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2002)

Minority ReportUP:2022-04-17

《少数派报告》(英语:Minority Report,香港译《未来报告》,台湾译《关键报告》)是一部于2002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剧情根据由菲利普·狄克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汤姆·克鲁斯主演。

少数派报告

评分:7.8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斯科特·弗兰克 / 乔恩·科恩 / 菲利普·迪克
主演:汤姆·克鲁斯 / 科林·法瑞尔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萨曼莎·莫顿 / 凯瑟琳·莫里斯
类型:科幻 / 惊悚 / 犯罪
片长:145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瑞典语
影片别名:关键报告(台) / 未来报告(港)
上映:2002-06-21(美国)
IMDb:tt0181689

剧情

2054年,科技发展至颠峰,但是因为化学物质的滥用,也产生了新的疾病,在某个地区出生的一批新生儿,因为在母体内遭遇严重的化学污染,而产生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其中三位力量最稳定的孩子,被称为“先知”。“先知”能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并利用科技读取他们脑波的画面,所以在罪犯犯罪之前,就已经被犯罪预防组织的警察逮捕并获刑。而华盛顿特区则作为该系统的试行地区。

约翰(汤姆·克鲁斯饰)就是犯罪预防组织的行动主管。在一次通过“先知”成功阻止了一起因外遇引起的双人命案之后,约翰隐约感觉到这看似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中所隐含的漏洞。

之后约翰在带领联邦警察(FBI)参观完“先知”系统后,其中一名女先知阿嘉莎给约翰看了一段过去已结案的命案片段。之后不久“先知”系统出具了一份命案预告,预告显示约翰将会谋杀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结果被犯罪预防组织的同袍和联邦警察追捕。约翰被迫带着阿嘉莎逃出并找到设计该系统的教授,教授只是告知要在阿嘉莎脑中找回那个片段。之后在一个朋友开的虚拟现实体验店查阅阿嘉莎的记忆,结果还是给出那段已结案的片段。之后决定找到那个会被谋杀的人,结果发现对方持有死去儿子的照片和过于诡异的急于求死,意外中还是杀死了对方而被迫继续逃亡。负责追捕约翰的联邦警察丹尼到场后发现凶案现场的异常,并且从店铺所获的阿嘉莎影像和系统记录的已结案影像进行对比,发现了实际上是两宗相似的谋杀案,却因此发现犯罪预防组织局长劳马尔的秘密而被局长暗中杀害。

约翰最后去到前妻家暂避并整理线索后悟出其中的问题,但还是被犯罪预防组织追上抓捕。前妻深信丈夫清白,在试探局长的反应后,救出丈夫,并在犯罪预防组织升级为全国局的庆祝会上,播放了局长利用职权谋杀阿嘉莎母亲(也就是阿嘉莎所看见的“已结案”案件)并通过“先知”系统缺陷将两次谋杀事件伪造成同一件事件的片段。“先知”系统随即出具了一份新的命案预告,劳马尔将会杀死约翰,约翰出现,迫使劳马尔做出抉择:杀死约翰,证明系统有效,并承担谋杀罪名;或不杀约翰,证明系统有缺陷而不能正常投入使用。不过最终劳马尔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被迫选择自杀来了结这一切。由于局长的秘密曝光,系统的缺陷性也因此暴露而停用,约翰获得清白,三名先知也摆脱系统的囚禁而能平静地度过余生。

角色

  • 汤姆·克鲁斯 饰演 约翰·安德顿
  • 麦斯·冯·西度 饰演 劳马尔·伯杰斯
  • 莎曼莎·莫顿(英语:Samantha Morton) 饰演 阿嘉莎·莱佛利
  • 柯林·法洛 饰演 丹尼·威特沃

发行

评价

电影收获了普遍影评人的好评。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245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221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90%,平均得分8.1分(满分10分),且该网站还将其列入2002年最佳电影之一。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37篇评论文章,其中34篇予以好评,无差评,3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80(满分100)。

参见

  • 关键报告 (小说)
  • 关键报告 (电子游戏)(英语:Minority Report: Everybody Runs)

本片耗资超过1亿美元,而全球票房收入是投资的三倍,其DVD进入市场仅仅几个月就销售了4百万份。该片囊括4项土星奖,包括最佳科幻电影奖和最佳导演奖。他还获得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提名。
2015年福斯广播公司制作电视剧版的《关键报告》,执行制作人是史提芬·史匹堡,2015年9月21日首播,故事内容为电影版十年后的续集。福斯广播公司于10月9日宣布将原订的13集删减至10集。

