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人(1973)
《驱魔人》(英语:The Exorcist)是一部1973年的美国恐怖电影,由威廉·弗莱德金导演,并且由威廉·彼得·布拉蒂(英语:William Peter Blatty)根据其1971年的同名小说(英语:The Exorcist (novel))改编而成。此小说是受到1949年罗兰·多伊驱魔事件(英语:Exorcism of Roland Doe)的启发而撰写的,此事件涉及了一位被恶魔附身(英语:Demonic possession)的12岁小女孩,求医罔效后,她的母亲不顾一切的尝试拯救爱女,并由罗马天主教会请来了两位神父进行这次驱魔工作。
评分:7.6
导演:威廉·弗莱德金
编剧:威廉·皮特·布拉蒂
主演:艾伦·伯斯汀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李·科布 / 吉蒂·温 / 杰克·麦高恩 / 杰森·米勒 / 琳达·布莱尔 / 巴顿·海曼 / 彼得·马斯特森 / 鲁道夫·申德勒 / Gina Petrushka / Robert Symonds / 阿瑟·斯托奇 / Vasiliki Maliaros / 蒂托斯·万迪 / 约翰·马洪 / Wallace Rooney / Ron Faber / 罗伊·库珀 / Robert Gerringer / 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 / 威廉·皮特·布拉蒂 / 玛丽·博伊
类型:恐怖
片长:122 分钟 / 132分钟(导演剪辑版)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拉丁语 / 希腊语 / 法语 / 德语 / 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大法师(台)
上映:1973-12-26
IMDb:tt0070047
剧情
在伊拉克北部的一个考古发掘场,考古学家兰基斯特·梅林神父(马克斯·冯·西多饰)发现埋着的一个银制的罗马天主教圆形首饰,以及一个精致的石制护身符,护身符的样式是一个恐怖的兽首。
同时,在美国华府的乔治城大学,一位年轻的神职人员戴米恩·卡拉斯神父(杰森·米勒饰)在处理他母亲的失智症的过程中,对他自己的信仰开始产生怀疑了。他的朋友约瑟夫·戴尔神父(威廉·马里饰),尝试给予他建议与安慰。
在乔治城,女演员克丽丝·麦克尼尔(艾伦·伯丝汀饰)正在她的临时居所附近拍摄一部电影,然而在生活中,她却注意到自己的十二岁女儿丽肯(琳达·布莱尔饰)的身上发生了十分怪异的变化,克丽丝一开始以为是爱女进入青春期的缘故,但是经过医生诊断,医生认为丽肯的大脑颞叶发生了病变,所以需要给丽肯进行一系列医疗检测。但是经过X光检测,医生们发现丽肯的大脑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们建议让丽肯去看精神科。克丽丝照做了,可是当精神科医师给丽肯治疗时,丽肯直接把医师打伤,然后超自然现象不断:丽肯的床不时猛烈晃动,家中经常出现奇怪的声音,丽肯身上还有许多不能解释的行为开始出现。
一次,电影导演布克·邓宁(杰克·麦克高兰饰)来克丽丝的家中作客后,他被发现死于房子旁边的石阶下,而且死法十分诡异。金德曼中尉(李·柯布饰)开始调查这件事情,并告诉了卡拉斯神父,邓宁导演的尸体被发现时,头颅完全被扭转到后方。金德曼同时也和克丽丝说,当丽肯好转的时候再回来问相关情况。金德曼走后不久,克丽丝就受到丽肯的攻击,而且脸上也瘀青了。
当无法用任何医学领域范围内的知识,去解释丽肯的病症后,医生们只得推荐克丽丝找神父来给她的女儿进行驱魔仪式。绝望之余,克丽丝知道卡拉斯既是神父,也拥有精神科医师的资格,就向卡拉斯神父询问了驱魔的事。在卡拉斯神父观察丽肯的这一段时间里,丽肯不断自称是恶魔。卡拉斯起初认为只是精神病,但有一次他录下丽肯嘴中冒出的奇怪语言(后来得知是将倒过来念的英语),而且丽肯的腹部出现了“请帮帮我”的字样,于是他开始相信丽肯的确被恶魔附身了。尽管他仍然有一些疑问,卡拉斯神父还是决定向天主教会申请驱魔仪式的许可。
教会决定让梅林来主持驱魔仪式,因为梅林是一个有经验的驱魔神父,而卡拉斯则在旁辅助。在驱魔过程中,梅林和卡拉斯尝试念诵《圣经》,直接将恶魔驱逐出丽肯的身体。恶魔也不甘示弱,开始咒骂、威胁、嘲弄,并动手伤害神父,恶魔还伪装成卡拉斯神父的母亲,卡拉斯几乎崩溃。梅林建议卡拉斯休息片刻,而他自己为自己主持了祈祷仪式,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可能会在这次驱魔中丧命。
当卡拉斯返回到丽肯的房间的时候,发现驱魔不克的梅林,已经因为心脏病而断气,他不断的尝试用心肺复苏术企图拯救梅林,但梅林依然回天乏术,蒙主宠召。丽肯体内的恶魔对梅林的死感到非常得意。卡拉斯被愤怒驱使,扼住了丽肯的喉咙,并强迫恶魔离开丽肯,附到自己身上。恶魔最终照做了,经过激烈的挣扎,卡拉斯重新掌握了自己身体的控制权,纵身跳出了房间的窗户外,并滚下了石阶,打算让恶魔与自己同归于尽。
