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1959)
《西北偏北》(英语:North by Northwest)是一部1959年美国彩色惊悚悬疑片。米高梅公司出品,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亦被看作电影史上的悬疑片典范。影片男主角的演员为好莱坞影星加里·格兰特——他通常给观众的演绎形象总是幽默、机智、风度翩翩而极富魅力,加里·格兰特所饰演的男主人翁罗杰·桑希尔(Roger Thornhill)就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角色。女主角爱娃·肯德尔(Eve Kendall)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女演员爱娃·玛丽·森特出演,女主角的形象为一位漂亮、时髦的金发女郎。
评分:8.3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恩斯特·莱赫曼
主演:加里·格兰特 / 爱娃·玛丽·森特 / 詹姆斯·梅森 / 洁茜·罗伊丝·兰迪斯 / 里奥.G.卡罗尔 / 约瑟芬·哈钦森 / 菲利普·奥伯 / 马丁·兰道 / 亚当·威廉姆斯 / 爱德华·普拉特 / 罗伯特·艾伦斯坦 / 莱斯·崔梅恩 / 菲利普·柯立芝 / 帕特里克·麦克维 / 爱德华·宾斯 / 肯·林奇 / 马尔科姆·阿特伯里
类型:悬疑 / 惊悚 / 冒险
片长:136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夺魄惊魂(港) / 北西北(台) / 谍影疑云 / 北偏北
上映:1959-07-17(美国)
IMDb:tt0053125
剧情
罗杰·索荷是个有点幽默感的纽约市的普通广告商。在他和客户吃饭的时候,忽然两个人上来绑架了他,并叫他凯普林。罗杰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一座大宅子里,见到了几个身份不明的人,为首的一个也认定他就是凯普林,并要他合作交出东西。还没等罗杰明白,几个人给他灌了大瓶波旁酒,把他扶上一辆汽车,看来要制造一个酒后驾车坠海而死的假像。罗杰朦胧中居然没有出事,只是被员警指控酒后驾驶偷来的汽车。
第二天,罗杰的供词没有人相信,大宅子里的一个女人也一口咬定是他参加宴会后酒醉而去的。为了自己的清白,也是出于好奇心,罗杰根据前晚的线索找到凯普林的酒店房间,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但无意中接了一个打给凯普林的电话,于是又被人追赶。他又来到联合国总部大楼,找到大宅子的主人。那个人对于有人在他的房子里干这些勾当很吃惊,但就在此时被杀手用飞刀杀死,令罗杰背上杀害联合国官员的罪名。
罗杰因为得知凯普林第二天在芝加哥预订了一间旅馆,上了开往芝加哥的火车。火车上一位迷人的年轻女郎坎多主动帮他逃过员警的搜查,并和他调情。火车到站后,坎多告诉罗杰替他联络了凯普林,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见面的地点,罗杰不仅没有见到凯普林,反而被一驾小型飞机追杀。当他逃过追杀去找凯普林时,却发现他早已退房了。罗杰找到坎多,坎多让他洗澡并自己离开。罗杰根据坎多的便条得知她去了拍卖会,遇到了坎多和上次绑架他的男人维丹。维丹购买了一座墨西哥的雕像。当维丹再次准备绑架他时,他在现场开始胡闹,最后被员警带走。一个英国间谍负责人“教授”把他带走,告诉了他真相,原来根本没有凯普林这个人,一切都是“教授”制造出来迷惑冷战间谍维丹的,为的是掩护真正正在调查维丹的卧底坎多。现在因为坎多处于危险之中,罗杰答应帮助“教授”保护坎多。
为了让坎多彻底得到维丹的信任并跟他离开美国,罗杰来到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在拉什莫尔山下的一个餐厅中,罗杰以凯普林的身份和维丹谈判,假意以要求坎多留下为条件让维丹离开美国。坎多不答应,并用空包弹假装枪杀凯普林。晚上,罗杰赶到维丹的住所,发现原来那个墨西哥雕像中藏有情报胶片。罗杰发现维丹识破了空包弹的计策,并设法告诉了坎多。在去机场的途中,罗杰和坎多抢过的雕像逃走。双方在雕刻着美国历任总统头像的拉什莫尔山上展开搏斗,最终维丹被捕,两个同伙一个掉下山崖,一个被“教授”手下的狙击手击毙。
结尾时罗杰把坎多在拉什莫尔山上拉起来,镜头转移到把她拉到火车卧铺的上铺。火车呼啸着进入山洞。
演员
- 加利·格兰特 - 罗杰·索荷
- 爱娃·玛丽·森特 - 爱娃·坎多
- 詹姆士·梅逊 - 菲利普·维丹
- 里奥·G·卡罗尔(英语:Leo G. Carroll) - “教授”
- 洁茜·罗伊斯·兰迪斯(英语:Jessie Royce Landis) - 罗杰·索荷的母亲克拉拉
- 马丁·兰道 - Leonard
- 菲利普·奥伯(英语:Philip Ober) - Lester Townsend
- 约瑟芬·哈钦森(英语:Josephine Hutchinson) - Mrs. Townsend
- 亚当·威廉姆斯(英语:Adam Williams (actor)) - Valerian
- 帕特里克·麦克维(英语:Patrick McVey) - Sergeant Flamm
- 爱德华·普拉特(英语:Edward Platt) - Victor Larrabee
