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4)

UP:2022-05-0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中国大陆拍摄的电影,改编自奥地利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早期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于2005年上映。主题音乐是林海作曲的《琵琶语》,收录入专辑《琵琶相》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评分:7.6 导演:徐静蕾 编剧:斯蒂芬·茨威格 / 徐静蕾
主演:徐静蕾 / 姜文 / 黄觉 / 焦晃 / 孙飞虎 / 苏小明 / 林源 / 马恩然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9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上映:2005-03-04(中国大陆)
IMDb:tt042423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简介

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岁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来信,此信出自一个濒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对他将近20年的爱恋,但他却一无所知。
  18年前,13岁的女孩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变搬到了别处后,女孩并没对作家忘情。几年过去,女孩变成女学生(徐静蕾)回到原来的住处,如愿以偿与作家有了交往,但作家对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学生没有任何印象。作家有事离开,自此音信全无,女学生在绝望的等待中生下她与作家的结晶,并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生活变作依附有钱男人的交际花。又过几年,女学生变成女人,再遇她深爱多年的作家时,对方仍没把她认出。

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徐静蕾 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李屏宾 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徐静蕾

简评

情感上目的基本达到,深情中透露着凄美,真挚中显露着淡漠,一个女人的爱情史,一部于浪漫从序曲到结尾的完整悲剧。改编得在于简约,失在于一些迁移有失根据(如身家变迁)。利用符号如苹果、花,象征具体的意味,电影化上一般,用了景深镜头以窗隔出前后景。表演上比较克制隐忍,还是比较出色的。比如跨过门槛、握住花盆,沉默也有其内心出处。叙事的调子过于低沉潺缓。最后的推镜头加上不高的画质很有些恐怖。嵌套在近代历史中的含义值得玩味。

先看的原著再看的电影,在原著中我更多的是看到爱情,而在电影里,则变成了爱欲,也不知道是姜文的问题还是中国化的问题。所以,我更多的能感受到欲望的存在,有点可怕说真的。当然,姜文并没有让人出戏的感觉,但他身上野性的气息太多,也许换一个稍微清瘦一点,或者说男性气质没那么突出的会好一些?真的,是真的想和姜文睡一次,这种带着孩子气的男性荷尔蒙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拒绝呢?回到书,一个被欲望/爱支配的女人,本身是带有着被毁灭的美感,但徐静蕾呢,也许是声音太过于平静,反而失去了癫狂的感觉,失去了歇斯底里的那种?对于我而言,我已经失去了一个用生命爱我的人,我只能像动物一样活着了,以自己的欲望作为生活的底色,不能,也没资格去追求什么了。

“琵琶语”的弦儿拨得我心稀乱潦草,很多冬天的镜头很喜欢,“像是一个暧昧的邀请”好喜欢,在“爱”里可能没有自尊没有原则,但“爱”这个事儿好像的确并不是所有心灵都能承受的,他或许可以心怀天下,可以写出小说,却无法爱。当无法爱了,生命也就无所谓继续了,信也便结束,我喜欢这样的,爱=文字=生命,于是=存在。给男主的镜头很少很含混很克制,这我很喜欢,他不能说话,他只能被构建,被爱着,他并不能存在。以前读过小说的,现在有点忘了。这“爱”好婉转却也好深刻,我好喜欢,似乎这便是我作为女性的爱的方式,我自深深处有点认同,又有点怀疑,有点好奇。

这个故事本质上有些扭曲,一个有恋父情结的内向少女,爱上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作家,其实女主角心里明白她和作家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仍沉浸在自己那炽热而单纯的爱情想象中,这种过分的感性会让人觉得有些恨铁不成钢,有些完全可以靠沟通解决的事却一定要放在心里,这段单向的感情像一条崎岖的山路,最终通向的只会是万丈深渊,很凄凉的结局。较原著来说,改编的不算很成功,从选角上就有偏差,姜文的气质不是很贴,而且剧情本土化之后缺少了原著特有的色彩,但旁白和琵琶语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这部电影,还算可以。

和城南旧事一样女主(林源饰,注:有哪些颜值高演技好却一直都不火的演员)美的不要不要的。这两部电影留给将来自己的女儿看,前提是得先找个女朋友。就故事本身我觉得不能对作家有过多的要求,如果作家正常娶妻生子那也写不出什么东西,出入各种场所带各种女人回家就跟人要吃饭一样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这个不能过度解读,作家有自己的粉丝团白玫瑰排着队进门作家能做的仅仅是留一夜,作家有个细节做的很好就是体贴至少演的跟真的一样。悲剧就在对于女主爱上了一个必须具备失忆技能才能从事此职业的男人。谈到用心你有勇气去爱管家吗?

