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圆(2011)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UP:2021-07-11

《魔法少女小圆》(日语: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拉丁语: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是由日本动画公司SHAFT制作、新房昭之执导、2011年1月开始播放的原创电视动画,全12话。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魔法少女小圆

评分:8.9 导演:新房昭之 / 宫本幸裕 / 畠山守 / 八濑祐树 / 板村智幸 / 向井雅浩 / 城所圣明 / 浅利藤彰 / 间岛崇宽 / 渡边琴乃 / 川畑乔 编剧:虚渊玄
主演:悠木碧 / 斋藤千和 / 喜多村英梨 / 野中蓝 / 水桥香织 / 加藤英美里 / 吉田圣子 / 新谷良子 / 后藤邑子 / 岩永哲哉 / 岩男润子 / 松冈祯丞 / 佐仓绫音 / 大久保瑠美 / 松嵜丽 / 田坂秀树 / 飞田展男 / 三木真一郎 / 荻野晴朗 / 松本大 / 梅津秀行
类型:动画 / 悬疑 / 惊悚
片长:24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Madoka☆Magica / 魔法少女魔户香 / 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
上映:2011-01-06(日本)
IMDb:tt1773185

概要

故事时序

第1至11话 
 
最终话A与B-PART 
 
[魔兽篇] 
 
最终话C-PART 
 
[新篇] 
 
〈瓦尔普吉斯之回天〉 
 

故事以旁观者・中学生鹿目圆的视角,描写以实现愿望为代价的「魔法少女」与敌人作战的严酷命运。本作旨在对魔法少女的定型文本引入创新性,与其说是魔法少女(角色)的故事,更接近以魔法少女为创作主题的黑暗奇幻・心理惊悚作品。日文原文名称的「マギカ」译自拉丁语的“Magica”一词,是“magicus”的阴性型态,意译为「魔法的」,但在官方中译「魔法少女小圆」中被省略了。

自2000年代后半开始,新房昭之与SHAFT公司已发表许多电视动画系列作品,并将原创动画(日语:オリジナルアニメ)制作视为下一目标。本作的企划在岩上敦宏(日语:岩上敦宏)加入后正式启动。新房与岩上曾在《向阳素描》、《化物语》这2部畅销动画展开合作。主要制作阵容包括有:Nitro+所属作家虚渊玄负责全12话剧本暨剧本统筹、漫画家苍树梅负责角色原案、梶浦由记负责音乐谱曲、剧团狗咖哩负责异空间设计。如此,细致沈重的剧本、漂亮可爱的画风、史诗感的异域曲风、冲突感的珂拉琪技法,一同构成本作「恐怖童话」的面貌。

本作首播时曾因东日本大地震而一度全线停播,但仍赢得广泛回响并引发日本社会现象,取得纪录空前的艺术荣誉与商业成绩。包括全球创收突破400亿日圆(2013年)、占有日本深夜动画历史总销量第1名、电视动画历史总销量第5名(本世纪第2名)且持续垄断日本市场蓝光光碟(BD)的首周、单卷暨总销售成绩(且涵盖前3名);摘取电视动画史上最多的奖,屡次获得读卖新闻、NHK、专业杂志《Newtype》与法国《AnimeLand(法语:AnimeLand)》主办各项首奖的殊荣。完结数年间,陆续获选为日本政府「酷日本」战略推进作品及首届AnimeJapan征选24部日本动画半世纪代表作之一。总体上,《魔法少女小圆》被普遍视为一部杰出的科幻、推理、恐怖暨魔法少女故事。

在原作的基础上,延伸作品遍及漫画、小说、电子游戏等多种媒体。2012年推出总集篇动画电影《[前篇]起始的物语》《[后篇]永远的物语》,2013年推出完全新作《[新篇]叛逆的物语》,其成为第一部突破20亿日圆票房的深夜动画延伸电影,在同类电影的BD首周暨总销售成绩中名列第一。2020年1月推出手机游戏改编动画《魔法纪录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正统续作尚在制作中。

2021年1月7日,电视动画首播10周年纪念网站上线,公开了纪念插画以及主要班底、久保田光俊(SHAFT代表取缔役社长)、悠木碧等人的寄语。同年4月25日10周年纪念活动「魔法少女小圆 10th Anniversary Stage」宣布将制作衔接[新篇]的第4部剧场版新作《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瓦尔普吉斯之回天〉》,主要班底、角色与前作相同。

故事简介

舞台设定

故事舞台位于虚构的见泷原(日语:见滝原/みたきはら)市。城中充斥着可能实现的新科技,因此剧中的现代世界充满未来感,许多建筑物以杜拜、美国、欧洲与日本群马县的真实建筑为范本。在设定中,见泷原是近几年新开发的地方都市,新兴住宅区毗邻人工的景观绿地以及小溪,郊外则有风力发电设施、水门以及工厂等。见泷原作为行政区,有时被称为「市」,有时则又是「町」,官方资料并未统一。

剧中世界设定了魔法少女与魔女的存在,但不为一般人知晓。然而,早在史前时代全世界就有许多魔法少女了,历史借由她们的暗中活跃而被推动,包括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卑弥呼、圣女贞德等史实人物都在其中。此外,被魔女盯上的人,则会原因不明地自杀或杀人。

登场人物与道具

主条目:魔法少女小圆角色列表

本作故事围绕着鹿目圆、晓美焰、美树沙耶香、巴麻美、佐仓杏子5名魔法少女以及外星生物丘比(QB)依次展开。

本作所谓的魔法少女,是以「可以实现任何一个愿望」的代价与QB交换契约后,背负著「讨伐魔女」此一使命的存在。象征魔法少女资质的魔法系数,则取决于该名少女拥有的因果量,资质较高者通常是一国之主、被称为救世主的人物。然而,主角小圆虽然只是平凡的中学生,却拥有神明等级的高资质。

魔法少女缔约时,会同时生成名为「灵魂宝石」的物品。灵魂宝石是魔法力量的泉源,可以感知魔女存在的位置,也有发动变身的功能。基本外型都是鸡蛋状,但平常也化为戒指状,变身后依各人状况,变化为外型相异的饰品,镶嵌于身上某个地方。

魔女是一种奇形怪状的异物,通常伴随一般人看不见的异世界「结界」以及部下「使魔」出现。魔女身上携有名为「悲叹之种」的黑色宝石,这是魔法少女消灭魔女的直接酬劳。

使用魔法会使灵魂宝石逐渐混浊失去光辉,即使完全不使用魔法,维持一般身体活动仍会一点一滴累积混浊。悲叹之种可以转移灵魂宝石的混浊,以便魔法少女可以继续活动。因此,魔法少女必须定期消灭魔女,以避免灵魂宝石变得混浊。

在续作《[新篇]叛逆的物语》剧中,首次出现与灵魂宝石不同的「黑暗宝玉」。这是由「fort/da」游戏的粉红线轴与灵魂宝石的碎片、加上人类感情的极致所构筑而成的。黑暗宝玉通常呈夹式耳环状,附着在晓美焰的左耳上,耳环中的宝石封印了小圆的力量。

情节展开

出身于良好家庭,亲朋好友团聚,有哭有笑,是谁都拥有的日常生活。就读市立见泷原中学2年级的少女鹿目圆,如此平凡地过著幸福的每一天。直至一名神秘转学生晓美焰的出现,让小圆的命运开始改变。

当天,小圆与好友美树沙耶香在返家途中,撞见一只伤痕累累,被焰所猎杀的不明生物丘比(QB)。风波过后,QB希望少女们和自己交换契约,成为「魔法少女」讨伐人类之敌。然而此后,随着残酷真相渐遭揭露,小圆的想法也一再受到冲击……

作品风格

构成

本作企划之初,即确立为一打破魔法少女动画既有常识的作品,虽然冠上了「魔法少女」的剧名,但在儿童向的外表下,充满著黑暗奇幻的内容。乍看是与「约定」有关的常见开头,但由剧团狗咖哩描绘的「魔女」以及「魔女」居住的异世界(结界)则令人宛如置身噩梦。如此毛骨悚然的场景设计,就这样存在于具有可爱、阳光气氛等正统魔法少女要素的作品里头。在快速走过魔法少女的公式桥段后,故事的布局将彻底玩弄先入为主的观众。

随着首名魔法少女走向末路的历程,故事发展开始聚焦主角们的苛酷命运。主要角色的惨死令人惊愕,本作至此奠定了硬派风格。魔法少女决心遇挫、精神受迫的视觉描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播放期间,官方网站与杂志报导皆仅透露前情提要,而下集预告也仅只有一张插图与一句话的内容,此一作法提高了观众的好奇心与话题性。

表现手法

画面中的光源位置、构图方法都在表现登场人物的立场、心境,新房昭之尽可能增加画面中的信息量。苍树梅的画风貌似不适合此作的风格,但因对本作有必要性(反差感)而被广泛使用。与苍树前作《向阳素描》的人物头身比例相比,本作人物的头颅已略为提高了。

