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1979)
《克莱默夫妇》(英语:Kramer vs. Kramer)是一部1979年的美国电影,影片由罗伯特·本顿根据艾弗瑞·科曼(英语:Avery Corman)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讲述了一个家庭因妻子出走而发生的变故,突出表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感情,深入反映了单亲家庭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对1970年代美国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讽刺。影片在第52届奥斯卡奖角逐中获得10项提名,并最终拿下最佳影片、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改编5项大奖。
评分:8.5
导演:罗伯特·本顿
编剧:罗伯特·本顿 / 埃弗里·科尔曼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简·亚历山大 / 贾斯汀·亨利 / 霍华德·达夫 / 乔治·科 / 乔贝兹·威廉姆斯 / 比尔·穆尔 / 豪兰·张伯伦 / 杰克·拉梅奇 / 杰斯·奥苏纳 / 尼古拉斯·霍曼 / 埃朗·帕克 / 谢尔比·布拉默 / 卡萝尔·纳德尔 / 唐纳德·甘特里 / 朱迪丝·考尔德 / 彼得·洛兹 / 凯瑟琳·凯勒 / 丹·蒂拉 / 彼得拉·金 / 梅利莎·莫雷尔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05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克蓝玛对克蓝玛(港) / 克拉玛对克拉玛(台) / Kramer Versus Kramer
上映:1979-12-19(美国)
IMDb:tt0079417
剧情
泰德·克拉玛(Ted Kramer,达斯汀·霍夫曼饰)是一位工作狂式的广告业执行制作人,这天,深受公司器重的他被安排开始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客户。泰德回到家后,马上就告诉妻子乔安娜(Joanna,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这个好消息。万没想到,这时乔安娜只是异常冷静地告诉他说,自己要离开他,需要重新找回自我,然后乔安娜就拿着早已装好的皮箱离开了家,留下了泰德和他们的儿子比利(Billy,贾斯汀·亨利饰)。
演员表
- 达斯汀·霍夫曼饰Ted Kramer
-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Joanna Kramer
- 贾斯汀·亨利饰Billy Kramer
- 简·亚历山大饰Margaret Phelps
- 乔贝兹·威廉姆斯(英语:JoBeth Williams)饰Phyllis Bernard
制作
片中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的妻子乔安娜一角,原本是打算由凯特·杰克逊(英语:Kate Jackson)来扮演的。但由于当时她正在参加电视剧集《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港译《神探俏娇娃》)的演出,并且制片人表示如果她去出演这部电影,他们无法重新安排拍摄计划,因此她最终选择退出了本片的演出。
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原被安排的角色,是片中男主角的一位同事,之后并与其有过一夜情的菲莉丝·伯纳德(Phyllis Bernard)。最终由于她替换凯特饰演乔安娜,因此该角色也改为由乔贝兹·威廉斯(英语:JoBeth Williams)饰演。
反响
影片获得了评论界的普遍好评,在烂蕃茄上的好评度达88%。《芝加哥太阳报》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给予本片4星(最高为4星)的高度评价,他特别赞扬了罗伯特·本顿根据原小说所改编的剧本:“他所塑造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从言语上,而且从行为上,都可以让人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机,而这正是《克莱默夫妇》如此感人的真正原因,我们观看这部电影时,可以真正身临其境般地对片中人物感同身受。”
文化影响
《克莱默夫妇》反映了上世纪70年代时,美国社会普通家庭中,传统父亲和母亲形象和职能的转变。该片由于在对待夫与妻两个角色并描绘其观点时完全平等,不偏不倚而受到了普遍赞誉。
美国著名的搞笑杂志《疯狂》杂志将本片的片名"Kramer vs. Kramer"恶搞为"Crymore vs. Crymore"(《继续哭吧继续哭吧》)。
1995年,印度拍摄了一部根据本片改编的音乐剧电影《激情代价(英语:Akele Hum Akele Tum)》,由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同时主演的还有玛妮莎·柯伊拉腊(英语:Manisha Koirala)。
获奖及提名
影片获5项奥斯卡奖,另有31项其它奖项及15项提名。
- 美国影艺协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百年电影史系列评选名单: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 - 提名
- AFI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十周年版 - 提名
- AFI十大类型电影十大佳片 - 法庭片类第3名
分类 | 奖项 | 提名人 | 结果 |
---|---|---|---|
第52届奥斯卡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原著改编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贾斯汀·亨利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简·亚历山大 | 提名 |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提名 | ||
第3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提名 | ||
第6届凯撒奖 | 最佳外语片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最佳外国男演员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特别奖 | 贾斯汀·亨利 | 提名 | |
