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2011)
《赛德克·巴莱》(赛德克语:Seediq Bale {发音} )是一部2011年台湾导演魏德圣拍摄的电影长片。改编自邱若龙漫画《雾社事件》。片名《赛德克·巴莱》意为「真正的人」,在赛德克语,赛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莱(Bale)是真正的意思。
剧情
上集:太阳旗
故事起始于19世纪末,世居台湾岛上的高山原住民赛德克族,向来以恪守祖先训示,遵循四季流转的方式,过著狩猎、农耕、编织、等各式传统的山林部落生活。
然而,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明治28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进入了台湾日治时期,日本政府为了丰富的山林矿业资源,对各原住民部落采行严酷的理蕃政策。赛德克族逐渐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男人必须搬木头服劳役,不能再驰骋山林追逐猎物;女人必须低身为日本军警家眷帮佣,不能再编织彩衣。最重要的是,他们被禁止纹面,逐渐失去了赛德克族的传统信仰图腾。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首领莫那·鲁道见证了30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心中反抗的种子逐渐萌生。
1930年秋冬之交,少数原住民为节省体力,使用铁索将木材从山上移动到山下;日本警察发现木材被刮损,便将赛德克族人鞭打得遍体鳞伤,使得族人们反抗与复仇的意念在心中滋长。某日,马赫坡社的族人们正在为一对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新任的日本驻警前来巡视;莫那·鲁道的长子达多·莫那(Tado Mona)刚宰牲完,照礼数宴客直接热情地用血手拿着喜酒招呼驻警,但是驻警不习惯这种不卫生的风俗,打了达多·莫那一顿;愤恨不平的同行弟弟巴索·莫那(Baso Mona),把那驻警打得头破血流。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马赫坡社便生活在日警报复的阴影里。
几天后,一群年轻人围绕着莫那·鲁道,强烈要求他带领大家反击日本人。莫那·鲁道在「延续族群」和「为尊严反击」之间思索良久,这时,他看见了围绕在身边这群年轻人的脸:他们几乎都是一脸白净、没有赛德克图腾的孩子。于是,他下定决心,并告诉那些年轻人:
“ | 日本人比森林的树叶还繁密、比浊水溪的石头还多,可我反抗的决心比奇莱山还要坚定! | ” |
——莫那·鲁道 |
莫那·鲁道语气坚定地对着族人吟唱:“孩子们,在通往祖灵之家的彩虹桥顶端,还有一座肥美的猎场!我们的祖先们可都还在那儿呐!那片只有英勇的灵魂才能进入的猎场,绝对不能失去……族人啊,我的族人啊,猎取敌人的首级吧!雾社高山的猎场我们是守不住了……用鲜血洗净灵魂,进入彩虹桥,进入祖先永远的灵魂猎场吧……”
昭和5年10月27日(西元1930年),台湾总督府为纪念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逝世35周年,而举行台湾神社祭,而雾社地区则举行联合运动会。当联合运动会开幕,所有日本人及其眷属齐聚公学校之际,赛德克雾社地区的族人决定由雾社群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领马赫坡、荷戈、波亚伦、斯库、罗多夫、塔罗湾等六个部落的赛德克族人发起反击。
当日清晨,雾社公学校(现今台电万大电厂雾社分部)运动会,由能高郡郡守小笠原敬太郎主持开幕典礼,其他日本人都前来观礼,这时预先埋伏好的赛德克勇士,在莫那·鲁道攻击号令下,立刻展开猛烈的突袭,在一阵毫无预警的混战中,将运动场内全部134名日本人砍杀致死。
另一方面,莫那·鲁道命令次子巴索·莫那(Baso Mona)潜入马赫坡山取材地袭击日本警察,并命长子达多·莫那(Tado Mona)潜入马赫坡社警察驻在所,亦将日警及其眷属全数格毙。后分成数队,切断日人对外的所有电话线路,陆续袭击各部落之警察驻地,掳擭弹药、枪械。借此向雾社地区的各个部落宣告,反抗日本统治的战争已经开始,各个部落族人向应号召加入战争。
在震惊愤怒之余,日军旋派遣驻扎台中、花莲的陆军与警察,兵分两路向雾社方面挺进;莫那·鲁道率领族人抗敌缠斗,之后辗转退守到马赫坡石窟。一场双方分别为了资源土地与报复反抗的战争,就此揭开序幕……
下集:彩虹桥
接续上集赛德克族发动了公学校事件,致使日本人遭遇殖民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后,日本驻台陆军少将镰田弥彦衔命调动高达三千名以上的军警,挟以山砲、机枪等优势武力,攻打雾社。
另一方面,原先对部落友善的巡查小岛源治,也因自己的妻儿在运动场上遭到原住民杀害,悲愤的小岛源治完全失去理智,大力游说与莫那·鲁道结有世仇的道泽社头目铁木·瓦力斯出兵,协助日军在丛林山区作战。
然而,世代山居的赛德克族熟悉当地的悬崖峭壁,导致增援的日军部队始终久攻不下,伤亡严重。眼看进攻不力,日军于是改以使用飞机投掷路易氏毒气弹,演变成原住民以猎枪、番刀、木棍等原始武器,对抗飞机、大砲的局势。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对峙,抗日族人死伤惨重;赛德克妇女此时也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无后顾之忧,于是纷纷先行上吊自缢;残存的男人们则在脸孔纹面,以赛德克记号,誓死抵抗、宁死不屈。
抗日战士反攻被日军占领的马赫坡,巴索·莫那、巴万·那威、乌布斯等战死,帮助日军作战的铁木瓦历斯也被抗日的原住民杀死。原本发誓要一天拿下雾社的镰田弥彦,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原住民的骁勇善战。马红·莫那被日本医生救起,又被派去劝降达多·莫那。达多·莫那拒绝投降,在赋予马红·莫那延续家族的使命后上吊自尽,莫那·鲁道离开部落独自抗日,此后不见踪迹。至此,原住民抗日行动正式告败。殖民政府将参与反抗的部落多次迁移,又发动二次雾社事件,造成部落死伤惨重。四年后,一名原住民猎人在树林里发现莫那·鲁道的尸体,同时看见战死的原住民英灵昂首阔步走过彩虹桥。
与历史不符处
《赛德克·巴莱》作为改编电影,没有完全与历史事件相同。以下是不同之处。???
