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2012)
《毒战》(英语:Drug War)是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峯执导的第一部中国内地公安警匪题材的缉毒电影,它是杜琪峰执导的第50部电影。
剧情
津海(以天津为原型)禁毒大队长张雷(孙红雷饰)刚完成卧底任务,成功抓获一批体内藏毒的毒贩,却在医院碰见一名失控撞车受伤的蔡添明(古天乐饰)。雷凭其敏锐职业嗅觉,判断蔡添明涉嫌制毒,遂查出已被炸成狼藉的制毒窝点。与此同时,粤江(以广东为原型)缉毒警察军双雄跟踪运送毒品原料的货车,一路来到津海。雷接应二人,得知此毒品原料来自大毒枭黎振标,而收货人正是蔡添明。
面对犯罪事实,蔡添明供认不讳,更愿协助警方,诱捕黎振标,戴罪立功。以张雷为首的津海、粤江两地警员遂乔装成买家与黎振标贩毒团伙展开一场危险博弈,同时,还要时刻提防蔡添明逃跑、斗智斗力。最终,张雷发现了黎振标的惊天秘密,更与蔡添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张雷惊觉这个为求活命,不惜出卖任何人的蔡添明,可能并不是自己的棋子,或许倒过来,是自己在他的棋盘上。未打响一鎗,毒战早已拉开帷幕…
演员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孙红雷 | 张雷 | 禁毒队长,最后死于枪击。 |
古天乐 | 蔡添明 | 制毒毒贩,最后被判死刑。 |
黄奕 | 小贝 | 津海警察,最后被车撞至重伤后,被蔡添明连开多枪死亡。 |
高云翔 | 小祥 | 津海警察,最后死于枪击。 |
成泰燊 | 警察 | |
陈嘉俊 | 津海警察 | |
孟瑞 | 津海警察 | |
钟汉良 | 郭伟军 | 粤江警察 |
李光洁 | 陈世雄 | 粤江警察 |
郭涛 | 大聋 | 蔡添明手下毒贩,最后被明开枪射杀。 |
李菁 | 小聋 | 蔡添明手下毒贩,最后被明开枪射杀。 |
林家栋 | 李阿东 | 香港毒贩,最后死于枪击。 |
叶璇 | 萨婆 | 香港毒贩,最后死于枪击。 |
林雪 | 肥成 | 香港毒贩,最后死于枪击。 |
吴廷烨 | 仇仔 | 香港毒贩,最后死于枪击。 |
卢海鹏 | 雀叔 | 香港毒贩,最后死于枪击。 |
张兆辉 | 口水苏 | 香港毒贩,死于枪击。 |
姜皓文 | 黑哥 | 香港毒贩,死于枪击。 |
李振起 | 黎振标 | 毒贩 |
谭凯 | 黎树昌 | 毒贩 |
郝平 | 哈哈哥 | 走私贩 |
制作
编剧韦家辉、游乃海表示,故事源于重庆打黑,他们看了很多重庆打黑的案件,也去重庆进行了很多素材的收集和记录工作。2011年12月25日影片在天津开机。其他拍摄地还包括广州、珠海和香格里拉等地。2012年4月28日正式杀青。影片全程展现注射死刑的全部过程,开创了华语电影的先河。电影主题为“人心比毒更毒”。
出于内地审查的缘故,片中的警察都是正面形象;杜导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愿意把警察拍得坏一点,因为他相信警察中也有坏人。
评价
影片在中国大陆收获了许多好评,主演孙红雷与古天乐“颠覆”以往角色形象的“影帝级”表演征服了不少观众,导演叶伟信表示“杜导演技惊四座!古仔代表之作!”;《毒战》也被众多影评人及媒体誉为“华语警匪片新标杆”、“开创内地警匪片新格局”之作。
香港头条日报的思慧说:「出自银河的作品,竟然如此淡然无味,配角难得地没灵魂。」明报的石琪给予三颗星(最高五颗),他说:「此片在迎合警匪忠奸分明的大陆审查尺度之际,亦不失杜派警匪片的强烈黑色恶斗作风,尽管成绩无法两全其美,仍是难得的跨界出位之作。」
