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女士(2016)

Miss SloaneUP:2022-04-04

《斯隆女士》(英语:Miss Sloane,香港译《枪狂帝国》,台湾译《攻敌必救》)是一部2016年美国及法国合拍的政治惊悚片(英语:Political thriller),由约翰·麦登执导,强纳森·佩雷拉编剧。电影主演包括洁西卡·雀丝坦、马克·史壮、古古·玛芭塔-劳与麦可·斯图巴。

斯隆女士

评分:8.8 导演:约翰·马登 编剧:乔纳森·佩雷拉
主演:杰西卡·查斯坦 / 古古·姆巴塔-劳 / 约翰·利思戈 / 艾丽森·皮尔 / 迈克尔·斯图巴 / 马克·斯特朗 / 杰克·莱西 / 道格拉斯·史密斯 / 萨姆·沃特森 / 迪伦·贝克 / 恩尼斯·埃斯莫 / 梅格翰·法伊 / 亚历桑德拉·卡斯蒂略 / 凯尔·麦克 / 杰克·默里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132分钟地区:美国 / 法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枪狂帝国(港) / 攻敌必救(台) / 斯隆夫人
上映:2016-11-11(AFI影展)
IMDb:tt4540710

剧情

伊莉莎白·丝隆(洁西卡·雀丝坦饰演)是一名美国国会中具有权威且坚持主见的游说客,她具有高明的交涉手腕,贿赂、恐吓、敲诈、窃听、制造新闻,样样精通。由于美国枪械暴力问题严重,丝隆这次的任务是督促立法,增加枪枝管制,她为了揭发内幕,不惜在参议院听証会上赌上自己的生涯,但她是否能突破重重难关呢?

演员

  • 洁西卡·雀丝坦 饰 伊莉莎白·丝隆(Elizabeth Sloane)
  • 马克·史壮 饰 鲁道夫·史密特(Rodolfo Schmidt)
  • 古古·玛芭塔-劳 饰 爱丝美·玛纽加瑞(Esme Manucharian)
  • 麦可·斯图巴 饰 帕特·康诺斯(Pat Connors)
  • 艾莉森·皮尔 饰 珍·摩洛伊(Jane Molloy)
  • 杰克·拉齐 饰 福特(Forde)
  • 山姆·华特斯顿 饰 乔治·杜邦(George Dupont)
  • 约翰·李斯高 饰 美国参议员朗·史佩林(U.S. Senator Ron M. Sperling)
  • 道格拉斯·史密斯 饰 亚里士(Alex)
  • 梅根·费伊(英语:Meghann Fahy) 饰 克拉拉·汤姆森(Clara Thomson)
  • 恩尼斯·埃斯莫(英语:Ennis Esmer) 饰 布莱恩(Brian)

制作

2015年9月,宣布洁西卡·雀丝坦将加入由约翰·麦登执导、强纳森·佩雷拉编剧的电影中。电影由班·布朗宁的FilmNation Entertainment(英语:FilmNation Entertainment)所制作,派屈克·朱将担任监制,而欧罗巴影业则负责全球发行、制作和资助电影。2016年1月,宣布艾莉森·皮尔确认参演。同月,杰克·拉齐和古古·玛芭塔-劳加入演出。2016年2月,道格拉斯·史密斯、马克·史壮、麦可·斯图巴、山姆·华特斯顿、约翰·李斯高与恩尼斯·埃斯莫(英语:Ennis Esmer)都已确认参演本片。2016年3月,梅根·费伊(英语:Meghann Fahy)加入演出。而麦克斯·里奇尔(英语:Max Richter)被聘来为电影配乐。

拍摄

主体摄影于2016年2月12日在多伦多开拍。2016年3月,洁西卡·雀丝坦被发现她正在参与拍摄。多伦多的制作于2016年3月30日。2016年4月,剧组移至华盛顿特区拍摄。电影的拍摄于2016年4月6日结束。

发行

2016年8月,官方释出两张洁西卡·雀丝坦的剧照。《攻敌必救》于2016年11月11日在AFI影展上作全球首映。电影也于2016年11月13日的纳帕谷影展上放映。《攻敌必救》原定于2016年12月9日在美国上映,后改至2016年11月25日有限上映。

评价

《攻敌必救》获得的评价以正面居多。烂番茄基于131条评论,新鲜度71%,平均得分6.5/10。在Metacritic上获得63分,代表「整体正面的评价」。

票房

在北美,《攻敌必救》与《圣诞搞轰趴》、《爱情卷土重来(英语:The Bounce Back)》及广泛上映的《迷离字恋》共同上映竞争,估计能从首周末获得200万至400万美元的票房。美国首周末票房仅180万美元,排名当周第十一。《攻敌必救》的最终票房总计370万美元,对比预算的1300万美元来说,表现不佳。

