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区(2015)

Under sandetUP:2021-11-07

《拆弹少年》(丹麦语:Under sandet,英语:Land of Mine)是一部2015年丹麦和德国合拍的历史剧情片,由马汀·赞帝维(英语:Martin Zandvliet)执导和编剧。电影于2015年多伦多国际影展作全球首映,并由丹麦提交至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地雷区

评分:8.7 导演:马丁·赞里维特 编剧:马丁·赞里维特
主演:罗兰·默勒 /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 路易斯·霍夫曼 / 乔尔·巴斯曼 / 埃米尔·贝尔顿 / 奥斯卡·贝尔顿 / 奥斯卡·柏克曼 / 莱昂·赛德尔 / 劳拉·布罗 / 马德斯·瑞艾森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00分钟地区:丹麦 / 德国
语言:丹麦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十个拆弹的少年(港) / 拆弹少年(台) / 血肉之区 / Land of Mine
上映:2015-12-03(丹麦)
IMDb:tt3841424

地雷区简介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战争期间,德军曾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则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罗兰德·莫尔 Roland Møller 饰)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然而,当任务结束之后,当幸存的孩子们满心欢喜的以为他们终于逃脱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乡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另一项同样残酷的任务。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马丁·赞里维特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马丁·赞里维特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五佳外语片(提名)

简评

普里奥·莱昂说:“胜利者可以主宰一切。”纳粹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刻,战场上的士兵身份就此转换,埋地雷的是一群人,拆地雷的是另一群人,至于下命令的人,你从未见过他的脸。卡车在海滩边停下,男孩们满脸泥污,细沙下全是地雷,军官说:“不要指望丹麦会张开双臂欢迎你们,没有人想看见这里有德国人。”10个男孩,45000颗地雷,如果每小时挖6颗,三个月后他们将可以回到已是一片废墟的故土,实现重建德意志的愿望。战争制造二元对立,抹杀掉具体的人,敌我双方均被剥夺了姓名。明确标注的图纸,反复确认的数量,即便每个步骤都没错,谁又能保证绝对安全。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有荷枪实弹的卫兵,少年们手挽手并排走,检验之路需以血肉之躯蹚过。

那本是所有人不该背负的宿命,不是少年们应有的牺牲。生命就是生命,不论敌我,不论阶层,不论他国异邦,不论物种有别,可战争就是战争,人类划地而治,区分你我,统治者为囚天下人、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直到如今。这不是文明的进步,只是统治的反复,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少年或死者,只是穿上军装,他们都不再天真和无辜,因为敌人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故事不复杂,有些桥段稍显刻意,摄影构图、调度很棒,音乐铺陈不煽情,群像里几位人物个性分明,军官戴帽子和不戴时的心理转变有层次,但一开始的转变理由有点不够充分。最后五百米,也许是导演的温情,但愿你们和我们可以不再陷入战争的泥沼,但愿那些破碎山河能重焕光彩,但愿你我的家国不会再添血泪,但愿生命不会无意义的逝去,但愿你我能正视那段历史,该谴责的是战争本身,不是某个国家和人民。

胆战心惊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心里很难受,这群孩子是战争与纳粹思想的牺牲品,尤其是双胞胎哥哥最后绝望地走向地雷自杀的那一段心里真的很难受,这部电影很高级的地方在于大量绝美的空镜头的运用,美丽的海滩碧蓝的天空清纯的海浪和岸上的人间炼狱做了鲜明比对,把孩子们的命运和悲惨烘托的更加彻底,最后男孩们跑向国家边境的时候和自然空镜融为一体,一切回归自然回归人性的纯粹,从绝望到希望的体会是电影传给我们思想上的救赎与反思,这种反战的电影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

.12 安贞ume影城 德国人埋的地雷,德国人来拆,好像很合理,但集体的罪恶,最终还是落在每个个体的承担,受到的是来自两方面的压力,被德国逼上战场又被对方仇恨,无辜么、不无辜,有罪吗,有罪,但是究其本心,他们都只是想要做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小男孩,在海滩奔跑,有土豆泥吃,做一个建筑工人。大概是能预测到会拍什么,每一声爆炸,都战战兢兢,但是那种沉默和压抑,太让人难受了,总说正视历史,可是人总是有主观情绪的,再回头看来,都是血与泪。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不是看的第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对于二战中德国纳粹的所作所为无疑是痛恨得。但是这部电影的视角放在了战后德国俘虏身上,十多岁或者二十多岁的孩子。看见卡尔对俘虏的打骂甚至侮辱,都并不觉得过分,因为他们是孩子,也是德国士兵。卡尔会改变态度,也是情理之中,离开战争之后,他们就是向往回家,想大吃一顿的孩子而已。但是,战争带来无尽的痛苦,战后要延续这种痛苦吗?战后留下的痛恨是对谁的痛恨呢?这也许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话题。不管能否原谅或者放下,都不能强求别人与自己有立场。

