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警备区(2000)
공동경비구역 JSAUP:2021-05-10
《JSA安全地带》(朝鲜语:공동경비구역JSA/共同警备区域JSA,英语:Joint Security Area),是一部朴赞郁导演于2000年拍摄的韩国电影,改编自朴尚渊的小说《DMZ》。本片获得青龙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大钟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宋康昊)等多项大奖。
剧情介绍
某夜,位于朝鲜半岛南北边界板门店的共同警备区发生枪击案,两名朝鲜人民军士兵被杀、二名大韩民国国军士兵被怀疑涉及其中,经双方协商决定交由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调查。委员会逐派遣了瑞士籍韩裔军官苏菲和一位瑞典籍军官到板门店调查。
调查中,双方证人均以不合作的态度对待苏菲,后来苏菲更被人揭发她的父亲曾是韩战中的一位朝鲜将领。原来韩战后,朝鲜俘虏可选择定居南北其中一方,但部份人拒绝居住朝鲜或韩国,最终离开了朝鲜半岛;苏菲的父亲则是后辗转到了中立国居住。苏菲的身份遭受到韩国质疑,委员会决定另派人员代替她。
最后,两名韩国军人一人自杀,一人自杀未遂却重伤,两人以死来保护服役期间秘密和朝鲜军人发展出来的友谊。
本片表达了对南北人民超越政治纷争的友情被国家对抗的政治现实所压碎的慨叹。
韩国票房
2000年韩国年度票房冠军,观影人次583万人次。
演员阵容
- 宋康昊 饰演 吴景弼(朝鲜人民军军队中士 Oh Kyeong-pil)(粤语配音:潘文柏)
- 李炳宪 饰演 李秀赫(大韩民国陆军兵长 Lee Soo-hyeok)(粤语配音:苏强文)
- 李英爱 饰演 张素菲(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调查员 韩裔瑞士陆军少校 Sophie E. Jean)(粤语配音:程文意)
- 金太祐 饰演 南成植(大韩民国陆军一等兵 Nam Sung-shik)(粤语配音:陈卓智)
- 申河均 饰演 郑宇真(朝鲜人民军列兵 Jeong Woo-jin)(粤语配音:雷霆)
- 李汉伟
- 高仁裴
- 李对渊
- 基周峯
- 元根熙
- 高银亚
- Herbert Ulrich 饰演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调查员 瑞典中校
- Christoph Hofrichter 饰演 Bruno Botta(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调查员 瑞士少将 MG Bruno Botta)
特别出演
- 金明秀(朝鲜语:김명수 (배우)) 饰演 崔满洙(朝鲜人民军军队上尉 Choi Man-soo)(粤语配音:梁志达)
获得奖项
- 第4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22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亚洲电影 -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 第21届韩国青龙电影奖
获奖: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男主角 - 第27届韩国电影大钟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美术 / 最佳录音
- 朴赞郁 Chan-wook Park导演
- 李英爱 Yeong-ae Lee饰 Maj. Sophie E. Jean
- 李秉宪 Byung-hun Lee饰 Sgt. Lee Soo-hyeok
- 宋康昊 Kang-ho Song饰 Sgt. Oh Kyeong-pil
- 申河均 Ha-kyun Shin饰 Jeong Woo-jin
- 金太祐 Tae-woo Kim饰 Nam Sung-shik
简评