故事舞台方面,虽然主角生活在安全、干净且充满未来感的空间,但郊外的工厂、铁塔却被作了阴森丑陋的描绘。此系借由异质的外观来部署事件的发生点。有关魔女栖息的异空间,剧团狗咖哩采用擅长的珂拉琪技法加以描绘,让卡通画风的主角们置身其中,酝酿突兀、诡异的感觉。

梶浦由记手制的配乐,在第3话之前采用了原声吉他与环境音乐系的曲风,第4话以降则以拟声吟唱、新世纪音乐为主,视剧情发展、场景内容交叉运用。梶浦经常用于拟声吟唱的虚构语言也大量出现在本作之中。尽管常可听见配乐挟缠一些外语,但并未设定歌词的内容。

丘比的存在

本作传授魔法少女力量的「吉祥物」,其实是不可信赖的外星生物,是诸恶的根源,是价值观与人类相左的存在。基于其设定与一般魔法少女的缔约吉祥物不同而被采用,这也成为故事构思的主轴。剧中以「丘比」称呼的这个生物,在角色设计阶段乃是「可爱动物」一般的存在,在电视动画的演出中则强调其皮肉不笑(唇部、眼部完全不动地说话)的不自然感。无从窥伺的邪恶表情、可无限量产、意味深长的凝视与立脚点,与及神出鬼没难以捉摸等等描写,让丘比自然而然成为可怕的存在。第5话缔结契约的诡异动作;第8话被枪杀后,分身如恶魔般安然出现并啃食尸体......种种劣行甚至「波及」了后期录音工作。每逢丘比登场,录音室就会有「出现啦」「KYAKYA」(キャーキャー)等此起彼落的「哀号」。

作品的主题性

本作贯彻「希望与绝望」的核心主题,被视为一部平凡主角成为救世主的成长故事。政治评论家宫崎哲弥(日语:宫崎哲弥)将本作「自希望诞生绝望」的世界构造比喻为佛教的因果观,着眼于「凡夫鹿目圆奔往菩萨、如来阶梯的成长故事」。动画评论家藤津亮太(日语:藤津亮太)从视觉小说与科幻文学文脉发掘「了解母亲的生活方式,并当成自己人生抉择依据」的一面。首都大学东京教授、社会学家宫台真司认为这是一部无法回头的主角完成义务的故事。京都大学教授、干细胞生物学家八代嘉美(日语:八代嘉美)也提出这应是一部「透过反复选择来成为大人」的作品。

「愿望」是本作的核心要素,因此「少女祈愿是否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被视为辩证的中心。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季刊《HKinema》推崇本作推进了「对阴冷世界反思自省」的新深度。日本电影旬报的影评书肯定本作「揭发成熟的真相」的里程碑意义。

编剧虚渊玄认为主角的脚步与纯粹的「成长」是不同的东西,结局的目的不在推翻诸恶的根源,也不是透过和解加以解决。剧中丘比的契约,就像是把核反应炉放在自家后院来获得免费用电,这种不合理的契约理当拒绝。但就像核能一样,魔力也有各种价值和风险,不能一味否定。为了不使牺牲与悲剧平白浪费,我们应该寻找妥协之道。

制作人员

主要制作人员
原作新房昭之、虚渊玄、苍树梅、SHAFT的共同笔名。
企划夏目公一朗(Aniplex)孝寿尚志(芳文社)峰岸卓生(博报堂DY媒体伙伴)でじたろう(Nitro+)太布尚弘(Movic)久保田光俊(SHAFT)竹田青滋(MBS)
导演新房昭之
系列导演宫本幸裕
剧本虚渊玄(Nitro+)
角色设计原案苍树梅
角色设计岸田隆宏
动作特技监督阿部望、神谷智大
总作画监督谷口淳一郎、高桥美香
布景设计牧孝雄
异空间设计剧团狗咖哩
美术监制増山修
美术监督稲叶邦彦、金子雄司(第1话 - 第6话)内藤健(第7话 - 第12话)
美术设定大原盛仁
色彩设计日比野仁、滝沢いづみ
视觉效果酒井基
摄影监督江藤慎一郎
剪接松原理恵
音效指导鹤冈阳太
音效Movic(日语:田中秀实)
音效制作乐音舍
音乐梶浦由记(SME Records)
音乐制作人森康哲
音乐制作Aniplex
制片人岩上敦宏(Aniplex)、加藤昱夫(芳文社)细川修(博报堂DY媒体)、土居由直(Nitro+)金庭こず惠(Movic)、丸山博雄(每日放送)
动画制片人岩城忠雄
动画制作SHAFT
制作Madoka Partners、毎日放送

Madoka Partners与每日放送并列为制作单位,实质上涵盖了Aniplex、芳文社、博报堂DY媒体伙伴(日语:博报堂DYメディアパートナーズ)、Nitro+、Movic(日语:ムービック)、SHAFT共6家公司,而Magica Quartet则是新房昭之、虚渊玄、苍树梅及SHAFT共用的笔名。虽然过去已有许多部新房昭之导演的SHAFT出品动画,但实施这种制作体制则是第一次。本作是SHAFT公司自《丑陋美世界》(2004年与GAINAX共同制作)以来首次担任动画制作的原创动画,也是新房继《柯塞特的肖像》(2004年童梦制作)之后再次担纲的原创动画作品。

2010年春季,有关新房昭之、虚渊玄、苍树梅合作制作新作动画的消息已做为谣言在外流传。原本鉴于作品风格而有「暂不公布虚渊」的打算,但因消息走漏,决定了第一时间同时发表3人姓名的方针。

企划

制作人岩上敦宏(日语:岩上敦宏)表示,此一魔法少女动画的企划,是受到总导演新房昭之制作《魔法少女奈叶》(2004年)时一席「要不要做一个魔法少女侦探」讲话的启发,岩上认为机器人与魔法少女是「最能发挥动画魅力的题材」,岩上从「想看新房导演以独特风格制作的魔法少女原创动画」的构思出发,从而提出本作的企划。

接着,角色设计原案决定为《向阳素描》的漫画家苍树梅,过去岩上和新房2人曾负责将其前作改编为多季电视动画,并累积了一定的人气和商业效益。剧本方面,岩上最初就选择了作家虚渊玄。起初,岩上在出席《空之境界》首映礼时,经由该作小说原作者奈须蘑菇的介绍而结识了虚渊。后来在虚渊著作的同人小说《Fate/Zero》动画化企划的过程中,岩上开始考虑将虚渊纳入本作的班底。岩上认为,新房与虚渊的组合,将会做出角色与剧本都很黑暗、严肃的作品,使观众群受限。因此,他计画制作一部外观形似「有趣的偶像电影」的严肃故事。

2008年10月左右,主要制作人员举行了最初的会议。岩上最初出示的主题是「魔法少女不断退场的大逃杀」。不少故事的基本架构都已经在此时确定,其中包括许愿的魔法少女将变成魔女的设定、让引导作战的可爱生物持有坚持牺牲小我的价值观、以及主角于结局成为拯救世界的魔法少女等等。此时评估的登场人物是4名个性迥异的魔法少女,亦曾研究魔法学园的方案,不过其后作出了明显调整。

制作初期,新房坚持一定要以「魔法少女」冠名,而剧名后半段的「まどか☆マギカ」则是岩上设定的。就此,虚渊玄最初为本作命名为「魔法少女黙示録 まどかマギカ」(魔法少女小圆启示录),但随后「启示录」的字眼就被移除了。当时也有只保留「まどか☆マギカ」的方案,但新房坚持名字没有「魔法少女」就没有制作魔法少女动画的意义了,最终落实为现有名称。

剧本

虚渊玄在企划会议上建议直接通过剧本的构成方案,到第2次会议时,他提交了2张A4纸份量的全13话构成方案。会议中决定削减1话,确定本作全12话的片长。

虚渊一边以《向阳素描》的主角由乃的形象为标准,一边假想这些与自己创作风格显得格格不入的人物,将会如何演出。根据全文公开虚渊构成方案的书籍,方案中美树沙耶香魔女化的绝望理由未定,第6话-第8话的内容未臻成熟,但已决定伏笔的真相以分阶段披露,包括第1话梦到与最强的魔女(魔女之夜)的战斗、巴麻美在第3话战死、沙耶香为了恭介成为魔法少女、故事中盘说出灵魂宝石的真相、故事中盘沙耶香与佐仓杏子关系加强继而走向末路、最后一话的前2话演出晓美焰为了鹿目圆的不断轮回等,故事结局小圆许愿消灭所有的魔女并升华为概念的设定,都已被写就。

剧本统筹方面,虚渊参考了自己的旧作《Phantom ~Requiem for the Phantom~》(2009年)。在第3话出现首波剧情高潮,就是虚渊习自黑田洋介的手法。

以构成方案为执笔的基础,从2008年末至2009年末,虚渊每个月完成1话的剧本。定稿与最初稿大致相同,之后就专有名词变更、战斗场景的反映,以及剧情的矛盾之处进行了修改,但新房昭之几乎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虚渊则说,他以前有过剧本被迫修改处高达7成而仅保留3成的经历。

