼克斯 / 尼克·诺特 / 哈基姆·凯-卡西姆 / 托尼·戈罗奇 / 法纳·莫科纳 / 大卫·奥哈拉 / 莫苏西·麦格诺 / 西莫·莫加瓦扎 / 卡拉·西摩 / 罗伯托·西特兰 / 德斯蒙德·杜布 / 蕾乐蒂·库马洛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片长:121分钟地区:英国 / 南非 / 意大利
语言: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卢安达饭店(台)
上映:2004-09-11(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0395169

剧情

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胡图族大肆屠杀图西族人,在这种背景下,卢旺达饭店经理保罗一直四面奔走,最终成功挽救了饭店里一千多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

演员

唐·奇铎 ... 保罗·鲁塞萨巴吉纳(Paul Rusesabagina),胡图族人,饭店经理
苏菲·奥库南多 ... 塔蒂安娜·卢斯赛伯吉纳(Tatiana Rusesabagina),图西族人,保罗的妻子
尼克·诺尔蒂 ... Colonel Oliver (以罗密欧·达莱尔为原型)
瓦昆·菲尼克斯 ... Jack Daglish
Fana Mokoena ... 将军Augustin Bizimungu
Cara Seymour ... Pat Archer
尚·雷诺 ... Sabena Airlines President Mr. Tillens
Desmond Dube ... Dube
Hakeem Kae-Kazim ... Georges Rutaganda
Leleti Khumalo ... Fedens
Tony Kgoroge ... Gregoire

评价

本片获得广泛好评,在烂番茄网上,依据188个评论和评分,90%的观众给予积极的评价,评分为8分(满分10)。许多影评人称赞该片引人入胜且非常感人。

电影主角的原型人物,已移居比利时的保罗·路斯沙巴吉那,于2020年8月31日在杜拜遭到卢安达政府以涉及「恐怖主义」的指控予以逮捕。使得电影陷入是否过度包装美化的争议。

奖项

奖项类别提名者结果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Don Cheadle提名
最佳女配角Sophie Okonedo提名
最佳原创剧本Keir Pearson, Terry George提名
2005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奖
Black Reel Awards of 2005Best Actor in a DramaDon Cheadle提名
Best Actress in a DramaSophie Okonedo获奖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Keir Pearson, Terry George提名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04最佳影片————提名
Best ActorDon Cheadle提名
第62届金球奖最佳影片- 剧情类————提名
最佳男主角-剧情类Don Cheadle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Jerry Duplessis, Andrea Guerra, Wyclef Jean提名
2005年度伦敦影评人协会奖Best British DirectorTerry George提名
Best ActorDon Cheadle提名
Best British Supporting ActressSophie Okonedo提名
2004 国家评论学会奖Best Picture————提名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4Best ActorDon Cheadle提名
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s 2004Stanley Kramer Award————获奖
2004年度金卫星奖最佳男主角Don Cheadle获奖
11th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Best Ensemble Acting————提名
Best ActorDon Cheadle提名
Best Supporting ActressSophie Okonedo提名
2004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获奖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s 2004Best Original ScreenplayKeir Pearson, Terry George提名

参见

  • 血钻石
  • 辛德勒的名单

该片由真人真事所改编,以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如何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简评

好吧,原谅的我的孤陋寡闻了,卢旺达竟然是个国家。在没看电影简介之前,总是觉得这是一部喜剧,但是打开它,却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也许,自己生活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受政权和战争的侵扰,我很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保罗虽为酒店经理,但是在国家发生动荡的时候,他勇敢的站出来了。胡图族与图西族的较量,然那些无辜的人失去生命,而保罗与妻子塔莎娜凭借着善良,胆识,智慧将一群可怜无辜的人拯救了出来。突然觉得和辛德勒的名单有一曲同工之妙。电影同时披露许多国家只为拯救自己国家的公民,而不愿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孤儿以及无家可归的人们,其实现实就是残酷的,而我们只能接受,就如最近保罗这个主人公原型,跟拍摄有些出入,需要重新审理这个救人于水火的鲁塞萨巴吉纳。