- 莫那·鲁道并无参与人止关事件和姊妹原事件,从地形来看莫那无法赶去。
- 莫那的妹妹——狄娃丝·鲁道嫁给日本警察近藤仪三郎,后来被遗弃、一走了之,按照赛德克的Gaya(族律)不能回娘家部落,然后莫那也听闻各部落也有类似的遭遇,已心存不满、萌生反抗之心。
- 雾社事件以前,莫那为了反抗日本人有2次密谋失败。以及曾经帮日本人进行青山事件。
- 莫那召集的6个德固达雅社群并非电影所称的300人,其实有1200余人(其中具战斗力的壮丁有300人)。
- 雾社公学校出草时,有误杀2名汉人——李彩云与刘才良。
- 巴万·那威等人(剧中的少年队)出身细节与史实并不相符。雾社公学校出草时,巴万等人用竹枪刺死教师的桥段,以当时的年少孩童来说不太可能下手杀教师。而且并未作为正规战斗员投入战斗。巴万·那威虽一度逃脱被审问嫌疑但仍于1936年被查出参与而被杀。
- 小岛源治的妻小除长子外其实并未死亡,其妻松野更因在袭击后保护十多名孩童而得到表扬。
- 电影下集(彩虹桥)中,战争场面中表现的日军死伤明显多于官方纪录的22死25伤。
- 莫那在电影最后枪杀自己妻子和随行的原住民孩童,史实中并没有枪杀妻子。
- 片中出现的九六式轻机枪(实际道具为布伦轻机枪,因为租不到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皆为1938年的产物,1930年的雾社事件时根本还没发明,当时的日本军装备的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角色
演员征选
电影故事从1895年横跨至1930年,魏德圣决定由两名业余原住民演员分别饰演青年和中年时期的英雄主角莫那鲁道,「年轻的莫那狂傲不羁、中年则是沉稳、谋略中带着杀气」,并同步公开影片中的四大主要人物:中年莫那鲁道、道泽群头目铁木瓦力斯、日警小岛源治及日军少将镰田弥彦。
由于该片须征用大量有原住民血统的演员,行政院也应电影公司要求,跨部会协调国防部、警察和消防机关提供名单。其中消防署给出名单79位,但不符制片公司要求。魏德圣再度拜会行政院政委曾志朗,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名义,让国防部跟果子公司合作,支援20名演员协助拍摄。
主要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石宇龙(少年)游大庆(青年)林庆台(中年) | 莫那·鲁道 | 震慑众人的马赫坡社头目。三十多年来见证日本殖民下的文明与苦难,莫那明白这场战役将有灭族危机,但唯有为灵魂的自由而战,他们才能走过彩虹桥成为真正的勇士! |
谢炎燊(少年)马志翔 | 铁木·瓦力斯 | 铁木·瓦力斯为道泽群屯巴拉社头目,年幼因与青年莫那·鲁道冲突,从此两人成为世仇。雾社公学校大战后,在小岛的威胁利诱下,铁木率屯巴拉社一同围剿莫那鲁道。 |
安藤政信 | 小岛源治 | 身为屯巴拉社驻在所巡警的小岛源治,是雾社少数对原住民态度友善的山地警察,与铁木之屯巴拉社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
河原佐武 | 镰田弥彦 | 日本陆军少将、镰田支队总司令,公学校大战后,奉军司令部的命令,随即从埔里至雾社接掌所有「反抗蕃」的讨伐事宜,震怒的他誓死决心要活捉莫那·鲁道。 |
其他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曾秋胜 (Pawan Nawi) | 鲁道·鹿黑 | 莫那·鲁道之父亲,马赫坡社前头目。 |
张爱伶(青年)摩儿·尤淦(中年) | 巴冈·瓦力斯 | 莫那·鲁道之妻子。 |
田骏(Yakau Kuhon) | 达多·莫那 | 莫那·鲁道之长子,连日人也敬佩的善战勇士。 |
李世嘉 (Pawan Neyung) | 巴索·莫那 | 莫那·鲁道之次子,以死激励族人的孤傲战士。 |
温岚 | 马红·莫那 | 莫那·鲁道之女,看着家族的勇士为了家园和自由纷纷英勇出征,经历了和家人的生离死别,坚毅的她为了不拖累父亲、哥哥和丈夫,忍住悲伤暗自许下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决定…… |
田金丰 (Hayung Gaki) | 萨布·巴万 | 沉默、剽悍又深情的马红丈夫。 |
陈松柏 | 乌布斯 | 保护少年队的马赫坡长者 |
林源杰 (Umin Walis) | 巴万·那威 | 崇拜莫那·鲁道,无所畏惧的少年队领袖。 |
古云凯 (Bayan Kenbo) | 瓦旦 | 马赫坡青年,雾社事件导火线的婚礼事件即为瓦旦与萨布.巴万之妹-露比.巴万的婚礼,事件爆发当天,两人才新婚满七日。 |
林思杰 | 阿威·拉拜 | 点燃事件导火线的愤怒青年。后来遭到糜烂性砲弹中毒,然后上吊自缢。 |
撒布洛 | 瓦历斯·布尼 | 巴兰社头目。1902年人止关之役,抗日原住民总头目。1930年拒绝随莫那·鲁道起义。 |
拉卡·巫茂 | 塔道·诺干 | 荷戈社头目,莫那·鲁道之好友及高山初子之父,雾社事件中原采保守立场后为莫那·鲁道说服而亲赴战争前线,为第一位殉难的头目。 |
徐若瑄 | 高山初子(欧嫔·塔道) | 怀有身孕的初子是二郎的妻子,塔道·诺干之女儿。 |
苏达 | 花冈二郎(达奇斯·那威) | 和一郎同为日本殖民当局特意培养的赛德克裔「模范蕃」,在雾社警察分室担任警丁。在族人群起反抗殖民统治的风暴中,其特殊身分使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却无能为力。 |
罗美玲 | 川野花子(欧嫔·那威) | 柔和温顺的川野花子,和丈夫一郎同为受日化教育的赛德克族人,雾社事件发生前,不知情的她和二郎妻初子前往公学校参加庆典,意外卷入了战斗。 |
徐诣帆 | 花冈一郎(达奇斯·诺宾) | 为日本殖民当局特意培养,毕业于师范学校的赛德克裔「模范蕃」;尽管学历较高,回到部落后只被任命为低级巡查兼「蕃童教育所」教师。在公学校的动乱中,披起族服保护太太花子和他们初生的幼儿。 |
高勇成 | 达那哈·罗拜 | 协助莫那·鲁道起事的波阿仑社头目。 |
林孟君(Gaki Baunay) | 泰牧·摩那 | 勇武不羁的塔罗湾社头目之子。 |
张志伟(Pihu Nawi) | 比荷·沙波 | 在部落间浪游奔走的荷戈社青年。 |
曾伯郎Bagah Pawan | 比荷·瓦力斯 | 荷戈社中背负家族血债的悲愤青年。后来遭到糜烂性砲弹中毒,然后上吊自缢。 |
金照明 | 乌干·巴万 | 安静沉稳、慎密的斯库社战士。 |
刘忠厚(Danah Watan) | 流泪战士 | 出征前受莫那鼓舞而流泪的赛德克青年。 |
郑志伟 | 巫金墩 | 于雾社开设金墩杂货店,对原住民非常友善并通晓流利赛德克语的汉人老板。 |
西田惠里奈 | 老板娘 | |
田中千绘 | 小岛松野 | 温柔婉约的小岛源治妻子,带着两名儿子前往公学校参加庆典,没想到却因此遭遇了莫那鲁道率领三百勇士突袭的公学校战役,仓皇失措的小岛妻带着孩子展开逃难。 |
新实啓介(日语:にいみ启介) | 桦泽重次郎 | 劝告马红·莫那劝降战士,和各部落头目交谊深厚能通赛德克语的「蕃通」警察。 |
松本实(日语:松本実) | 吉村克己 | 时常辱打原住民的马赫坡制材厂巡查,引发雾社事件的日方关键人物。 |
吉冈尊礼(吉冈そんれい) | 杉浦孝一 | 作风轻佻的马赫坡驻在所巡查。 |
春田纯一(日语:春田纯一) | 江川博道 | 台中州能高郡役所警察课长,事发前巡视各部落时,已察觉事有蹊跷却无法适时阻绝,事件中唯一幸存日本人,事件爆发后遭革职,但也亲身自著《雾社血樱》一书描述该雾社事件,成为重要史料。 |
木村祐一(日语:木村祐一) | 佐冢爱祐 | 鄙视原住民的雾社分室主任 |
野口寛 | 桦山资纪 | 大日本帝国海军大将;马关条约签订后,成为首任台湾总督。 |
日比野玲(日语:日比野玲) | 日军将领大岛 | 乙未战争期间率领所部日军击破台湾民主国及民间的汉族反抗军,后配合总督府理蕃政策,领军攻占雾社地区。 |
马如龙 | 交易所老板 | 折冲斡旋于日本人、汉人与原住民之间,精明投机的交易所汉人老板。 |
下集彩虹桥剧中17:32秒处,喊「有凶蕃」那一位老警察似乎是熊谷淳二曾在2003年风中绯樱饰演佐冢爱佑。另外74:15秒处带兵进树林的指挥官像是葛西健二也曾在2003演过吉村克己。后面负责辨认人头的荷戈社人就是高山初子的第二丈夫中山清,也是仁爱乡首任乡长, 他与初子还育有一女叫中山杏子。
制作
构思