关于魔法少女们的战斗,岩上敦宏当初是以「能力战」「胜负不明的大逃杀」的方向企划著,但即使到了编剧阶段,详细的战斗内容也尚未成型。

设计

 
鹿目圆、晓美焰以及巴麻美的早期人物设计稿第一版。

由苍树梅所设计的角色原案的初稿,首先绘制于2008年10月左右的第一次企划会议。苍树执笔时,已从编剧虚渊玄手中接到剧情与角色形象色彩的设定。苍树回忆,由于初稿绘制途中临时忘了设定,因此她对初稿并无自信。尽管导演新房昭之与其他班底对初稿几无修正意见,苍树仍在第二稿中自行反复试误,力求完善。其后,第三稿成为定稿。根据虚渊的说法,在进入专案整体构成之前,苍树曾送出草稿的电子档供众人参考。

关于魔女的设定、魔女和魔兽的设计、结界内的美术设计等,几乎全部由剧团狗咖喱来负责。让魔女的外观与一般印象大相迳庭,是新房的想法,起用曾参与《狱・绝望先生》动画制作的剧团狗咖喱,则是剧本会议的决定。美术设定会议于2010年5月举行,事前阅毕剧本的剧团狗咖喱整合了有关图像。各种魔女的设定皆以剧本为发想基础,但也有在设定和剧本发生分歧时,剧本配合魔女设定修改的例子。

新房认为《魔法少女小圆》与《魔法少女奈叶》有着不同的形象,因此将本作定位为与2004年的前作《柯塞特的肖像》在同一延长线上的作品。尽管印象模糊不清,虚渊撰写剧本时,也假设本作有接近《柯塞特的肖像》的视觉感受。

动画制作

由于SHAFT公司制作时程的关系,立项后的本作,曾有一段时间完全停止制作,从剧本完成到动画制作耗时约两年之久。导演新房昭之称此为「冷却期」。

动画制作人岩城忠雄(日语:岩城忠雄)主导现场制作人员的配置,包括负责人物设计的岸田隆宏在内,许多曾有SHAFT工作关系的动画师都参与其中。系列导演宫本幸裕则在放映前3、4个月中途加入制作。

新房亲自修正了许多分镜稿,在图纸上写入了许多注意事项。另一方面,新房认为,符合时间表的制作时程,会使众人产生「此次的新作也是个普通作品」的预期想法,因此时常让制作人员在「未被告知细节」的情形下工作。即使是一手完成片尾动画分镜、拍摄的铃木博文,对作品内容也一无所知。新房、虚渊、宫本以及动作导演阿部望共同讨论了剧本中没有设定的动作场景的细节。

本作的角色设计选择了具挑战性的笔触,包括采用双重轮廓、在眼睛中设置对角线等,但共约有9到10话的份量未被使用于动画绘图中。

录音

音效指导由乐音舍的鹤冈阳太负责,其制作时未流于气氛渲染,而是配合剧本的构造确立概念与方向性。由于配音员试音现场备有大纲草稿,因此多数演员都是怀有「本作为严肃向发展」的认知后,才进入后期录音工作。扮演巴麻美的水桥香织事先得知该角色将于第3话死亡后,才参与该话的录制。然而,由于丘比(QB)这个角色最初来历不明,因此加藤英美里录音时一直当作「可爱的吉祥物」来扮演着。此外,在第3话之前,每当丘比的尾巴向上翘都会附带可爱的音效,但之后就没有了。对于所有配音员来说,「鹿目圆」这个名字都有拗口、难唸的感觉。

关于魔女的声音,则参考剧团狗咖喱具体设定的形象,并基于他们的意见作反复尝试。

音乐

配乐

在虚渊玄的强烈要求下,新房昭之选择了曾在《柯塞特的肖像》一作有合作经验的梶浦由记担任配乐作曲工作。梶浦则依据被交付的人物设计与全12话剧本,针对具体指定的各个场景谱曲。动画业界通常不采用这种作法,也只有剧本早已完成的本作才行得通,但仍有部分曲目例外。其中,本来为另一个场景创作的乐曲「Credens justitiam」被音效指导改用为巴麻美的主题曲。还有一些特别的乐曲如「Symposium magarum」后来成为剧中「人鱼魔女」的专用曲。制作期间,梶浦曾因在电车上阅读剧本过于入迷而坐过站。

配乐后来做为蓝光光碟(BD)及DVD的特典发售,总共3张原创音乐专辑分别收录于第2卷、第4卷、第6卷光碟的(日本)初回限定版。此外,2013年12月25日发行的「魔法少女小圆 MUSIC COLLECTION(日语: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 MUSIC COLLECTION)」收录了这些配乐与后面提到的主题曲以及若干新编的乐曲。随附的手册有录制音轨时Aniplex所添加的拉丁文曲名,其实,内部制作人员只用代码称呼乐曲。

原创音乐专辑Vol.1
#拉丁文曲名日文(意译)中文(意译)
1Sis puella magica!魔法少女になってよ!成为魔法少女吧!
2Salve, terrae magicae魔法の世界にようこそ欢迎来到魔法的世界
3Gradus prohibitus禁じられた道程被禁止的道路
4Credens justitiam正义を信じて相信正义
5Clementia共感共鸣
6Desiderium切望渴望
7Conturbatio纷争纷争
8Postmeridie放课后放学后
9Puella in somnio梦の中で会ったような少女相会梦中
10Umbra nigra黒い影黑色的影子
11Terror adhaerensつきまとう恐怖纠缠的恐怖
12Scaena felix幸福な场面幸福的场景
13Pugna cum maga魔女との対决与魔女的对决
原创音乐专辑Vol.2
#拉丁文曲名日文(意译)中文(意译)
1Decretum宿命宿命
2Agmen clientum使い魔使魔成群
3Venari strigas魔女狩り魔女狩猎
4Signum malum凶兆不祥的预感
5Amicae carae meaeわたしの最高の友达我最好的朋友
6Incertus葛藤纠葛
7Inevitabilis避けて通れない道不可避免
8Serena ira悲剧と愤り无声的愤怒
9Anima mala秽れた魂邪恶之魂
10Pugna infinita终わり无き戦い不会终结的战争
11Vocalise Op.34 no.14(日语:ヴォカリーズ (ラフマニノフ))ヴォカリーズ 作品34 第14曲声乐练习曲 作品34 第14首
12Ave Mariaアヴェ・マリア圣母颂
原创音乐专辑Vol.3
#拉丁文曲名日文(意译)中文(意译)
1Numquam vincar(私は)决して负けない(我)绝对不会输
2Quamobrem?何のために?为了什么?
3Cor destructum壊された心破碎的心
4Surgam identidem私は缲り返す我将重复来过
5Confessio告白告白
6Sagitta luminis光の矢光之箭矢
7Nux Walpurgisワルプルギスの夜魔女之夜
8Cubilulum album白い部屋白色的房间
9Taenia memoriaeリボンの记忆に缎带的回忆
10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日语:前奏曲 (ドビュッシー))(Claude Debussy)亜麻色の髪の乙女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11Symposium magarum魔女の飨宴魔女的盛宴
12Pergo pugnare私は戦い続ける我会继续战斗
13コネクト -Game INST-コネクト -ゲームインスト-Connect -游戏配乐-

片头曲

第10话、第12话直接播放正片,无片头曲。

コネクト
主唱:ClariS,作曲、作词:渡边翔(SME Records),协力:外村敬一日语外村敬一
分镜、演出:板村智幸,动画布局:今村亮日语今村亮,作画监督:中村直人日语中村直人
第1话-第9话、第11话片头曲。使人联想明亮正统派的魔法少女动画的开场,小圆、麻美、沙耶香以魔法少女的身姿演出,也描绘了正片中未实现的场面。因为与第3话之后的内容有强烈反差,被观众、配音员评为「片头曲诈欺」,第10话揭露焰的真相后,歌词内容始具有暗示性。
第10、12话片尾曲。被认为暗示了焰此次轮回前的某个最初的平行世界。

片尾曲

「Magia」
主唱:Kalafina,作曲、作词、编曲:梶浦由记(SME Records)
动画制作:铃木博文
第3话-第8话、第11话片尾曲。随着描写巴麻美事件的第3话结束后初次播放,象征本作的真正内容,给予观众相当的冲击。第1话与第2话未播放,因内容相当于剧情泄漏。
第1话、第2话、第10话插入曲。
また あした
主唱:鹿目圆,作词、作曲:hanawaya,编曲:流歌、田口智则
片尾插画:苍树梅
BD及DVD版第1话-第2话片尾曲。歌词既体现故事开始时的日常生活,又暗示本作结局。
「and I'm home」
主唱:美树沙耶香、佐仓杏子
作词、作曲:wowaka,编曲:とく、wowaka
片尾插画:苍树梅
BD及DVD版第9话片尾曲。随着描写佐仓杏子拯救美树沙耶香失败后同归于尽后播放,象征第9话中杏子作出救亡行动的原意。

