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2007)

The Kite RunnerUP:2022-05-13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又译《追风筝的孩子》)是一部2007年首映的美国剧情片,由马克·福斯特导演,故事是根据卡勒德·胡赛尼写作的一篇同名小说改编的。

追风筝的人

评分:8.2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 卡勒德·胡赛尼
主演:赫立德·阿卜杜拉 / 阿托莎·利奥妮 / 肖恩·托布
类型:剧情
片长:128 分钟地区:美国 / 中国大陆 / 英国 / 阿富汗
语言:英语 / 达里语 / 普什图语 / 乌尔都语 / 俄语
影片别名:追风筝的孩子(港/台)
上映:2007-10(芝加哥电影节)
IMDb:tt0419887

故事简介

在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十二岁的富家子阿米尔和仆人哈山情如兄弟,最爱一起放风筝和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这对好友却因为一宗可怕的暴力事件,从此变成陌路人。不久,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随父亲逃往美国。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阿米尔不时感到有愧于哈山,经常被罪疚感缠绕。这时一通来自远方的电话,令他决定冒险回到塔利班政权下的故乡,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并为之赎罪,希望可以为童年好友尽最后一点力,却发现了一个父亲埋藏多年的秘密…

拍摄过程

片中的故事发生于阿富汗,但基于安全考虑,电影大部分情节都在中国新疆喀什拍摄。小演员都是从阿富汗找的。因为剧情中的性侵犯在阿富汗十分敏感,因此在阿富汗禁止播影,而扮演小哈桑的演员阿罕卖德·汗·马米扎德的父亲担心其安全,阿罕卖德也说他的朋友都认为他本人被强奸了,虽然在该镜头中找了替身。由于安全理由,拍摄后四名小演员都搬到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生活,连同一名家长陪同,由电影公司派拉蒙负责所有生活费,直至他们成年。

电影和小说情节的区别

  • 小说中阿米尔作为第一人称更多讲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 小说中说哈桑有兔唇,而电影里没有说明。
  • 电影中哈桑被性侵的描写更明确一些。
  • 电影中,同样的小阿米尔演员演出逃往巴基斯坦的故事,显得和前面斗风筝的事情相距不远;小说中两件事相差4年多。
  • 小说中阿瑟夫告诉手下如果阿米尔获胜让他走;电影中阿米尔和索赫拉博是在阿瑟夫手下的追逐中破窗而逃。
  • 电影中没有阿米尔出版自己作品遇到困难的描写。
  • 电影中对阿米尔和萨拉雅不孕的描写非常简略。
  • 电影中没有描述阿米尔无法证明索赫拉博是孤儿,而无法取得美国签证,从而收养索赫拉博。同样索赫拉博因此想要自杀也没有提及。

获奖

该电影获得2008年第65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及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争议

2021年8月30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政府在京举行的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对于美方边指责和抹黑新疆边来为电影取景一事的看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言人徐贵相表示:“‘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之名入侵阿富汗,使阿富汗处于战乱动荡之中,难以找到和平与安宁之所,所以剧组就选择到中国新疆喀什塔县等地取景拍摄。美国给阿富汗带来了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连拍部电影都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地。而中国新疆安定祥和,美国却视而不见,反而污称新疆侵犯了人权,‘这是多么的虚伪’”。

8月3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其当天的新闻节目中,指控美国这部拍摄的以阿富汗为背景的电影《追风筝的人》,其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取景自中国新疆。报道指出美国打着“侵犯人权”的旗号诬蔑新疆和美化自己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

简评

眼泪为哈桑而流:第一次是哈桑被三人帮强暴,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却懦弱地逃跑,哈桑强忍着疼痛,拿着为阿米尔追回的风筝,从小巷走出来却若无其事。第二次是阿米尔读哈桑亲手写的信,“我梦想有一天神会带我们过上好日子,梦想我的儿子会成长为好人、自由的人、重要的人,我梦想鲜花会再次于喀布尔的大街小巷上盛开,酒馆茶楼都传来动听的音乐,天空中有风筝飞翔,我梦想有一天你能重返喀布尔,再度拜访我们儿时的土地,若你来了,会找到你忠诚的朋友在此等候,愿神永远与你同在。”可是,读信的此时此刻,忠诚的朋友早已不在。第三次是阿米尔带着索拉布放风筝,去追风筝时,对索拉布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真诚终于有了回应,他的孩子在余生所感受到的幸福,相信他也能感受到。