文明的终点可能会是毁灭,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我们发展了社会,创造了文化,有了国家民族信仰等很多的东西。可是当某一天这些东西竟也会成为灭绝的导火索,从犹太人到图西族,相信我们最初区分这些差异的时候目的一定不是为了在之后有一天当作屠杀的标记。可是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却正是因此而让越来越多的人死去。电影看完最具有光辉的却是最初的家人之间的亲情关系牢不可破,让人动容,而我们文明发展出来的结果却变得黑暗。只有永远的利益,弱国何止是没有外交,甚至都没有让人帮助的价值,只有你强大了别人才会帮助你,只存在锦上添花。可笑的是,在本国的人却要依靠外国饭店求得生存,可悲。

- 人类历史中值得铭记的那些“人性之恶”,两处最动容的地方:保罗带着大伙临时在卢旺达饭店避难,一通打给比利时高层的电话起了作用,法国部队赶来护送白人回家,附近神父带着一群孤儿来了乞求共同逃难,下着暴雨,背景乐响起儿歌,神父被告知只护送白人时,神父和孩子像被判了死刑;另一处是保罗去军阀处换取补给品,返程沿着河边看见满地尸体,回卢旺达饭店换上干净衬衣却怎么也无法系好领带时,那种揪心的感觉…- 除massacre之外,真正认识了另一个惨绝人寰的词:genocide,这是整个种族的屠杀,身处其境,真的会对人性不再抱任何期望。其中的那位阿彻夫人,恰恰像地藏王菩萨,炼狱中的使者

最触动也最真实的片段就是那段说:人们看到这样的新闻,只会说'Oh my God, it's horrible!'然后他们将继续吃晚饭。”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争和杀戮是很难真切的体会那样的情形,谁也不能确保在那样的生存情况下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会选择人性的保留还是会丧失掉人性,谁也无法确定。像保罗一家和维和上校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就像弹幕里说的,自己的命都自顾不暇了还去管别人,任何人都没有家人的生命安全重要,这确实也没有错,我们没法道德绑架要求人人都做保罗人人都做维和上校这样的人,但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人存在,才救了一千多条无辜的生命,才让难民看到了希望。

卢旺达大屠杀的事其实早有听闻,其实并不是单单的胡图对图西的屠杀,在部分地区也是图西对胡图的屠杀。而这部片一开始看的时候以为会是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一部片子,但显然剧情结构上的安排还是远比不上《辛德勒的名单》,而且这是一部完全以男主为中心的影片,其他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工具人,或者说配角们都比较扁平,所以对配角的印象都不深。而作为重中之重的男主,他的人物弧光也不是很明显,虽然仍是打心底里敬佩这种人,但单纯从电影角度出发,男主的刻画不算很成功,与之对应的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我不是药神》这些片就很容易被男主的行为所感染。emmm.....-。

本片其实很残酷,但是几乎所有的战争片都很残酷。我觉得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在于对人性的刻画,就算是似乎充满着“英雄主义”的男主,实际上也在任何时刻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人”,这是最真实的地方。也许真的有大公无私的人,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群众真的只在乎自己的家人。不喜欢这部片子的地方就是西方政治色彩太明显,明明是黑人主角却处处显示着白人与生俱来的高贵感。今天看这部片子特别有所想法,针对战争,我还是义无反顾决定做一个“圣母反战者”。那些嘲笑反战人士纯粹是圣母心泛滥的咄咄逼人的理中客无非是因为战火没有烧到他们自己的身上,无辜者何其无辜,愿世界和平。

看完之后,感触万千。在自我的脑海中依稀会记得以前那个关于卢旺达种族屠杀的故事,那里也有着万人坑,一个或许比南京还要大的坑,来自的是自我的同胞,而不是所谓的侵略者。或许是侵略者留下的陷阱,一个少数派掌握政权,当殖民者离去的时候,政权却交给了以前的被压迫者,这也就创造了所谓的报复的条件。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的那场动乱,败退宝岛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留下来的呢?连一些革命领导者都会被批判,更何况是革命对象的他们呢?但是真的不明白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亡人坑呢?但是历史上是有的,扬州十日之屠,太平南京之屠,之后曾屠户南京又来屠了一次。这不禁让我感概,往往会害你的是你自我的同胞。

