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

Death on the NileUP:2022-04-01

《尼罗河上的惨案》(英语:Death on the Nile)是1978年出品的一部英国电影,是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3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行进在尼罗河上的一起游艇上发生的三起杀人事件及比利时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对事件的调查,最终波洛将游客召集起来,揭示了三起案件的真相。该电影在埃及实地取景拍摄,把一些埃及的著名景点如孟卡拉金字塔、卡纳克神庙和阿布辛贝勒石窟寺融入紧张的剧情之中。影片由约翰·吉勒明导演,其中的波洛由皮特·乌斯蒂诺夫扮演,他后来继续在《阳光下的罪恶》等片中里扮演波洛。

尼罗河上的惨案

评分:8.5 导演:约翰·吉勒明 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主演:彼得·乌斯蒂诺夫 / 简·伯金 / 洛伊丝·奇利斯 / 贝蒂·戴维斯 / 米亚·法罗 / 乔·芬奇 / 奥丽维娅·赫西 / I·S·乔哈尔 / 乔治·肯尼迪 / 安吉拉·兰斯伯瑞 / 西蒙·麦考金戴尔 / 大卫·尼文 / 玛吉·史密斯 / 杰克·瓦尔登 / 哈里·安德鲁斯
类型:剧情 / 悬疑 / 犯罪
片长:140 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尼罗河上谋杀案 / 尼罗河谋杀案
上映:1979-07(中国大陆)
IMDb:tt0077413

剧情

暗流涌动

电影从百万富翁的继承人林内特·瑞吉薇小姐和她的好友杰基·德贝勒福特的会面开始。杰基向林内特推荐自己的未婚夫西蒙·道尔来帮她管理庄园。林内特勉强同意了,但她见到西蒙之后,两人即迅速陷入热恋,并很快结婚了。两人在各地度蜜月的途中,杰基总会突然出现破坏他们的两人世界,一直追到了埃及。也在埃及游览的波洛发现了危险,试图劝说杰基,但杰基不听。西蒙设计摆脱了杰基的追逐,自己和林内特,波洛等人上了游览尼罗河的蒸汽游船。在船上,波洛发现几名乘客都和林内特小姐有仇,而她的财产托管人潘宁顿也试图让她签订继续托管财产的文书,被雷斯上校阻止。

第二天早上,乘客们上岸前往卡纳克神庙游玩。当大家在巨大的石柱间穿行的时候,一大块石头被人推下来,差点砸死西蒙和林内特。惊魂未定的两人之后前往阿布辛贝勒神庙游览,杰基却又突然出现。入夜之后波洛再次劝告杰基,让她回头,仍遭到满心仇恨的杰基的拒绝。当天晚上杰基出现在活动室里,边喝着酒边哼着《弗兰奇和琼尼》(Frankie and Johnny,内容为被抛弃的女子杀死了移情别恋的前恋人),她拉住罗萨里小姐,要给她讲自己的经历。大家散去之后,西蒙和杰基争吵起来,喝醉了的杰基开枪打中了西蒙的腿,西蒙拿手帕捂住伤口,让罗萨莉小姐去找鲍尔斯小姐把半疯的杰基看护好,罗萨里小姐和听到枪声赶来的弗格森先生把杰基拉走,罗萨里叫来鲍尔斯给杰基打了麻醉剂。而弗格森把贝斯纳大夫找来处理西蒙的伤。过后弗格森去寻找那支枪,却发现枪不见了。

三起惨案

第三天早上,林内特被发现死在自己床上,死因是睡眠中头部近距离受到枪击。船长让波洛和雷斯上校来处理这个事件。波洛认为应该是有人在赛蒙被抬出休息室治疗之后,有人进入了休息室,拿走了枪,杀死了林内特。经过两人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船上每个人几乎都有杀死林内特的动机,且没有不在现场证明。

人物动机
范斯凯勒太太觊觎林内特小姐的珍珠项链
鲍尔斯小姐父亲因老林内特而破产,家庭离散,自己只得成为护士
女仆人路易丝拿不到林内特许诺的金钱作嫁妆,而说她“刻薄鬼”
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弗格森曾说过像林内特这样的“寄生虫”应被被消灭掉,以警示别人。
奥特布恩夫人林内特认为奥特布恩夫人的小说诽谤了她,要起诉
奥特布恩小姐希望使她母亲不受诉讼,曾问过弗格森“对死者是否不存在诽谤”
安德鲁·潘宁顿按照老林内特的遗嘱,林内特一结婚就可以接管财产,让有挪用资金嫌疑的潘宁顿陷入窘境。
贝斯纳医生为林内特的朋友治病,结果病人发了疯,林内特将此事四处宣扬,使得贝斯纳的学院名声受到影响