本片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AFI百年百大惊悚电影第4名、AFI百年百大电影第55名、以及AFI百年各类型电影十大佳片悬疑类第7名。也因为它「文化上、历史上、美学上」的重要价值,被选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典藏。
获得奖项
- 第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贝壳奖 - 第5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 -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DVD/蓝光套装 - 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 - 第1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导演
- 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饰 Roger Thornhill
- 爱娃·玛丽·森特 Eva Marie Saint饰 Eve Kendall
- 詹姆斯·梅森 James Mason饰 Phillip Vandamm
- 洁茜·罗伊丝·兰迪斯 Jessie Royce Landis饰 Clara Thornhill
- 里奥.G.卡罗尔 Leo G. Carroll饰 The Professor
简评
《西北偏北》的开头是一段较长的对立情节,体现出了广告商的逃亡和黑帮对其进行抓捕的一个过程。希区柯克在这段情节里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技法,在场面调度上进行了多个场景的切换,使观众观看这段逃亡与抓捕的过程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但又因为有合理的场景切换,使观众观影不会容易觉得视觉疲劳,能够被吸引进电影中来。在同期声的选择上,希区柯克选用了具有明显节奏感起伏的管弦乐来渲染情节,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实现了声画合一。电影中广告商的台词也从侧面烘托故事,通过广告商的迷惑来表达悬念。在这段时长为45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希区柯克既交代了故事的主要背景以及情节,也为电影之后的发展埋下了悬念。
我第一次看这部片时把它简单视为“一个男人被警察和歹徒双重追杀的故事”,而朴赞郁却他把这个故事拆解成前提条件(被误认为他人)、目的(寻找自我认同)、结果(踏上冒险旅途)。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朴赞郁的理解的话,这部电影的确紧紧围绕着主人公如何寻找自我身份认同而展开,而且朴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他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拆解电影,长驱直入主人公的内心,目睹他是如何一步步失去自我认知,从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沦为“杀人逃犯”的。这活生生是一堂纸上拉片课。
其实和《火车怪客》很像,角色趋于被天降人祸所摆弄,遭嫁祸于罪行,只在最后一刻被平冤昭雪。只不过对立角色从“火车上碰到的神经病”变成了“黑帮的大傻子们”,视觉奇观上也更为丰富。此外,仍是希胖极为有效的老一套“悬念技巧”,麦格芬、炸弹理论一个都不能少。多处插科打诨,农药飞机一处的巨物奇观,以及快到吓人的节奏,都像是在为如今以漫威为首的商业大片打地基。总统山一处的匹配剪辑在反类型之余让人会心一笑,以及那若有若无的俄狄浦斯情结也绝非小打小闹。更像是一次大排档,只不过菜式是希区柯克电影中所有吸引大众眼球的个人元素。
我尝试用非常简短的精神分析来分析本片,不写长了所以肯定有纰漏。Thornhill因为长期与其母亲的过度亲密关系,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他沉醉在自己的私密空间,而对公共漠不关心也无法进入。一直到他的主体性在kaplan这个象征符号上建立,他避无可避的进入了公共领域。最后又让kaplan这个符号死亡,Thornhill作为自身的的主体性穿越象征界,再度建立。也摆脱了与其母亲的过于亲密的关系,一切问题也靠着公共权威迎刃而解。但是很可惜的是,我觉得希区柯克在《西北偏北》上把精神分析和商业二者的结合做的并不好,给我的感觉是有点不伦不类,这一套故事不足以支撑起这些理论。而作为故事因为要与精神分析强行结合导致故事本身奇奇怪怪的。我宁愿这是一部更纯粹的商业片,这样我会更喜欢,给的分也会更高。
希区柯克手法最高明的佳作。在剧本方面,虽然延续一贯的男性审美,但在对女性身份的转换的刻画中反对了男权社会的绝对威权,即在冷战背景下的西方政府对公民私权的随意侵犯与潜藏在伪善的价值观下的对人权与生命权的冷漠无情,在总统山九死一生的经历说明一切;在镜头设计方面,许多个匠心独运的拍摄方式留名影史,尤以 飞机猎杀 著称,在中远近景安排、蒙太奇、镜头推拉的运用中完全脱离了戏剧的特征,带来震撼的视觉与心理体验。007系列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宝藏