在石阶处,戴尔神父来到现场,对卡拉斯的死感到痛心疾首。丽肯在这之后恢复了正常,而且并不记得在她的身上发生过的灵异故事。克丽丝打算带她的女儿离开乔治城大学,彻底忘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们离开之前,回望了一下华府的故居。
角色
演员 | 角色 | 附注 |
艾伦·伯斯汀Ellen Burstyn | 克莉丝·麦可尼尔Chris MacNeil | 克丽丝由于自己的演艺事业与她的女儿暂住于华府,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支持无神论。当丽肯(克丽丝的女儿)表现出怪异的行为时,克丽丝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浩劫。她开始尝试为她的女儿找寻治疗方法,曾经找来了神经外科医生与精神病医生,但是一切医疗手段都没有成效,最终她只得向天主教驱魔师寻求帮助。 |
杰森·米勒(英语:Jason Miller (playwright))Jason Miller | 达米安·卡拉斯(英语:Damien Karras)神父Father/Dr. Damien Karras S.J. | 戴米恩·卡拉斯既是神父,同时也是一位精神病医师。当他的母亲去世时,他认为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失智的母亲,而感到后悔,并向上帝忏悔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杰克·尼克尔森原来内定是此角色的演员,但当导演弗莱德金看到米勒在《冠军季节》中的表现后,就将角色给予了米勒。 |
麦斯·冯·西度Max von Sydow | 兰基斯特·梅林(英语:Lankester Merrin)神父Father Lankester Merrin | 梅林神父同时兼有考古学家的身份。他年长稳重,且是一位安静且有耐心的人。他先前有过主持驱魔仪式的经历,所以他深知面对恶魔需要冒的风险。 |
琳达·布莱尔Linda Blair | 丽肯·麦可尼尔(英语:Regan MacNeil)Regan MacNeil | 丽肯是克丽丝的12岁女儿,她一直是一个友好外向的人。但当她玩了通灵板之后身上就出现了很多怪异而且极富攻击性的行为,这些行为正是后来被认定为恶魔附身的症状。 |
李·J·柯布(英语:Lee J. Cobb)Lee J. Cobb | 威廉·金德曼探长Lieutenant William F. Kinderman | 在电影中他是一个调查布克·邓宁死亡事故的警官。由于他的武断和多疑,他认定了丽肯与邓宁之死有所关联,而邓宁的死亡可能也涉及附近教堂渎神之案。 |
基蒂·薇恩(英语:Kitty Winn)Kitty Winn | 莎朗·史宾瑟Sharon Spencer | 她是克莉丝的朋友以及个人助理,在电影中她也是丽肯的家庭教师 |
杰克·麦克高兰(英语:Jack MacGowran)Jack MacGowran | 柏克·丹宁斯Burke Dennings | 邓宁在影片中是一个古怪的电影导演,同时他也是克丽丝的一个挚友。在探访丽肯的病情之后,他离奇死亡,由此也导致了警局凶杀组的调查。 |
威廉·欧马利(英语:William O'Malley (Jesuit))Father William O'Malley | 乔瑟夫·戴尔神父Father Joseph Dyer | 戴尔神父是卡拉斯神父的一个好友,他在卡拉斯神父的母亲过世后给予了卡拉斯神父帮助。 |
巴顿·海曼Barton Heyman | 山谬·克莱医生Dr. Samuel Klein | 在电影中正是他建议丽肯进行驱魔仪式。 |
亚瑟·史托贺(英语:Arthur Storch)Arthur Storch | 精神科医生 the Psychiatrist | |
提托斯·凡迪斯(英语:Titos Vandis)Titos Vandis | 卡拉斯的叔叔Karras' uncle | |
艾琳·迪兹(英语:Eileen Dietz)Eileen Dietz | 恶魔影像a face associated with the demon | 在幻觉和瞬时镜头中出现 |
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Mercedes McCambridge | 恶魔配音the voice of the demon | 在电影中给Pazuzu(英语:Pazuzu (The Exorcist))(恶魔)配音 |
- 威廉·彼得·布拉蒂(英语:William Peter Blatty)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当克丽丝在希利礼堂前拍电影的时候有他的戏份。当时,他的角色正与导演布克·邓宁就电影技术进行争论。
制作
现实来源
同名小说《驱魔人》的灵感是来自一场在1949年马里兰州庐城,天主教会为一个年轻男孩举行的驱魔仪式,这场仪式由天主教耶稣会的威廉·波顿神父主持,当时威廉神父曾在圣路易大学以及圣路易高中教学。亨克勒天主教会当时判断男孩的极富攻击性的行为是由于恶魔附身导致的,所以当时就派遣沃尔特·哈洛伦神父准备一场驱魔仪式。直到2005年去世,哈洛伦神父一直宣称他从未看到男孩表现出任何像电影中记录的那些超自然现象,比如怪异语言,声调变化,对圣洁事物的抵触,不寻常的力量,不明呕吐物与排尿,或者是身上出现不寻常的标记。