受最近阿富汗新闻的触动,翻出来想看却一直没看的这部电影。前半段要被阿米尔这个自私懦弱的小少爷气炸了!居然眼睁睁看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被强暴!以至于后面看到阿米尔以身犯险去解救哈桑遗孤的时候都感动不起来,这是迟到的赎罪啊!BTW了解到童年时光是在新疆拍摄的,因为阿富汗的战乱是无法拍出岁月静好的,真的很心酸。小时候觉得政治遥在天边不可触及,现在慢慢懂得政治无处不在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能生在和平年代的和平国家,深感庆幸。希望丑国霸权和恐怖主义消亡,还大家一个和平世界!

两段转折点都平稳渡过了,导演是不是过于放松了。斗风筝都能拍的跟战斗机似的,这倒很值得某些“大片”学习。但整体来说还是有些平淡了,前半段的叙事内容繁多,我想着后半段突入阿富汗会不会有高潮到来,结果并没有,导演就像巴士司机带着观众到此一游,纯粹路过。但其实故事本身又很容易使人共情,谁都有童年玩伴,故土家园,但并不是谁都面临过战争。对背离故土的人,战争是无法逃避的阴影,哈桑是阿米尔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阿米尔的懦弱,阿米尔的阴影,阿米尔的,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的“故乡”。世界上怎么会有哈桑这样的人呢,我嫉妒阿米尔,我愿意为哈桑打四星

电影讲述了一个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的友情与背叛,对于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刻画,从儿时到成年,对于原著的完成度和连贯性都是较高的,且对于原著也并未作出很大改动,这点非常良心。从儿时哈桑对阿米尔就拥有足够的包容度,然而却总是得到阿米尔的嘲笑和戏弄,为了给他捡风筝,自己受到身心伤害,而懦弱的阿米尔只是冷眼旁观,甚至嫌弃哈桑的懦弱,并想方设法赶走哈桑。多年后,阿米尔父亲逝世,他才被告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弥补自己对于哈桑的愧疚,他冒死将哈桑的儿子从战火中救出来,同时也得到了自己内心的自我救赎。

善良勇敢的哈山一直忠诚的保护着鼓励着少爷阿米尔,但懦弱的阿米尔在哈山受辱时却选择了逃避,让人又着急又气愤。内心的愧疚让阿米尔想方设法赶走了父亲非常信任的仆人父子,这种无耻和新生的愧疚让成年阿米尔冒死找回哈山的幼子并带回自己身边生活,也算自我救赎吧。苏联入侵时逃亡巴基斯坦途中遇到苏军士兵意图侮辱携幼子的产妇时,父亲大义凛然挺身而出训斥苏军士兵那段真的让人敬仰,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都明哲保身,他这种正义大无畏的精神体现的更明显。成年后的阿米尔得知妻子之前与人私奔同居也毅然接受,除了爱也冲破了民族观念的枷锁。有位愿意为你追风筝的人,真是幸福。

阿富汗再次被塔利班占领了时候,看看这部片子,感受下战乱中的阿富汗人的生活,记起年少轻狂的论断,阿富汗人本来就没水没电,断水断电对她们有什么用。影片男主从男孩到男人,从懦弱,内疚到充满勇气敢于行动,从阿富汗到美国再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历程中,充满了热闹祥和与战乱荒凉甚至恐怖的气氛对比,“他们甚至不让放风筝”“不是我说的,是神的旨意”,可是,毕竟,哈山和索拉博这父子两代的少年人都选择了在面对亲人危难时拿起他们的弓弹,拯救他人,也拯救自己。“我什么都愿意为你做”,多少的怯懦和担忧阻碍着每一个懦弱者的行动,然而,幸好,也总还有人突破了它。

以主人公Amir的经历侧面展现了阿富汗独特的宗教、种族、文化背景与社会变迁。斗风筝这一并不被人周知的活动,充满神秘色彩,Amir因其年少怯懦没有在仆人/最好的玩伴因为他追风筝而被施以暴行时施以援手,而面对悔恨与挣扎却进一步采取诬陷措施将其赶出家门,始终面临良心的谴责。在父亲去世后,惊天内幕揭开,仆人竟是兄弟,他回到已被塔利班占领的祖屋和儿时长大的地方,解救被扣押的侄子,完成了一场跨越数年的自我救赎,真正放下心里的包袱。在没有看过原著的情况下,影片情节变化曲折,父亲冒生命之险勇敢对抗意图侵犯妇女意志的大兵等细节也颇为动容。许多影评说第三人称视角的论述没有文字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转变那般细腻,希望后续再读一读原著。PS:阿富汗人和俄罗斯人应该是世仇吧。