本片于2013年7月下旬在北美上映,获得许多美国媒体与影评人的称赞,媒体综评87分,其中《纽约邮报》和《Slant》杂志打满分,《好莱坞报道》给90分,《综艺》给80分,烂番茄上观众评分8.2,“它没有任何无关剧情发展的虚伪,浮夸,做作,雕砌。杜琪峰和他才华洋溢的团队只把精力放在了一件事:一场精彩至极的争斗及其凛冽又宿命的结局。”“……这其中没有爱情故事、喜剧情节、家庭伦理来表现角色的人性,没有精心编排的桥段来迎合观众情绪中的起承转合。影片飞速运转然后突然出人意料地失控脱轨。It's all business, business, business!”“好似点球大战般的15分钟高潮令整部影片升华,气氛营造更是同类作品中的杰作”,“成功打造出一个巨大、冷血且包罗万象的毒品组织,期间各种扭曲和变异的人性刻画令人震撼”,“更为贴近传统的氛围塑造和阴谋设计,通篇充斥着紧张和切换凌厉的镜头,而一个在道德层面立场模糊的主角和大量动作场景更是为影片增光不少”。
在由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学会主办的《电影评论》(Film Comment)杂志评选的2013年度最佳电影名单中,《毒战》被选为「北美公映的五十大佳片」第43名。
票房
中国大陆首周六天收获8103万人民币,名列第三位;大陆上映10天票房过亿,成为中国最卖座警匪片,也超越《单身男女》的9800万,成为杜琪峰内地首部破亿影片,最终累计1.5亿人民币。香港票房为497万港币。
奖项
奖项 | 类别 | 名字 | 结果 |
---|---|---|---|
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 | 最佳电影 | 《毒战》 | 提名 |
最佳编剧 |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余曦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David Richardson 、梁展纶 | 提名 | |
第50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毒战》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杜琪峯 | 提名 | |
最佳原著剧本 |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余曦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David Richardson 、梁展纶 | 提名 | |
第18届圣迭戈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毒战》 | 获奖 |
第2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 最佳导演 | 杜琪峯 | 获奖 |
最佳编剧 |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余曦 | 获奖 | |
推荐电影 | 《毒战》 | 获奖 | |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导演 | 杜琪峯 | 提名 |
2014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最佳电影 | 《毒战》 | 获奖 |
最佳导演 | 杜琪峰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余曦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孙红雷 | 提名 | |
最受瞩目男演员 | 孙红雷 | 提名 |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毒战》 | 提名 |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杜琪峰 | 提名 |
传闻制片人吸毒被捕
2017年5月8日有报道称,经朝阳群众举报,北京警方获悉2011年电影《毒战》制片人之一的刘伟涉嫌吸毒,并将其拘留。然而《毒战》电影出品方、制作方海润影业随即发表声明称“刘某言论严重失实”,此人“非《毒战》投资人和制作人,从始至终并未参加该片投资、创作、制作、宣传、发行等,更非公司工作人员。”
