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2007)
《我在伊朗长大》(法语:Persepolis,直译为波斯波利斯)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法国动画电影,改编自伊朗裔法籍漫画家玛嘉·莎塔碧创作的自传体漫画《我在伊朗长大》。
评分:8.7
导演:文森特·帕兰德 / 玛嘉·莎塔琵
编剧:玛嘉·莎塔琵 / 文森特·帕兰德
主演:齐雅拉·马斯楚安尼 / 达尼埃尔·达里约 / 凯瑟琳·德纳芙 / 西蒙·阿布卡瑞安 / 加布里埃尔·洛普斯·贝尼茨 / 弗朗索瓦·杰罗斯梅 / 蒂莉·曼德布洛特 / 苏菲·艾崔 / 阿里耶·埃尔马莱 / 马蒂亚斯·姆利库斯 / 西恩·潘 / 吉娜·罗兰兹 / 马修·格克齐
类型:剧情 / 动画 / 传记
片长:96分钟 / 89分钟(TV)地区:法国 / 美国
语言:法语 / 英语 / 德语 / 波斯语
影片别名:茉莉人生(台) / 波斯波利斯
上映:2007-05-23(戛纳电影节)
IMDb:tt0808417
剧情简介
玛嘉是一个9岁小女孩,出身于德黑兰的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左翼知识分子家庭,外祖父是卡扎尔王朝的一个王子,也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曾任阿塞拜疆人民政府司法部长,最后作为政治犯死在巴列维王朝的监狱中,最敬爱的阿努什叔叔(其外祖父的侄子)则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伊朗人民党的党员,并因此被迫流亡苏联,后来在返回伊朗时被秘密警察逮捕。她喜爱西方流行文化,尤其喜爱李小龙和空手道。安拉和马克思则是她梦中的挚友,玛嘉的梦想是成为全宇宙最后一位先知。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在国内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制度,推行极其保守的社会政策,严格控制和抵制西方文化的传播,在学校强制灌输伊斯兰教义,女性被迫戴上头巾,宗教警察在街头监视着人们的一言一行,饮酒及各种为伊斯兰教法所不容忍的娱乐都被禁止。阿努什叔叔等共产主义者则被神权当局处决,阿努什叔叔临死前见了玛嘉最后一面,并告诉玛嘉:“你看着吧,总有一天无产阶级会掌握政权的”。随后,两伊战争爆发,许多年轻人受宗教宣传蛊惑参战而阵亡沙场。伊斯兰革命后的种种变化让向往自由的玛嘉感到极其压抑和痛苦。此外,她的叛逆和不安分亦使得双亲和祖母对她感到担忧。为了追求自己的喜好,她只能偷偷地去黑市购买黑胶唱片和喜爱的东西。原本以为生活还可以假借幻想而继续,直到两伊战争的程度加深,国内的政治、经济局势持续恶化,双亲只好决定把她寄养到他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朋友家中。在成长的岁月中不断地发生苦难,在被爱情刺得遍体鳞伤后,在西方的颓废事物让她迷茫时,玛嘉开始怀念家乡和双亲,还有外祖母与她身上的茉莉花香。她选择回到家乡,回到亲人与旧时的朋友身边,但是,为了追求自由和女性的解放,她又不得不离开伊朗.....
玛嘉·莎塔碧说:
“ | 我知道,当我选择说出这个故事,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故乡,波斯波利斯。那覆盖着蔼蔼白雪的阿尔伯兹山,以及外婆身上迷人的茉莉花香。然而,我选择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从古波斯文明的波斯波利斯, 直到现代伊斯兰下的神秘面纱。我永远记得外祖母的话: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这是我纯真的革命童年,我青春的爱情流浪。这是我的伊朗,我的家乡。这是我的《波斯波利斯》。 | ” |
技术
影片按照原始的绘本以黑白作为主色调。影片中除了“现代”的部分有颜色外,历史记叙的部分采用类似皮影戏的效果。将漫画版转变为动画版的过程,由艺术指导和执行制片人Marc Jousset重新设计。动画版署名是Perseprod Studio,同时还由Je Suis Bien Cotent和Pumpkin 3D这两个专业工作室负责制作。
评价
《我在伊朗长大》自放映以后,便受到很多影评人与观众的好评,并在IMDB上拥有很高的评分。
奖项
-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 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提名
- 第65届金球奖
- 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 第60届戛纳影展
- 获得评审团奖
- 金棕榈奖提名
- 2007 欧洲电影奖
- 最佳影片影片奖提名
获得奖项
- 第65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6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动画片 - 第26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 - 第23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7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动画片 - 第35届安妮奖