而赛蒙因为被杰基打碎了腿骨,无法行动,所以没有杀人嫌疑。最希望杀死林内特的杰基则在枪击赛蒙之后就被打了麻醉药睡了一夜,也没有杀人嫌疑。

在波洛和雷斯上校继续调查的过程中,先是波洛的盥洗室里被人放进了眼镜蛇,波洛在墙上敲出三短三长三短的SOS求救信号,上校听到后赶来救了波洛。随即女佣人路易丝又被杀了。她的喉咙被人用贝斯纳大夫的手术刀割断了,手里攥着一千法郎纸币的一角。雷斯认为她一定是知道内情而试图向凶手要钱,结果反而遭到灭口。波洛则从路易丝的被杀和她之前的奇怪的语气有所思考。此时奥特布恩太太则说她知道了谁是杀害路易莎的凶手。在她正打算告诉波洛和赛蒙·道尔时,额头中弹身亡。

真相大白

波洛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公布了真相:赛蒙·道尔和杰基同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杰基在对赛蒙开枪时故意打偏,而赛蒙用红墨水染红的手帕捂住自己的腿,让在场的罗萨莉小姐和闻声而来弗格森觉得他被打中了。随后赛蒙要求弗格森和罗萨莉陪着杰基走出了活动室,自己则前往林内特的卧室杀人。之后,赛蒙回到活动室朝自己腿上补了一枪,取出弹壳,补上一颗子弹,造成只打过两枪的假象,然后把枪扔进了尼罗河。

贝斯纳大夫提出反对,认为即使赛蒙可以杀害林内特,也不可能杀死路易丝和奥特伯恩,因为他有腿伤而无法移动。波洛解释说因为另两个人是杰基杀的。路易丝在见到赛蒙之后用虚拟的语气暗示出她看到了杀人的过程,赛蒙告诉了杰基,杰基为了灭口,用偷来的手术刀杀死了路易丝,而她杀人走出舱门时后又恰好被奥特伯恩太太看到了,只得又打死了奥特伯恩太太。

波洛的推理说完之后,赛蒙认为他没有证据,波洛则指出可以通过“印模实验”来测量出赛蒙手上的硝烟反应。最后,杰基和赛蒙承认了他们一直是情人,赛蒙和林内特结婚只是为了获得财产。杰基拥抱了赛蒙之后,用手枪打死了他,随即自杀身亡。

和小说的不同

在角色上,电影为了使得情节紧凑,删去了小说中的范斯凯勒夫人的表妹科妮亚·罗伯森,艾林顿一家人和林内特的朋友约安娜等人。情节也对应的加以了改变,比如目击杰基开枪的人改成了罗萨莉,而本来追求柯妮雅而失败的弗格森在影片里追求的是罗萨莉并成功。在小说的结尾,波洛只是面对三四个人讲述了案情,并没有提到“印模实验”,赛蒙后来自己在盘问下崩溃,招认了一切。而波洛故意给杰基机会,让她杀死赛蒙后自杀。在电影里则是仿照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模式,波洛召集所有人分析案情,杰基趁人不备拿到了手枪,杀死赛蒙后自杀。

角色

演员角色注释
皮特·乌斯蒂诺夫赫尔克里·波洛比利时著名侦探
大卫·尼文雷斯上校波洛的朋友,曾在《牌中牌》等小说中出现
洛伊丝·奇利斯(英语:Lois Chiles)林内特·瑞吉薇·道尔继承了大笔财产的富家小姐
西蒙·麦克考金代尔(英语:Simon MacCorkindale)赛蒙·道尔林内特的丈夫,本来是杰基的未婚夫
米亚·法罗杰基·德贝尔福特本是林内特的好友,被赛蒙抛弃
珍·柏金路易丝·博格特林内特小姐的女仆人
乔治·肯尼迪(英语:George Kennedy)安德鲁·潘宁顿林内特小姐的财产托管人
贝蒂·戴维斯玛丽·范斯凯勒夫人
玛姬·史密斯鲍尔斯小姐范斯凯勒夫人的仆人
安吉拉·兰斯伯里赛勒姆·奥特布恩太太作家,作品涉及色情被禁
奥利维拉·赫西罗萨莉·奥特布恩奥特布恩太太的女儿
庄·芬奇(英语:Jon Finch)詹姆斯·弗格森社会主义者,自称“世界的公民”
杰克·沃尔顿(英语:Jack Warden)贝斯纳医生德国人,在苏黎世有医院
I·S·约哈(英语:I.S. Johar)乔德里游艇船长