第37届金球奖 | 最佳影片(正剧类)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电影男主角(正剧类)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电影男配角 | 贾斯汀·亨利 | 提名 | |
最佳电影女配角 | 简·亚历山大 | 提名 |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最佳年度电影新人 | 贾斯汀·亨利 | 提名 | |
日本电影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蓝丝带奖 | 最佳外语片奖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美国导演工会(英语: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 杰出电影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报知电影奖 | 最佳国际电影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1979年堪萨斯市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1979年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1979年国家评论协会奖 | 年度十大佳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最佳女配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1979年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简·亚历山大 | 提名 |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1979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罗伯特·本顿 | 获奖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达斯汀·霍夫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简·亚历山大 | 提名 |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获奖 | ||
美国编剧工会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罗伯特·本顿 | 提名 |
第2届青年艺术家奖 | 最佳年轻男演员 | 贾斯汀·亨利 | 获奖 |
获得奖项
- 第2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5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海外作品奖 - 第3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ress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最佳影片 / 最佳剪辑 - 第44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男演员 / 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女配角 - 第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25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 / 最佳外语片 / 大卫特别奖 - 第54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Readers` Choice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第37届金球奖
获奖: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 Motion Picture / 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1 / 最佳编剧
提名:New Star of the Year in a Motion Picture - Male / 最佳男配角1 / 最佳导演 - 第3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获奖: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第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简评
《克莱默夫妇》和《普通人》前后两届奥斯卡最佳电影都需要放在时代背景下看:自由主义主导的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历史即将落幕,保守主义反击,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中产阶级价值观成为主流。这一时期,学院选出的两部电影,目光都转向了家庭。尽管本片经历了平权运动时期,巧妙地设立了父母关系的互换,有着女性解放自我的痕迹,反思了父亲的缺位,但其内核,依然是呼唤一个稳定的家庭,希望维护家庭的稳定。泰德回归家庭、亲情,乔安娜有了高薪工作后发现孩子是她内心深处的选择。而如果她结尾没有放弃抚养权呢?玛格丽特的复合是她未来的走向。
2022年最后一天看的第一部电影!献给梅丽尔斯特里普,我最爱的演员。虽然她并没有几分钟的戏份,还是盖住了男主的光芒,这是一次多么真诚、动人的演绎。而霍夫曼也贡献了极其出色的演出,作为主视角,他扛住了大段的戏份,以及叙述主体所需要的层次。他这样的人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却很少在电影中被如此细致的描绘。一个动作不拘小节,言语“大男子主义”,却又富有责任心的男人。无数的婚姻不也就是如此么?只不过许多女人没有逃离的勇气——自然也不会有永远做出对孩子最有利的决定的勇气。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还以为会有挽回,会有争执,但并没有:如此简单的结构,如此清晰的主题,在如今眼花缭乱的电影市场里竟都显得奇怪。我全程立场很纠结,在法庭戏时达到顶峰。尽管结尾有些太过正能量,但离开孩子何尝不是一种女性意识觉醒?