魏德圣表示,拍片的想法起源于1996年时他所看到的两则电视报导;一是花莲的原住民到台北抗议,喊出了「还我土地」的口号的报道;二是讨论香港回归应该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的报道。魏德圣在访问中说:「我们脚踩在这块土地上,感觉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矛盾很大……反差更大的是,该属原住民的不归还,却一直在悬念不属于我们的东西」。第二天魏德圣去读原住民书籍,就看到邱若龙所画的同名漫画作品《雾社事件》,对此书内容深受感动。之后魏德圣开始对莫那·鲁道为何要反抗日本感到好奇。1997年到1999年,魏德圣开始编写与修改剧本,以及读史料。在2000年时赛德克巴莱之剧本已完成,获得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
根据魏德圣接受三立电视主播李晶玉专访时提到,他将以战场上的勇士为视角,来了解此一历史事件,并透过历史现场的重现,重新检视历史。
魏德圣在网易娱乐专访时表示《赛德克·巴莱》这个片名是赛德克语,翻译过来就是“赛德克,成为真正的人”,所以电影说的是赛德克族如何变成真正的勇士。在日治时代,赛德克族被日本人逼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他们被禁止纹面,失去传统信仰图腾,无法成为“真正的人”。莫那·鲁道在忍辱三十年后,终于选择了为他们的信仰 - 死后才能经彩虹桥进入的猎场而战。生命可以失去,死后进入的猎场才是他们永远不能够失去的地方。
在第68届威尼斯影展的记者会中,魏德圣表示他认为这电影对于台湾人来讲是有一种心理治疗的功能。他认为,台湾人对于日本的爱恨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你给我一颗美丽的琉璃,却踩烂我家里的土地,回到仇恨的原点才能化解仇恨。”魏德圣表示必须先认识、先了解才有可能化解仇恨。他表示彩虹美在并置在一起的每个颜色都是独立的存在,但是颜色不会去互相干扰。他认为今天不只是台湾、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颜色在干扰颜色。他希望能透过完整的呈现一段仇恨的历史去化解关于仇恨、遗憾、爱情、亲情、友情等等的问题。
资金问题
2003年,魏德圣自筹新台币约两百五十万元拍摄5分钟的样片「赛德克巴莱」,由杜笃之录音, 陈博文剪接,廖金生、曾玉春等主演。此片于2003年11月24日在台北试映,目标是筹得资金美元七百万(约新台币两亿到两亿五千万)。魏德圣表示更早以前曾拿1分钟样片参加釜山影展,而米高梅公司看过样片后误以为全片已经拍好。(2008年时魏德圣将拍摄样片的决定归功于当时怀孕的妻子)
但试映募款并未成功。2004年2月,魏德圣表示有人将影片放上网路,使他得到了很多支持,所以他的募款方式改为接受小额捐款。
小魏表示在银行的大力背书下,凡是捐款者都是本片的投资者之一,开拍后的票房所得都可按照比例分红,万一影片开拍不成呢?小魏表示,捐款不会退还,但将代捐给原住民相关团体,「除了银行外,我还找了闻天祥来监督这笔款项,大家不必担心。」
——曹玉玲
2008年,魏德圣首部剧情长片《海角七号》创下5.3亿元的票房后,他决定重启拍摄此片的计画,将筹画12年的构思付诸实行,2009年10月27日,在资金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在博客来售票网上贩售《赛德克·巴莱》开镜纪念套票,限量10,000张,预计两年后电影上映时可以使用。但因资金短缺之压力,影片拍摄期间还须到处借钱。
2010年,该片获行政院新闻局奖励成为重点补助的电影,补助金达1亿3000万元。
2011年2月22日,中影公司董事长郭台强与魏德圣举办签约记者会,由郭出资3.5亿新台币,与魏合资成立新公司,解决了现有的财务问题,并将《赛德克》影片的权利转移到新公司,初期以行销《赛德克·巴莱》为主,这也是中影投资的第一个文创产业。
2011年8月29日,拍摄期间饱受筹资之苦的《赛德克·巴莱》将获得行政院文建会投资9000万元国发基金,将使《赛德克·巴莱》成为文创创投官民共同投资政策下的第一案。魏德圣在刚出版的《导演、巴莱》新书中,有许多直述他与投资方打交道的过程篇幅。在台湾鼓励投资文创产业,而文创创投又热衷投资台湾电影的风潮下,或许可供电影投资者与创作者共同思考。
魏德圣忆述,拍片过程中外面谣传“他们在乱搞”,成本暴增到十几亿元,外传此案绝不能投资,说《赛德克》不可能拍完、无法回收资金等……。为了避免一直处于挨打,魏后来和监制黄志明决定,在电影拍一半时举行记者会,播放剪辑一分钟的片段,「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干嘛!」从此才得到比较好的反应。
本片拍摄期间,演艺圈多同仁与圈外人士资助资金,例如周杰伦与其母叶惠美女士、言承旭、张小燕、钮承泽等人。在片尾都以"天使巴莱"感谢这些人的资助。
拍摄
赛德克依原计画在2009年10月底开拍,花了10个月时间,共在台湾28个场地取景,动用台、中、日、韩400多人、1万千人次演职员,拍了1万4千个镜头、2千盒底片、长72万呎,拷贝共358支,未上映就先创下各项影史纪录,加上后期制作,总计耗资达新台币七亿。
场景
雾社的部分是在新北市林口太平岭阿荣片厂搭设,占地一万二千坪,耗资新台币八千万,由电影美术大师种田阳平设计搭建。雾社街及公学校场景从一开始的整地到一瓦一木的搭建、街上的老旧广告告示及屋内的书籍等陈设,历时半年的建设期,尔后暱称其为「雾社村」、「雾社街」,而马赫坡的部分则在桃园县复兴乡罗浮村(位于石门水库东侧)搭景拍摄,不过由于罗浮的海拔范围为300~500公尺,而马赫坡当地的海拔范围为1000~1500公尺,因此周围环境及植被状况略有不同 。
为了造出日治时代复古的街道,电线杆上贴有海报、标语等字条。建筑后巷则有假水井,以及一些小型建筑物。陈设组也在巷内陈设日式水勺、水桶等旧物,雾社街道上的樱花台则是使用假樱花。所有电线杆都使用假电线,一方面省去电线材料以及安装人员的费用,另一方面则能免去电线着火的风险,而供电的部分则是利用附近的台电供电设施。
魏德圣表示:「若隔太久就没感觉了,因此两集上映约隔3周」,魏站在观众的角度说「如果我是观众,也会迫不及待想快点看到下集」。他期许:《赛德克·巴莱》能像《魔戒》牵动纽西兰观光热,并能带动台湾电影方面人才的发展,也能将台湾的美呈现在国际上。
剪辑版本
先前参加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版本,则为配合主办单位规定进行删减,成为长度只有2.5小时一次放完的缩简版本。不过据监制黄志明表示,由于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必须以在该国上映版本参加,因此会以完整版参与,将台湾播映的电影上、下集合并剪接成一部完整版。
《赛德克·巴莱》完整全片长达4.5小时(约276分钟);电影上集《太阳旗》于2011年9月9日起在台湾各地戏院上映,电影下集《彩虹桥》于三星期后(9月30日起)接连同步上映。电影上下集合计在台湾累积票房也屡创纪录。接近上映之前,《赛德克·巴莱》获邀参加当届威尼斯电影节并评选入围正式竞赛片。此片在外国播映时时长缩短后总片长共约154分钟。同年11月10日在纽约首映的《赛德克·巴莱》版本,是剪接的154分钟国际版,相较于威尼斯影展的竞赛版本时间仓促,导演魏德圣对于这个新版本很满意导演,并表示当参加威尼斯影展竞赛,获悉需剪出2个多小时的版本时,距离参赛剩下不到1个月时间,当时连台湾的完整版都尚未完成。因时间仓促,导致威尼斯版本和想像中的差距甚大。但这次电影已经完整剪接、上映,有时间重新思考,所以是经过许多讨论才剪接出的国际版。完整国际版将战斗的场景只保留能维持剧情完整性的部分,将许多人物的情感积累、情绪转折、情感矛盾都加了回去,相信观众看了会「舒服很多」,他表示:「如果今晚的版本大家不喜欢,都算我的」。
电影歌曲
主题曲
《赛德克·巴莱之看见彩虹》电影《赛德克·巴莱》主题曲音讯范例 | |
播放此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
主题曲《赛德克·巴莱之看见彩虹》,由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原住民演唱新人奖得主-拉卡·巫茂(阿飞),特别以赛德克语为电影量身作曲、填词,并透过素人演员(大庆、林庆台)及罗美玲等数十人的合唱,演绎出7分钟的电影主题曲。全曲随原声带在YouTube完整发表。
原声带
《赛德克·巴莱》电影原声带 | |
---|---|
原声带 | |
发行日期 | 2011年9月23日 |
录制时间 | 白金录音室 Resonance Audio Studio 301 |