提名:Best Direct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duction / Best Writ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duction / 最佳配乐 / 最佳动画长片 / 最佳动画导演 / 最佳动画导演 / 最佳动画配乐 / 最佳动画剧本 - 第1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Best Foreign Independent Film -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动画长片 -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影片 - 第3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处女作
提名:César —— Best Music Written for a Film (Meilleure musique écrite pour un film) / 最佳影片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奖 / 狗狗棕榈奖
提名:金摄影机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文森特·帕兰德 Vincent Paronnaud导演
- 玛嘉·莎塔琵 Marjane Satrapi导演
- 齐雅拉·马斯楚安尼 Chiara Mastroianni配 马贾内 Marjane
- 达尼埃尔·达里约 Danielle Darrieux配 奶奶 Grandma
- 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配 妈妈 Mom
- 西蒙·阿布卡瑞安 Simon Abkarian配 爸爸 Dad
简评
这玩意儿能入戛纳?我佛了……视听语言平平无奇,节奏太平均(尤其是淡入和淡出的速度),剧本更糟糕,看完我觉得很割裂:它确实反映了一些伊朗的现代历史与原教旨主义者上台后的社会现实,但实际上这些社会层面的内容跟主线是割裂的,它们没给女主的人生造成任何危机(比如虽然宗教警察从头到尾,但每一次都能被女主一家化险为夷),而且片中女主两次get down的最大原因竟然都是恋爱……最后女主想离婚就能离想出国就出国……麦基说过:"只有压力下的选择才能反映人物的深层性格";然而本片女主实际上没有经历过任何大的危机,她的人物弧光是扁平的,更多地通过奶奶的说教来补足,这使得本片总体上非常缺乏感染力,辜负了富有表现力的动画形式(比如对于革命分子处决那里动画的"滑稽"反而比血腥更有力量)。
8,女性成长视角观察伊朗社会变迁,整体还是偏精英视角,对神权政府的不满还是挺明显的,特别是前半部分,后面连接上作者伊朗侨民的身份,表现了海外伊朗人的无根属性和对故土的眷恋,整体表达还是比较清晰的,不过总体上对伊朗社会的反应是比较刻板和精英视角,外来者属性还是很强,有点浮于表面,这也是电影达不到一次别离那样电影高度的原因。电影画风还是非常棒的,黑白单线条色彩勾勒出剪影式画面效果表现力十足,而且电影刻意加入的轻松和自嘲桥段让电影也显得没那么沉重,总之我是挺尊重作者个人表达,虽然伊朗政府可能是不太喜欢电影中的某些桥段的。
你要是看到一部电影电影我在中国长大,主角都说法语,会觉得奇怪吗?要了解伊朗半个多世纪的变革,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女主家庭显然也是伊朗的既得利益阶层,如果她能接受思想的管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祖国过上很好的生活,然而当一个国家的既得利益者都无法忍受这个国家,那说明它真的不值得留恋了,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你可能死在街上也没人管,但是你好歹有买张机票就去的可能性,其他底层百姓当然连这种可能性都没有。所以,这只是伊朗上层家庭自由女性的逃亡而已,也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女的可能有点作,毕竟大多数没什么选择。既没有高行健的法语水平和政治文学家身份,更没有一个有钱开明的长辈。可以想象,这个导演的自叙传让她永远的自绝于她的祖国了,也算是向西方社会的投诚吧。
看完电影的直观感受,还是觉得想要讲的内容太多,剪裁不够利落,多条主线缠在一起,在段落铺排上没有做出很清楚的梳理,反而让影片有点失焦。但是在动画的表现上,画面的呈现形式还是很让人惊喜的,至少以我一个对动画本身兴趣不特别大的观众来说,还是相当被画面本身所吸引。先不论电影是一本书的改编,但是至少这个剧情可以看得出来,作者非常能够直面自己,但同时又带有对自己还有对这个社会的反思。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作者有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父母亲和长辈来领着他,并且放给更高更宽广的天空,鼓励去试错、冒险,但是要把我自己的有原则,不伤害别人、甚至在时间到来的时候成为为他人发声的人。
很早就关注同名图像小说了,刚看到动画版。导演太厉害了,能写能画能导,把自己创作的图像小说拍成这么棒的动画电影,大写地佩服。以至于观影过程太激动,只有目不转睛,才能不错过每一个精妙的动效和转场,多想一帧一帧地铺开看个仔细。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Marjane戴着耳机,听着朋克音乐尽情摇摆,镜头一转,窗外是枪林弹雨,个体对自由的追求与现实战争的残酷,在这里对比强烈,一下子把情绪提到了燃点,非常强烈地感受到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的伊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另外,Marjane的家庭教育也很棒,爸爸妈妈和酷酷的外婆,都是引导着Marjane,让她成为我们看到的Marjane的坚实力量。
