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03)

ElephantUP:2021-06-23

《大象》(英语:Elephant)是由美国导演吉士·云·逊执导,以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校园枪击案为题的电影。本片荣获2003年康城影展金棕榈奖。

大象

评分:7.8 导演:格斯·范·桑特 编剧:格斯·范·桑特
主演:阿里克斯·弗罗斯特 / 约翰·罗宾森 / 埃里克·德伦 / 伊里斯·麦康利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81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03-05-18(戛纳电影节)
IMDb:tt0363589

大象简介

美国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一日,逃课未果的John(John Robinson),在父亲的逼迫下回到校园;喜欢摄影的Elias(Elias McConnell),在校园内外拍过一些人物和风景后,来到学校暗房冲洗照片;新交了女朋友的Jordan,正被与他有过关系的女孩纷纷议论着;被人冷落情绪异常低落的Michelle,来到学校图书馆帮助做工……
  校园高墙之外,时常受人欺负的“患难兄弟”Eric(Eric Deulen)和Alex(Alex Frost)正在家里午睡,他们对纳粹形象和暴力游戏非常迷恋,曾在互联网上订购了枪支。午睡过后,两人进行一番简单的策划,身穿美军野战装、手持冲锋枪走进校园,开始大开杀戒。

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格斯·范·桑特 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格斯·范·桑特 第56届戛纳电影节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格斯·范·桑特

简评

这肯定是视听导向大于题材导向的作品。跟拍长镜头是绝对的视觉母题,后背机位分享了每个人的视线,调度和剪辑又将之编织成一张缜密的叙事网。全片几乎没有一处正反打,却又依托这张长镜头的网格达成了一种宏观的正反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又会出现在他人的故事中,个体是完整的,是原子化的,又是彼此紧密连接的。格斯·范·桑特尽全力剪除戏剧性和类型感,尽量回避评论姿态,他的调度沉着而精准,配合上用色、布光、焦段上的种种变化,还有年轻素人演员们毫无斧凿气息的表演,那些连绵的跟拍镜头也透着一股既平静又残酷的诗意。这片子既不“纪实”也不“小品”,实在是大师气象满满的杰作。

老师推荐看的。感觉是个倒叙(不是。是通过不同人视角来展现的一天。他们的运动轨迹有重合的地方导致我以为他是倒叙,其实已经换了视角来讲述)前一个小时好无聊我都快睡着了(这一个小时让观众带入情景,后面十分钟把观众突突了)63分钟那会儿接上开头俩人进校园了,然后开始突突突,拍的真的跟前面一样平静无波,好像就连杀戮都是跟一口井一样死水无波。。。平静的杀戮,平静的校园霸凌,平静的校园枪击,什么都是平静的。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

新世纪最佳之一!毛骨悚然的感觉从头伴随到尾,优秀的电影美术在布景上就开始隐隐地渲染焦虑的氛围。整部电影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做铺垫,统一时间线下的多视角叙事把每个受害者的命运都牢牢联系到一起,每个人物悉数平常的事情不断堆积到观众面前,在结尾二十分钟得到了最大的爆发,节奏把控一流。影片花了大量时间在日常氛围的营造中,日常的氛围越足,每一点与日常不同的异处都会带来一种隐形的焦虑感,而最具特色的跟拍长镜头在让人身临其境的同时,也不断向观众传递一种不安的暗示,鸡皮疙瘩不断涌起。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电影,也是一部没有结局的“魔幻现实主义”纪录片。

结构十分新颖,运动长镜头巧妙连接了各个人物的行动轨迹。色彩饱满,青春洋溢的校园里,少年拿着枪支弹药大开杀戒,如同一场暴力游戏。同性之恋背后,一场纳粹行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真正恐怖的始作俑者最后也毫不犹豫地杀掉同伴。穿着黄色无袖上衣,扎着脏辫的黑人男孩,本以为他要反攻,结果轻松送上人头一枚。这或许是21世纪初美国高中的某些黑暗现状,看完感受就是真的不要欺负老实人,老实人也充满爆发力,他私下就是钢琴、性爱、暴力都来啊。从艺术学角度,这暴力美学太令人震惊了,过目不忘。最后一幕,Eric 在冷冻室找到小红帅哥情侣二人,背后挂着的是动物的大腿,此刻,杀戮如同发生在屠宰场一般,同类之间的怜悯同情早就灭绝了!

