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2010)
ノルウェイの森UP:2022-05-10
挪威的森林是于2010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执导,电影入围竞逐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殊荣金狮奖。
剧情
故事在1967年开始,在神户就读高中的主角渡边彻,有一名好友木月(キズキ)和他的青梅竹马女友直子,木月其后自杀。渡边彻独自往东京升读大学,期间巧遇木月的前女友直子,两人开始发展情侣关系。直子患上了忧郁症,进了京都一间名为“阿美寮”的集体精神病疗养院。渡边彻此时认识了性格活泼的女生小林绿,伴随着主角的,是多愁善感的直子和野性活泼小林绿的三角关系,以及这学运频密的六十年代。
制作
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畅销作品,原著小说中的重要角色均在角色名单中。此外本作小说的名称,由披头士创作的曲目(Norwegian Wood)已确定会成为本作的主题曲,并用在目前所发放的一段31秒的预告当中。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本作的配乐由欧美乐团电台司令的第二创作灵魂——强尼·格林伍德负责。拍摄场景除了日本外,亦曾到法国取景。根据目前的拍摄现场报导,得知导演对细节的要求一丝不苟,包括对演员头部的细微高度,或是灯光所拍摄的光度与距离等也有强烈标准。此外为重现1969年的生活面貌,除了任何会出现在镜头前的物品虽与该年代的物品相符外,连不在拍摄范围内的物品也放置了当时型号的物品。
角色
- 松山研一:渡边彻
- 菊地凛子:直子
- 水原希子:小林绿
- 高良健吾:木月(キズキ)
- 玉山铁二:永泽学长
- 雾岛丽香:石田玲子阿姨(レイコさん)
获得奖项
- 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我最喜爱的男女主角-我最喜爱的女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造型设计 - 第5届亚太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金狮奖 - 第20届悉尼电影节
提名:Sydney Film Prize —— Best Film
简评
还好不是上半年看的这部电影,毕竟是“在悲伤中彻底悲伤”的故事。每一个人都经历着情绪的洗礼,每一个人也都主动找寻着这样的情绪。我没看过原著小说,这个电影拍的emm... 看的出来导演想用力的讲故事,又想用力的文艺,然而我既没能好好的看懂故事,也没完全感受到想表达的美感与情绪。另外就是大陆华录版蓝光只有125分钟,比日版和加长版都少了些内容,就让本就凌乱的剧情更加支离破碎了[扶额]…死了的人一直就死了,可是我们还要活下去啊
一篇流水账式的“故作伤痛”电影,如果把所有人物的内心活动、社会背景、沟通之间情绪的传递,每个人物自我的心理剖析、对爱和性的认知这些核心要素都简化式地剧情递进,就很容易出现“为赋新词强说愁”形式上的空洞。陈英雄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文本中本来在“瞬间”时刻的放大变成了如此情节上的赶,好像生怕故事讲不完一样,每个都走马观花式地临摹了一遍,又马上消失。每个人就像电影中的任务载体,强行推进各自毫无血色的功能属性,来完成一部本应靠“血色的生命力”来表达生命的虚无的僵尸型青春片
《挪威的森林》原著是没有认真读过的,打四星的原因是因为看完了这电影,忽然读懂了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的巡礼之年》。两者在我看来是种奇妙的互文现义。也许所有的作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作者,也无论他出多少著作,真正反复涂抹的主题只有一个。也许村上笔下的人生,就是青春的哀伤与生死得失的交汇,还有以时间为代价的漫长治愈。也许冷暖交替,才是人生的真相。春暖时不忘冬的寒冷,而冬寒时要相信春天终会来临。
我倒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片子只有六分,缺少了很多铺垫,大段时间都是用来表达情绪或者用背景明亮暗淡暗示主题。但是我还是给了四分。说实话的确是没看过原书的没办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作为电影没有讲好故事是失败的。看过书的又觉得差了很大一部分重要的内容。但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算是我的文学梦的开端,第一次看这书时我刚刚十二岁,书里大部分内容都不是很明白,到现在不知重复了几遍这部电影,正正好好二十四岁。可能这部电影作为电影是失败的,但是它给了我提供了一种视觉讯号,让我把情绪与记忆贯穿下来在头脑里。另一说影片很喜欢用吵闹的音乐硬切换至很静的状态,多次使用这个技巧,试图把情绪打乱了,这个也是导演想表达的把。
对不起,我没有经历那些一直伴随在青春的阴影当中。但我现在知道一点,性不是满足淫欲的。有些性能带来安慰,能在深渊中在拉一把。直子失去木月是痛苦的,她一点点坠落。满足不了木月基本需求,她肯定会一辈子懊悔,这也必定会导致那样的结局这部电影没有小说那样的感觉,但是我觉得翻拍成电影很困难,表达出里面的情感引起共鸣更是难。小说基本的故事电影也体现出来了 只是没有那么的细致。也只能最大程度上展现出这样电影版《挪威的森林》