时长 | 55:45 (CD1)/66:22 (CD2) |
唱片公司 | 丰华唱片 |
制作人 | 何国杰(Ricky Ho) |
详细曲目参见下方列表 |
《赛德克·巴莱》电影原声带由丰华唱片制作,丰华唱片发行。原声带中收录了剧中主题曲及所有配乐。2011年9月23日正式在台湾发行。其中包括电影配乐由新加坡籍音乐大师何国杰(Ricky Ho)执掌谱曲与制作,并远赴澳洲邀请国际知名 The Studio Orchestra Of Sydney交响乐团担纲配乐演奏,期使透过60人组成的交响乐团编制,呈现电影气势磅礡、悲壮恢弘的场景感受。
另外收录三首赛德克歌曲,包括片尾主题曲《看见彩虹》是由赛德克族原民歌手,亦是片中演员拉卡·巫茂(阿飞)负责词曲创作并担任配唱制作人;在导演魏德圣要求下,该曲及另一首合唱曲《仇恨消失》最后均由所有主要演员通力合唱完成。其次,由泰雅族女声阿穆依·稣路负责清唱长达10分钟的片中曲《赛德克·巴莱》,也实现魏导设想的意境,犹如母亲婉约的歌唱声,充满劝告族人不要再杀人的幽远意境。
但该专辑未将中年莫那·鲁道与父亲嘹喨动听的《赛德克·巴莱之歌》(二部重唱(英语:Duet))等片中几首实唱歌曲收录进去,遭致不少购买(含预购)原声带的网友在电影官方部落格与Facebook上留言批评,表达失望遗憾。为此,导演与唱片公司商讨开放网路免费下载该首歌,经唱片公司跟各电信公司协议后获得支持,统一于2011年10月4日起开放其中《赛德克·巴莱之歌》一曲,并以电影版原声提供影迷免费下载。
CD1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长度 |
---|---|---|---|---|---|
01. | 出草 Our Hunting Ground | -- | Ricky Ho | (配乐) [1] | 3:24 |
02. | 太阳旗 Invasion Of The Rising Sun | -- | Ricky Ho | (配乐) | 5:21 |
03. | 追杀 The Chase | -- | Ricky Ho | (配乐) | 3:25 |
04. | 如太阳般的出击 Assault Of The Sun | -- | Ricky Ho | (配乐) | 5:10 |
05. | 失去的猎场 Without A Hunting Field | -- | Ricky Ho | (配乐) | 8:34 |
06. | 复仇 Nemesis Of Old | -- | Ricky Ho | (配乐) | 1:25 |
07. | 血染婚礼 Crimson Wedding | -- | Ricky Ho | (配乐) | 1:10 |
08. | 命运之河 River Of Fate | -- | Ricky Ho | (配乐) | 4:37 |
09. | 真正的人 A Farther`s Spirit | -- | Ricky Ho | (配乐) | 3:28 |
10. | 拿回属于我们的 Take Back What's Ours | -- | Ricky Ho | (配乐) | 3:55 |
11. | 赛德克·巴莱之子 Sons Of Seediq Bale | -- | Ricky Ho | (配乐) | 2:49 |
12. | 莫那的光荣 Mouna's Dance Of The Golden Ray | -- | Ricky Ho | (配乐) | 3:18 |
13. | 仇恨消失 The Night Massacre | 魏德圣 | 赛德克古调 | 林庆台、大庆等勇士演员合唱 [2] | 1:56 |
14. | 勇士 Warriors | -- | Ricky Ho | (配乐) | 4:17 |
15. | 生命之歌 The Requiem March | -- | Ricky Ho | (配乐) | 2:54 |
CD2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长度 |
01. | 赛德克·巴莱 The Soul Of Seediq Bale | 江自得 | 泰雅古调 | 阿穆依 稣路 [3] | 10:46 |
02. | 勇气的印记 Mark Of Courage | -- | Ricky Ho | (配乐) | 3:38 |
03. | 突袭 The Ambush | -- | Ricky Ho | (配乐) | 3:11 |
04. | 相遇彩虹桥 Till We Meet At Rainbows | -- | Ricky Ho | (配乐) | 8:35 |
05. | 未知之桥 Bridge Of Peril | -- | Ricky Ho | (配乐) | 3:52 |
06. | 陷阱 Entrapment | -- | Ricky Ho | (配乐) | 5:15 |
07. | 传说 Tales Of Creation | -- | Ricky Ho | (配乐) | 3:28 |
08. | 骄傲启程 Beautiful Departures | -- | Ricky Ho | (配乐) | 4:44 |
09. | 最后战役 The Last Uprising | -- | Ricky Ho | (配乐) | 2:03 |
10. | 最后一刻 Till The Last Breath | -- | Ricky Ho | (配乐) | 9:51 |
11. | 血&花 Bloodshed & Blossom | -- | Ricky Ho | (配乐) | 3:38 |
12. | 赛德克·巴莱之看见彩虹 The Rainbow Promise | 拉卡·巫茂(阿飞) | 拉卡·巫茂(阿飞) | 林庆台、大庆、撒布洛、罗美玲、张志伟、徐诣帆等演员合唱 [4] | 7:19 |
[1]配乐演奏:澳洲 The Studio Orchestra Of Sydney 交响乐团 [2]合唱:田骏、拉卡·巫茂、林庆台、大庆、撒布洛、陈松柏、金照明、高勇成、张志伟、徐诣帆、林孟君、方圣杰、林源杰、 孙俊杰、刘忠厚、陈金龙、陈文华、翁志文、仲柏晔、张福刚 /族语翻译润饰:伊婉贝琳、翁志文 [3]全曲独唱 /族语翻译润饰:Dakis Pawan [4]合唱:拉卡·巫茂、林庆台、大庆、撒布洛、陈松柏、金照明、高勇成、张志伟、徐诣帆、林孟君、方圣杰、林源杰、 孙俊杰、刘忠厚、陈金龙、陈文华、翁志文、仲柏晔、张福刚、罗美玲、张淑珍、林兰英、曾惠玲、巫惠玲、沈蔼茹、 高亭瑄 /族语翻译润饰:Dakis Pawan
行销
- 官方部落格
早在电影尚未开拍之际,导演魏德圣即要求电影行销团队,成立官方部落格。有别于首部剧情长片《海角七号》先前成功于痞客邦建置汇集人气与读者支持的网志「《海角七号》电影官方部落格」后,《赛德克·巴莱》则于无名小站成立「《赛德克·巴莱》官方部落格」,作为电影行销与维系读者观众的主要媒介。
- 电影套票
为了筹措资金、并期望借此维系培养影迷的向心力,导演魏德圣与制作团队仿效《海角七号》的行销模式,在电影上映前,推出以两张电影交换券为一组,新台币599元的电影票预售套票。依照电影拍摄制作的各个不同阶段,前后共分为:开镜套票、杀青套票以及上映套票。其中,纪念限量版的开镜套票,更是早先于电影上映前两年,在无确切放映时程以及相关预告宣传的情况下,便开始向消费者卖票筹钱。台湾影史少见。
- 特有种商行
承袭首部电影《海角七号》卖座后,相关周边商品(如:汗衫、纪念品等)也获得热卖的行销模式,魏导与电影团队另行成立网路行销公司「特有种商行」,期望透过网路无远弗届的传播特性,作为电影相关周边商品开发与销售的推广平台。
- 套币
「新台币硬币原住民族系组合─赛德克族篇」2011年11月16日委台湾银行各分行(简易型分行除外)公开发售5万5仟套,每套订价新台币250元,这是中央银行发行新台币硬币原住民族系组合的最后一套。
- 官方YouTube频道
《赛德克·巴莱》在电影上映前,即拍摄制作一系列电影预告、幕后花絮等影片,透过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成立「《赛德克.巴莱》官方Youtube频道」,将相关影音产品陆续上传,成为电影行销的主要管道。
发行
首映
2011年9月4日傍晚7时在台北中华民国总统府广场举行首映会,《赛德克·巴莱》在凯达格兰大道北广场举办首映会,总统马英九、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中影董事长郭台强、国际导演吴宇森及台湾原住民14族代表等皆到场,这是总统府首次出借北广场举办首映会,包括导演、监制及主要演员都出席与会。魏德圣表示:「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能够接受我呈现的方式,今天在场有很多不断被我们骚扰的天使,真的非常感谢」。
