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走(2010)

Never Let Me GoUP:2022-04-15

别让我走

评分:7.7 导演:马克·罗曼尼克 编剧:石黑一雄 / 亚历克斯·加兰
主演:凯瑞·穆里根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伊兹·米克尔-斯莫 / 凯拉·奈特莉 / 查理·罗 / 艾拉·珀内尔 / 夏洛特·兰普林 / 莎莉·霍金斯 / 凯特·布兹·伦纳 / 汉娜·夏普 / 克里斯蒂娜·凯拉菲尔 / 奥利弗·帕森斯 / 卢克·布莱恩特 / 菲德利斯·摩根 / 达米安·托马斯 / 娜塔莉·理查德 / 大卫·斯特恩 / 安德丽娅·赖斯伯勒 / 多姆纳尔·格里森
类型:剧情 / 爱情 / 科幻
片长:103分钟地区:英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爱·别让我走(港) / 不离不弃 / 永远别让我走 / 不要让我走 / 克隆学校 / 莫失莫忘 / 千万别丢下我 / 爱别离
上映:2010-09-03(特柳赖德电影节)
IMDb:tt1334260

别让我走简介

28岁的女子凯西(凯瑞·穆丽根 Carey Mulligan 饰)自幼生活在校风严谨的寄宿学校海尔森,汤米(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和露丝(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是她最重要的两个朋友。少男少女们在英国乡间那温暖阳光的沐浴下,度过了人生最青涩浪漫的时刻,也收获着真挚的友情。然而某天,少男少女们却从露西老师(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的口中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海尔森的终极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器官捐献者,他们必须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直到年轻的生命之花凋零。在18岁之际,他们得以走出海尔森,去往各地的寄宿学校。黯然的命运如影随形,在短暂的生命中他们还将经历更多……
  本片根据英国日裔小说作家石黑一雄的同名原作改编,并荣获2010年英国独立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Carey Mulligan)。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马克·罗曼尼克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凯瑞·穆里根 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凯瑞·穆里根

简评

最令我的痛苦的两个片段:一是校长解释为何要有艺廊是为了检验克隆人有没有灵魂,而是Tommy在夜色里的嘶吼声,听得我直接落泪。网上有很多人争论为什么不反抗以及原书作者如何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民族特性……这些争论对我而言都不重要。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个关于不反抗的克隆人平凡短暂而悲惨的故事。反抗者的故事自有他人来书写。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镜头,冷静克制到几近冷酷的地步,无人问津Ruth的死,校长解释真相时严肃的面容,还有那段旷野间受伤的嘶吼,没有煽情,只有沉默和在其中弥漫的痛苦。

满满的古典英伦风。好喜欢!虽说是科幻片,但完全被故事的情节感动到流泪不止!全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效果,只有内敛隐忍克制的情绪。那种爱到深处而又彻底无助的感觉,只有懂真爱的人才能理解,才能感到痛彻心扉!你先走了,我在望着远远的地平线。当我也步入此路,我会看见你在远处的地平线向我招手,直到我看见了你。“我们设立画廊并不是为了看清你们的灵魂,而是为了检验你们是否有灵魂。”“我们的生命真的与我们所救之人如此不同吗?我们都将终结。”看完后久久难已平复……好痛惜,悲凉!女主角演得相当棒!几乎全是内心戏,情绪把握得非常精准到位。这才是好演员啊!