选角
尽管布莱尔的经纪人并没有为她竞选这个角色,但布莱尔的母亲带她去了华纳兄弟公司的试镜部并见了弗莱德金。当时帕米莲·佛丁也是候选人之一,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幻电影和超自然剧的演员,但制片人觉得她有些太过于出名了。丹妮丝·尼克森也曾经被考虑过,她曾在《欢乐糖果屋》中饰演过莉特·比尔盖得,但是她的父母最终由于电影题材与内容的原因未能允许她的参与。阿妮莎·琼斯也来试镜丽肯的角色,她曾在《家庭事务》中饰演过巴菲,但她和佛丁一样都因太过于出名而被拒绝。最终,角色落到了布莱尔的头上,一个相对来说并不出名的女孩,以前仅仅在《如今世道》中出演过。
制片厂曾想让马龙·白兰度来饰演兰基斯特·梅林神父的角色,但弗莱德金马上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他认为这么做会让这个影片变成“白兰度电影”,人们会因为被演员吸引而忽略了电影本身。杰克·尼克森在斯泰西·基彻被布拉蒂雇用前就已经准备好饰演卡拉斯神父了。弗莱德金后来又在纽约通过《冠军季节》发现了米勒。尽管米勒以前从未演过任何电影,但是基彻的合同被华纳强行买断终止,然后米勒开始加入剧组。
简·方达和莎莉·麦克琳被制片方找到出演克丽丝的角色,但两人都拒绝了出演电影,后来制片方又找了奥黛丽·赫本,但她说只有在罗马进行拍摄她才会同意接下角色。安妮·班克罗夫特也曾被考虑,但是因为她当时在孕期,所以也没有成功接下角色。最终伯丝汀接到了这个角色。
弗莱德金最初打算直接用布莱尔的声音,通过电子处理加深与加粗,来作为恶魔的声音。尽管弗莱德金感觉在某些场合这个方案可行,但是他感觉在恶魔与两位神父对抗的场景,这个方案欠缺了一点戏剧化的感觉,所以他决定让梅赛德斯·麦坎布里奇,风靡一时的广播主持人,同时也是很有经验的配音演员,来担任恶魔声音的饰演者。在拍完电影之后,华纳兄弟尝试隐藏麦坎布里奇的参与,这使得麦坎布里奇起诉了华纳兄弟,而且使得麦坎布里奇和弗莱德金之间有了无法愈合的分歧。
拍摄与导演
华纳兄弟曾找过亚瑟·佩恩(英语:Arthur Penn)(在耶鲁大学教学),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曾想从事其他项目,随后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米克·尼高斯(不想参与到依赖一个孩子的演技的电影中来),和约翰·保曼(第二部电影的导演)。其中约翰说他不想导演这一部电影的原因是这部电影对孩子来说太过于“残酷”。最初马克·赖德被聘请来导演此电影,但是布拉蒂却一直坚持想要让弗莱德金导演,因为他像让他的电影想弗莱德金以前导演过的电影《法国贩毒网》一样很有活力。最初电影制片厂拒绝让步,想要让赖德导演,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布拉蒂最终还是获取了导演的职位。斯坦利·库布里克曾被提议为这部影片的导演,但被他拒绝。
《驱魔人》的录制开始于1972年8月14日,尽管预期完整录制只需85天,但实际拍摄却花了224天。
弗莱德金对获得他想要的效果有着非凡的优势,这让人联想到了D. W. 格里菲斯对演员们的操控能力。由于在日常工作的拍摄中,经常会有及其激烈的情节,布莱尔和伯丝汀经受着背痛的困扰,在影片之中也能听到她们由于痛苦而发出的呻吟。伯丝汀后来汇报说,有一个场景是丽肯掴了她母亲一耳光,在拍摄现场一个特技演员用绳索将她拉起并落下,她的尾椎骨直接着地导致她得了永久性背部伤痛。弗莱德金曾经在片场询问威廉马里教士是否相信他,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扇了威廉教士一耳光,以此来渲染后来场景中戴尔神父给卡拉斯神父宣读临终祈祷的庄严气氛,这一行为当时令很多在片场的天主教徒感到气愤。他还在未警告片场中任何人的情况下开了一枪为了使杰森米勒能产生真实的被惊吓的效果。同时,他也曾经告诉米勒豌豆汤会击中他的胸口,可实际上在喷射呕吐物的场景中,豌豆汤直接喷到了他的脸上,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真实的恶心反应。还有,为了在镜头中能看到真实的呼气,他在丽肯的房间安装了一台制冷机,这样一来,所有工作组成员都需要穿好皮大衣和防寒设备。
音乐
拉洛·希福林(英语:Lalo Schifrin)的配乐作品曾经被弗莱德金拒绝。希福林曾经为电影预告片制作了六分钟左右的音乐,但是观众们普遍反映他的音乐中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实在过于恐怖。华纳兄弟的高层告诉弗莱德金,让他转告希福林用一些更温和的音乐,但弗莱德金并没有转达这条消息。