【97%】调度精彩绝伦,运动长镜头+变焦+升格使景框与景深、时间与空间被彻底驾驭,与绝佳的声音设计共同配合,最终呈现出前所未见的、环境对于人物的裹挟感。GVS的水准比卡隆等以长镜头调度闻名的导演要强得多(如本片和「人类之子」的空间意识对比),无数五星段落。但调度或非线性叙事等技巧方面的长处并非本片真正的优秀之处,更不是作品的核心,它们描摹出一次「毁灭」,其含义不仅限于情节上最后的杀戮,也同样意指母题中青春秩序的瓦解与校园空间的坍缩。从此角度而言,前半段的每一个视点人物都很必要,他们是最后的毁灭舞台上的演员,他们的生活图景便是毁灭的原材料(当然每条支线也自有其用意)。于是,校园阴暗面与结尾杀戮的关系,同「泰坦尼克号」中爱情与沉船的关系是相似的:前者是后者的部分肇因,后者是前者的唯一出路。

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想法,这么一个大热门的惨案屠杀案件,肯定得拍得大场面,壮观壮烈悲壮,人神共愤当然最好,导演却用了另辟蹊径近乎试验品的实验方式,几乎真实还原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电影前66分钟拍了8组学生在枪杀前几个小时的校园活动,但是在剧本结构上导演玩了一些技巧来增加观赏性,这8组活动的拍摄是平行交错的结构,虽然确实有点冗长,但是这个铺垫很重要,更贴近校园生活和枪击前的平常氛围,在最后的枪杀里其实很短,导演也是用得极其平静和中远镜头的拍摄来表现客观感和纪录片的非主观性,我揣摩不到导演的用意,但是整片下来确实蛮缺乏力量感,因为缺乏深度主人公的剧情铺垫,也难以延伸思考和评论,拍摄手法新奇,但是我还是更倾向于传统方式来渲染这些个悲壮的、有社会警示性的故事吧。

新千年最佳之一。电影中的时空观往往与现实世界存在偏差,商业片导演利用这种偏差引导观众从而操纵叙事节奏,而作者导演则借此跳出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复制进而创造性地进行主观表达,本片显然属于后者。共时性在跟随剧情推进时最容易被忽略,因为电影主观视点的选取固定了中心点,线性时空由中心点发散而成,这时中心点以外的时间无法被感知也无法被呈现,而本片则打破了共时性的壁垒,飘忽不定的视点选取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心点的形成,以至于剧情不存在何时起始何时终止的问题,时空观也并非由某一点发散而成,这时所有人既是边缘也是中心。主观跟随镜头一般起到第一人称带入性共鸣作用,而在本片中由于视点时刻变换反而起到了强调摄影机存在的作用,主题便也随之清晰。社会疟疾在主观意识下易被忽略,又被旁观者(摄影机)视而不见,最后积聚如大象般巨大

(.04)★★★★★★★,电影是什么呢?是默片?有声片?彩色电影?实验电影?数字电影?故事、剪辑、特效、装置、各种主义…谁来定义“电影”二字,电影类型又由谁来决定?我不想去思考这些,影像,纯粹的影像,每个镜头都像利刃,像挥出的拳头,贴近我们的肌肤,刺入胸膛。呼吸,轻盈的呼吸,镜头行走起来,跟随方框中的人,或在身侧,或在背后。浅焦,绚烂的浅焦,他人即地狱,世界是冰冷而充满敌意的。范 •桑特吝啬的使用电影技巧,演员表演与叙事是自然主义的,重复蒙太奇重复的不是情节,而是时间。《大象》做到了《出租车司机》中德尼罗差的那一点坚定,两个少年没有丝毫犹豫,死亡于他们仅仅是一个名词,或一道工序,是美好一天的结束。