+,数年间产生的巨变、地位低下的女性与此起彼伏的斗争,多舛是这一特殊国度的代名词。和预期不同之处在于本片重点在于“我”而非“伊朗”,而本就优渥的家境令主人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选择,无论是在故国他乡都难有的归属感还是因而产生的“乡愁”都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真正身处底层的人民依然是失声的。对黑白分明的画风给予肯定,黑色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长袍与高压政策的指代,它在女学生并列时淹没青春面貌、在保守女性逼问时放大丑态、在斗士被处决时弥漫绝望,长袍禁锢了人们的身体却没有禁锢人们的思想,依然有想入非非的男性与满怀热忱的女性,依然有哪怕死亡也要享受片刻自由的灵魂。
移民法国的伊朗女画家maggie的成长史,从自由民主的伊朗上层家庭长大,爷爷叔叔为共产主义而牺牲,在伊朗革命后与宗教统治的氛围格格不入。外婆父母送13岁的她去奥地利,却无法融入她曾经心心念念的自由主义,但在重新回到德黑兰后她依然是异乡人,结束短暂的婚姻后前往法国。看完后下意识想起了上个月看乡村之眼的缅甸女孩的成长史,虽然时间地点人物阶级种种不同,但核心却是在这个流动的全球化下寻找自我归属的话题。我们看似拥有许多选择,能够奔赴他乡追求幸福,但更多情况却是进退两难的拧巴与踌躇。有很多人很多事在不停地冲击与洗刷我们的三观,而我究竟是谁,我还是我吗,是一个更具挑战的问题。九十分钟的动画里最出彩的是外婆,她支持年幼的孙女对寻找自我与自由,告诫她自尊与正直,像另一个译名茉香人生一般。
这部影片不仅讲述了一个女孩的自我成长,也展现了伊朗的政治动荡和宗教高压下人民追求自由生活的努力。女孩从逃避危险被动选择自由,到理性认知主动选择自由,这一人生历程中,奶奶的忠告和鼓励令人印象深刻:“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和诚实正直。”“我55年前就离婚了,那个年代没人离婚,但我认为独居也比和混蛋住好。”深深被她奶奶的魅力所吸引,那就是,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你都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像茉莉一样充满香气。
为什么要对脚用刑?因为那里的神经直达大脑;欧洲的大门向我打开,但是却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看见懒散自由和虚无主义的概念,如此的反差让我在开始时很不适应,但是后来我想为什么不呢?我在那些怪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我仍然格格不入,尤其假期再次提醒了我这一点。我看着电视直接抱着锅吃,一百万人,我四处漂泊停留,我的身体开始发育,我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而家人在战火中水深火热“绞刑——这是为了你们好!为了你们!”可以投降,但是他们选择死去——别忘记,你不要忘了为什么离开;在维也纳我是异乡人,回家之后我仍然是。走吧,继续,永远别回来
从陶朗歌知道莎塔碧的原著漫画是自传性作品。包括小女孩是前国王的后裔,所以在经济等多方面得到得到家庭的支持。这个故事虽是特例,但其黑白的基调与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时代性。鼓励她建立内在的integrity,不卑不亢地应对宗教社会,外祖母是近乎人生导师的角色。私人的印记反而让这个作品本身变得更有冲击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原著名为“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之都),女主虽难逃开异乡人的角色,但她学着接受并坦言自己是一个伊朗人。向世界呈现这个浓墨重彩的故事,也是表达伊朗女性的独立自主的途径。。
成人的故事也可以用动画很好阐述,黑白画风很特别。有个特别的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当女主在国外的时候,她说自己是异乡人,当从国外回到伊朗,自己格格不入依旧是异乡人。印证了那句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在这个片子里伊朗的战乱动荡不安,作为能生活在和平年代中国的我,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是说实在,这个片子实在称不上我在伊朗长大,毕竟女主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成长。对于其他伊朗人的人来说女主家富裕和开明,能自由选择国家生活,真的很幸运。令我真正怜悯的却是那些无力改变却只能苦苦忍受的其他基层的伊朗人民。女主的经历也没有很多励志的成分,只能算是她自己的个人成长故事而已。
记得好几年前看的时候就叫茉莉人生,不知为何现在普遍采用我在伊朗长大的翻译,感觉这个翻译并不合适,所谓消费伊斯兰革命、消费两伊战争的评价似乎很大程度也源于此,但这只是原著作者的人生。今时今日再看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女主在伊斯兰教国家生于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幸运,她因此而承受的撕裂感,以及作为第三世界的人民走向发达国家的时候所经受的那种好奇和傲慢的打探。最后她说自己来自伊朗,但我依然感受到女性作为第二性的漂浮感,想起曾经和男性朋友讨论过地缘归属感,我只能说,女人没有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