看了卢旺达饭店又想起前段时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新闻,那些人去扒飞机,美国佬不带他们,结果他们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卢旺达饭店里也是那些白人都走了,不管他们死活。所以不要再对西方的什么民主和平有什么幻想。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先搞乱一个地方,再以维和的名义去收割,然后当地乱成一团糟的时候,他们拍拍屁股就走了,哪里会管当地人的死活。电影里面说了是比利时人把他们分成了两个种族,本来他们都是同一个种族被从外貌人为分成两个种族,目的自然是从内部分裂他们。不过电影里也告诉我们,再可怕的地方也是有好人的。

一国发生严重内乱,他国究竟该不该插手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或许会被人看做人道主义,但也会被看做干涉内政。不过就事论事,私以为卢旺达的内乱已经不完全属于一国内政,而是整个人类历史上都罕见的人道主义危机。若说两个政治派别打内战,以杀伤军人为主,偶有平民死伤,还能算作是一国内政,但像这样无差别屠杀一百万平民,已经不属于一国内政了,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底线的挑战。但可悲的是,美国人在索马里被全世界落井下石,到了卢旺达这事,美国人不管还真就没人管了,何其讽刺。最可恨的就是欧洲列强(本片中主要是比利时和法国),坏事做尽,就算人走茶凉了还要恶心你几十年,然后还大谈人道环保,真是操蛋至极。

一群西方导演、西方导演、西方制片厂、西方投资方的狂欢。我本来还以为演员会是卢旺达本土演员,结果男主是美国人,女主是英国伦敦人。影片的酒店彰显着一种完全西式的生活方式,男主的救赎者形象也是西方电影的套路,从私心到犹疑,再到大奉献。矛盾的解决方式有两方面,大的方面是这场种族争端,影片渡过此劫靠的是反叛军的对抗,为联合国大卡车开出了大路;小的方面是男主保罗通过一重重险境,靠的是自身作为卢旺达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财富和管理能力,说到底他和我们清末的买办阶级没有区别,还是宣扬的资产阶级那套只有资产阶级能够救赎大家,能够给大家带来安全感。核心矛盾种族冲突的产生原因在影片前半草草带过,比利时为了控制殖民政局,依靠肤色深浅划分出了图西族和胡图族。这个烂摊子的解决完全置之不理,等着内部自行消灭更新。

实际战争带来的屠杀、掠夺可能远比电影要残忍,男主只是个想保全家人的商人、黑人?经理,他处境艰难却圆滑,在高层、军方、联合国、难民、家人、族人、生意伙伴之间周旋,目睹屠杀家人劝诫甚至将军用枪威逼仍没有让他放弃心中的善良和舍己救人的人性,他不支持哪一方,只想保护一些与政府和叛军之间冲突之下的可怜难民。 也感觉到了卷入到战争的任何人,可能都不算是“人”了,因为双方都没有了人性。但他与辛德勒名单主角都有相似点,有大爱,这个则在跟打的种族与世界和平框架下展现,很渺小的人,很伟大的人格。又见狼烟四起,尸横遍野,场景逼真,音乐、孩子、家庭烘托悲剧中的感人氛围,无疑不光是记录片,反战、感恩和平,四星,给爱。反思:互相残杀谁对谁错,原本无辜不参与,被仇恨安全逼迫参与,到底是政治利益、民众生存、政客逐利矛盾

根据卢旺达大屠杀期间的真实事件改编。看完很感动。真正的英雄,不是模板化的那种超级英雄,跟普通人一样也会自私、犹豫、害怕、软弱,用不光彩的贿赂、说谎、妥协等方式达成目的,但有着深厚的爱、无私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灾难来临之际,西方抛弃了非洲,看了屠杀镜头后继续吃大餐。饭店经理保罗让卢旺达饭店成为了最后的庇护所,“沙漠中的绿洲”,凭借高超的智慧和外交手段,周旋于胡图民兵领袖、比利时航空高层和联合国驻军之间,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为卢旺达饭店的难民们争取到了生存空间。保罗太聪明了,人情世故和说服别人的方式值得学习。

获得奖项

  • 第6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6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最佳外语片
  • 第50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0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8届欧洲电影奖
    第18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音乐
  • 第11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11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电影最佳女配角 / 电影最佳表演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最佳原创剧本
  • 第62届金球奖
    第62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电影歌曲
  • 第27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27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