剧情也是叙述了,一个广告商阴差阳错让一个组织误以为是卧底,然后受到威胁与谋杀,在被灌酒后,本想伪造成意外伤亡,却意外逃出升天,其中也揭露了,这个卧底的名字是伪造的,目的是掩护真的卧底,却因为广告商的原因,仿佛真的有这个卧底,最后在追踪过程中,受到飞机攻击,逃脱后遇到火车上帮助他的女人,误以为是坏人,最后在官员帮助下,化解误会,并最终一起合力打败了坏人组织,整部剧的音乐和画面以及镜头都很好,只是剧情整体中的部分确实有点太不合理,被杀的官员,为什么主角要去自己主动握刀给人一种他杀人的感觉,为什么用飞机杀人,自己不是有能力杀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吗,还有就是为什么最后会知道他们的位置,准确的直接找到所在地,这么准就击毙了坏人,就剧情而言,部分的瑕疵确实存在,不多举例。评分:
教科书级别的分镜和剪辑,悬念点设置得相当密集,但每一处都能做到点到为止干净利落。不存在的卡普兰作为全篇线索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的《蝴蝶梦》,从经销商到卡普兰到逃犯再到临时探员的连续身份转换,对肯多尔身份的反复判断本身也是悬念的组成部分。玉米地飞机追杀、拍卖行砸场脱逃、空弹枪洗疑、总统山追踪、火车进洞的情色隐喻等诸多名场面。情报局为了保证自家雇员的安全不惜牺牲普通公民,幸有计划外的爱情从中作梗,才让事情出现转机。希区柯克把他的讽刺巧妙地隐匿在惊险故事之下,四位伟大总统看着眼皮底下这场荒诞的追捕,如黑夜般不发一言。
补。私以为本片的精彩程度超过了同年代的《007》。希区柯克对悬疑情节和全片节奏的把控依旧炉火纯青,应该得益于剧本的完善。加里·格兰特的演技也是精进了不少,伊娃·玛丽·森特很美。Elmer Bernstein的交响配乐旋律和配器都很精彩,一轨《西北偏北序曲》就可以渲染出紧张气氛,不用说正片时而雄浑时而诙谐的配乐了。罗杰躲飞机轰炸的七分钟,以及第三幕在拉什莫尔山的追逐搏斗,摄像和表演都登峰造极,紧张的氛围十分到位。Long shot和POV shot运用得太到位了,尤其是罗杰醉驾的场景,摄像简直是典范;哪怕是正反打、柔光镜头和大全景的镜头语言太丰富了,剪辑也非常出色。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精彩的谍战电影,带有浓浓的希区柯克风格。不是电影不精彩,怪我们生得太晚。真想在肩头放一只乌鸦,向希区柯克致敬。
近七十年前的商业片,所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商业精英、金发美女、惊险追逐、剧情反转、总统山的悬崖缉凶、公路追击等等,作为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值得满分评价。除了电影情节外,整个电影还贡献了两个可以载入教科书的经典桥段,一个是加里格兰特被飞机在旷野中追赶的画面,也就是本片的海报;另一个endding前火车进入隧道的隐喻作为情色电影中表达「火车进洞」,都是被复刻致敬过的经典桥段。今天看来依然津津有味:)
嫌疑人那些韩国悬疑电影都是拿了这个无辜者被装成不存在的Kaplan的核心梗吧,而这个普通人在剧烈的好奇心下去找Kaplan,为啥他这么好奇,怎么就那么按部就班走进设的套,换个冷感的人也就没故事了,Eve估计也勾不动,整体看起来故事本身很顺拐。那一段著名的飞机追人戏除了制造视觉奇观,也没看出对情节有啥必要性,炫技倒是到位,最后的总统山追逐同理。这个男人其实从头到尾都没什么迫不得已,行动的前提是他不相信警察给自己公理,一会儿为了生存一会儿为了求女人,纯纯是来看希区柯克对镜头的掌控了。
我的天这种片子看得真的很过瘾,希区柯克的每个镜头都干脆利落。演员的说话方式以及导演风格下的选角呈现真的非常有标志性,一看就能猜出导演是谁!更不用说这跌宕起伏格外新鲜丝毫不落俗套的剧情。看了几部片子,发现希胖电影里的男主角都有无法阻挡的异性魅力、当间谍的智商、敏捷的身手、以及因为金发美人而陷入的麻烦。从《蝴蝶梦》的丽贝卡和庄园富豪、《迷魂记》的玛伦和侦探,再到这部《西北偏北》,这部明显还没太浓的惊悚效果,男主角所陷入的这场乱局就足以吊人胃口。本身作为一个广告商,满嘴都是lie,当他自己身陷囹圄,像个“狼来了”的孩子,看他如何摆脱困境并抱得美人归的两个多小时简直是过瘾。且不说希胖精湛的场面调度和分镜剪辑,这样的剧本哪怕在几十年后也再难被创造出来……
一个身份怎么才算是存在,是否可以被权力随意或阴差阳错地构建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那个人还有定义自己身份的权力吗・结尾部分主角自己说出的cold war的隐喻和总统山的意象有点意思。终究还是被名为正义的权力操控着,在四位总统的眼皮子底下挣扎・我知道希区柯克的电影手法在影史中的地位,还是觉得剧情有硬伤啊。不只是开飞机杀人的必要性和强行爬总统山的设定和僵硬的表演,最后前去别墅的动机和很奇怪,毕竟没法预知反派已经看透一切了,那他去是为什么,为了搞砸一切让女主陷入危险吗,还是说把罪恶团伙一锅端?还有这个结尾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