本片进入第七届罗马电影节和2013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也是2013年大阪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3月19日,入选第37届香港电影节的《毒战》在香港圆方商场举行了首映礼。中国原定2013年4月11日上映,后来提前至4月2日。2017年,韩国翻拍成同名电影《信徒》。
简评
在空间呈现上并非简简单单把摄像机从香港搬到天津,而是有意识地将抓住了中国内地特色城市开发区的那种人造空旷感(以一条条宽阔到反人类的新建大街与周遭被蓝色彩钢围挡的一片片工地为代表),提供了一种区别于香港水泥丛林之危机四伏的、烈日之下无处可藏的感受——前者的恐惧来自阴影处的野狼,而后者的恐惧却来自日光下的大象。敢于在内地语境里让孙红雷带着刘华强的狠与余则成的阴来演一位人民警察已经相当难得,但更令人不寒而栗的角色反而是这位毒贩,不是因为他贩毒,而是因为他真的可以为了苟活来回背叛、出卖一切——这也是我更喜欢本片最终成品里“恶人伏法”的所谓“和谐版”结局之原因,那副临死前还想立功求饶的样子可怜、卑贱,也令人汗毛倒立。
【8】置景正确的中港警匪片。一直在好奇和开玩笑古天乐这个角色的圆滑和孙红雷角色的过分单一。结果看到最后杜琪峰用了一场令人发出尖叫声的,最传统的港式警匪街头互飚枪战的大戏,来完成“毒战”这个一语双关的角色觉醒和重新洗牌。这种意识性是基于香港导演,对本土环境的混合的结果。抹去所有的正义原判的眼睛,文不对嘴的画面,满满当当的传统银河血腥味。比见刀见血还可怕的。
这可能是有生之年最牛B的合拍片而且很可能没有唯一。古仔的狡诈不让人意外,那几位银河老御用也穿针引线。最大惊喜居然是以孙红雷为首的一众内地演员。在表演风格上陆港是有差别的,但孙红雷的痞压制了气场,印象最深的就是卧底哈哈哥那段,在上帝视角下观众被导演设置的情景裹挟,在狭窄空间里连续变脸,精彩刺激不断往上顶。当然后面船厂调度,毒贩枪战,和结尾惨烈的场面都是国产片难得的场面。将毒战称为银河最辉煌的北上巡演毫不过分,希望未来还能诞生类似毒战这样辛辣的电影。
应该可以给六到七分的样子吧,合拍片,配角和龙套用了一大票有名有姓的黄金配角。也亏的片子拍的早是十年前的片子了。不然换到现在那个人民币当冥币烧钱的镜头肯定只能出现在预告片不会出现在正片里面了,以及大结局古仔被执行注射死刑肯定要剪掉的。片子前半部分还行吧。紧张。转折气氛渲染的很好。甚至包括黄奕贡献了在各种短视频里面无数次看到的名场面。然而到后面的大结局枪战就有点莫名其妙落入到八九十年代无脑枪战式港片的节奏里面去了。我个人觉得打三星可以,但是为了黄奕的名场面,以及几个大尺度镜头还是多打一星给四星吧!
这部戏跪舔的好啊,从警察角度拍片子,毒贩设定还是傻子,蹭蹭情怀热度,再加上一场炫酷的枪战,逻辑和人物刻画统统没有。世界观设定是,全世界除了缉毒警察和毒贩就没有别人,缉毒警察不需要信息部门和特警队的配合和授权,毒贩也不需要自己布局谋略。全都靠阳谋,反正对方也会配合。香港老演员的演技在这部片子的镜头下,就只剩下夸张的大叫或者惊恐的表情。至于脑子想什么,没拍出来,也不敢拍出来。一部跪舔的诚意之作,可想而知黑社会3如果拍的话会拍成什么样。
先说遗憾,为引燃最后二十分钟混战而刻意制造的契机,以及枪战过程中失衡、失真的战力与决策,破坏了前一小时环环相扣、颇有张力的追击情节塑造出的正邪群像。杜式枪战,这里反倒拖了后腿。说回剧情,缉毒警察真是太不容易、太值得致敬。两个镜头:一是追踪的警察一下车狂奔路边小解;一是相比监控镜头里毒贩百万钞票,警察们彼此凑返程路费都只有十元五元;更别提后面舍身挡车、血战毒枭……没想到杜式镜头语言在这种背景里兼容得如此优秀。中段与毒贩几次接触的周旋与博弈胜过碟中谍太多(后者也有过酒店里的中间人计谋)。最后还得说,孙红雷演技确实逼真到让人心悸。