在他1977年的电影《魔术师(英语:Sorcerer (film))》的配乐说明中,弗莱德金说他曾经听过橘梦乐团的音乐,并想让他们来为《驱魔人》进行配乐。然而,取而代之的是,他最后使用了现代化的古典音乐作品,包括1971年波兰作曲家克里斯托弗·彭德雷斯基大提琴协奏曲的片段,以及杰克·尼采的一些原创音乐,但只有在场景变换的时候才能听到尼采的音乐。2000年的“你未见过的版本”中还使用了史蒂夫·博德克的原创音乐以及莱丝·巴克斯特的一小段原音乐。
原版配乐LP仅仅被发布过一次,且CD是很稀有很昂贵的日本进口货。此CD变的很著名,因为它是在电影发布以后同时包含迈克奥德菲尔德管钟琴雪天使圆舞曲和乔治克朗布黑天使弦乐四重奏中的电子虫之夜乐章的唯一一张专辑。
当卡拉斯神父离开他母亲的房子时,广播中正在播放由吉亚尼斯·卡拉基斯演唱的希腊音乐“Paramythaki mou”(我的童话)。作词家拉夫特里斯·帕帕多普洛斯承认说他在经济困难的时期过后几年,他为这首歌的知识产权索取了赔偿金。
拍摄地点
《驱魔人》拍摄于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
电影的开始场景是在伊拉克的一个城市——新加尔拍摄的,新加尔市临近叙利亚的边境。大多数新加尔市民都是古耶西迪派的库尔德人,他们非常敬畏Melek Taus。外来者一般都将Melek Taus与恶魔等同起来 ,而实际上它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口中的撒旦恶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电影片头的考古现场正是真正的尼尼微城的哈特拉古遗迹。
在影片最后,乔治城的M街旁的石阶被称为“驱魔石阶”。在电影中,卡拉斯神父之死的场景中,这个石阶被半英寸厚的橡胶覆盖。特技演员在这个场景从石阶滚下去两次。之前乔治城大学的学生在这个场景处向每个想站在屋顶参观特技演员表演的人收取大约5美金,现已开放让所有人免费参观。
麦克尼尔住宅内部的场景是在曼哈顿的CECO演播室拍摄的。在卧室的场景中,片场有制冷机来降温,以此来营造真实的寒冷气氛。这样在驱魔现场,演员冰冷的呼吸使场景看起来更真实。而卧室的场景和很多其他的场景都是在纽约的福德汉姆大学的地下室拍摄的。当时拍摄现场的温度非常低以至于有一天早晨一层薄雪落到了片场的地上。布莱尔在拍摄卧室场景时仅仅穿了一条薄薄的睡衣,她说当时她很难忍受这样寒冷的条件 。麦克尼尔住宅的外景是在36号街上拍摄的,取景是在华盛顿,当时在家和石阶之间还设置了一堵假墙。事实上,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石阶和房子之间的路堤旁一直都有一个花园。
在乔治城卡拉斯神父家的内景,是根据宗教学教授托马斯·金神父家的耶稣教士式的正北堂屋精心设置的。制片组拜访了布拉蒂(乔治城的研究生)和弗莱德金之后去了金神父的屋中取景。回到纽约之后,金神父屋中的所有部分,包括海报、书籍等等都被设计好并在片场实现。其中的一张海报就是梅林神父角色的来源——古生物学者皮耶尔。制片方每天会支付1000美金的拍摄费给乔治城,费用包括外景(比如伯斯泰因的第一个场景和希利礼堂的石阶)和内景(比如达格瑞教堂亵渎圣母玛利亚事件和天主教总教的屋子,其中天主教总教的屋子其实是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其中的一个场景是在墓地里拍摄的。
当地传说与现场事件
很多电影的参与者都说这部电影被诅咒了。布拉蒂在影片中声明说,在拍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奇怪的事件。女主角伯丝汀也在她的2006年自传《Lessons in Becoming Myself》中表示有些传言是真实的。由于在拍摄现场曾经发生过一次火灾,麦克尼尔住宅的内景(除了丽肯的卧室)需要重新整修,而且还因此耽误了前期制作。弗莱德金声明说在片场请过很多次牧师来保佑与祝福片场。在纽约录制碰到了许多困难之后,布拉蒂在从劳因格图书馆石阶下到37街拍摄的第一天,就向金神父请求为华盛顿全体剧组祈祷。这件事在2009年金神父的华盛顿邮报的讣告中被叙述过。当时在拍摄十字架自残场景的时候,布莱尔的角色攻击了艾伦伯丝汀的角色,且将她甩开到地上,在此场景,因为剧组人员拉伯丝汀的时候用力过猛而导致伯丝汀受伤。后来,剧组将伯丝汀送到脊椎按摩师处,幸运的是,在伯丝汀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当时并没有留下永久性损伤。当拍摄到丽肯被恶魔附身而猛烈摇摆的场景时,布莱尔的金属绳装置松了,这也使得她的背部受伤。而布克邓宁的演员(爱尔兰人)杰克麦克高兰在拍摄完他的角色之后因为流感而死亡。
后备版本和未删节版本
曾经有很多版本的《驱魔人》被发布:如在1979年的剧本再发行为70毫米,当时裁剪比例从不太正确的2.20:1恢复到了1.75:1,这样使得可以充分利用荧幕宽的条件。这也是第一次将音效混音为六音道的杜比系统立体声,基本上所有的版本都使用了这个配乐。
在TV-PG和TV-14规定的网路版本中,被亵渎形象的圣母玛利亚雕像的镜头被保留了下来。在TV-14版本中,这个镜头停留的时间比TV-PG版本长了几秒钟。在原版电视影片中,这个镜头被删减,被替换成为一个脸被砸碎的圣母雕像,而没有其他的污秽情节。