电影《共同警备区》与《欢迎来到东莫村》、《天军》、《高地战》等韩国战争题材电影一样,锚定了“韩朝兄弟情”这一主题,雷区拦不住沟通的书信,战壕挡不住交流的情谊,战争虽然无法阻止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为朋友,却可以在顷刻之间把他们化为齑粉;影片最后游人无意中拍下的四人同框把气氛推到了顶点,哀伤、无奈而又温馨、充满希望:说着同一种语言,有着同样的历史和渊源的两边人民,是永远无法被意识形态所人为划分的,正如柏林墙分不开德意志、三八线隔不开南北韩、台湾海峡困不住亚细亚的孤儿,这些因为人为因素隔断的同胞终将有一天会拥抱在一起,把酒言欢。
今天终于看了朴赞郁先生大名鼎鼎的成名作《共同警备区JSA》,果然不同凡响,艺术性、思想性、商业性在这部佳作中得到了理想的融合。朴赞郁先生是我极为欣赏的几位电影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且不论基本剧本如何,单就叙述故事的方式及电影技法的运用上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再加之他擅于拍摄阴暗题材的影片,更是和我的胃口。这部《共同警备区JSA》的优秀程度无需多言。影片讲述的故事触及人的心灵,高明的叙述方式使并不复杂的故事悬念重生,最后当事情的真相置于观者眼前时,当真令人唏嘘。
南北韩特别国情才会产生的特别内容。某些地方略显不成熟,中立观点的表达让老外直接说出来有点生硬。结局杀人配音乐是情节的最高潮。镜头运动也很多样,转场确实很有意思,是导演后面的片都喜欢玩花样的地方。制作与美术与节奏的控制程度与后来的电影肯定不能比了。这是一个典型中成本的片,感觉类似国产谍战片的体量,没有精致的美术、花哨的剪辑、只专注故事,剧作很多地方显得太刻意,情节包袱一半就猜到了。主要题材卡在了一个触及韩国历史遗留问题的点上。影片中很多时候人物在一个环境有过长的思考和停顿还挺有上个世纪影片普遍缓慢的感觉。朴赞郁真的是越拍越好,二十多年前的负面评价对现在的他来说就是云烟。反观很多中国导演,真没什么进步。我真的不能想象朴赞郁16年后能拍出《小姐》。从模仿他人,到成为被他人模仿的对象,佩服。
其实开头觉得一般,没有特别惊艳。但是越看越着迷。最后哭的稀里哗啦,我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可能是因为友情,可能是因为心疼。心疼一开始被击杀的郑宇真,惊讶于成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最后发现,原来是“他”。也有可能是因为涉及到家国情义,南北韩普通人民都是受害者。宋康昊真的绝了,每次看他的电影,我记住的不是这个演员,而是他演的这个人,都是那么的形象生动。这是我最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它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心、感动、悲伤一系列情感变化。好吧,还有最后一点,颜值蛮高
民族割裂之痛给韩国电影带来了大量优秀的电影,本片可谓是其中史家不幸诗家兴的突出体现了,其中所体现的男人的友谊、民族的割裂还有浓厚的反战意味的内核还是很容易被观众所理解的,是朴赞郁导演在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影片()。但是个人还是不太喜欢的一点就是感觉本身电影有点单薄,角色与事件都非常简单,然后故事结构的穿插展现悬疑感的手法也并没有怎么增加电影的可看性,主角女检察官的视角也很难让观众代入进来,如果能稍微浓厚一点本片可能会更为优秀。
总体来说很好看。我最纠结的是对峙场面,很多细节没弄明白,翻了几页评论也没人提…郁闷。对峙场面是水奕哥的记忆还原的:长官让郑也举枪,郑委屈无奈照做。2枪对1枪,南不举枪为啥?放下枪后音乐是怎么响的?放下枪后郑也解脱了,长官被杀,郑又举枪(可以理解是骨子里的不信任)被水奕哥一枪打飞(不信任),水奕哥回指老大哥,扣动扳机(不信任),没子弹,自己腿被郑打伤倒下。南掏枪补了郑若干枪。回头指老大哥,没下手(还算有理智),又指水奕(脑子混乱),最后收手。老大哥一看还为对方着想,去补了队友(为啥?)。如果整个场面理解成水奕已经混乱了,回忆也跟着乱,那我只能无语…但是拍都拍了,这些小细节不交代清楚真的让我崩溃…看了好几遍也没整明白惹