荣誉

奖项和提名
奖项日期类别得奖者结果参考
女性电影记者联盟2016年12月21日最英勇演出洁西卡·雀丝坦提名
金球奖2017年1月8日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洁西卡·雀丝坦提名
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2016年12月5日(英语: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16)华盛顿特区最佳形象《攻敌必救》提名
日本电影学院奖2018年3月2日最佳外语片奖《攻敌必救》提名

电影最初于2016年11月11日在AFI影展上首映,并于2016年11月25日由欧罗巴影业排在美国有限上映,而法国则定于2017年3月8日上映。《攻敌必救》获得了普遍好评,并使洁西卡·雀丝坦入围了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但全球票房仅达预算一半。

简评

虽然被戏称为禁片,但其实它里面的政治元素只是一个故事背景,这部电影隐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辩论题,斯隆女士为了她眼里那个崇高的目标,可以不顾他人感受/道德甚至不顾法律,把所有人当作棋子最终达成了她想要的结果,那么斯隆女士是高尚还是卑鄙的呢?是不是高尚的目标,一定要通过高尚的手段达成呢?可斯隆很清楚,要想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做一件正确而高尚的事到底有多难,现实世界里,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往往做不成她想做的事,因为道德顾虑太多,或者说她要顾及自己的形象以及荣誉,那么一个怀有崇高目标且坚定不移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利用这社会的恶性潜规则,意图以这世界的恶来改变这个世界,你觉得这样的人是圣人还是魔鬼呢? BV1GZ4y1g74y

第一,这个打光师简直是完蛋,刚开始把劳模姐的脸整得惨白,还有惨白的办公室背景,让我一度以为是个烂片;第二,我粉上劳模姐了,我喜欢她这种自然不做作的演技,不是告诉所有人快看我在演戏那种,反面教材参考石头姐(并不是说她差);第三,编剧首战确实牛逼,就是少那种流畅的成熟感,还有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台词本身的问题,那大长从句我还没看完就过去了,反而又没什么信息量,没必要;第四,从政治题材来讲,很出色的制作水准,不过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这种题材更像是在看报纸,你在进入冷冰冰的冠冕堂皇的政治环境里,更不容易感受到电影本身包含的那种娱乐感。

斯隆女士是一部太让我惊艳的电影。她从不掩饰自己的企图心。为了达到目的她利用了身边所有人隐私+弱点。甚至在不知会对方的情况下把它当成击溃对手的武器。当你以为她只会置身事外时,操纵别人,自己全身而退的时候,她同时又多方布眼线,暗中操作。提前规划。甚至为了反对“反武器法案”能不惜故意露出把柄,就是为了在听证会上的致命一击。最终把自己送进监狱也无所谓。感谢斯隆女士,让我看到一个女性在职场上也可以狠辣精准,无所畏惧。最后,“提前预知判断”“信任一个人至少需要五年”和我一贯的认知不谋而合。(其实我认为那位牛郎是败笔,如果在现实中,牛郎并不会如此有情有义)

劳模姐太美了,声音也好好听,一个人立那说个不停就能支撑我看完这两个多小时 就电影本身来说,节奏分寸掌控得很稳,快中有序,高密度台词让人相当过瘾,就完成度来看,这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在劳模姐完美演技的衬托下,Miss Sloane这位“呼风唤雨的说客”形象被塑造得锋利又立体,但剧本安排得有点过于牵强了,差点要拍成特务片了,不过也就图个爽,结尾转折确实用得太掉价,现实一点其实更容易引人深思

主角的行为动机一直隐藏到结尾才予以揭晓,其实她只是在追逐尽可能big的胜利捎带禁抢而已,摆下一盘大棋把自己也算进去最后两败俱伤,属实是邓布利多行为。事实上,不难发现这样的吹哨人往往都要和女主一样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因为与其说是rats做了民主体制中的寄生虫,不如说所谓体制从来都是由追逐个人私利的rats建构的,所有政治团体不过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耗子窝,真正讲求大义的角色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只存在于大众肤浅虚幻的构想里