电影的DVD在25周年纪念的时候被发布,它保留了原始的戏剧化结尾,同时也在结尾之后包含了戴尔和金德曼的特别收录(与“未见过的版本”中不同,这部分有戴尔和金德曼的出演但是却删除了卡萨布兰卡市的部分)。在DVD特别版中,在制作《驱魔人》的同时还加入了一段75分钟的纪录片,被命名为“神之敬畏”(PAL在发布的时候这段被剪辑为52分钟的版本)。这段纪录片包含了试镜镜头和一些其他的被删节镜头。《驱魔人:完整选集》于2006年10月发布,此DVD系列包含了《驱魔人》电影的原始版本,扩展版本,《驱魔人:你未见过的版本》,琳达·布莱尔结局,《驱魔人2:异教徒》,原定三部曲的结局:《驱魔人3》,以及2部不同的前传:《驱魔人:开端》和《主权:驱魔人前传》。摩根克里克,《驱魔人》系列经销权的持有人,现在正在商讨发行有线电视布拉蒂微小说系列,这个系列是原版电影的基础。
蜘蛛行走镜头
软术演员Linda R. Hager在1973年4月11日表演了邪恶的“蜘蛛行走”镜头。Friedkin导演在1973年12月26日首演之前删除了这个场景,理由是悬吊Hager保持向后弓身姿势下楼的线可以被看到从而显得技术不成熟。Friedkin说:“我裁剪了这段是因为这个镜头不像其他的那么有效果,我只能在下一次发行影片的时候借助计算机绘图来完成这个场景。”此外,Friedkin认为蜘蛛行走镜头在电影情节中出现太早,尽管编剧William Peter Blatty建议保留,他还是删去了这段。在书中,蜘蛛行走很安静,Regan跟随Sharon到处走并且不经意间舔到她的脚踝。这是个关键事件向Chris说明Regan是被附体而并非精神疾病。
在1998年,华纳重新发行了数位修复的《驱魔人》DVD,25周年特别版。DVD包含了BBC纪录片《上帝的恐惧:驱魔人的制作》(The Fear of God: The Making of The Exorcist),展示出了从未出现的不流血的蜘蛛行走镜头。
为了满足驱魔人的电影编剧和一些影迷,Friedkin与CGI艺术家合作以数位技术移除固定Hager的线。在2000重发的剧场版《驱魔人:你未见过的版本》(The Exorcist: The Version You've Never Seen)中,导演恢复了蜘蛛行走的流血场面。
在2010年10月,华纳发行了《驱魔人(加长剧场版)》的蓝光光碟,包含了蜘蛛行走场面的幕后拍摄花絮。
反响
在1973年12月26日上映时,这部电影受到了影评员的不同评论,有说「经典」的,也有说「没有价值」的。Stanley Kauffmann(英语:Stanley Kauffmann)在《新共和》杂志中写道,“这是我这几年来看过的最恐怖的电影——这几年我看过的唯一一部恐怖电影……如果你想要恐怖的话——当画面向前推移时,我找到了它,那就是我想要的——驱魔人会把你吓个半死"。《综艺》杂志指出,这部电影是“一个讲超自然恐怖故事的专家……一连串的高潮冲击着感官,还有纯正恐怖电影的智慧。”在《Castle of Frankenstein(英语:Castle of Frankenstein)》中,Joe Dante(英语:Joe Dante)称其为“一部令人惊奇的电影,一部注定至少成为恐怖经典。导演Friedkin的电影将会极度地让观众不安,尤其是对那些更敏感的人还有那些尝试像电影里那样生活的人……只说这一句就够了,以前从未在荧幕上有这样的电影。”
但是,Vincent Canby(英语:Vincent Canby)在《纽约时报》上发文批评驱魔人是“一堆优雅的术士的废话……一部几乎不可能让你坐那么久的电影……它刷新了荒谬特效的下限……”。Andrew Sarris抱怨“Friedkin的最大弱点是他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有关角色的视觉信息……整部电影的解释就是一长串叽叽喳喳的闲谈和忽略的名字……驱魔人在一种程度上作为痛苦的娱乐成功了,但在另一方面,更深层的,这完全是一部罪恶的电影。” 乔恩·兰多在《滚石杂志》上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宗教的色情片,以西席·地密尔的角度说是最庸俗的次品(缺少绅士的智慧和讲故事的能力)……作家James K. Morror在相似的方面也不喜欢这部电影:
“从第一个画面到最后,驱魔人展现了软弱的摩尼教信徒对启蒙运动的攻击,处处都是这样。我们在一旁感受着黑暗的压迫:穿实验服的找不到线索的内科医生被他们盲目的唯物论束缚,用各种医疗器械折磨着一个被恶魔附身的小女孩……这部电影最使我激怒的是Blatty和Friedkin对于邪恶毫无想象力的定位。邪恶现象的根本许多人类学家都难以阐释,在驱魔人中却狭义地将其定位至一件事:性行为。在他们眼中人类生殖器是下流、污秽的。这些猥亵的台词丝毫没有展示Pazuzu在历史和社会角度的邪恶,没有表现其引发的其他邪恶:战争、蓄奴、厌女、反犹、反同性恋、恋童癖……难道这代表着在某个时期天主教能容忍这六种行为?影片中的尽管妻子不再喜欢和他看电影,发现了吗?驱魔人没有针对世俗理性,它面对的是那些相信可以为色情找到救赎的人。”