插曲

『コネクト』ゲームインスト
作曲 - 渡边翔 / アレンジ - NIHILISTICA
片头曲的电子音乐再编成版。使用于第6话佐仓杏子玩乐的音乐游戏机。

电视播放

各话列表

话数日文标题中文标题香港标题剧本分镜演出作画监督预告插画
第1话梦の中で逢った、ような……似乎在梦里见过,那样...似乎在梦中见过的样子…虚渊玄芦野芳晴宫本幸裕江畑谅真ハノカゲ
第2话それはとっても嬉しいなって那真是太令人高兴了向井雅浩高桥美香氷川へきる
第3话もう何も恐くない已经没什么好害怕了已经什么都不怕了八濑祐树潮月一也神谷智大津路参汰(Nitro+)
第4话奇迹も、魔法も、あるんだよ奇蹟、魔法,都是存在的奇蹟与魔法,都是存在的笹木信作小俣真一小关雅小林尽
第5话后悔なんて、あるわけない怎么可能会后悔不可能有所后悔小俣真一间岛祟寛福永纯一宫嶋仁志ゆーぽん(Nitro+)
第6话こんなの絶対おかしいよ这种事绝对很奇怪啊这样绝对有问题笹木信作浅利藤彰宫岛仁志福永纯一ウエダハジメ
第7话本当の気持ちと向き合えますか?你能面对真正的内心吗?能面对真正的心意吗?西田正义城所圣明小林亮门智昭天杉贵志
第8话あたしって、ほんとバカ我,真是个笨蛋我这个人,真的是笨蛋小俣真一川畑乔近藤阳次松本明之藤真拓哉田中研太郎(协力)
第9话そんなの、あたしが许さない那样的事,我绝不容许这种事,我不会容许七嶋典子向井雅浩片山みゆきなまにくATK(Nitro+)
第10话もう谁にも頼らない再也不依靠任何人笹木信作八濑祐树伊藤良明潮月一也ムラ黑江
第11话最后に残った道しるべ最后留下的路标伊藤智彦渡邉こと乃宫前真一藤泽俊幸马口铁
第12话わたしの、最高の友达我最好的朋友笹木信作宫本幸裕谷口淳一郎高桥美香苍树梅(完结插画)

电视台

  日本深夜动画:下文记载的播放时间使用日本标准时间(UTC+9)表示。因为部分时间可能会采用30小时制,因此请留意其实际播放时间为翌日清晨。

播放地区播放电视台播放日期播放时间(UTC+9)所属联播网备注
近畿广域圏每日放送2011年1月6日-2011年4月22日星期四 25时25分-25时55分日本新闻网制作局原时段提供的隐藏式字幕在本作中并未提供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影响,3月17日起停播。4月21日26时40分连续播送11、12话。
关东广域圏TBS电视台2011年1月7日-2011年4月22日星期五 25时55分-26时25分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影响,3月11日起停播。4月21日27时连续播送10、11、12话。
中京广域圏中部日本放送2011年1月12日-4月24日星期三 26时00分-26时30分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影响,3月16日起停播。4月24日26时45分连续播送10、11、12话。
日本全国NICONICO频道2011年1月12日-4月25日星期三 深夜 更新网络电视
BIGLOBE2011年1月13日-4月26日星期四 更新
ShowTime2011年1月14日-4月27日星期五 更新
AT-X2011年4月2日-6月18日星期五 9时30分-10时00分卫星电视有重播
日本全国台湾NICONICO直播2011年6月18日星期六 19时00分-24时25分网络电视1-12话完整放送
日本全国ANIMAX2012年2月8日-4月25日星期三 22时00分-22时30分卫星电视有重播
东京都TOKYO MX2012年4月5日-6月21日星期四 22时00分-22时30分独立UHF局
石川县北陆放送2012年7月5日-10月4日星期四 26时05分-26时35分日本新闻网
广岛县中国放送2013年1月20日-3月3日星期日 27时25分-28时25分第1话为27时50分-28时20分第12话为27时25分-27时55分
台湾中华电信MODNice Bingo频道2013年8月27日开始UTC+8播放日23时30分开始IPTV台湾IPTV首播保护级规范,禁止儿童单独收看。
香港香港电视网络点播频道2014年11月7日2014年11月24日-12月1日UTC+8星期五 06时00分 更新星期一 06时00分 更新网络电视每次上载一星期最新话数
香港电视网络直播频道2014年11月20日-11月23日2014年11月24日-12月1日UTC+8星期四至日 22时30分-23时00分星期一至日 23时30分-24时00分粤语广播有重播
台湾Animax2020年10月27日 - 11月22日UTC+8星期一至日 19时00分-20时00分卫星电视网路电视台湾有线电视频道首播

2019年7月,本作重新在每日放送、东京都会电视台、栃木电视台、群马电视台及日本BS放送电视频道播放,每话结尾并追加《魔法纪录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的迷你动画(《魔法☆报告》)。

首播时的动向

由于「使观众无法提前预测剧情发展」是本作的方针,因此故事资讯在播放前被完全保密,导演新房昭之在官方网站寄语「应该能成为前所未见的新『魔法少女』吧」,编剧虚渊玄则说「为了使电视机前的大家充满温暖和幸福,我会努力的!」。然而,在一名主角退场的第3话播出后,虚渊承认此前的言论是「为了不被看穿剧情发展所作的误导」,「从现在起正常的虚渊」。

自此开始,本作凭借沉重的设定、悲壮的发展引起社会注目,包括没有正式播放的日本国外地区在内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回响,创造了超过其他同期电视动画总和的热度与话题。首播数月间,因有关肢体破碎、集体自杀、灭门与精神崩溃的露骨描写,本作也曾被部分观众投诉至放送伦理番组向上机构(BPO)并受到「暴力」、「残虐」、「苦情」的批评,被要求加强年龄标示等有关措施。

参见:剧场版_魔法少女小圆 § 中途离场风波

在播放最后2话前,日本遭遇了战后最大国难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本作的播放因让道给东日本大震灾特别报导而中止了。随后,第11话之后的网路播放也以自肃为由无限期暂停,播放陷入了全面危机。

最终发展另见#日本社会现象。

网路播放

2011年6月18日,NICONICO对日本和台湾同步于网路播映本作全12话,针对台湾的观众附加繁体中文字幕,吸引约100万人同时收看。

2014年11月7日,预定于11月19日于网上开台的香港电视开始进行针对网络伺服器的压力测试,并上载了本作的首4话粤语版本供香港用户收看。本作的粤语版在开台后第二日2014年11月20日于直播频道启播。播放期间因临时故障,致使画面在剧中名场面「被麻美」的瞬间定格。约有10万名观众目睹了这一幕。

2016年初,台湾巴哈姆特动画疯上架本作全12话日语繁体字幕版。同年6月30日授权到期。(后来又重新上架)

2019年
5月,KKTV获得海外版权上映本作12话加繁体字幕,并同步上线《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的[前篇]起始的物语、[后篇]永远的物语。
4月15日,巴哈姆特动画疯重新上架本作;6月1日,上架《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全3部作品:[前篇]、[后篇]以及[新篇]叛逆的物语。
12月20日,台港澳版《魔法纪录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官方脸书粉专宣布以下线上串流媒体已全面上架《魔法少女小圆》全系列动画:
中华电信MOD、Hami Video、LiTV 线上影视、台湾大哥大myVideo、巴哈姆特动画疯、远传电信friDay、bbTV、KKTV、LINE TV、iTunes、Google Play、CatchPlay,以及bilibili、So-net影音家之台港两地授权。

影响

历史地位

《魔法少女小圆》播毕之初,曾被Searchchina新闻网站、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者誉为「神作(神アニメ)」。完结以来,逐步确立了2011年最佳动画、平成最佳深夜动画、百年10大日本动画的崇高地位。

数年来,评论家与观众已广泛认为,《魔法少女小圆》与《机动战士GUNDAM》、《新世纪福音战士》并列,是一部「每隔15、16年一现的划时代原创动画」。

自2011年以后,魔法少女题材从「光明、可爱」的象征全面转向「黑暗、恐怖」的常态,令《魔法少女小圆》享有与魔法少女动画始祖《魔法使莎莉》对等的历史意义。在海外,英国动画网(英语:Anime Network#Anime Network (UK))的安迪·汉利(Andy Hanley)推崇本作为「21世纪迄今最伟大的电视动画系列」。美国作家杰德·A·布鲁(Jed A. Blue)认为《魔法少女小圆》彻底摧毁了千禧年以来的废萌美学(the vile moe aesthetic)。许多欧语圈影评以「意外地黑暗」、「杰出的悲剧」、「最具野心且最完美的动画之一」总结眉批。

市场反应

总计至2018年11月7日止,《魔法少女小圆》各卷平均销售量为8万4256份,是日本电视动画历史上的第5名、业内大作门槛(8千份)的10倍以上,在21世纪只逊于《化物语》。