好喜欢结尾的定格镜头,全片点睛之笔!继《生死谍变》后,再度引发韩国观影热潮的《共同警备区》同样以人性和情感的角度谈论南北关系问题,叙事和情感表达上比前者更加细腻完整,主要以友情为线索,揭示三八线带来的人性之殇,本属于同一民族,天真善良的四个士兵,彼此传达着最亲切的情谊,却因政治拔枪相对,造成两死两伤的惨剧。我想,电影的确有巨大的能量,想必观后的大家都被这浓烈的悲剧情绪所感染,电影虽无法直接影响政治走向,却能够让广大观众为之振奋,特别是类型电影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民族感染力不得小觑。不得不说,影片的逻辑还是比较复杂,特别是当晚小屋所发生的具体情形,需要一些揣摩才能搞懂,但是在我看来,真相已不那么重要,民族分裂带来的痛苦才让人共情。
去完DMZ回来和亚洲各国同学一起看也算应景,以为会是战争悬疑,却是意想不到的故事,很悲伤,大概证伪了我们的项目命题,peace building between individuals在国家对立的宏大背景下脆弱得不值一提。但是情感上却动人得无法拒绝,就像他们仍然无法拒绝成为挚友…宋康昊的角色好有魅力有智慧有风骨,演技一骑绝尘,李英爱的角色实在是观众的真相揭示工具人,但她本人太美了,每一帧都让我震撼。不过讨论中第一次直接了解到韩国普通人对半岛问题的看法,有点惊讶,又有点能够共情。
我们曾是兄弟,但敌对年代我们的友谊是多么脆弱。《共同警备区》里韩朝士兵四人的友谊确实是让人感动,他们就像普通的朋友,没有太多政治和立场包袱,聚在一起唠嗑,抱怨国家政策,平凡却真挚。四人跨界的友谊就映射出来两国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期盼和平与统一是朝韩的共同祈愿。大国博弈洪流下朝韩的分裂无可奈何,不同的政治立场已经把双方带向了对立面,吴敬必告诉李秀赫战场最重要的不是拔枪快,而是要冷静,那天晚上四个人当中只他做到了冷静,冷静地劝说,冷静地等死,冷静地掩埋,当然也只有他抗下了这场不该发生的友谊的悲剧,他是四个人当中唯一亲历生死的人,更加知道生命的珍贵,以及亲人之间拔刀相向的不应该。那天只有被战争摧残过的吴敬必活了下来,而没有被战争摧残过的另外三人都死在了那天晚上。
朴赞郁在“复仇三部曲”之前的成名作,以四位守卫共同警备区的兵士间的地下友谊及其自相残杀的酷烈结局来书写民族分裂与政治斗争之殇。隐秘的往事只由各个当事人及第三方调查员的回忆与推想来呈现,堪称罗生门式叙事的典范。彼时朴赞郁的视听风格还未炉火纯青,但不少惊艳的匹配转场和隐喻性场景(尤其是不归桥边戏谑性的互吐口水及两次合影)足以令人拍手称快。宋康昊的角色塑造十分有层次感,但李英爱的表演并不出彩,人物也比较扁平。整体剧作有些过于主题先行,可信度有些欠缺。
听说昆汀很喜欢这片。剧情属实一波三折,持枪对峙那场戏很有港片的感觉,两次合影,尤其是最后的那张黑白照更给本片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很是震撼。令我惊讶的是这样的剧作竟然也契合斯奈德节拍表,B故事、欢乐时光、中间点、灵魂黑夜…看来电影这种两小时的艺术内在的需要这样曲线的叙事方法。从政治层面分析,隐藏在军士们彼此深厚感情下的,其实仍然是不信任的基石。北韩士兵一口一个“傀儡”也似乎意有所指。有人认为其也可以类比为我国的两岸关系,其实我是不怎么认同的。最后,感觉女主的微表情很做作很drama,换一个没那么戏精的演员可能会好很多。
最有意思的点在于两种“中间状态”。一边是李英爱用瑞士(中立国)、混血、英语母语所代表的“中立”,一边是朝韩两国士兵真正处在的两国交界之处。前者是如此超然、客观、平衡,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也暴露出残酷、片面、失衡,并最终也被家族史拖进难以逃避的positionality之中。随着李英爱一起被挑战的也是身为外来者(无论东西方的)观众的视角:旁观者真的能看得更清吗?真正处于漩涡之中、中间状态的,有且仅有国界线上的他们: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羁绊,难以复原的弹道,个人的,政治的。充满偶然性的暴力是必然的,就像是偶然的唯一一张的合照里冥冥中注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