这几年中,《驱魔人》的声誉增长得很多。电影当前在烂番茄网站有85%的“认证的新鲜”支持率,基于网站收集的47篇回顾。有些影评员认为它是永远最好最有效果的恐怖电影之一。《Chicago Tribune》影评员Gene Siskel(英语:Gene Siskel)把它放在那年上映电影的前五名。但是,这部电影也有贬低者,包括批评其情节构造混乱、因循守旧、过分做作的Kim Newman,作家James Baldwin在他的篇幅很长的文章《The Devil Finds Work》中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负面评价。导演马田·史高西斯把《驱魔人》一直放在他列出的11部最恐怖电影列表中。2008年,这部电影被《帝国杂志》选为“500部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它也被《纽约时报》放在一个相似的1000部电影的列表中。
票房
这部电影1973年发行剧场版时在美国国内取得了663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了年度第二受欢迎的电影(名列《老千计状元才》之后)。 在几次重新发行之后,影片在北美共收入了232,671,011美元,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后,是史上第九高票房以及R级电影史上第一高票房。 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总收入达到441,071,011美元。
英国反响
在英国,这部电影被归入在20世纪80年代的“恐怖电影”现象中。尽管在1981年它未经删减地被制成家庭录像,但是这先于1984年出台的录像法案。当法案生效后,华纳兄弟鉴于“恐怖电影”恐慌决定不将其提交至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评级。BBFC禁止了这部影片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神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驱魔人》也未出现在官方的“恐怖电影”名单中。
特效和观众感觉
《驱魔人》包含许多特效,是由化妆师Dick Smith(英语:Dick Smith (make-up artist))设计的。 当Roger Ebert赞扬这部电影时,他认为这些特效不同寻常,他写道,“这部电影评级是R而不是X实在令人惊讶”。电影院中甚至准备了“《驱魔人》呕吐袋”。由于Blair收到死亡威胁,影片发行6个月华纳雇佣了保镖保护她。
荣誉
奥斯卡金像奖
《驱魔人》于1973年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这也是恐怖电影第一次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在第4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驱魔人》获奖两项(最佳改编剧本奖和最佳音效奖)。
影片共获得如下奖项提名(加粗字体为获奖奖项)
- Academy Award for Writing Adapted Screenplay 最佳改编剧本奖 – William Peter Blatty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Sound 最佳音效奖– Robert Knudson 和 Chris Newman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 最佳影片 – William Peter Blatty and Noel Marshall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ress 最佳女主角 – Ellen Burstyn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最佳男配角 – Jason Miller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最佳女配角 – Linda Blair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最佳导演 – William Friedkin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 最佳摄影 – Owen Roizman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Film Editing 最佳剪辑– Norman Gay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Art Direction 最佳艺术指导 – Bill Malley and Jerry Wunderlich