在日本市场,《魔法少女小圆》于2011年4月27日发售第1卷蓝光光碟(BD)。尽管初版出现对话和歌词错误,但还是创下首周5.3万份的销量(首日销售量超过2.2万份),也突破了当时的历史纪录冠军、导演新房昭之的另一部作品《化物语》首周5.1万份的纪录。第2卷再次刷新自己创下的首周纪录,卖出5.4万份,是电视动画BD销售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综观全6卷BD,各卷首周销售量都超过5万份,垄断Amazon.co.jp「预约BD」的排行前6名。其中第1卷-第3卷更是分别以6.8万、6.4万和5.9万占据了「电视动画类别」总销售量纪录的前三名。截至2012年10月2日为止,BD与DVD的总销售量达60万份,缔造了日本深夜动画的历史最高纪录。

电视频道播出第3话之后,就有大批订购电话涌入商家,直到2012年春天仍有将近100家企业为此增产,获利超过以往预期的数十倍。在业内惯例中,动漫商品的生产营业执照会在播毕后的6个月左右收回,但完结已逾八年的(2019年)的本作仍在持续生产新商品,累计销售额在2013年就达到了400亿日圆,《日本经济新闻》以之称为横跨海内外的「小圆经济圈」(まどか☆マギカ経済圏),因证明「有魅力的创作可推动资金回流」使初期的「酷日本」政府政策获得了证明。漫画家久米田康治也曾在《女子落》第31集侧写本作「动画销售额太集中」的极端现象。

漫画版第1卷首刷9万余本,在发售首日就完全断货。计首月卖出13万册,不到3个月即突破50万册。2013年初英特尔与Aniplex合作推出3款限量800台的《魔法少女小圆》主题特制Ultrabook(超极本),尽管定价接近10万日圆其晓美焰版本仍迅速售罄在北美市场,尽管仍存在着「日本动画存在感低」的现象,本作英语配音版DVD(附有小册子)仍以一般定价的2倍顺利售罄。

本作延伸的动画电影作品《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已于2012年、2013年二度刷新「动画电影底片」的市值纪录,先后在雅虎日本的拍卖频道以超过108万日圆、410万日圆的价格成交。其中的《[新篇]叛逆的物语》是第一部突破20亿日圆票房的深夜动画延伸电影,2014年4月2日发售的完全生产限定版BD于首周卖出12.8万份,在动画BD中仅次于《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与《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是历来首周销售纪录的第3名。

评价

观众评选
媒体累积平均得分
Crunchyroll     
Common Sense Media(英语:Common Sense Media)     
World Art(俄语:World Art)     
动画新闻网Excellent
bilibili9.8 / 10
巴哈姆特电玩资讯站9.5 / 10
酷6网9.3 / 10
豆瓣8.8 / 10
时光网8.4 / 10
网路电影资料库8.4 / 10
MyAnimeList8.4 / 10
Bangumi 番组计划8.4 / 10

在日本动画界,许多当代大师都曾观赏过《魔法少女小圆》。导演庵野秀明表示「符号化的登场人物、彻底消除唇部的丘比、魔女的命名都非常巧妙」、「音乐与第10话对晓美焰的描写也非常出色」」。导演押井守评论称「画风令人难受,但故事很有趣」、「将后设小说搬上了电视萤幕」。导演富野由悠季自陈「《GUNDAM Reconguista in G》的角色塑造无法超越《魔法少女小圆》,我感到了压力」。导演大友克洋认为本作「演出与音乐一流,但作画诡异;晓美焰的近脸太搞笑」、「剧本充满著『今天也要努力伤害宅男』的半调子恶意」。吉卜力工作室董事铃木敏夫则说「《魔法少女小圆》比押井守的作品还有趣」。元老级的《魔法使莎莉》编剧辻真先(日语:辻真先)为文赞赏「毫不留情地展现人间的现实面……开出一剂苦口良药」、「深感本作具有精巧的说服力……使人钦佩不已」。

日本国民作家、直木赏得主宫部美幸认为:

精心策划的不可思议开幕,祈愿著自我实现的少女们的友情故事的经过,结局终于解开神秘开场的谜团。纵览这样一部科幻小说的故事,实在是一部杰作。「祈祷某人能够幸福,与诅咒他人不幸是二位一体的」这句重复数次的台词,漂亮地指出了人类的因果报应。在这一点上,不论年龄性别,都震撼到了观众的心灵。
——宫部美幸于《读乐》杂志采访

推理作家芦边拓认为本作是「过去的魔法少女皆无法制造的最大惊喜」、「相当于本格推理大奖的最高杰作」。香港作家汤祯兆总结本作是「控诉社会扭曲人性现况的悲凉作品」。此外,作家小森健太朗(日语:小森健太朗)、作家山本弘(日语:山本弘 (作家))、作家太田光(日语:太田光)、作家橘公司、漫画家小池一夫(日语:小池一夫)、漫画家吾妻日出夫、漫画家藤岛康介、放送作家(日语:放送作家)铃木收、舞台剧导演拉沙尔石井等人皆一致给予正面评价。《最终幻想系列》制作人坂口博信也是本作的影迷。

动画师铃木俊二在个人Twitter留言批评《魔法少女小圆》的制作班底,指责本作「过誉」之余也怀疑新房昭之不可能亲自导演那么多作品。学者东浩纪在网路广播中说「这作品要我打分数,我只会给75分。」编剧虚渊玄在《Newtype杂志》2014年12月号的专访中自评《魔法少女小圆》严格上不是特别创新的作品,只是「好比在大都市卖偏乡料理,却意外大受欢迎」的作品。

导演押井守当年观赏了近100部作品后,认为2011年所有的动画都比不上《魔法少女小圆》:「不喜欢(本作的)人物与作画的气氛,感觉很恶心。老实说其他作品都不行,只好推荐这个。」。2019年1月NHK《历史秘话》节目第333回亦选出《魔法少女小圆》为2011年日本动画唯一代表作,仅有2016年并列《你的名字》与《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在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的背景下,新闻杂志《JAPANISM(日语:ジャパニズム)》褒美《魔法少女小圆》是「祖国自豪的动画」、「日本的力量」。电信公司NTT Communications(英语:NTT Communications Corp)用户评选「推荐给大人观赏的动画」亦包含《魔法少女小圆》。

国际媒体评价
美国恐怖片网站Bloody Disgusting英语Bloody Disgusting形容《魔法少女小圆》是一部「令人着迷的作品」。包括曲折的节奏、角色的悲剧弧线(尤其是美树沙耶香和晓美焰)以及深刻的绝望,种种黑暗氛围和恐怖元素皆使《魔法少女小圆》成为最佳恐怖动画之一。美国新闻网站Ain't It Cool News英语Ain't It Cool News赞扬本作「非常令人钦佩」且非常关注细节。英国动画网英语Anime Network#Anime Network (UK)给出满分10分,称许本作的情感内涵深厚,具有身临其境且宏伟的视觉效果和令人回味的配乐,必须多看几次以充分理解复杂、多层次的故事情节。加拿大Glass Reflection影评网总评称「虽然使用这个题材(魔法少女),但内容成熟应予高度评价」。英语影评频道A Hollow Anime Review也给予5颗星最高评价。
为家长及教师提供信赖性高、挑选好媒体给予儿童及青少年观看的重要参考网站Common Sense Media英语Common Sense Media将《魔法少女小圆》评为非常适合13岁以上少年观看的满分(5星级)日本动画节目。即使是口碑极高的《钢之炼金术师》也只得到4星级评分。
2019年,《魔法少女小圆》连续获美国Polygon评选为「2010年代最佳动画」之一、Crunchyroll评选为「过去十年25大最佳动画」之一、美国动画新闻网观众票选为「平成时代最佳百合动画」排名第一。同年5月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4的「亚洲 文明之光」节目第2集,亦选入《魔法少女小圆》的活动画面引介日本文化优势。

获奖纪录

《Newtype杂志》总编辑水野寛在第16回神户动画奖授奖理由说「没有梦想与希望的『魔法少女』世界吸住了许多动漫迷」、「让我体会到了『想赶快看到下一集』的电视连续剧一般的乐趣」。在一个月后发表的Newtype×Machi★Asobi动画奖中,《魔法少女小圆》获得创纪录的14项大奖(涵盖12冠)。本作也入围同年度日本SF大奖最终决选名单,惜未获奖。

2011年12月《魔法少女小圆》荣获第15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大奖,成为继《四叠半宿舍,青春迷走》之后第2部获此大奖的电视动画作品。授奖理由高度评价「原创动画」格式与剧本的批判性陷阱、彻底活用一周播放一话的媒体特性推动完美的演出:「本作蕴含不可思议的变革能量,基于期待其为改变时代的催化剂,决定授予大奖」。评审委员之一的古川拓(日语:古川タク)称许「在最需讲究的影像中也具有说服力」,对本作班底的未来寄予厚望。

在2017年3月10日宣布的东京动画奖「日本动画史仅存的最后100作」名单中,《魔法少女小圆》是2010年代唯一上榜的动画作品。另外在《艺术新潮(日语:芸术新潮)》2017年9月号邀请专家选出的「日本动画100年10大最佳作品」名单中,《魔法少女小圆》排在第5名(与《风之谷》、《铁臂阿童木》、《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蜘蛛与郁金香(日语:くもとちゅうりっぷ)》并列)。