简评

简单一点说,好看!但是不够深入,作为一部商业片算是挺成功了,绝对视觉效果上妥妥的(除了摘眼睛啥的镜头我是真的不敢看555),但是本身在这个大背景设定下可以思考的一些关于预知未来/犯罪心理/人性的这些七七八八的问题基本都没得到什么思考,思想性缺乏,倒不是说电影就一定要讨论些什么深沉的话题,就是单纯觉得有点浪费设定罢了演员都很喜欢呀!阿汤哥是我心中超标志的大帅哥了(x)科林这段时间感觉也是颜值巅峰,就是便当啥的存在感低了点,人物塑造很迷,老爷子就更不用说了,只希望我自己长到70+的时候也还能这么帅

设定很不错,故事也算圆的上,就是有一些细节,现在看已经觉得超前的过于浮夸了,但是在当时应该看起来非常新潮高科技。另外有一些情节回想起来奇奇怪怪的,比如害男主孩子的人的动机显得不太成立,男主已经被通缉了,连眼球的权限都不删的吗,男主要被捕了,就让他的队友一次又一次去抓他?不避嫌就算了,失败一次都不换一队人的啊?就非得上演兄弟情深又死活抓不住的戏码……另外女主这么聪明,从一点点对不上的细节就知道去找前夫,当时孩子丢了的时候,她咋不发挥一下聪明才智呢?而且按照前面老头肯狠下心来杀人的性格,他知道自己说走嘴了,就自己去参加发布会了,放女主走了?这些情节根本经不起推敲嘛,三星,不能再多了。

在剧情反转之前,情节和影像叙事水准都是传统但绝对高效的,反转后,观众突然被当成了巨婴,被喂了好几口“智商掉线”的角色反应,归根结底是商业主旋律受众倒逼的处理,造成的结果便是幼儿园提示的配乐和搬砖编剧的台词和结尾削弱了本片对于,人,在明知未来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探讨。斯皮尔伯格还是适合拍儿童商业片,中途突然转向人工智能——造神的探讨也无疾而终,一个剧本一旦急得要给答案,那就必垮无疑,可惜,浪费了一个本能拍出比肩库布里克的题材。亏还致敬了发条橙和大开眼戒,还不如致敬自己的人工智能和世界之战来得实在。

3?4?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即使是在原著写出来的1950年代,逮捕和定罪量刑是同一个机构完成的设定也太容易联想到腐败;“少数派报告”应该是指同一犯罪场景的不同预言,应该作为片子最重要的主题引起思考,但最后唯一的一份少数派报告竟然是另一个凶杀案,两个都是事实,那还引起什么思考?自毁关键,直接使深度思考整部片子的可能性崩塌。几乎是在看到主角杀人的瞬间我就猜出是要找到杀儿子的凶手,而影片拖了2个小时揭晓这一极其容易猜到的谜题;法瑞尔扮演的警官猜到高层犯下了凶杀案,还单独跟一个高层说出来,很降智。最后,不动脑地看完,欣赏一下两位帅警官就完了。

一部出自汤姆克鲁斯、外加斯皮尔伯格的梦幻组合,超级炫酷,真是惊悚片,大晚上的看得我心惊胆颤,换眼睛那一段,我几乎都闭着眼睛听过去了;最后居然有追着自己的眼球的镜头,,我也渐渐理解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为他痴迷了。惊诧于很难表现的外来图景,居然是二十年前、就能用视觉画面表现得如此流畅,几乎天衣无缝。电影技术虽日臻完美,可人性深处有着永恒的残缺。可以想象,所谓的预知未来,现实中却会成恐怖片。所谓的真相,却是以巨大的谎言为基础。男主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抽丝剥茧去挖掘真相的过程,是让观众始终紧张刺激、心悸胸闷的因素。真是脑洞大开的好电影,只是愚笨又胆小的我,好像不太适合看这类电影。

给John换眼球的人好眼熟,原来是越狱里的,但感觉好像权游里的猎狗啊!为什么他要在冰箱里放个一模一样的但是发霉的三明治和牛奶呢..在汽车组装厂,John被嵌进车里,结果这车组完直接出厂开走了可还行..然后就开到了一个像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地方?女发明家那段一度让我有些恍惚..这是要用植物大反击吗..染了毒瘾的父母的后代就是先知,这个设定也有些牵强,但毕竟是02年的电影,对未来的一些设定还是挺亮眼的,就看2054年能不能实现飞车,小蜘蛛,无处不在的动态电子屏,无接触控制手套和换眼球手术了