与《大事件》一样聚焦于一个核心剧情,突出电影中的动能和戏剧张力,压缩心理和环境铺垫,技术成为了重点,这样的风格确实是杜琪峰风格组成的一部分,但却不是观众期待的,在一个个扁平化、符号化的角色背后看不到任何的情怀和情感,反而让人觉得电影中的一切都是在为最后十几分钟那个街头枪战戏服务的,且不说其中诸多的细节漏洞,在酷炫的剪辑包装下,冷酷风格的枪战为这个宿命故事结尾,两位男主没有任何的火花,让人无比怀念刘青云与刘德华
这部片的拍摄手法让人惊奇,单刀直入,仿佛没有多余时间可浪费,大反派口吐白沫离奇车祸立马抓人眼球。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口吐白沫,为什么先拍他?故事性调动起观众思维,紧接着,噼里啪啦,经典缉毒破案情节呈上,一切仿佛顺利的有些意外,直到最后,以为一切水到渠成时,大反派来个反转,警察牺牲了不少,反派也把所有同党都出卖了,甚至开枪了,让人开始觉得这个反派有些疯魔了,以至于执行死刑时,为了求生试图利用各种情报拖延时间的做法让人认定这种人真是为了自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无可救药了。毒战,两败俱伤,而且场面惨烈。有人为了抓一个坏人死不瞑目,有人为了赚黑心钱视人命如草芥。并不想认同此片有什么政治敌对情绪,一个合格的电影人不会把自己的政治立场强加在作品里,它所呈现的只该是作品本身。
优点:相当精彩有节奏的警匪缉毒片,难能可贵的是群像聚集,作为一部电影出场的主配演员异常的多,但是演员有特色另外剧本有张弛,所以每一个都形象鲜明,不会因为出场短就变成花瓶没特色,尤其两大主演孙红雷和古天乐,影帝的巅峰演技华丽对戏。另外电影一方面拍摄了缉毒干警的残酷环境与巨大牺牲,另外一方面也把毒贩刻画得很真实,他们有血有肉甚至“有情有义”,但是因为巨大的利益和惜命的自私把他们变成了魔鬼。缺点的话主要还是最后的枪战,全员阵亡其实没啥反而很震撼,但是警察这边的命中率过于感人,反而古天乐CARRY全场一枪一个。杜琪峰的宿命论在本片也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孙红雷那句“我死都会陪着你!”真的是泪目。
2013年《毒战》在国内公映仅一周票房就亿了,不仅打破了内地警匪片的票房纪录,还引起了媒体跟观众的热议,讨论最多的就是电影尺度。像人体藏毒,警察为破案以身试毒,火烧人民币,死刑注射,这些元素都是前所未见的,其中死刑注射的场景更是第一次出现在国产影片上,连杜琪峰自己都没想到片子能通过得这么顺利。作为杜琪峰北上后的第一部作品,《毒战》没有显露出任何的水土不服,导演把他熟悉的银河风格完美地融进了北方的苍凉之中。
把港片的动作移到华北的景观里,人移动的方式似乎全变了。因为在天津,开头就是天津眼,外院成了缉毒总部,最后枪战又跑到华苑,看得我一愣一愣的,竟有一丝乡愁涌上心头。马路很宽,立交桥很长,楼不算高,车不多,树上没有叶子(珠海明显绿几倍),路边就是工地,而包裹工地的蓝色围栏无处不在,此外因天气缘故,白天的戏难有强烈的色彩和对比度,总是透着蓝灰色,比起香港所代表的拥挤霓虹都市幻想,华北城市的大部分景色都是萧索而稀疏的。我感谢取景没有取到那些天津装出来的、好面子的假的城市样貌,它让我想起前年冬天,很久没回家的我在西站到达,一出站就看到一片灰色的空旷的广场,四周没有什么房屋,只有光秃秃的看起来是市政工程在建站后才植的树苗,车站仿佛位于一片虚空之中,下车后人群迅速不知散往何处,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回家了。
粗砺的审美与纪录片式的跟拍感,宣告了《毒战》的独特性,同样是禁毒题材,《毒战》没有像其他同题材电影一般,玩大制作大场面大叙事,而是跟踪讲述一场行动的始末。但也正因如此,直到片尾之前,电影都没有给我多少意外感,观众想的是什么,情节走向就是什么。到了片末,全员无人生还,私以为其实也不必对此处理过于吹捧,不过是因大陆影视向来缺乏悲剧审美意识,正邪对决,最终正义永远都能战胜邪恶,千篇一律,在这种情况下,《毒战》的结局才会引入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