哇,这片有几段拍得劲头有点大的,可惜整体性上没那么强。应该找更好的导演来才配得上这么好的原作。很有石黑一雄的味道,那种不流泪却心碎的感觉,强烈得想遮掩都遮掩不住。凯瑞·穆里根也是影后级的表现,以前从没发现她这么厉害,和那个罗南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另外两个和她配戏的太弱了,凯拉·奈特莉还能说只是平淡,加菲尔德则完全在状态之外,没有一次的表演是对的,完全和穆里根没有配合。印象中好莱坞的演员演技烂到这种程度的似乎也不多见。

石黑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电影躺在自己的想看列表里很久了。以过往经验来说,喜欢的书改编成电影,总感觉原著带来的感觉难以超越,虽然这可能跟载体本身的特性也有关系。但从技法上来讲,仍然认为本作在交代故事背景和刻画人物情感方面做得不够,这带来的问题是氛围渲染之外,人物动机显得有些薄弱,感情表现也不如原著。另外我记得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凯西寻找那盒磁带的情节也被删除了。但同时也不得不说,在整体氛围营造和人物表演上,都大致还原了读书时的感受和印象——非常英国式的“科幻片”(当然了,所有科幻作品的内核都不在于过去或者未来,而在于现在)。特别喜欢女主的长相和表演。片尾处凯西和汤米在告别之际的对视,以及与之呼应的孩提时代心灵感应般的视线交汇,二者的呼应让爱情在宿命面前的不堪一击得到具象。

石黑一雄的文本是关乎记忆的,加之长于心理细节的刻画而疏于情节的起伏,因此影像化后原著中通过让读者不断跟随Kathy的回忆来逼近关于Helsham的真相的手法难以复现——因此,在原著中经过反复铺陈及至结尾Kathy见到夫人得知真相后方才化解的谜团,以及随之而来的绝望与寒凉,在影片25分钟左右时便借Lucy之口遭到令人遗憾的卸载(以及随之而来的逻辑上的漏洞:既然早已知晓身份,为何不经反抗与挣扎便走向毁灭);而原先Tommy与Kathy之间模糊不定的朦胧情愫则被不加质疑的青梅竹马的关系所替换——虽然从另一方面来看,恰恰是对于原本侧重心理描写的小说的视觉化才显露出石黑一雄作品中被绵长的内心活动所遮蔽的“真实”情节的清冷残酷。

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同名原作《别让我走》(2005)改编。全片画面色调晦暗、冷峻,音乐绵长、克制,从始至终似乎都在暗示悲剧和绝望。按照逻辑来理解,本片的科幻成分应该是大背景的设定上,故事发生在一个平行宇宙,人类在1952年用人类活体移植的办法成功医治了曾经的大部分绝症,人类平均寿命突破了100岁。在该设定下,故事着眼于那些被豢养的活体造物(影片原对白You poor creatures)的命运。全片情绪内敛,没有什么大的感情宣泄,临近结尾处男主Tommy在小路中的怒吼是对命运最大的不甘,绝望弥漫在影片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秒钟,任何希望都会被无情的碾碎,女主看似 “超脱”,实则是最纯粹的 “绝望”。

许是看过不少探讨非自然出生的“人”(机器人、克隆人)是否存在“人性”和“灵魂”的片子,那些作品回归“人性”最原始的渴望--自由,为不被奴役而反抗的剧情屡见不鲜,因此在此片中克隆人表现出的克制、隐忍、顺从,让人觉得视角新奇,而不是突出“自然人”对“克隆人”的剥削。从克隆人极度无私、不会反抗的设定出发,讨论这样一群“人”卑微的爱情也是最真挚的感情,更显得人性光辉的可贵。作者不用着任何笔墨,观众为这悲剧的三角恋故事流下的泪水足以说明,剥夺生存及爱与被爱的权利,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克制而又深沉,非常致郁。

英国电影,根据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改编。坦白讲,不太像科幻片,更像是探讨生命意义问题的文艺片。故事其实不错,从知道这些人命中注定要做器官捐赠者之后的剧情打动到我了,表面是科学伦理问题,但深层次上故事想探讨的是生命的意义,电影结尾还是个留白的,其实就对应生命的存在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基于现有的伦理道德,牺牲一个群体换取另一些人生命的延续肯定对牺牲者来讲不公平,感动也就来自这种换位思考带来的淡淡的委屈。电影表达风格含蓄委婉,配乐很到位,演员演技很棒,本身节奏这么慢的电影容易觉得无聊,我也不太会给五星,但这部是真的有境界,拍得也确实好,给五星鼓励一下。