七八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带来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女性似乎成为家庭的不安分因子,《克莱默夫妇》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时时刻刻》里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看似幸福美满、阳光灿烂,实则整个生活是一个谎言,以至于女人需要抛夫弃子式的决绝才能丢掉妻子与母亲的身份标签。《时时刻刻》以男性的缺席来表现女性心理,而本片则通过“笨拙父亲育儿记”来满足观众席上妻子的幻想,从而平息她们的怒气。据说《克莱默夫妇》当年上映后离婚率一下子降低了,这不得不说是电影意识形态的成功作用。如果将《克莱默夫妇》与2019年奥斯卡入围影片《婚姻故事》对比也许更有意思,所有痛苦与挫败的离婚展示都是对现实生活不幸福婚姻的劝和,尤其是涉及到法庭审判的时候,像在说“何必撕破脸到这个地步”。本片中的孩子表现有可圈可点之处,最后对父亲眨巴眼那里确实戳人。
看得出来是《婚姻故事》的雏形,不过后辈的的确确超越了先人。婚姻生活应同时包含两性生活与家庭生活,然而这对夫妇间似乎除了孩子就不应有个人生活了;《婚姻故事》中还只是情节设置轻重失调,本片中则完全是“奶爸养成记”,既将视线完全放在孩子上,又直接将女方隐性,重心偏颇得可怕。尤其是,电影中明显在隐隐呈现着男权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女方不但沦为配角,“出走一年半后回来争夺抚养权并利用手段获胜”这一事件本身便是完全为达成“共情男主”而在男性视角上设置的情节,婚姻中的女方被一定程度“妖魔化”,又在最后时刻妥协,隐隐之中实现了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宣传。本片是好莱坞在对待婚姻关系上的经典之作,主流认同的文化心理之根源实际上是对父系社会不平等权力的认同,本片的成功便是父权的成功,如此来看,反而多少有些反动的意味
建议《故事》列一个片单,不先看完这些影片最好不要看书,因为会被剧透。在众多被它提及的电影中,本片的存在感格外地高,也难怪麦基这么喜欢拿这部来举例子,虽然故事简单,切入口小,但剧本确实工整,激励事件、进展纠葛、高潮转折的铺垫与呈现都极其到位,整体的剧作架构和幕间设计足以列为范例,关于婚姻与抚养关系议题的探讨非常符合当时的盛行价值,在如今仍有思考意义,而达斯汀霍夫曼和梅姨的演技也相当精湛,达斯汀几乎是在上演独角戏,撑起全片,梅姨在法庭上的戏份将一个可怜、可悲又可恨的母亲形象演绎得颇具张力,虽然最后和解的结局有点理想化,现实中的此类案件肯定更加险恶,但编剧和表演上的精彩,已然让本片成为典范。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我认为是有很多缺口,它几乎称不上完整,只在父子关系这条线上相对丰富了一些日常的表达,在夫妻关系这块儿,几乎是跳跃性的,所以这个剧本在我这里不OK!但电影比较出色的部分,我认为还是在处理这种婚姻矛盾以及父子朋友之间的方式上,它找到了一种比较能够引起大众共情并且比较舒适的一种方式。此外,这部电影我可能就挑不出什么优点,当然演员的优秀在情理之中,但是梅姨的表演,从某种程度上和廊桥遗梦/苏菲的抉择都可以归类为同类项表演,与之对比,达斯丁霍夫曼的表演非常出色!以当下的标准来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达不到我的及格标准,电影的问题非常之多。
嗯,我一开始看到当克莱默夫人受到女性思潮影响寻找自己离开家庭时,是觉得这个框架很有趣的,起初也用很多戏剧的场面呈现出了一个初为人父的慌乱,所以我其实是在嬉笑中去看到就那些生活中非常容易会被忽略的劳动和付出,实际上是有人(妈妈)在做的。以及他在育儿之后面临的职场的处境,我觉得这些都谈的很好,但是让我觉得疑惑的是,不是夫妇吗?可是我看到的这样的克莱默夫人的部分太少了,除了法庭上,女性角色更多的似乎(包括那位女性朋友对克莱默先生态度的转变)是在衬托这位父亲的蜕变,最不解的是还有最后妈妈的成全,大家互相理解释怀,好像一个happy ending但让人很难happy…