反响

评价与获奖

尼罗河的惨案一片得到了普遍正面的评价,在烂番茄网站上的新鲜度是73%,在IMDB的投票评价为7.2/10,但评价不如1974年派拉蒙公司推出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安桑尼·鲍威尔为本片设计的服装使得她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的最佳服饰奖。安吉拉·兰斯博瑞获得国家评论协会的最佳女配角奖。皮特·乌斯蒂诺夫,安吉拉·兰斯博瑞和玛吉·史密斯分别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提名。影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外国影片提名。

配音版本

1978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在中国大陆上映,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进入国内的推理影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著名配音演员毕克、刘广宁、乔榛、邱岳峰、苏秀等对此片的配音也被称为杰作。

参见条目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赫丘勒·白罗

简评

7。早期悬疑电影在进入故事前总有一段人物登场戏,多样的台词、镜头、服化道也难掩这一部分的平淡无趣,但如本片一样运用得当确实可以通过突出一些特征加深印象,是应对大量出场人物很有效的处理模式。完整的故事和推理很精彩,但完成了人物介绍到进入主干还是拖了太多节奏,第一起命案到第二起命案之间的反复询问和猜想在故事设计上拓宽了嫌疑人的可能性但在观感上却带来一种令人疲惫的重复感,这也是电影不同于小说之处。

每次看阿加莎奶奶的小说都会震惊于她的想象力和逻辑,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怎么会有这么多关于谋杀欺骗的故事想法呢,但不得不说她确实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把这一个个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尼罗河上的惨案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甚至无人生还都没办法超过这部在我心中的地位,爱情的迷局、情人的背叛,一场本来应该浪漫美好的蜜月最终落得五人身亡,这难道就是富婆的魅力嘛【不是】。我惊叹于作案手法的巧妙,感叹于富婆遇人不淑的悲凉,这场三角关系最终落下帷幕,唯一让人比较感到难受的是富婆至始至终都不知晓是昔日好友和爱人联手的谋害,但也让我感到欣慰,起码她是带着蜜月的美好离世的。还是那句,富婆非得结婚就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吧。

本片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是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後又一“波洛”系列的作品。該片在懸念營造,節奏控制,場面調度和演員表演都拿出當時的最高水平,符合三十年代的精緻豪華的服裝風格更是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對埃及外景蒼茫遼闊的風光呈現更是美不勝收。可惜該片在故事層面雖然用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推理部分有些遜色,但依然不失為一部探討人性和詮釋愛情的經典作品。

由于拍摄的年代,本片戏剧感很重,演员的表演(语言,动作)带着夸张的成分,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看的悬疑片,特别是故事背景设置在埃及这个神秘的、具有宗教宿命感的历史之城,一群来自欧洲各国各怀鬼胎的男男女女来到东方国度,有一种“奇观”之感。同“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凶案发生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移动空间里,嫌疑人锁定于有限的乘客,几乎全员都有嫌疑,最终的凶手及其手段却往往令人意想不到。仿佛在这一个时空里,由他得手,而在另一时空里由于某些机缘巧合,是由她得手。但是富有的同时也是孤立无援的女继承人琳内特自出场起,就注定要遭人怨恨和眼红,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如同蚊蝇般驱之不去,她以为自己的枕边人可以共度余生,但最终却成为被算计和利用的枪下亡魂。凡涉及自身利益,在爱与恨、钱财与权力的蛊惑下,人类是野蛮动物的文明拟态。

电影的主题由波洛最后点了出来:“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这个主题当然有时代的局限性,多少有点偏男性主导,可以将这一句话修改一番,人的最大心愿是叫人爱ta。尼罗河上的惨案就是三角恋的悲剧——琳内特肯定是最大的冤种,她挖了闺蜜的墙角,以为自己找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男人西蒙,殊不知西蒙只是贪图她的钱财。杰奎琳其实也挺惨的,知道西蒙缺钱,于是合谋做了这么一出戏,杰奎琳无非是想找一个爱她,全心全意爱她的男人。西蒙就是一个软蛋,既辜负了琳内特,又拖累了杰奎琳。综上所述,爱情才是最大的危险。女人一定要小心,不要被渣男耽误时间。这一版波洛是我看过的四版波洛中最可爱的,经历了东方快车案件后,似乎波洛多了点人情味。早就发现为情所困杰奎琳,可能会行差踏错,也一直都在提醒杰奎琳,只可惜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

假装中枪那也太假了,且不说指甲油的质地和血的质地有多么的天差地别,一个名侦探和一个上校就看一下、摸一下或者闻一下也能知道是假的吧。中枪之后立马就会出血吧,血应该是哗哗的流吧,那么小瓶的指甲油就能倒出那么多“血”?是观音菩萨的小瓶子么难道?还有西蒙“中枪”后悟住腿,倒指甲油做出血状,那好几秒钟逗没出血,当周围人都是傻子呢?当观众都是傻子呢?最后,所以是谁推下了石头?就靠观众自己感觉的是演技浮夸的杰妮?就不用演一下指出来了?