在2019年3月发表的「雅虎日本新闻部平成编年史」收录的平成历年大事中,《魔法少女小圆》是唯一入选的深夜动画作品、载入史册的6部顶级动画之一(另有1部电视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4部动画电影-《魔法公主》、《神隐少女》、《冰雪奇缘》、《你的名字》)。

详细获奖纪录如下:

奖项表彰对象结果
第15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 大赏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16回神户动画奖作品奖・TV部门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11回东京动画奖优秀作品奖・TV部门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个人部门导演奖新房昭之获奖
个人部门剧本奖虚渊玄获奖
Newtype×Machi★Asobi动画奖 2011作品奖(TV放送作品)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导演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剧本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虚构角色奖(女性)晓美焰获奖
虚构角色奖(女性)鹿目圆第2名
虚构角色奖(吉祥物)丘比获奖
女主角演员奖悠木碧获奖
女配角演员奖斋藤千和获奖
女配角演员奖喜多村英梨第3名
女配角演员奖加藤英美里第5名
主题曲奖Connect获奖
伴奏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摄影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美术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角色设计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色彩设定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音效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预告片奖魔法少女小圆第2名
第32回日本SF大奖大奖魔法少女小圆提名
第43回日本星云奖电影·表演·多媒体部门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11回Sense of Gender奖(日语:センス・オブ・ジェンダー赏)姊妹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19届巴黎动漫大奖(法语:Anime & Manga Grand Prix)最优秀希望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20届巴黎动漫大奖(法语:Anime & Manga Grand Prix)年度日本动画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Animage Grand Prix(日语:アニメグランプリ) Editors Choice 2011年度最佳动画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年度最佳女性角色晓美焰获奖
日刊体育第1回日刊动画大竞技最佳电视动画片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女王奖鹿目圆获奖
罪恶黑暗性格奖丘比获奖
最佳动画片乐曲奖Connect获奖
MIP女性声优奖悠木碧获奖
第6回声优奖女主角演员奖悠木碧获奖
女配角演员奖加藤英美里获奖
网路流行语大赏(日语:ネット流行语大赏) 2011铜赏「跟我订下契约,成为○○吧!」获奖
Licensing of the Year 2012 in JAPAN选定委员特别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英国动画网(英语:Anime Network#Anime Network (UK)) Reader's Choice 2012Reader's Choice Award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第1回SUGOI JAPAN Award大奖魔法少女小圆获奖
动画部门魔法少女小圆第1名
NHK日本动画100电视动画 男性票选魔法少女小圆第1名
电视动画 综合票选魔法少女小圆第3名
最佳动画歌曲100Connect第11名
NHK纪念电视动画开播50周年评选最受欢迎女主角晓美焰第2名
最受欢迎女主角鹿目圆第7名
平成动画歌曲大奖作品奖Connect获奖

除了大型动画奖的子项目,本作片尾曲「Magia」亦获选为WatchMojo.com(英语:WatchMojo.com)十大最佳动画片尾曲第1名。动画电影获奖纪录另见《剧场版_魔法少女小圆#评价_2》。

日本社会现象

基于广泛的观众狂热与跨国性考据潮,本作成为公认的「社会现象(日语:社会现象)」。

首播前
日本深夜动画以漫画、轻小说改编作品为主,原创动画一向不被看好,且亏损风险更高。在《魔法少女小圆》的制作人员中,也存在着「魔法少女题材浮滥」的反面意见,很难断言本作首播前曾广受看重。起初,官方发表制作人员时,专长于「梦幻温柔图文故事」的苍树梅与「描写成人世界暴力故事」的虚渊玄两人的新奇组合曾一度引起注目,但因故事内容被彻底保密,不久后就失去了讨论度。在首播前的同期动画「新作期待度调查」中,《魔法少女小圆》也仅排名倒数第2
首播期间
在第3话揭露故事的悲剧本质后,本作开始引起跨国性的轰动。明治大学教授冰川龙介日语氷川竜介赞赏第3话超越了魔法少女题材的框架、既有概念与封闭倾向。观众也纷纷猜测「下一个」横死的可爱画风角色会是谁,并根据人物设计苍树梅的代表作《向阳素描》,将《魔法少女小圆》命名为「血泊素描」(血溜まりスケッチ)。一则Amazon.co.jp的观众留言描述到:
我本来觉得这部卡通的人物很可爱,于是就推荐给我6岁的外甥女看,结果她昨天看到录影下来的第3话之后,整个人吓哭了,躲著不说半句话;现在我妈和我姐都怒了,她们说要把我扫地出门,列为拒绝往来户……
自此开始,本作便跃升为同期乃至全年度动画中最受瞩目的作品。日本主流网路论坛「2ch」自2011年1月20日开始涌现讨论热潮,至3月初第8话播出后突破1000个讨论串/100万篇发文并刷新名作《凉宫春日的忧郁》维系五年的400多个讨论串纪录。开播届2个月官方Twitter持续高踞搜寻关键字第1名,东京都议员田中健则向选民推荐「这是成年人应当看一看的动画作品」。
因受到3月11日开始的东日本大震灾影响,本作的播映与周边产品的发售计划皆有所变更,在第10话播出后曾一度处于全线停播的状态,导演山本宽特此声援本作「反映的真实人生不需停播」。观众之间出现「结局太惨被迫更改」的谣言,制造了近年日本动画的最大话题。4月1日愚人节期间疑似最后2话脚本流出拍卖网站。4月21、22日耶稣受难日期间经部份删剪的第11、12话在各大媒体陆续复播。本作复播成为雅虎日本首页头条新闻,MBS也耗资4000万日圆在复播当天《读卖新闻》早报上刊登「完结篇」的全版宣传广告。依往例,若电视动画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在预定时间段内完成首播,它通常会就此结束。本作不仅在电视复播,还以报纸广告公告全国,是非比寻常的作法。为熬夜观赏最后2话,许多在职人士预先向公司请假,引起人称「小圆请假」(まどマギ休暇)的社会现象。第12话在MBS非假日深夜3:00时段留下了收视率2.3%、收视占有率22.6%的超高纪录。
完结篇公开之后,各大动画杂志纷纷刊载「特集」报导,甚至搁置其他「普通的动画」,连同一些以往「与动画无关的杂志」在内为《魔法少女小圆》加印评论专刊。
此外,本作在6月18日NICONICO的网路首播中吸引了约100万人同时收看,缔造网路播映动画的最高收视纪录,远超次高纪录《幸运☆星》的57万人。
学术界本作的LOGO、剧名格式以及人物图像被使用于东京大学理学部五月祭(校庆)、校园冰雕与社团作品中。剧中情节进入明治大学日语课程的教材。2013年9月2日的日本内容文化史学会(コンテンツ文化史学会)第2回例会有国际基督教大学、东京大学的学者发表相关论文。2013年9月8日的爱知国际女性影展(日语:あいち国际女性映画祭)当日连续播映《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前篇]与[后篇]并举行「小圆大讨论会 魔法少女可以拯救世界吗?」大学教授讲座活动(日语:まどか☆マギカ大讨论会 魔法少女は世界を救うか?)。2015年春季,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为《魔法少女小圆》开设一学期15堂的课程,详细讲授电视动画全12话的文学意义。政治/媒体界芬兰驻日大使馆于4月27日发表日文、芬兰文及芬兰语录音档并列的Twitter文章介绍本作名言「跟我订下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翌年角逐2012年东京都知事选举(日语:东京都知事选举)的宇都宫健儿阵营推出助选员cosplay本作主要角色,偕同候选人扫街拜票,此外第46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的石川县选区也出现一张投给本作主角鹿目圆的选票。在日本政府与动画厂商于2014年7月发起的动漫守护者行动(Manga Anime Guardians Project)宣传片中安排世界名角以日语道谢,本作主角鹿目圆在片尾压轴登场且时间最长(约8秒)。2018年8月TBS电视台主播宇垣美里(日语:宇垣美里)特别cosplay装扮成鹿目圆,进行Comike94现场采访活动。主流文化界本作剧中的「被麻美了」情节被收入《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2012版》成为日本现代用语。「跟我订下契约,成为○○吧!」(仆と契约して、○○になってよ!)则获得网路流行语大赏(日语:ネット流行语大赏)铜赏。时尚杂志《ポップティーン》2013年1月号制作「打扮成《魔法少女小圆》5名主角的cosplay专题教学」。商管杂志《日经商业(日语:日経BP)》2013年2月号在专题报导「现在,需要知道的教养」表列本作为「年青人应该要认识的作品」之一,并建议以神话学角度向外国人介绍代表日本文化的《魔法少女小圆》。时尚杂志《smart》2013年9月号制作「装扮!魔法少女小圆」特辑报导,刊载当红偶像松井玲奈(SKE48)与生驹里奈(乃木坂46)等人cosplay《魔法少女小圆》主角的照片。体育/艺能界日本国脚藤田俊哉在退役赛后的送别会中安排国立霞丘陆上竞技场的巨型萤幕播放本作片头曲《Connect》,藤田并引用本作的名句「已经没什么好害怕了」(もう何も恐くない)向现场球迷致意。知名艺人DAIGO与北川景子夫妇在2017年购入全3部《剧场版 魔法少女小圆》观赏后感动落泪,DAIGO发文称「感受到了壮烈的爱」、「妻子似乎想成为晓美焰的样子」。基于许多杂志报导统计,《魔法少女小圆》应是有史以来最多艺人表态喜爱的日本深夜动画作品
评论家宇野常宽总结2011年的轰动时说「动画迷喜欢这样高水准的作品可以理解,但《魔法少女小圆》的热潮还扩散到平时不看动画的人群中,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特点之一。」。日本「2011年Google搜寻排名」动画类关键字第1名亦为「魔法少女小圆」。2012年日语维基百科全年度「最多人查询的条目」统计「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魔法少女小圆)排名第37,超越新闻事件注目的「尖阁诸岛(钓鱼岛群岛)」(第49名)。2013年秋季为止,《魔法少女小圆》已是「2ch」开版14年以来讨论最热烈的ACG作品,也是唯一2度被日本碳酸饮料第一品牌「三矢汽水」选为瓶身设计图案的作品。
更多首播后现象见各主角条目。