鉴于最近阿富汗的局势,特意观看了这部电影。一个胆小懦弱的子弟,成长为一个只身入狼穴救人的男人。原著我没看过,听说很惹人眼泪。电影在情感上的表达倒是比较中规中矩。电影有四个部分让我有感:一是“国家会赶走这些侵略者”的台词,结合最近阿富汗的美军大撤退,简直巧妙。二是到了美国后身躯佝偻的父亲,充满了慈爱,让人感到有依靠。三是对比,从前满街都是追风筝的孩子,战争后孤儿院门口拄拐杖“奔跑”的孤儿,满目疮痍,不胜感激啊。四四对风筝比赛镜头的运用,让人看起来特别有空战的体验,特别舒服的视角。

书看完挺久了,整体比较还原原著。但大量剧情压缩成2h的电影,明显感觉到仓促,有种把剧情完整讲完就已经很不容易的感觉,所以电影省去了很多,主角的心理变化、后续剧情的铺垫都不够。我记得看书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阿米尔童年的懦弱和诬陷哈桑是因为父亲“无理由”的偏爱,但电影中完全没有体现,会让没看过书的人无法理解阿米尔的举动吧。不过这些问题瑕不掩瑜,在看到“为你,千千万万遍”那句话时,我的眼眶还是湿润了,每次读到这句话都无法不被感动。这是一个战争和种族歧视背景下,讲述友谊、忠诚、勇敢和自我救赎的故事,要素很多,但作者融合得很好,熬成了一锅美味的汤。

通常来说我是个原著党,比如《朗读者》,我觉得拍成电影即便评价很高我也不会喜欢,看了果然不满意,但是追风筝的人我完全可以接受,拍的很好,选角出色,尤其没有很煽情而是带着些许克制,十几年前在大学图书馆花了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情节忘记一半,书里畸形的社会形态和某些人的变态嗜好让我开了眼界,另外感觉这本书多少带着一些美国价值观,如今看了这部片,令人陷入更深的思索,这部作品似乎没那么简单,令人感动的故事下其实埋着吃人这两个字,,“仁慈正义”的男主父亲口中的兄弟,那应该算是义子,可是阿里是在他家做了四十年的仆人忠心耿耿,阿里是口中的兄弟,还是家里的仆人?OK,,居然在妻子难产死后一年,私通了阿里老婆,他深感抱歉,打发了阿里老婆走了。嗯?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刚从喀什回来,里面有一个景区叫高台民居,有上千年的历史,可惜已经在整改了,因为马上要整顿拆除了,所以不能进去。为了看一眼高台民居的原貌,只能找到它被取景的《追风筝的人》而窥探一二。发现观感还不错,比起原著细腻的心理活动,影片更注重直接的镜头表达。哈桑象征阿富汗民族本身,身上带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悲情色彩,是失落的文明,被侵害的客体,是勇气延续的火种。阿米尔是哈桑凌辱的目击者,同样成为阿富汗时代悲剧的见证者,却天然丧失了斗争风骨。必须承认,个体的悲剧往往和时代悲剧挂钩,个体就是时代的缩影,拯救个体的境遇和救赎一个民族其实本质上并非不可同日而语。

中午忙里偷闲看个电影版的算弥补当时书没看完的遗憾了,自从阿米尔对那场针对哈桑的暴行视而不见之后,对这个人物就一直没有好感,即使他为了救哈桑的儿子被打得很惨(这段打戏也太不走心了,坏蛋ltp被弹珠打中眼珠子流出来的血竟然那么粘稠,是番茄酱吧?),直到后面他教小男孩放风筝的时候回头对他说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才开始原谅他,这句call back 太催泪了。电影制作上来说给3星,拉踩俄罗斯人可不要太明显哦,是明涵吧?多出来的一星给原著,如果有天堂的话,希望哈桑小天使在天堂能一直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获得奖项

  • 第65届金球奖
    第65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6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6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外语片 / 最佳原创配乐
追风筝的人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