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新好莱坞时代的叙事特征最为显著的的电影。巨型屏幕以及飞行汽车等科幻设计提供视觉奇观,扎实且带有显著后现代特点的原作提供世界观架构,八九十年代的(以冷战为主)的政治惊悚类型作品提供叙事范式,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眼睛的喻象又让电影带有了神秘主义色彩和CULT片的气质,同时辅以动作和悬疑元素,可谓将新好莱坞多元素复合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连续的冲突和反转以及出色的镜头调度和配乐保证了极其良好的观感,作为商业电影或许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相比起预知犯罪系统所引发的对自由意志以及公权力的讨论,电影中技术主导和低隐私的社会我想同样也值得关注。

能改变的都不是过去,能预知的都不是未来。借用一句话,概括了全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科幻作品,细节有待推敲,大主题却发人深省,多年过去重看,依然觉得是一部佳作。新颖的创意,搭配流畅的运镜和剪辑,145分钟的时长并不觉得沉闷,而是感慨那惊人的想象力。也许诺兰执导这部作品在细节上会处理的更加扎实,但斯皮尔伯格动作电影独有的喜剧感却是无可代替的,这么多年来王晶也只是学到了皮毛。将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化繁为简,用一个言简意赅的方式来讲述,很难不爱这样的电影。

不是一部硬科幻片,但有一个优秀的悬疑故事。当然,凶手的身份并不难猜,只是揭露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该紧就紧,该松就松,片中有两枪开得我心跳都漏了一拍,足够惊悚。全片最有趣的镜头是C段乔恩回顾妻儿的影像,妻子错位的人脸与乔恩都面向镜头而不是呈现出对视,让人看见了记忆会骗人的一面,现实已物是人非。缺点是后半段太过急促,结局也美好得像是错觉,以及儿子的真实处境没有答案,三人中除了Famale以外的两位双胞胎形同工具人,似乎在电影里毫无必要存在,其他也有不少剧情漏洞,可惜没有拍得更好。

个人超喜欢,和《人工智能》风格较近,可能是没看过菲利普的原著。对里面奇景的展现很超凡脱俗,那段360度的未来公路实在震撼我双眼,换在2003年我可能原地起跳。打光存在一点滥情的嫌疑,但力度并没有失去。阿汤哥比《世界之战》里的表演好多了,主打悬疑的类型也选得好。关于这个故事里黑暗的,冷酷的基调,即使斯皮尔伯格再无视也没有掩盖住。那只眼睛在他新世纪的电影实在是难得一寻。归根结底还是看想象力吧,毕竟还是商业片,丰富的想象力加上足够的完成度,实属佳作。稍微有点长。

#26 杨老师上课提到的片子,确实很精彩!看得人倒吸凉气,如果不是结局收尾如此草率狗血可能更加一星。且全片对少数派报告也没怎么更深入。说到底还是有关自由的议题。自由权无法简单求和比较大小;权力机构不能无视所谓少数。几乎所有逻辑问题都是行动中带着先知所致,预测者参与命运的事实,一定会造成悖谬。最后:Sean到底去哪了!!!Lamar自杀杀的也太快了吧能不能再多说几句啊...狗尾续貂,前面哲学层面的探讨一下子就崩塌了。

斯皮尔伯格有种超能力,可以把悬念迭起的科幻惊悚改编成虎头蛇尾而又节奏失准的冗长商业片教学模板,烂得四平八稳。科幻小说概念先行前提之下可以适度谅解的扁平人物塑造搬上银幕简直是大型灾难,Tom Cruise的平板演技倒也刚好够应付这类毫无弧光的伟光正样板角色,还有更无聊的一类演员吗?导演力图塑造未来美学体系的野心呼之欲出堪称露骨,却彻底失于平庸的想象力。完全的情节驱动,恶趣味的几处植入风格脱轨,人物几乎全为随心所欲支配的工具,而最应锐意表达的关于命运先决和自由意志的核心探讨沦为一纸废话。最后凭空劈头盖脸强迫观众目睹的核心家庭价值宣扬,恶臭更是有如腐坏长蛆的面包。所谓的反乌托邦,不过拍成了片中无孔不入的猖獗广告。除了Colin Farrell亲吻项链的时刻和毫不费力的美丽,这部片子没有存在的必要。

获得奖项

  •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hievement in Special Visual Effects / 最佳视觉特效
  • 第29届土星奖
    第29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科幻电影 / 最佳编剧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特效 / 最佳特效 / 最佳特效 / 最佳特效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化妆 / 最佳服装 / 最佳特别版DVD
  • 第15届欧洲电影奖
    第15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 第42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42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6届好莱坞电影奖
    第6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Hollywood Movie of the Year
  • 第2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2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12届MTV电影奖
    第12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动作场面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音效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