又是一个痴心错付的故事。“我毫无准备,毫无阅历,我一头栽进了我的命运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算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即将结交的所有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可是当然,你从来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电影小时候看过,感动坏了,昨天室友偶然搜到又一起看了一遍,我还是爆哭。太懂女主的心了,一个童年不幸福的女孩,因为一个陌生男人的偶然出现,生命里出现了一道光,从此以后,你都是我生命里的光。看过茨维格的原著小说,很棒,虽然徐静蕾把这部电影拍成了自传的样子,但我觉得她恰恰是懂得了这个故事的精髓,而且把它本土化的很好,让本土的人更能理解这个故事,理解主人公的心声。大约每个童年不幸福的女孩都希望遇见这一道光吧,哪怕一生不得,一次被抛弃,但起码在那个悲伤战乱的年代,心里还有一短美好的回忆作为支撑。“如果哪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

,好几次我都想拖进度条,最后我还是拖了,我用三倍速看才觉得是正常的,很多长镜头我觉得没啥意义,包括很多人物的行动,没啥信息点在镜头里,也有几个多余的好像是重复的镜头(比如徐先生咬了的苹果,用了一个长镜头,一个特写镜头,多此一举了),前半段我觉得很OK,后半段慢慢有变味的赶脚,所以才有人称为“极致的暗恋”吗?后半段我完全不能理解女主角的做法,不过管家的最后一个镜头有强制拉回主线的情绪,呃呃呃....

爱一个人会卑微到什么程度,我仿佛是你口袋里的怀表,绷紧着发条,而你却感觉不到,这根发条在暗中默默地为你数着每一分一秒,为你计算时间,带着沉默的心跳为你东奔西走,而在她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你可能只会匆匆的瞥他一眼,痴情,卑微,不计回报,这个陌生的女人用一生验证了,我爱你,与你无关,可能爱一个人就是卑微到这种地步吧。我的一生都属于你,而你却对我一无所有,可是如果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爱只是自我感动,可是心甘情愿这个词,看似卑微,其实也暗含着勇敢,因为那样去爱的人比谁都明白,爱的本质就是不求占有

虽说这部电影完完全全按照了小说的顺序拍摄下来,但确实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首先徐静蕾能将这个外国故事改为中国背景,取其了精髓,而且将女性的细腻都表达了出来,还是值得称赞的。保守但细致。//我想作为女人,徐静蕾内心也是想体验一回这个卑微的女子吧,或者作为女性的我们,或多或少对于这种炙恋,都有一种共鸣和共情。让我说徐静蕾必然有私心,但姜文的颜…我真的有点get不到?

我试图找出一些形容词,描述我观看时的心境。但发现我没法用直白的语言叙述心里的感受,因为影片本身,无论是旁白,演员的颦蹙,还是摄影,都在以一种易碎的姿态,保留太多没有说出口的东西。这些没有说出口的,埋在心里,酿成这样的自我折磨。所以我又不得不借物喻事,这里就好像一层薄薄的塑料膜 —— 你能若隐若现地看到那些酸楚,但你看不清,嗅不到,听不太见。薄膜的两边,都没有人愿意去戳穿它。那边不愿意显著地展示出来,我也不敢直爽地去触及。最后一个镜头尤其美丽。影片该很庆幸能用上《琵琶语》这首曲子。

仅看剪辑,四星马住重刷剪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由徐静蕾导演,徐静蕾、姜文、黄觉等主演,该片讲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了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 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play/149558293

获得奖项

  • 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摄影 / 最佳美术
    提名:最佳录音
  • 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获奖: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
  • 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提名:金贝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