这是2024年看的第1部电影,本来看的是2004年那一版,毕竟那版有普通话版本,不需要认认真真的看字幕。后来看到老版评分更高,就选择老版。断断续续花了两周时间,磕磕碰碰,终于把这一部纯英文版看完了。因为是40年前的影片,感觉影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镜头铺垫船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但最后突然推理出死者的丈夫是凶手,感觉比较跳跃,推理的逻辑性也不是很强。国外犯罪题材的电影欣赏起来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下次还是看中国版的犯罪片吧!

再看阿婆有点明白为啥侦探推理故事越来越难写了----和科技大进步也有关系,比如这个案子但凡有一个摄像头的就完全不会成立。和GPS后再无印第安纳琼斯一样,侦探动脑子破案的浪漫色彩也留在过往了。我甚至联想到这几年越来越多克奇幻是不是因为深海是唯一人类还难以看到的地方这个版本演员的气质太棒了,也是再重拍很难复刻的精气神。外景拍摄也非常有质感,没有现在电影那些花哨的滤镜,和片头的尼罗河水一样自然神秘。

第一次知道菠萝侦探并感受到他强烈的人格魅力,自嘲只是个爱偷听的比利时人,但抽丝剥茧式的案件还原和各个人物杀人动机的分析,对每个人言语的试探中细致观察神态语气,真是心细如发,以往只知道福尔摩斯,对他那堪比作弊的线索寻觅能力只觉得不可思议而不认为真实存在,菠萝的探案方法是有迹可循并且不让人觉得超乎想象,我心中的侦探就是这样,片名对事件的形容是“一场惨案”,当我看到漩涡中心的女人死去,并不认为这算惨案,因为每个人对她都怀揣着恶意,导演并不打算在她身上制造悬念所以明确表明她必死的态度,所以看到她死去我一点也不意外,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我脑海里跳出了一开始的片名,并且还要加上彻头彻尾这四个字来形容的残酷,画面的历史感并不影响这是个好故事的事实。

一丝不苟的改编,层层推进的剧情和徐徐拨开的迷雾,精彩的群像刻画和对波洛形象的深入塑造,经典又不老套。将案件的情况在观众面前铺陈开来,让角色和观众掌握对等的信息是推理电影最尊重观众的拍摄方式,并以阿加莎的小说为基础为整个情节灌注了灵魂。前半段看似叙述缓慢,实际是在一针一线地编织角色关系,构建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那个年代的佳人都美绝了,共产主义男孩和性格柔和的女孩这对实在可爱极

本片最大的看点是,女演员们,真的太美了。我开始还以为linet不喜欢男的,是个自主独立的女性呢,结果呵呵。眼见着噗通噗通噗通三个女的都耽于爱情,跳下了这趟浑水。反正我不理解,亲眼看着一个男的为了钱劈腿,为了钱杀妻,为了钱把自己前女友拖下水,自己老妈还为此丧了命,结果罗莎莉还没下船就和男的定了终身,嗯,我不理解。看完此片唯一的想法是,远离婚姻,远离所谓的爱情。情节方面,感觉情节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合理的样子,所以那个医生真的是个庸医吧,我怎么记得他说的死亡时间和最后推理的结论对不起来呢?还有就是侦探为什么要像教导主任一样找当事人谈话呢?也没有搜证,也没有及时搜查现场,这种情节安排有点奇怪。其实侦探和死者也是一路人嘛,都得罪了一圈人,只不过一个恃才,一个恃财。

作为70年代的电影真的太震撼了。虽然很多细节难以捉摸,尤其是短短的四五分钟要完成跑来跑杀人甚至自残行为,暴露的风险太大了,而侦探还开了上帝视角一般地推理。要学习侦探质疑一切,怀疑一切的精神,看似最不可能的也不能完全排除,总有不可证伪的漏洞,有漏洞就有出口(剧本杀吸取经验啊)。最后感慨下,本来是想看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结果看了一半还没上车,还跟我妈吐槽来着,结果投屏闪退才发现,这他妈是尼罗河上的惨案。微笑。

获得奖项

  • 第36届金球奖
    第36届金球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3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服装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upporting Ac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