台湾
尚未上映前,该片包场票房已累计至新台币4200万元;首日票房为新台币2300万元;首周三天票房为新台币8800万元,而中秋连假四天(加上周一)票房达新台币1.2亿元;9月17日,上映九天全台票房破2亿元;9月26日,上映十八天全台票房突破3亿元(3.1亿元);9月30日下集上映首日,全台票房为新台币2200万元;10月2日下集上映首周三天票房为新台币8500万元;(以下为上下集合体的票房数字);10月7日,全台票房破5亿元;10月15日,全台票房已达6亿元(6.2亿元);10月30日,全台票房破7亿元;11月24日,全台票房已破8亿元;最终上下集全台票房分别为新台币4.72亿元、3.18亿元,分别位居2011年全台票房第二名和2011年全台票房第六名;上下集加总全台票房为8.1亿元。
上一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2011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第36-40周 | 下一届:《钢铁擂台》 |
中国大陆
2012年4月份,本片导演魏德圣携男主角林庆台、游大庆在北京出席预告片发布会,宣布电影以154分钟单集精华剪切版,确定将于2012年5月10日在大陆上映。魏德圣强调中国大陆上映的版本与美国看到的是一样的版本。影片没有以普通话重新配音,保留日语与赛德克语音轨并加上中文字幕。
2012年5月6日,制作单位在北京举行首映会。会后导演接受访问时表示,由于拍片不容易,应先让观众能接受再谈票房,“希望观众透过这部电影了解台湾原住民族的故事。”
上映后大陆媒体认为赛片宣传太短、与《复仇者联盟》撞档、以及观众怀疑国际版不完整导致票房不利。
香港
《赛德克·巴莱》2011年10月9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首映礼,导演魏德圣、监制吴宇森和一众主要演员亦亲临首映礼,该片亦于2011年10月18日至11月8日举行的第8届香港亚洲电影节作参展电影率先上映,香港亚洲电影节,香港亚洲电影节。
上集《太阳旗》、下集《彩虹桥》分别于2011年11月17日及12月1日在香港戏院上映。
香港公映的下集《彩虹桥》片长为109分钟,与台湾公映的132分钟版本不同。全片(上、下集)2012年元月在香港下片。
英国、 法国
该片在参加9月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以及台湾全球首映之前,即与知名国际电影行销公司Fortissimo Films(英语:Fortissimo Films)合作负责国际版权,并分别与英国及法国代理商Optimum(英语:StudioCanal UK)、ARP Films签约,在欧洲重要地区首度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德国、 瑞士、 奥地利
导演魏德圣、监制黄志明接续参加多伦多影展时,对于欧洲版权也有更进一步的拓展,包括德国、瑞士、奥地利的版权都已卖出,这几个国家的片商都是在威尼斯影展期间就看过片;而美国的知名片商Sony Classics、Weinstein Company,也特别到多伦多影展看片。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台上映之后,也确认新增了北美、南美、纽西兰、澳洲地区的版权。北美地区的版权确认由美国灰狗扬声娱乐公司(WELL GO USA)取得。
在上映之前,2011年11月10日在纽约当代艺术中心(MoMA)举办的「Fortissimo公司20年回顾展」中,《赛德克·巴莱》也以该影展开幕片放映。导演魏德圣也特地飞到纽约参加此盛会,并在放映前一天在驻纽约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举办记者会。
在纽约首映的《赛德克·巴莱》版本,为导演魏德圣精心剪接的一百五十五分钟国际版,他对于这个新版本比较满意,而之前在威尼斯影展的版本是压力下,仓促剪接而成。
2011年11月20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再次播放此片。
2012年4月27日,《赛德克·巴莱》在纽约、洛杉机、休士顿、旧金山、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上映, 5月11日在全美国新增 8 个放映据点。制片人黄志明表示,很多北美观众都以为只有在美国上映三天,其实目前还在全美上映中,并将延续放映至5月18日甚至更久。引进此片的美国灰狗扬声公司 Well Go USA 表示,希望观众以票房行动多多支持。
日本
《赛德克·巴莱》由于剧情的对立敏感问题,能不能成功引进日本一直备受关切。而后来终于成功在2012年3月在大阪亚洲电影节首映国际版。一般上映是在2013年4月20日,播出上下两集。导演魏德圣也希望日本观众不要抱持太大的对立情感观看这部电影,强调日人与原住民之间没有对错,只有文化的冲击。
奖项
- 威尼斯影展
《赛德克·巴莱》2011年入围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狮奖(2011年8月31日至9月10日)。
- 多伦多影展
《赛德克·巴莱》入围多伦多国际影展「特别放映单元」,于2011年9月举行映演。
- 釜山影展
《赛德克.巴莱》参展非竞赛的「亚洲视窗」单元。
- 金马奖
2011年10月入围第4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及个人奖项共11项提名。2011年11月获得最佳剧情片奖,并另外获得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等荣誉。
年份 | 奖项 | 受奖者 | 阶段/结果 |
---|---|---|---|
2011第48届 | 最佳剧情片 | 《赛德克·巴莱》果子电影有限公司、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 获奖 |
最佳导演 | 魏德圣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徐诣帆 | 获奖 | |
最佳新演员 | 林庆台 | 提名 | |
最佳新演员 | 徐诣帆 | 提名 | |
最佳新演员 | 林源杰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秦鼎昌 | 提名 | |
最佳美术设计 | 种田阳平(日籍) | 提名 | |
最佳造型设计 | 林欣宜、邱若龙、杜美玲、邓莉棋 | 提名 | |
最佳动作设计 | 梁吉泳、沈在元(韩籍) | 提名 |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何国杰(新加坡籍) | 获奖 |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看见彩虹》词:拉卡·巫茂 曲:拉卡·巫茂 编曲:何国杰唱:演员合唱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杜笃之+吴书瑶+汤湘竹 | 获奖 |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 王伟六 | 获奖 | |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 《赛德克·巴莱》果子电影有限公司、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 获奖 |
- 奥斯卡外语片初选
2012年1月18日在全世界63部参选外语片环伺中,入围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初选九强(是东亚地区仅有的入选影片),而在1月24日公布的提名名单则未被列入。
- 亚洲电影大奖
2012年3月获得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六项提名:
- 入围 最佳电影
- 入围 最佳导演-魏德圣
- 入围 最佳男配角-马志翔
- 入围 最佳摄影-秦鼎昌
- 入围 最佳美术指导-种田阳平