金球奖
《驱魔人》在1973年共获得金球奖全部七项提名。在第31届金球奖颁奖晚会上,本片获奖四项: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Motion Picture 最佳剧情片 – Drama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最佳导演 – William Friedkin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最佳女配角 – Motion Picture – Linda Blair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最佳编剧 – William Peter Blatty
本片获得的另外三项提名: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最佳女主角 – Motion Picture Drama – Ellen Burstyn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最佳男配角 – Motion Picture – Max von Sydow
- Golden Globe Award for New Star of the Year 年度新星 – Actress – Linda Blair
国家图书馆
- 2010年被国家影片登记部收藏于国会图书馆
美国电影协会榜单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AFI百年百大电影 – 提名
- AFI's 100 Years...100 Thrills AFI百年百大惊悚电影 – 第三位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and Villains: Regan MacNeil – AFI百年百大英雄与反派 - 反派 - Regan MacNeil - 第九位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 AFI百年百大电影台词 – "What an excellent day for an exorcism."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FI百年百大电影(十周年纪念版)– 提名
文化内涵
《驱魔人》作为恐怖片的杰出代表在电影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影片蕴含着超出电影本身的深刻社会文化内涵。
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披头四乐团为代表的抨击传统的流行文化开始在西方盛行,并对整个社会的思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从此,人们开始怀疑基督教所宣扬的传统价值观,甚至怀疑宗教本身。“上帝死了吗?”这样的问题又一次被人们广泛提及。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各种社会冲突与负面事件频繁发生。1965年,洛杉矶瓦茨区爆发了震动美国黑人骚乱;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已越来越令人麻木;1967年夏天从旧金山开始席卷全美,宣传嬉皮士文化和个性解放的“爱之盛夏”运动对于和平和关爱的呼唤迅速滑落为犬儒主义,过度追求精神解放和不确定现实之间的冲突反而使得毒品、犯罪和精神疾病不断能加;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各种冲突犯罪不断发生;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总统陷入政治丑闻。这几年间,美国像是经历着一场噩梦,整个社会似乎像是在被恶魔所控制。
在“美国梦”中,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人类社会都能不断接近完美,而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社会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失去了信心。对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怀疑导致了社会的文化恐慌,与其形成鲜明对立的固有的道德观念开始被遗弃,人们开始越发怀疑上帝的存在。这种思潮被那一时期的音乐人和电影人反映在了作品中,就产生了《驱魔人》这类主题的电影。
《驱魔人》最令人感到恐怖的一点是人们对于这种超自然的恶魔附体似乎无能为力。面对真实生活中的犯罪案件人们可以求助于警方,而影片中的恶魔附体令人们几乎完全无法抵御。电影是虚构的,但它激发了人们深藏在潜意识中对于真实生活类似事件的恐惧。