罗伯特·本顿的优势在于对人物关系与情境的细腻捕捉,因而即使只是剧情片,看来并不会觉得沉默无趣,例如开场,从女主凝视睡着的孩子,到收拾衣物,这促使观众先根据人物的一系列动作产生联想,再给予人物行动目标的答案。他也非常擅长使用对比的手法,开场中男女主各自的动作与情绪暗示着他们对于当下各自的状态的感受;三次父子早餐非常轻巧地就做出父子关系的变化;男主圣诞前求职一场中则用众人的热闹与男主内心的焦虑产生对比。本顿喜欢把视听手段隐藏起来,但却很擅长利用空间与气氛,家的走廊厨房、与餐桌都多次出现,头尾两次电梯也用的巧妙(偷换了空间概念)。比起运动镜头,他的固定镜头更有微妙的设计感,不过这也反衬出儿子摔伤后,男主抱着儿子在街头奔向急诊的焦急。
婚姻故事和这部片子几乎一模一样,可是婚姻故事更暖心,更有女权色彩(男方女方刻画同等细致),更符合现在的观众的口味。这部有很多在我看来很细小的瑕疵,看的时候会稍稍皱眉头,比如法庭上男方律师问女方承不承认在这段婚姻的经营上自己是个失败者,我这个女观众就要坐不住了,难道当时的人真的觉得婚姻经营破裂女方要负全责吗。这个母亲感觉不是特别真实,因为我不相信在这个剧情设定下母亲会因为没自信做出抛下孩子走掉这种事。给五星是因为我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如果这是一部2021年的电影那我可能就只能打4星了。父子情很感人,母亲的设定有点薄。
这个故事要不是我一边看一边写笔记,还没想到情节这么碎,完全是生活流,编剧还是有一定功力的。但是片子后半段在法庭上各自抒情的那里,我感觉很一般,而且乔安娜这个角色刚开始要出走,给人的基调定的很高,结果后面回来就为了要孩子,也没发现她身上有啥改变,感觉就像出去买了个咖啡又回来了,导致这个角色好扁平,最后她又说让孩子留在这,我更加觉得她只是一个任性的莫名其妙的女人了。我也不喜欢法庭里男方的律师说的那些屁话,感觉整个辩护都想体现出一种把女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行为都压下去的气势,虽然还没去查,但我感觉这是个男导演和男编剧。
看上去导演编剧是个同情女性的女权主义者,但是在我现在看来简直无话可说,工作狂娶了一个美丽又实用的收藏品,掠夺了她最美好的八年,剥夺了她全部个人世界,扼杀了她的事业她的梦想,把她从一个聪慧独立的女子,变成自卑到崩溃的家庭主妇。但是当收藏品醒悟时,工作狂开始愤怒质疑,最后什么事业一落千丈被开除到做饭烫手这样的大量父爱镜头温情桥段都来了,原来可以为儿子牺牲,却不能为妻子牺牲一点点。为了老婆就不行。甚至连单身女邻居都在同情男主,那她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给她前夫呢?所有人都同情这个男主!有没有想过女主失去了她的青春和爱情之后,她最宝贵的东西是儿子。简直是偷换概念站在男性的角度进行着偏袒、开脱,以对孩子的爱来偷换转移对妻子的不公!!差劲!
看了残酷的《婚姻故事》后再来复习了二十年前看过的此片,觉得七十年代末那时的美国人还没有现在那么浮躁且更重情谊,克莱默夫妇都是好人,只是婚姻真的是一种赌博,而婚姻生活也是在互相适应、不断迁就对方的过程以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其实我想说,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父子情的故事,达斯汀·霍夫曼不愧于一座小金人。梅姨那时候真是年轻啊,美国女性的独立精神迫使她忍痛离开心爱的儿子却最后又放弃了监护权,演技真的很棒。婚姻生活中充分沟通和交流是最为重要的!生而为美国人,享受了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承受其反面的作用力。至于生而为中国人,过去更多的人选择为子女隐忍和将就,随着80、90后观念等等的改变,闪婚闪离的闹剧时时在上演,中国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幸福了以至于十二分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