- 入围 最佳原创音乐-何国杰
- 大阪亚洲电影节
获得 第七届大阪亚洲电影节-最佳观众票选奖。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12年2月8日获得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提名。
- 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
2013年4月10日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第一名。
- 第十二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2年4月,《赛德克·巴莱》入选第十二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等四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电影:
- 最佳电影
- 入围最佳导演
- 入围最佳新演员-林庆台
- 入围最佳新演员-徐诣帆
- 第二十三届金曲奖
2012年6月入围第23届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等共3项提名,何国杰获得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年份 | 奖项 | 受奖者 | 阶段/结果 |
---|---|---|---|
2012第23届 | 演奏类最佳专辑奖 | 《赛德克·巴莱》丰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 提名 |
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 何国杰 | 获奖 | |
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 | 何国杰 | 提名 |
争议
- 威尼斯影展将《赛德克·巴莱》出品国挂名为「China, Taiwan(中国,台湾)」的问题,在台湾引起极大的争议,有民众主动写信向影展抗议。导演魏德圣明确表示《赛德克·巴莱》是纯正台湾电影,没有中资,也表示:「入围只高兴了一天,被挂上中国感觉像是被吃豆腐。」监制黄志明也表示:「不应该挂有中国的名字。」剧组和官方都曾要求影展更正,但是在影展开幕前,出品国为「中华台北」。
评价
影展评价
- 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3部影片中,全长150分钟比起本地版270分钟大幅删减,出现战争砍头的画面比例却倍加突显。对于血腥暴力画面的质疑,魏德圣表示忠于史实,借此让人们反思,并反问“有哪一段历史不血腥?”。
- 但导演魏德圣事后表示,参加威尼斯影展竞赛,获知必须剪出2个多小时的版本时,距离参赛剩下不到1个月时间,当时连台湾本地的完整版都尚未上映(上集9月9日、下集9月30日)。在仓促剪辑之下,导致初次国际竞赛版(威尼斯参赛版本,150分钟)和原版的预期差距甚大。后来导演魏德圣又重新剪接不同的国际版本。
- 首映会一开始,先是安排剧组的「场记」及「幕后侧记」,朗读一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赛德克》正式杀青当天的工作日志,回顾拍摄的艰辛。导演魏德圣表示,有时候会有抱怨和愤怒,但那指当下,现在只有感谢没有愤怒,「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能接受我们呈现的方式,但我真的有很多感谢,希望大家一起来欣赏我们的电影和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
-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3部影片中,到了2011年9月5日已有9部影片角逐奖项的影片亮相,报导称《赛德克·巴莱》在国际媒体影评人与观众在线投票两项的评分不佳。《赛德克·巴莱》在第68届威尼斯影展举行公众首映,全场满座,800名观众于放映后起立鼓掌十分钟。
- 多伦多影展执行长卡麦隆贝里接受加拿大《国家邮报》采访时,推荐了3部影片,其中一部就是《赛德克·巴莱》,他对战争场面印象深刻,他表示:「非常壮观,动作戏不断而高潮迭起!」、「这部片非看不可的原因,是因为它描写战间期里,西方人所不知道的一面;是一部非常带劲的电影」。
- 2011年11月10日晚间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映。导演魏德圣特别至现场向观众介绍。电影放映之后,不少人感动拭泪。有观众表示剧中主角的坚毅和勇敢,很像美国印地安酋长。也有观众认为,原住民身手矫捷,没想到原住民都会功夫。
- 「赛德克巴莱」于2012.11.23日晚间在布里斯本「昆士兰艺术表演中心」举行的「澳洲亚太电影奖」(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上,再度获得国际肯定,击败18国34部入围影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UNESCO Award)。
媒体
- 英国电影杂志《银幕》(Screen)打了仅次于满分五颗星的四颗星高分,《泰晤士报》也给予三颗星评价。其他刊物如美国《好莱坞报导》、《综艺日报》(Variety)亦给予较高评价。
- 《南方日报》记者郑照魁表示:“国际版剧情仍旧完整,呈现赛德克人的「生猛」,但删去部分是赛德克文化细节很是可惜。郑认为这是受到中国电影院难放映长片,放映长片难获利的影响。魏德圣表示中国版与国际版一样,并不是电影审查的影响”。导演:“表示台湾版是因有族群的压力要交代历史细节才会长,国际版是以「精神」与「故事」为主”。郑也报导观众反应,虽然感到感动,但也觉得战争场面过多「吃不消」,最为感动的则是妇女与子女道别自杀的场景。
- 媒体场的观众都是各国多年在电影领域的专业记者,《赛德克·巴莱》在放映过程中不断有记者起身离场,结束时是只收获寥寥几下零星的鼓掌,可见该片并没在记者心中得到太高的评价。有媒体评论表示:“整整两个半小时的故事冗长却缺乏张力,过长的篇幅中只一味堆砌战争场面,却忽视了讲故事最关键的节奏,导致影片沉重拖沓。从剧情上,导演试图探讨野蛮、文明和殖民间的关系,却又因为立场不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同时,原本正邪分明的故事,却因为对赛德克族过多的血腥残忍描写,减弱了反抗者一方的正义性”。
- 凤凰网转载2012年5月15日羊城晚报:2012年5月10日公映的《赛德克·巴莱》曾被业内寄予厚望,但该片上映长两天,影院因观众太少而大幅下调其上映场次。羊城晚报记者通过影院了解到,昨日《赛德克·巴莱》在广州一共只安排了81场的放映,而《复仇者联盟》则有595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非院线不愿意排片,影院工作人员表示:“ 在《赛德克·巴莱》上映的前两天时间里,影院安排了大量排片,并且把黄金时间也留了出来,但观众并未受此影响,甚至出现过没有观众的情况,因此不得不减少排片场次。”由于《赛德克·巴莱》在中国影片审查时间仓促,加之片方并无资金进行大规模宣传,导致多数观众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讲的什么,不少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的主旋律电影。
- 《青年报》:“赛德克巴莱大倒热灶”。
- 在台湾发行的《英文中国邮报》评论提到,上集《太阳旗》在激烈血腥动作镜头中,平衡地提供了周到的角色个性描述,将流血场面配上赛德克族传说,为暴力行为说明赛德克族的思想背景。片中仔细推敲的细节创造了历史真实感,以及庞大的演员人数传达出一种庄严感。不过,该报也提出某些缺失,例如上集某些拙劣的电脑生成图像及过度活跃的配乐,下集过度将赛德克族彩虹桥传说显现的画面。
官方
- 中华民国方面:
行政院新闻局表示,此片是有史以来政府补助最高的电影,获选为代表台湾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竞赛的九部国片之一。该片并获新闻局150万元参展补助,创下政府补助电影事业的极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