只有我看到了这个女性独立主义强人背后的心酸,无奈和无人分享的痛苦吗?当你高兴是没有人可以分享你的喜悦,当你悲伤无助时,也没有人能给你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看完之后,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事业无法给予我们全部,但是人真的是需要同伴需要分享,睡前泪流满面,醒后又觉得靠人人会走,靠树树会倒,依旧不如靠自己才是最完美的。牛逼的斯隆女士,这等智商,定力和判断力,洞察力,还有如此狠辣的心和手段,不禁让我想到了曾经一位故人。

很有戏剧性,理解为什么电影要选择这样的人物。但像游说行业自己就是比枪支泛滥还要严重的问题,整部电影以斯隆为由头,实际在科普美国游说这个行业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你先放一放故事本身,想想这里面的参议员是如何被一个又一个经济利益集团所影响,而非他的选民。就知道这是多么腐败的一个系统。你会说人家把这些曝出来了,但实际上这就是美国社会的稳定之处,正如片中告诉你的,你知道又如何,支持禁枪的占大多数,真正投票的没几个,就是这样

节奏超快,勉强跟上,编剧能力很强,这样高节奏强逻辑的台词很考验功力,当然也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劳模姐这部戏里确实美得惊人,各方面的美,爽文大女主的感觉,但是结局是以牺牲自己的前途为代价的取胜,显得她的付出更加无私。这类高节奏探讨社会事件的影片是美利坚特色,想了想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感觉的片子,大概是社会性质决定的,不过我们有中国特色影片,就是讲述无私奉献劳动者的影片,如果有个好编剧,也是同样可以拍好的。说到底好片子和社会性质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缺编剧。

天呐,年度炸场燃爆发言来了!其实从开始密集过快的语速进入剧情还不是太友好,毕竟彼岸的国家政治体系,枪支合法,以及政客说客的角色对我来说都是不熟悉的。甚至看到发言之前我都觉得也是一般工整的职场政治法律等等剧情片,节奏也很稳,表演也不错,但毕竟讲的不是熟悉领域的故事,最多就四星了。在她没发言之前,我竟然还巧合想到咀嚼假如她非法监控到天大的犯罪证据该要怎么判定的司法问题,然后炸场发言就来了,这种义正严辞的控诉,彻底反转的事实与证据,配合听证会现场群体的各个镜头以及稳步推进的bgm,斯隆女王一个人干翻了整个政治体系的rats!惊艳的不只是一抹烈焰红唇,更叹服她单枪匹马捍卫理念的决心与正义!实在是太牛太精彩了!献上我的膝盖和五星!

昨天看完黑寡妇,今天拿这个来洗眼睛。首先劳模姐的表演真的太赏心悦目了!再者就是本片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细节处理相当到位,各人物工作的专业程度超级高,双方阵营智商在线(十分值得国内绝大部分职场电视剧学习,浓妆加刻意摆拍的装b是令人作呕的!充实的剧本加上高水平的演员在随着剧情的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的游刃有余与极致冷静的气质跟压迫感才令人拍手叫绝);整个剧本层次分明,大体分三幕,每二十分钟甚至十分钟一个高潮,全程无尿点。看完我还特地去确认了一下整个故事确实是虚构的。

单纯从电影的制作艺术正面,它很好,节奏、演员,剧情的走势在慢慢上升,知道最后一张底牌被打出来,也是给对手的致命一击,它会让你赞不绝口。同时它也是一把利刃,隔开了美国或是其他一些国家所谓民主的选举背后的金钱和权利的游戏,他们不仅仅是一群“精英”,他们更是一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们不惜利用善良人的一切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要轻易去玩政治,一般人玩不明白的,最起码我应该没有这个实力。

也许想要成功,最大的先决条件就是孤独,偏执,冷酷,而且不相信任何人。斯隆女士是完美的美国职业游说经理人。她取得成功的手段包括但不仅限于跟踪,偷拍,窃听,暴露团队成员隐私,使用个人账户筹集捐助款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为取得成功而根本无所谓道义和手段的人。但看完了整部片子,我是对这个人恨不起来,这是在这种体制当中的常态,你做到冠军,要赢就要把自己当成机器而不是人。所以斯隆可以夜里三点马上开会,说跳槽便跳槽,靠兴奋类药物维持自己不困。也可以以自己的科技小团队游走在法律道德边缘,一切的一切只是要赢。但我仍然看到她在剧中前后的转变,从我要赢,变成我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乃至于最后用自毁前程达到逆转乾坤。这种题材的电影,与斯隆女士这样的人,是挖掘民主制度黑暗的工具,也是宣扬自信的基本盘。

获得奖项

  •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华盛顿特区最佳写照
  • 第74届金球奖
    第74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