知识性

《魔法少女小圆》宣传之初标榜为「治愈系」动画,但播出3星期就被称为「致郁系」作品。由于画面信息量庞大且运用独创字体(魔女文字;Madoka runes),网路出现许多密码分析考据。比如第1话开场图可解出德文“Prolog im Himmel”,即《浮士德》的首篇标题。

续作《[新篇]叛逆的物语》仍沿用了隐喻作风,并纳入了更多文本与符号,形成一套哲学·心理学分析。

学术解读

「魔法少女小圆研究」遍及学术论文、大学课堂与学术研讨会,涵盖美学、文学、语言学、神话学、文化史等学问分野,并曾与诺贝尔奖研究一同编入英语教科书。更多解读见#延伸阅读。

精神分析
筑波大学医学院教授、精神科医师斋藤环研究发现本作以「感情的货币化」贯穿剧理,剧中的「魔法」导致语言的实体化(实现愿望)及灵魂的实体化(灵魂宝石),身体脱离连接造成主体的外部化,象征著契约遏止人的人化(成熟化)。全作的重要启示在于「魔法少女」等同雅各·拉冈精神分析下的「精神病」(psychose extraordinaire)。
文学、戏剧理论
本作曾被编剧追认为「《猴爪》风格的恐怖故事」,也曾登上若干「最佳恐怖动画」推荐榜。文学批评家山川贤一日语山川贤一研究发现《魔法少女小圆》承袭1990年代日本恐怖片的叙事流派,结合《回路 (电影)日语回路 (映画)》、《咒怨》、《七夜怪谈》所运用的要素,推动角色深陷非人化的常理世界,完成一出「魔法少女」等同「丧尸」、「成熟」与「非人化」的文本颠覆。
卡迪夫大学的巴特勒(Catherine Butler)研究发现《魔法少女小圆》作为一部复杂的作品,有效动摇了传统观念对预期观众、观众品味与观赏能力的信仰,观众年龄与性别的分类不再有效,连带挑战儿童文学与叙事学、接收理论英语Reception theory的传统关系。出身乔治梅森大学的布鲁(Jed A. Blue)发现本作在短短的12话中有效结合佛教信仰、纸剧场、沃普尔吉斯之夜和大众艺术的内含及手法,成功探索了希望、绝望、宇宙/个人命运等一系列主题,展示一出魔法少女主演的《浮士德》。
天文学
美国人安德鲁·贾卡(Andrew Jaqua)于2013年2月在Change.org发起全球请愿连署活动,要求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十分貌似「鹿目圆神化」的NGC 6357星云之一部分更名为「圆神星云」(Madokami Nebula),希望借此「将圆神自我牺牲的精神发扬光大」。
美国天文学家罗伊·塔克英语Roy A. Tucker(Roy A. Tucker)于2017年10月决定依本作片尾曲的制作组合名称,将编号40775的小行星命名为「Kalafina星法语(40775) Kalafina」,编号40248的小行星命名为「梶浦由记星法语(40248) Yukikajiura」。
女性主义
犹他大学的S.F. Shen提出本作「魔法少女」是一种女性赋权的形式、女性主体面向自己的替代语言,在这持续探究群己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男性秩序的挑战。

风格与象征

哲学、宗教、时间穿越
加拿大Glass Reflection影评网推崇本作的解构主义「凶残地解构魔法少女题材的各方面」、「用萌系人物捏造貌似温馨的魔法少女故事;凶残地撕破你的预期」。日本东京都议员田中健主张本作「不是一部儿童向作品」,并引申了「政治人物必然作恶」的哲学命题。本作剧中的道德难题,则被香港民间媒体「柏杨大学」以康德哲学的「先验感性论」、「物自体」知识论研究解析。
作家布鲁(Jed A. Blue)以佛教观点的「圆世音」(Madokanon)定义神化的鹿目圆与全剧的因果观。完结之初,许多西方评析也强调了基督教隐喻,比如鹿目圆神化的历程,可以解释何谓「全知 全能 全善」及神创论的合理性。
本作并未就时间旅行给出详尽设定。山川贤一日语山川贤一分析指,本作依据「宿命论」与「希望和绝望的平衡相抵等于零」这两大法则构筑世界观,时间穿越只是宿命论的道具。相较之下《命运石之门》高度依赖「不断轮回、受苦悲情、欢乐结局」的老套发展,拥踅标榜的高深科学理论亦非原创,与《魔法少女小圆》没有可比性。
创作技巧
编剧虚渊玄自述,本作若将「女性」主角改为「讲粤语的男性」,就是一部吴宇森的香港电影。
作家前田久日语前田久分析,本作大致是以宿命论和细腻的伏笔交互编织而成。包括主要角色惨死(猝不及防的最恶事态)所带来的冲击等,故事将南辕北辙的诸角色冶于一炉,完成了一场成功的演出。其「从不辜负观众的剧情发展,进退得宜、鬼斧神工的剧情揭露方式」尤其为人称道。作家山本弘日语山本弘认为,由于使用科幻定义「对异常恐惧的逃离」、「幻想」与「无法思考」等剧中情节,导致本作的科幻要素比例比「魔法」更多。从「依据具体条件/理由成为魔法少女」、使用枪械、身陷战死的风险、被契约禁锢、以战斗做为解决手段、理论上的奇蹟、不过度情绪化等特点总结,本作可谓一部持执「科幻」及「理性」要素的「新型魔法少女动画」作品。
被誉为「巨匠」的漫画家小池一夫日语小池一夫在2011年8月21日的NICONICO直播节目宣布本作为「年度最具冲击性角色」的动画作品,剧中有关「角色设定,决定性事件的发生」、「无法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谜题相互呼应直至结局」的刻划,仅仅是写成剧本或制成漫画都是难以表现出来的,小池自述「我无法在漫画中置入如此规模的世界观,有种输掉的感觉。」
精神科医师斋藤环与评论家宇野常宽认为,本作集世界系、大逃杀、空气系、百合与轮回要素于一身,可谓2000年代次文化流行要素之大成,而「《魔法少女小圆》正是从商业主义中诞生出的多样化的象征」。
社会意义
京都大学教授、第2次安倍内阁咨询委员藤井聪日语藤井聡认为本作可谓「摆脱战后」的故事,剧中的死循环如同走入经济起落死胡同的战后日本史。首都大学东京教授宫台真司认为本作使深夜动画扩大了社会影响,走出既有的小圈子观众。香港《新报》副刊评论指本作因反映日本社会的「历史循环论」史观而彰显重要性。TV Tropes英语TV Tropes的「命定悖论」分析与之同理。
好莱坞艺人拉森·克罗(Lathan Crowe)形容本作为「共和党统治下的女性生活」。香港独立媒体的分析文章指《魔法少女小圆》的故事巧合影射日本的危险核电系统,同一时期,另有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核污染区的应征者称「这是有辐射线致死风险的工作,但我已经看完《魔法少女小圆》的结局,没有牵挂了」。

本作是电视动画史上获奖最多,最卖座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为当代日本文化成就,曾获颁星云奖、第15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大赏,名列神户、东京动画奖并取得Newtype动画奖18项提名暨14项大奖,享有知识意义、历史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系列暂止于剧场版第3作[新篇],现已预定发展第4作。其余衍生商品及手机游戏「外传」企划亦持续推进中。

简评

孵化者丘比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说一半话诱导少女接受后果不明的契约,这不是欺骗,是虚伪和无道德。这令所有少女陷入绝望和无意义的轮回,丘比只求绝望和希望等量代换,在一系列轮回过后,将魔法少女成就为最强的魔女。就这样的故事来说,各种设定、布景和台词都很出色,但它的人设本身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奇迹和魔法都拥有代价,少女们的祈愿大都为了别人,小圆为了麻美,焰为了小圆,美树为了男人,杏子为了爸爸,某些台词里也表达了编剧“只有不希望自己为了别人而活才能够成长”的价值观。而故事里所有的人都在为了别人而活,显得编剧为了圆满自己的设定和想法而把角色变成了工具人,因此角色的行动才没有办法真实的成立,没办法打动我。