最近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台湾有一个影片叫《赛德克·巴莱》正在热映当中,据我了解,好像台湾有关方面也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在大陆公映,请问发言人,这部片子目前送审情况怎么样?大陆的观众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这部影片?谢谢。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国台办9月14日例行发布会实录(2)
国台办2011年9月14日例行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反映的是历史上的雾社事件,描写了台湾原住民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她进一步表示:「这部片子在台湾上映,观众反应热烈。有朋友告诉我说,场面很恢弘,很震撼。我们乐见该片在大陆上映。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尚未接到引进这部片子的正式申请,如果台湾的制片方提出该片在大陆商业发行的要求,我们愿意积极促成。谢谢」。
专家
- 「赛德克·巴莱」电影的「赛德克族语言」指导老师、也是熟知「雾社事件」相关历史的学者郭明正,执笔写书《真相·巴莱》,指出电影和史实的差异。
- 郭明正是赛德克族人,也是雾社事件参与者马赫坡社族人的后裔,与雾社事件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他曾花10多年采访部落长老,致力于记录赛德克文化与雾社事件。
- 郭明正发现电影中有许多情节,包括是否有赛德克族少年队、在事件当中是否族人因而纹面、莫那鲁道参与人止关之役等等,这些属于电影艺术改编的内容并不完全合于史实。
- 然而虽然电影观点与史实有所差异,但是「电影是电影,历史是历史」,他对于在片场听到演员都用赛德克族语演出,经常让他误以为回到雾社事件发生之时,非常感动;也希望能透过《真相·巴莱》新书的出版,让因为电影「赛德克·巴莱」而对雾社事件感兴趣的民众,有更深入的认识。
- “中华民国歌声舞影庆百年电影展”的企划统筹、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的陈炜智认为,威尼斯影展上播映的是剪辑后的国际版,而即将在台湾上映完整版则分成上下两集,有可能因为剪辑内容的不同,让媒体在理解上也有所不同。
- 而他认为,如果包括中国大陆媒体在内的观众,因为对台湾原住民不了解而对电影产生误会,那是导演的问题。他说:“我觉得这是导演的责任。导演今天要讲这个故事,他就应该要让不了解这件事情的人看懂。我们今天走进电影院,我们不应该有任何包袱,我们今天付了钱走进电影院,就完全将自己交给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那今天创作团队要将一个他们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动人故事,讲给我们听,那创作团队就有100%的义务,让我们观众充分的欣赏,充分的享受这个错综复杂的史诗故事,而不是转而要求说,你们应该做好功课再走进电影院。此外他怀疑,这部电影事前太过高调的宣传,也可能导致中国大陆媒体的不满。」
- 台湾作家张瑞芬表示自己如果习惯现代都市生活,会害怕凶猛华丽的战斗场面。并且认为赛片难在影展得奖,因为「当前世界是非纷扰,谈和平还来不及,你在那儿表彰以眼还眼的杀戮逻辑、暴力美学,挑衅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人道的普世价值嘛!」张也将魏德圣明知赛片不受欢迎仍然投资拍摄的态度与剧中莫那·鲁道以及活得像真正的人的主题相比较。张并以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概念解释,认为莫那·鲁道的反抗是出于传统的人民被文明社会「异化」而产生的恐慌与愤怒。张又认为在上集战斗舞一幕显示赛片所说真正的人是猎人,并认为不该以深山环境以外的观点来理解雾社事件,并且回顾几部相关台湾文学作品的观点。张文中并且将片中赛德克人的忍耐与现代上班族生活比较,以及将猎人的态度与现代原住民的抗议比较,并且表达认同。
- 台湾导演戴立忍发表了《赛德克·巴莱》上下集观影心得。他认为赛片的外观是商业电影,剧本结构与「简单命题」却是非主流,违背观众的习惯来引起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他也认为赛片的重复砍头画面也是以数量让观众无法招架来引发思考。戴立忍并指出某些人看完上集就不想看下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最后还是希望大家看完上下集。。
- 台湾教授林开世认为赛片的制作以及尊重原住民的态度已经成为里程碑,但他认为《赛德克·巴莱》虽引起多元价值的讨论,但赛片缺乏历史资料支持的猜想莫那鲁道的想法,偏离事实真相。赛片也将赛德克文化浪漫化成消失的传统文化。所以林开世认为赛片「只是利用一个异文化的传奇,来制造出一个可供消费的道德想像空间」,是肯定教条式的多元文化主义,以及鼓励自以为是的史观。他认为电影遇到历史资料不足或矛盾的部分应该保留空白。
- 台湾教授邱韵芳认为《赛德克·巴莱》以长相美丑区别内心善恶,太不真实,也太浪漫化赛德克族,轻忽日本与布农族角色。而在读过郭明正的书《真相·巴莱》后,邱韵芳质疑赛片描述莫那·鲁道偏离史实,以及将铁木·瓦力斯的行为简化为个人恩怨,违反真实的gaya文化,两项不实导致观众对真实的赛德克族有误解,英雄化莫那·鲁道且特别负面影响道泽群。邱又以Kumu Tapas之《部落记忆—雾社事件的口述历史》为参考,说明道泽群各个小聚落面对德克达雅群反应都不同,不该简化。邱并特别指出赛片剧本是由魏德圣以中文创作后再翻译为赛德克语,像是「血祭祖灵」与「骄傲」都是违反赛德克文化的台词。对此邱表示戏剧的要求不该盖过真实呈现赛德克gaya的需求。邱肯定赛片给原住民在主流社会带来战士的新形象,但引用戴立忍一段话,认为赛片太着重美学部分使观众不能深刻理解赛德克出草与gaya,并且以自己与几个赛德克人讨论赛片的经验为例,认为赛片让赛德克人「越来越沉默」。
- 台湾历史学者Nakao Eki Pacidal对林开世文与邱韵芳文作出回应。
- 北京影评人宇文翮指出许多台湾民众对这段历史其实并不熟,所以对《赛德克·巴莱》的支持来自本土意识觉醒以及补充学习本土历史的兴趣。他并评论赛片本身符合其他类似电影的反殖民公式,但采取中立立场,未将莫那鲁道英雄化,而将描写杀戮的血腥与恐怖,并将日本人描写为温和的受害者。但宇文翮进一步指出这并不是单纯「亲日」,而是后殖民文化所导致。宇文翮提出身分认同问题,认为花岗一郎和二郎已经日化却无法融入日本社会,代表的是殖民者离去后殖民地人习惯先进文明不愿回到落后,于是不知何去何从。宇文翮进一步指出新一代台湾人较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花岗一郎是「当代台湾人自我形象的投射」。
- 影评人李简认为下集过于简化,重要的「夹心人」角色处理也太粗糙。李简认为《赛德克·巴莱》最重要的主题是文明与野蛮的比较。李简将片头的猎头战与《启示录》(台译《阿波卡大猎逃》)相比,认为一方面日本殖民者带来文明,阻止「残酷的野蛮」,但赛德克族本身也有文明,而日本则没有走在「文明的正路」。李简指出历史上殖民主义也有更替,并且认为「自由,才是文明的核心」,而莫那鲁道与镰田弥彦都同意日本的殖民没有自由所以不够文明。但李简也认为赛德克族妇女的自由则被电影忽略。
- 影评人木卫二认为赛片过长、人物平版、战斗画面单调,但仍肯定电影的史诗特色。
- 凭电影《人山人海》夺得第68届威尼斯影展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蔡尚君说「这部电影挺带劲的,我很喜欢!」
- 林大根表示此片2014年在韩国五间戏院上映,上集观众只有约八千人,下集只有十人。不过在NAVER网站上的评分满高(六七分左右)。林分析票房差是因为韩国观众对台湾历史和族群不熟悉,而有观众喜欢这部电影,除电影本身品质外也与抗日题材符合观众兴趣有关。