【蓝光原盘收录】:非线性叙事,犹如莫比乌斯环,将每个人的情绪和节奏贯穿在一起。结局未能给你一个出口,但是它带来一个必然的结果,宛如鲁伯特之泪,顷刻间破碎,在悠扬的童谣中,纳粹的残忍传达着他的悲观与失望。从被动到主动,依靠于无法反对的致命武器,从客人到主人,萌生于成长中的折磨。冗长的长镜头,反复的中景,与面部的对焦,在此虚构文中,叙述着现实情绪。略显不足的,同时也让我感到可惜的是,人物的塑造的略显片面,没有那种强烈的包裹性,只是挑选片刻的事件去描绘前因后果,来作为本片最重要原素“性格”的发展。因此,即使是环形的叙事结构中,依旧在几何中贯穿着杂乱的线条。本片可以作为国内青年演员的练习作品,某些情感冲突和个人情感塑造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是依赖于剧本的要求还是个人丰富的经验塑造,这是一个很好的试炼场。

感觉这态度很怪…前面表现各人的个性和生活的时候,既亲近又保持着游离的旁观,心绪和烦恼,多少都能理解和共情,但枪一响,暴力就是这样不由分说地毁灭。它没有试图给枪击悲剧一个解释,它只是陈述了这样一个事件,在这一块地方上,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生活,或许小小的交织一下,某一刻,出于一些运气和因果,有些人的生命会紧紧绞扭在一起,有些人的生命逃散而继续延展了……好像正常来说,各人的喜悲是各自的,但这个时刻,一些人强烈地承受了另一些人的感受,强烈承受了他们迄今对人生的所有看法。但它真的让人审视暴力,关于暴力的生发,对暴力的态度…两个人枪杀十几个人,纳粹集团对人的迫害……

这是完全打破一般情节剧内容的影片,超过一半的事件都在讲述校园中的几组人物日常生活的一天,然后引入暴力事件,几乎所有一切都采用的是非情节的处理方式,唯一类似情节的就是对杀人者的被欺凌的动机描述(但是也准确,因为他并不是只对这一个人复仇)。这部片子让我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观众在没有强烈戏剧性冲突以及场面趣味性的时候仍然保持被吸引,从这部片子中我看到的是:情绪、准确的事件——这会让影片的非情节性产生类似小情节的吸引。事实上,这部片子里每一个人物所经历的事件都充满了矛盾和困境,这会让观众产生期待——尽管后面这个期待被“机械降神”——大开杀戒的艾瑞克打断,而这种打断也正是和前面所营造的隐约的期待(生活应当还有继续)一起造成一种事件上的合题,展现出一种荒诞性,而这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期而至的毁灭

看完《Bowling for Columbine》再来看这部,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但也同样不会沉闷;很意外地“低调处理”,我们看到和我们一样青春的生命、灿烂的阳光、长廊、绿茵,而这些美好与宁静都终结在最后的屠杀中,生命的残忍终结与如此平淡的讲述方式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娴熟的长镜头分离出人物与他们的视角,浅焦镜头分离出人物的内心状态,深焦镜头区别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同一场景与音乐时刻的勾连,还不忘在叙事上多次闪进来制造紧张感以达到剧情高潮。多个视角的个体呈现配上冷酷的长镜头加之其后的死亡似乎带着一种间离效果”;诗意和暴力形成了极为微妙的对应;无解的悲剧最令人压抑。处理得太妙了。另:开始思考片名Elephant的含义。

获得奖项

  • 第19届独立精神奖
    第19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
  • 第56届戛纳电影节
    第5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 主竞赛单元 / 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
  • 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 主竞赛单元 / 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
  • 第6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6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