给四星的点来自于女性主义色彩的出现,以一种日本本土的“情感至上”的视点质询逻辑、理性但及其暴力的欧洲男性文明(主要是基督教文明),本质上也算是日本对自己西化过程的反身质询。女性同样可以承担某种宏大叙事的责任(以圣母玛利亚姿态牺牲后再造宇宙,即诞下耶稣)。有趣的是同年同题材的《命运石之门》作为男性本位的叙事却更偏向于个人情感实现的层面,两部在性别问题上可以进行比较讨论了。但即便如此,《小圆》在叙事节奏上的拖沓以及精密程度是不小的瑕疵(《命运石之门》虽然也拖沓但整体性和精密度绝对是值得被褒扬的)。

久仰大名,最近第一部看完的声优都不认识的作品。由于对“老虚的剧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故回顾本作,一开始720p和画风有点劝退,换了bd后好了很多。早早就听过op和知道这是部欺诈番,很不巧,断头的情节在某一部剪得很烂的视频里也被透到过。虽然给五分但不想认为是史一神作,大部分情节都在预想以外,观看体验有比较兴奋的点但没有拍案叫绝的点,可能因为这种设定在这之后被各种借鉴了吧。人设画风可能也有关系,离自己太远就不到我。尽管如此我还是见过在季度番中此番第一的评价,很想反驳但我心中高于小圆的作品都是在这之后,多少有点小圆的影子,以及如果让我在情节上重新编排这个故事我也没有比目前更好的选择,所以姑且在我遇到真正季番神之前保留这个评价,期待能找到一部与小圆风格完全不一样的真神。

小圆跟沙耶香的性格一个比一个难评,“就算是这样无用的我,也有能力保护大家吗”“明明有潜力却不帮助大家,这样的我赛低了”,另一个喜欢上条但是什么也不做,仁美已经做的够可以了,还一副喜欢的人被抢走的样子,在干嘛;画面真的挺阴间,这样的画面代表什么呢;丘比能不能快爬;cv都好敬业啊;出卖灵魂获得力量,希望带来同等的绝望,祈祷变成诅咒,魔法少女也是魔女,挺有趣的想法,就是焰的轮回从现在看没那么打动我了,看太晚了,已经太多不断轮回救人有些麻木,平行宇宙设定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东西,还是像超兽武装那样的结局更会让我喜欢吧;历时四年多我终于看完了

【S】从第一集那黑暗诡异的影像基调就已经宣告本番抛弃“媚俗”的特质,无论是梦境/命运还是现实,作画、背景设计、形式内容都被赋予无声无息的禁锢。反复强调的“不要成为魔法少女”成为每个人/观众的思想囚笼,萌系元素在黑暗基调的侵蚀下更显其[恐怖]。巴麻美/杏子的死和美树爽的黑化便是如此,一切希望全被埋藏的绝望给吞噬,灌注再多的乐观也无法改变早已预设的结局。直到第十集,以五人走向全灭的未来死局下彻底构建出完整的故事和世界观,留下[时间]与[爱]的解药。绝非误打误撞,而是有条不紊,精致的剧本和出彩的动画演出的配合下贡献出令人窒息的影像圣迹(剪辑跟EVA一脉相承,由快速剪辑带来强悍的视觉/戏剧张力和威压),已入化境的杰作。

一句话概括:终结一切魔法少女故事的魔法少女故事。说多点,就是它有意识地上溯到了一切魔法少女故事的源起与共通内核,在情节上却又故意地和它们背道而驰,但最终的效果,却回到了它们的永恒主题,发出了所有魔法少女故事里的最强音。不对,它决非如许多人试图形容的那般,是个卖弄反套路、虐待角色和恶趣味的动画。诚然,永无尽头的绝望也是它想呈现的,但是,我们所认识的万物,连同我们自己,不也是从那时间之初的黑暗星心里酝酿出来的么?

短短12集讲了一个非常丰富的故事,N个性格迥异鲜活的少女,还有逻辑严密的丘扒皮的阴谋。圆焰这份相互拯救的“小”爱,和小圆化作圆环之理拯救所有被迫堕成魔女的魔法少女的大爱,我都好喜欢。从前视而不见,数次被角色画风劝退,但无论是人物剧情制作配乐创新和立意都是满分,唯一可惜的是在这几年间看过类似核心且非常爱的故事,所以悬疑性和冲击性有所减弱,这个故事很符合我从前对牺牲的代价的质疑,和我脑海中想写的故事有点相似,“祈求希望的话就会散发出等量的绝望”,小圆作为理论存在承担了一切绝望,这是只有最纯粹且坚定不能有任何改变动摇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我很爱小圆母女之间所有的交流,特别是最后那句“没有被谁的谎言所怂恿吧”“还相信我吗”,母女俩如出一辙的智慧和通透,真正的英雌主义。

本作品更像是以一种经典的存在,它是一种创作者的认真,区别于近十年创作者不管基于本意还是不可抗力而为了利益最大化去追求的工业糖精还有噱头作品,人们也买单,尽管这样认真对待创造的人越来越少,但这也是不同时期这个产业的特色。我们要承这个趋势的存在。同时不应总希望回到那个年代,而是可以以一个产业壮大之后就算糖精就算是噱头也能变得有创作者开始为了差异化做出努力付出更多“本気”。显然10年到15年算是转型过渡时期,15年为节点一年800部动画横空出世,有特色的作品也不断涌现,是否有佳作这就见仁见智了,至少我认为对我来说这个产业的变化是喜爱的,我个人的喜好也在15年之后偏多。城建科幻设定都很丑,不知道谁设定的背景,一堆过场镜头,却丑的不行,热爱点科幻成熟点审美的应该感受的出来……化物语,伪恋类似观感……

剧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在做正确的事情,但碰撞在一起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这种无奈和绝望感,折射出个人性格的差异,同时也暗示着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所有人都将变为魔女,站在自己曾为之而战的希望的对立面。结局,小圆说出了我认为可以算是核心的两句话:如果有人说抱有希望是错误的,那么我会无数次说“不是这样的”。尽管她无法改变魔法少女们死去的结局,但是她的温柔使得魔法少女们可以在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是在为了希望和美好而战,而不用在临死前面对自己变为魔女的绝望和恐惧。抱有希望是正确的,为希望而奋斗是美好的,我想这就是创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吧。

本部作品的日文名“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在标题中的“魔法”二字字体形似“废怯”,于是不少人也叫这部作品做《废怯少女小圆》。不过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作品中的主角鹿目圆的性格也可以用“废怯”来形容。面对成为魔法少女的搭上性命的危险以及背负的沉重责任,小圆一而再再而三地退缩,当她想帮助陷入苦境、感到绝望的朋友沙耶香时,却被沙耶香以“明明能办到事却什么都不做”加“坏掉”的表情指责,随后在沙耶香一头扎进雨中跑掉时,小圆也没有追出去。虽然小圆一直懊悔自己没有去追,但是这已经成为将沙耶香渐渐地而又无可避免地推下绝望深渊的无数只手之一。

没记错的话,《小圆》应该是我注册B站之后点开的第一部番,但是只看了几眼就退出了。后来过了很久才把它加入到追番列表,又等到现在才把它两天看完。已经过了六年了吧。这几年我迟迟不敢去看,知道的也就是老虚用魔法少女把人骗进去虐。前几集的弹幕观感不怎么好,让人觉得似乎整部番也就第二集吸引大家去看。但是就像我之前看到谁说的:“如果只看到第二话,只觉得它黑暗血腥无聊;如果看到第八话,就会感到惊异;如果看完,就会佩服其为神作。”真没想到一个看似人畜无害,觉得弹幕也只是简单调侃的QB居然是那样的生物,也没想到后半段有那样的剧情展开,以及有那样的轮回线。看到第十集就很满足剧情了,直至最后。真不是看一遍就能体会完的,大半夜的看完之后我只想惊叹:怎么办?老虚要向我灌注什么?我是不是该在脑子里腾个办公室好好分析分析?

盗用声乐上的一个概念来评价,撑,大撑。既然是以人物关系为基础的剧本,那就请先把人物立起来。人物的塑造和关系的建立基本靠喊,画面音乐台词声优一起上,狠狠地渲染狠狠地向人物内心钻。所以人物所谓的痛苦始终浮在表面,就像是结构上的一层泡沫自以为覆盖了整个结构就会有效。而小圆这种移情能力完全为零的人物让人很冒火,她完全就是从善良温柔这样的词语内部诞生出来的,完全靠语言秩序运作的,或者说她就是作者向观众兜售“善良”概念的媒介。这样的人物只有在一种神话的语境下才能成立,但这里明显是没能诞生出神话语境的。尽管美术音乐镜语都还是有各自的特点,但以剧本本身的松散的基础下,相互结合时都是错位的,像是一堆胡乱拼凑的松散枯木。剧本本身是这种大撑状态的根源,感觉像是靠的一股蛮力才能将这个松散的结构推进到12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