.04. 在2021年看过书、并被书暴击之后,就一直很犹豫要不要看这个电影。太悲凉太无奈,在看书的时候这种感觉几乎是贯穿始终的,而电影里这三人组强大的表演、通片灰黄色调的和大量空旷的镜头、以及内敛克制将对白独白精减到少之又少的剧本,使得整个电影看下来跟读书的体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直都认为《别让我走》是石黑一雄文学作品的巅峰,尽管他早在89年就凭《长日将尽》拿下布克奖,这本书是他将文学造诣和社会人伦批判及思辨高度平衡的巨作,而电影的改编,在我看来没有减损原著的文学性及争议思辨度的一丝一毫。时年不到25岁的童姥和KK以及27岁的加菲,太美好了,他们三位在今日皆可独当一面的巨星,都将各自表演生涯至今为止最敏感脆弱和纤细的切面留在这部片子里。

作为原著党,其实环境氛围的营造与原著的感觉是一致的,直观捐献的画面也让原著不那么明显的冷漠残忍特别具有冲击力,演员形象演技都不错,电影篇幅所限抓取三人的情感关系为脉络也可以理解,但正因为如此,对三人情感关系的描写实在太粗糙了,原著那么多可以用的段落要么不用要么一带而过,尤其是男女主角之间的真爱,在书里有很多细节证明他们是真的SOULMATE,尤其是在诺福克那一段,然而在电影里只铺垫了青梅竹马,重逢后两人爱情的产生忽如其来。不过加菲和穆里根头发剃了剪了之后演技飙升(前头青春期那段实在有些尴尬),情绪完全到位。奈特莉被衬托得有些惨烈。整个电影的遗憾,是与原著对宿命的沉默忍受和记忆的慰藉相比更着重于科幻设定,所以最后的落点是漂浮的,克隆人的遭遇,与电影观众作为的人有何干涉,这个联系是没有建立的。

#BFI #MemberPicks 10年拍了一部05年小说改编的电影,内容上雷同05年电影《逃出克隆岛》,对比克隆岛内核探讨克隆人衍生出的道德问题,本片则是在“不道德”这个反乌托邦的背景下表现爱情,电影的情节就在“满是伤痛”的爱情和反乌托邦的道德观念下交织前行,即使这个爱情并不是单纯台面上表现的爱情,但爱就是让影片给人感觉没抓住重点,就像是马上要饿死的两个人你侬我侬的炫耀那爱情的美好,也就只有结尾处稍带有讽刺意味的点了一下这个世界。视听则很大程度规避了残酷社会,而大量用于服务“爱情”这个主题,大远景,慢摇,浅焦正反打,都在强调人物与环境,相比于画面中展现飞鸟,我更想看到固定镜头那种压抑感,而不是诗意的爱情结合“反乌托邦社会”下的爱情观。

因为原著是在学校要读的书所以看的电影。画面质感和氛围感都很不错,但同时总感觉缺了一点什么。小说里的情节经历了很明显的压缩,许多的转折总是觉得还是有点突然,尽管这自然有着整体叙事篇幅的考量。人物塑造也比原著简单。不过整体总的来说影片的整个氛围,场景,以及探讨的一些内容(同原著)都是我相当感兴趣甚至对我很重要的。我对那种生命总有一天要消亡,以及在此之前的无助,迷茫和焦虑特别着迷。视觉上很好伴随着的还有宁静,孤独,干净,且相当有意境的景色画风。难得在描绘我心里的一些感受。

获得奖项

  •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配乐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年度被忽略影片 / 十佳影片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新人导演
  • 第37届土星奖
    第37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科幻电影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编剧 / 最佳女配角
  •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麒麟奖
  • 第13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第13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最佳英国独立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