陈英雄将村上的文本抽离为身体强度与情绪的呈现,因此,剧情本身则成为了一种pretext,用来作为支撑几场性爱场景的虚假框架,《挪威的森林》电影版几乎是一次完全背离原著的翻拍,陈英雄最大程度地过滤了他所无感的,日本左翼运动的寓言,相反,直子身体的再次出现中断了渡边面对时代精神的迷茫,关于昭和日本的retrospective在越南裔美术设计的作用下被偷换为热带殖民主义的实现场地,对于导演而言,村上春树所描写的不过是身体快感如何在追溯之中成为儒学伦理式的超越性存在,正如影片淡化了直子的精神问题以及其所居住的京都疗养院,而是一个以殖民时期越南法国式庄园作为蓝本的绿色结界,她和玲子的关系也从室友转变为带有等级色彩的小姐-女仆。
看的是央视大删节版(还好不是配音是原声),看得我整一个大迷惑,完全成了糖水片+PPT,情感发展铺垫看不到,过场卡顿生硬,重要情节删得七零八落(木月的死就这么简单带过了??像个笑话),连故事最精髓的中心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都没了,还剩什么?剩下的就成了直子病情发展史,抑郁的传染完全盖过了“我”从懵懂少年跨入残酷世界的成长迷惘主题(爱与信任的内核、人与人羁绊的产生、伤痛的愈合、自我的醒悟等)。已经不知道该批评导演还是批评CCTV了。只有镜头语言能夸夸,色调很高级,风景很迷人,静物构图也够做作(导演怎么这么爱演员脸部大特写?)。对演员来说是不太好演,压抑和爆发不好把握。松山、玉山、高良美死我了,呜呜。菊地正常发挥,水原又怪又妙,都和我想的直子、绿子差别挺大。
每个人都期望对方向前走,可有些人的疤痕总是要在未来再度面对血溅的那一刻,爱的分量很重,一个人的好和他的刺都要去爱。村上的小说确实不好视觉化,滨口正是找到了一个情感载体(戏剧、车辆)才能用影像营造情感,反观陈英雄几乎大量的铺陈音乐,但是他拍的好,音乐用的不俗气每一段几乎都和人物本身动作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同时调度与情感也十分精准(排除相遇的那一场,从服装到表演都像很多年前的偶像剧)。
腾讯看的只有95分钟!!!不知道155分钟还有什么内容,看起来连同音乐也是断断续续的。我只觉得跟原著相比真的特别不一样!木月、渡边,绿子、玲子,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书里描写的那样深刻迷惘。尤其是男主的演技我真的很难评…直子其实挺漂亮的~完全就把《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拍成了一个青春伤感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画面还是很美的~尤其是在绿色草地那边!
从村上决定用倒叙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到渡边给绿字爸喂黄瓜,到他沉湎于直子和渡边一起听玲子弹吉他,到他借着渡边的口说出初美让他最有姐姐的感觉,就奠定了挪威的森林不会是一部三级片,而是一部写给像他一样的人的长剧情,也奠定了挪威的森林在我们这样的人眼中是不可以被以其他方式传递的,它必须是村上的笔+一段恰好的时间。我看了三四遍小说,第一遍中,最终我看到的是如阳光般的绿子和渡边在一起,是个happy ending,结局也像阳光一般,后面几遍渡边的电话里便戛然而止,我变成了渡边,渡边是我,至于和绿子的事情,又像是无形的变成了我自己面对自己时间的态度,抽象化了。而因为过于得压缩,这部片子反而有了种恐怖片的感觉,直子从一开始在我眼中就不恐怖,她从一开始就仿佛知道了自己的最后。
也有很多人斥责说渡边太滥情了,周旋于直子、绿子、玲子之间。但这三个人其实可看做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直子是青春的纯粹,绿子是成年的悸动,玲子是中年的泰然。当然,渡边真正爱的是直子和绿子。渡边和玲子那场性爱是村上春树最富有哲学的一个情节,我没有看到欲,相反是看到了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叫挪威的森林呢,森林有着自然、清新与纯净的标签,同时也充满了孤寂、黑暗与迷失,我们在森林中坚守初心,同时也容易在森林中迷失自我,但如果能有一个人能在广袤的森林中携手自己前行,那将是多么幸运,这么一个人要是一个相当清醒的人才能担此重任。对渡边来说,直子是让自己沉溺迷失在森林里的人,而绿子就是那个清醒的人,是森林里温暖的信号灯,能让渡边看到前方的道路。
多年前,在学校貌似看过小说,对于我这种过目就忘的,现在真的不记得内容,也是说明没有入心。所以今天看这部影片,完全是路人甲的视角。 2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全片的女人都想和渡边睡,就是满眼的绿,推着跑的镜头生硬地然后你卡擦看下一个镜头、再下一个镜头,直到最后,渡边个绿子的电话,满脸问号 不得不承认,画面真心很美,也有种直冲心底的焦灼浮躁与凄凉,室内的光影也恰当其分,但直子死后,渡边在海边独处的配乐有种不搭的做作,用力过猛反而让人抵触。 由于是看了下原著党的评论,才懂了一点影片的删减。我更愿意相信,死亡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坚强、阳光活下去,才是生活! 嗯,打算再去看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