本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以象征日本的《太阳旗》命名,描写1930年莫那·鲁道带领族人反抗日本长期压迫原住民而引发的雾社事件;下集命名为《彩虹桥》,刻画日军镇压,莫那·鲁道带领赛德克族浴血抵抗的过程,并深入刻画族人从容牺牲后,越过彩虹桥回归祖灵的故事。
简评
如果日本人对原住民好一点会有什么不同吗,应该是不会的,只要文化上没有真正的融合,“出草”几乎是唯一的结果。文化上最终会融合吗,假以时日应该是会的,但一代人的时间还是太少。莫那鲁道也看清了这一点,如果在这个时间节点不反抗,以后是断不会组织起反抗的力量了,因为血与骨已经完全融合了。成功的统治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融合,哪一方对哪一方其实是无所谓的,回看几次中国改朝换代就能发现,在绝对的武力威慑下,予以时间,那些所谓的外族政权最后都被接纳,只要莫那鲁道那一代人死去即可。
受限于本土视野和微观格局,台湾电影多关注细小事件和微妙情感,小清新和小确幸占据主导,能够产生《赛德克·巴莱》这种脱离小岛视野、展开宏大叙事的电影,洵属可贵。米歇尔·福柯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在我看来,“讲述神话的年代”与“神话讲述的年代”同等重要,电影创作者既要观照时代整体语境,也要重视具体历史事件。《赛德克·巴莱》在这两者间找到了完美的黄金比例点,讲述了一首反抗侵略的英雄史诗,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悲歌。
因为真实再现了赛德克巴莱民族那段历史,表现得也很振奋人心,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好影片,尽管里面的人起草的时候杀了妇孺,可这也是事实,并不是电影在提倡这种行为,更不是诋毁赛德克巴莱。但是我还是想说,他们不该杀。其实我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这个男主角,年轻的时候,人家好好地交易货物,他在旁边没来由的不爽,还主动上去言语顶撞,等见人家人多又有枪,怂了,回去就急急忙忙喊人,然后还搞起了偷袭,讲真的,就算你是土著部落民族,带着点野蛮,可这做法也太不地道了,哪里像是一个以骄傲自居的部落哦
《赛德克·巴莱》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史诗级抗日战片。依据真实历史改编,揭开了清末台湾在外族入侵时原始部落捍卫领土抵御侵犯鲜有人知的猩红历史。我们为什么要誓死捍卫领土,抵御外来入侵?这部电影可以给你答案。飞机大炮怎么抵御猎枪?以卵击石的道理他们也懂,可是就算这样也要赢得尊严和骄傲。此片观看等级18+,还原了非常多的血腥场面,不适合未成年观赏。周杰伦借了四千万台币支持导演拍摄此片,三观极正不愧是我idol。
说这是战争片真是太狭隘了,这是所谓的“文明”对“野蛮”,“先进”对“落后”,在天然对立的矛盾和冲突中如何追求自由的灵魂。导演尽最大努力地削减自己的立场,但是作为影迷,预设和带入立场真的非常痛苦。史书里的一句话背后,就是无数个具体的人的选择和牺牲。 剧本、情节、剪辑、配乐、人物、实景拍摄无一不精彩,但割完的人头都不带滴血的,道具组扣一分。看完以后感觉灵魂被重重的敲了一下,能带给影迷更深入的思考和感受,这才是伟大的电影。
本片根據台灣賽德克族的“霧社事件”改編,雖然是魏德聖第二部電影,但製作規模已有史詩片的風範。不管是在大場面的調度,小場景的處理或人物關係的鋪墊上都處理得極為精彩,且對 賽德克族人大規模屠殺侵犯家園的日本人場景,更帶出對傳統和文明的矛盾衝突的思考主題。在導演技巧上,魏德聖比《海角七號》時期可謂大躍進,動作場面頗具氣勢磅礴的壓迫感,文戲也流暢細膩,雖然在節奏處理得未理想,視覺特效也未能盡善盡美,但該片恢宏的氣度和廣闊的視野絕對不亞於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
如果文明是卑躬屈膝,那就让他知道野蛮的骄傲。影片的许多场景都令我热泪盈眶,他们关于祖辈,关于山林,关于灵魂的理念,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雾气弥漫的山林,雾社人淳朴自然的状态,异族人所谓的文明不过是在高压下的穷奢极欲。赛德克们对这片山林的爱使我感到渺小,他们的歌声悠扬真挚,真正的文明是尊重是包容是解放,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怎能浇熄他们反抗的怒火?猎杀吧,猎杀侵略这片土地的恶灵,为反抗外来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永垂不朽,赛德克巴莱!
想知道对于原住民来说,从明朝陆续迁徙到台湾来的“平地人”和日本侵略者殖民者到底有多大的本质差别。是不是一个是温水煮青蛙一个是直接下油锅炸呢,而且两个都打着的是文明改造的旗号?感觉观影的视角中被殖民者和原住民的角度巧妙地被糅合在一起了,用句流行的话讲这是殖民套娃啊,日本人套着汉人。光是对女性纹面样式的不理解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我只是个好奇的旁观者,可能永远没办法站在原住民的鞋子里思考,而且原住民还不穿鞋子哈哈。另外我怀疑拍摄的时候给自然风景美颜了,台湾我去过的地方不算少了,不可能错过这种闪光的人间仙境。这个电影是和一个台湾姑娘看的,不知道看我慷慨激昂手舞足蹈的时候对方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觉得我主人翁意识太强了,谁能想到呢,场外又给加多了一层视角和认同感/认同意识。
开头五分钟短片将蕃族背景交代清楚,馬關條约之始,不知道是否是中原已从这片土地上分割,由日本人、台湾人重新描述一段的历史,大陆不再探访,也不再过问、强大了…又是怎样的强大呢?大陆视角教育里,台湾岛丢去的五十多年,我们如何走近呢?仅仅只是外省驻人与我们相关吗?不被“文明”认可的面容,怎么听…都有深意。文明不好吗?虽是雨啊是部落。回答却尽显中式哲学。别让火熄了,真的是太中国的表达。而这一些留下的东西,某些地方却被所谓现代化而抛弃。被压制的反抗的能力和精神。
一部需要紧盯字幕的华语片。没想到台湾依然还有这种具有民族气节的电影人。魏德圣自编自导,筹备了12年,一度资金断缺,几乎大半个台湾娱乐圈知名艺人都帮忙借钱,终于制作出了这部大气磅礴的华语史诗巨制。对魏德圣导演只有深深地尊敬。本片的主题就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民族特点。本片作为上部铺垫很关键,剧本很扎实,没有一处多余的镜头,导演把赛德克族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图腾展现的淋漓尽致,画面精致,配色动听,尤其那首民谣非常好听,而且非常贴切电影的风格。文明和野蛮的对抗,但到底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去看看野蛮的骄傲!”最后20分钟的反抗大屠杀血腥且震撼人心。老少妇孺全部屠杀!一曲赛德克精神的赞歌。有压迫,就必须要反抗。无自由,毋宁死!。
在华语战争片中属于独树一职的存在,开篇的射鹿和日军入侵的讲述节奏明快,迅速的铺垫好双方的矛盾,中段的入侵过程和莫那思想的转讲述有点拖沓,也成功为结尾的反抗种下火种,但是导演并没有一味突出的侵略者的恶,而是透过思想文化的洗脑,产生对信仰和现代文明冲突的探讨,莫那和花岗的那段对话非常引人思考,结尾的反抗部分伴随赛德克的歌谣,生猛暴力的动作戏让雾气下的大战充满了血腥气,血祭祖先找回缺失的信仰,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又一场屠杀,很震撼。()
举起反旗之前的内容后以为只是单纯的殖民与反抗的庸常,看似立场是偏抗日正能量的这种。但加入花岗兄弟的剧情,与积累怨怒后杀戮后,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如果把赛德克巴莱这种思想当成宗教极端后,受这种思想驱使下的人们所做的行为又与基地有什么太多的违和呢,甚至,还能看到,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无情兼并与反抗的,伴随血泪与白骨赤裸裸的拉锯。就很令人恐惧了。也是和单纯的起义类型题材电影相比更独特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