低于预期,这样一个新颖的视角被处理得有些平庸了,剧作的情感导向很刻意,人物发展也太过直白乃至突兀,主题在台词中的呈现更是很让人怀疑史实之准确性。看完后读了几篇讨论其历史背景的文章,果然学术界争议很大。不过归根到底,对这一边缘历史的讲述有足够高的完成度,以此为契机引发一段历史的关注与讨论,可能便足够了。最后还是要感慨,对于足够厚重的话题和视角,大师级导演和“正常”导演拍的力度和深度真的很不一样。

应该会是我的年度十佳,无论是拍摄还是情节还是立意水平都很高。军官和战俘孩子们都有两层身份,军官作为被德国纳粹破坏家园、反抗德国纳粹的丹麦人的一份子,有十足的理由去痛恨这些德国战俘,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他也是一个会对这些孩子抱有怜悯的大人;战俘孩子们作为发起二战无恶不作的德国纳粹的一份子,理应被全世界痛恨,而作为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们也渴望家,渴望未来。没有绝对的对错,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立场,所以错在哪里?错的是把他们交织在一起的战争。

不一定要硝烟炮火才能展露战争的本质,不一定要尸横遍野才会彰显战争的残酷。那些因战争而起的仇恨,不会被轻易抹灭,更不会随战争的结束而被遗忘,片中军士长亦敌亦友的情感转变印证着他对战争的痛恨,而一个个年轻生命的倒下,只是为了弥补战争所犯下的“过错”。本片对人性的刻画已不必多说,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从希望到绝望也许只是前后一秒钟的事,尽管世间人性尚存,但不可否认的是战争带来的后果是惨重的,战时如此,战后亦如此…

这是一部"反套路"的反战片,二战题材的战争片非常多,当然内核都是反战,但基本上"正"、"反"角色都是传统的"盟军"、"法西斯",最多也只是尝试站在旁观者角度去观察战争过程的残酷。但这部电影,将正反角色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互换,常规的正面角色盟军成了残忍无情的"反面角色",而法西斯德国却成了值得同情的"正面角色",而这种核心视角的对调,结合剧情,给观众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这个思路也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一个丹麦军官卡尔看押并带领着一群德国战俘男孩,在无人的海岸线上,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一颗颗地雷。这些年轻人在丹麦军官的率领之下,开始了这项极其危险的工作,他们只得用赤裸的双手,挖掘数以百万计的残余地雷。在排雷的过程中,很多年轻人被炸死和或者残废,经过长久的挖掘,这些年轻的德国士兵终于排完了任务区中的地雷,但是正当他们以为能回家的时候,丹麦军方高层又给他们下达了新的排雷任务区,这些年轻的德国士兵只能绝望的被运往目的地,但是最终在运送的过程中,卡尔做出了一个选择,他放走了那几个幸存下来的孩子,让他们越过国境线。

到最后会想起延续在姜文-程耳里的虚伪的宽容的问题,觉得电影真是意识形态机器,用一些你无法抗拒的手段把导演的想法化成是自己的或者是认为理所当然的。这天使一般面庞的男孩们(尤其是那个双胞胎以及戴花围巾的男孩),怎么讲他们的故事都可以,既可能残忍杀害小女孩,也可能这么“无辜”,莫名背负这些战争罪,因为着实导演在提醒这种复杂性,比如“重建德意志”以及英国军官的脸。但也许正是因为来自丹麦第三方视角,所以他选择宽容的。按着从《法兰西》而来的托尔斯泰式原则,除了宽容,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终于鼓起勇气把几年前只看了开头的《地雷区》看完了。虽然知道地雷肯定会炸,排雷的战俘里面肯定会有人死,但是每每地雷炸响,共情 还是难免发生。战争中的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战后的原谅是困难或者几乎不可能的。但是彼时DM政府为了政治正确,用人工挖雷这种方式虐杀战俘,就比战争本身更高明了吗?发动战争总是少数人的决定,炮灰士兵们不过是听从上级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最终也为自己的行为埋了单。可是借着战争特殊时期发挥兽性的士兵又是什么比例?一些好人在战争中也会丧失人性慢慢变成野兽吗?还是干出兽行的士兵本来就是禽兽?某国战争罪行并没有得到清算,政府否认那段历史,是多年后仍然无法被谅解的原因。

获得奖项

  •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演员 / 最佳男演员
    提名:金麒麟奖
  • 第4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4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获奖:SIGNIS Award / 天主教文化奖-天主教文化奖
  •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提名:五佳外语片
  • 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音乐
    提名:最佳影片
  • 第3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3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提名:Platform Prize
  • 第3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第3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MovieZone Award / 观众奖
  • 第29届欧洲电影奖
    第29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设计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25届悉尼电影节
    第25届悉尼电影节
    提名:Sydney Film Prize —— Best Film / Audience Award —— Best Narrative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