面对危机,人们面对着科学还是宗教的选择。在现代医学对于小女孩的诡异以至于恐怖的症状完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母亲只求助于自己原本并不信任的宗教仪式。影片做出的这种选择,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现代科学,特别是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空虚的反思。突出精神与信仰的重要力量,是影片想要传达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片最早的观众往往在被恐怖情节所震慑之后,对影片的主题做出邪恶战胜正义的消极理解,其实这是对本片主旨的一种误读。随着影片的情节进入高潮,神父与恶魔的斗争越发残酷,梅林神父的死让观众更加恐惧——恶魔是否会一直疯狂下去?所谓的代表正义的上帝能否还在庇护着他的信徒?
最终,人们赢了,正义的精神力量赢了。在卡拉斯神父诱使恶魔离开小女孩而进入自己的身体的时刻,一种几乎超人的力量使得神父短时间内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并跳出窗外,与恶魔同归于尽。正如耶稣之死,卡拉斯神父这种自我牺牲的壮举拯救了小女孩,也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小女孩恢复了正常,母女二人告别过去的记忆开始了新的生活,影片的结局向人们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恶魔纵然疯狂,在与其的斗争中有人会受苦,有人会牺牲,但恶魔并不会永远控制人们,驱魔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上帝真的存在,上帝仍然在关爱着世间,庇护着正义。通过精神力量的胜利,《驱魔人》回答了“上帝死了么?”这个问题,有人认为这宣告了一种叛逆思潮的结束。邪恶不会最终获胜,人类可以掌控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让世界充满善良和正义。相信道德与精神,相信人间的至善,这就是影片最为重要的积极主题。
本电影由艾伦·伯丝汀、麦斯·冯·西度、杰森·米勒(英语:Jason Miller (playwright))、李·J·柯布(英语:Lee J. Cobb)和琳达·布莱尔主演。在196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有一系列“附身儿童”电影被创作,《驱魔人》与《魔鬼怪婴》以及《凶兆》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华纳兄弟于1973年12月26日在美国发行。影片获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获奖两项(最佳音效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同时它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恐怖电影,在最佳影片奖上败给了《骗中骗》。《驱魔人》在当时为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一,上映后全球票房收入超过了4.41亿美金。 本电影对通俗文化(或称流行文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曾被《娱乐周刊》,Movies.com(英语:Movies.com),以及美国AMC电视台的观众(于2006年)誉为有史以来最恐怖电影,且在“最佳百大恐怖电影瞬间(英语:The 100 Scariest Movie Moments)”中排名第三。在201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这部电影收录在了国家电影名册中。
获得奖项
- 第2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音响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剪辑 - 第2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恐怖电影 / 最佳特效 / 最佳编剧 / 最佳化妆 - 第31届金球奖
获奖:Best Supporting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 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提名: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Best Supporting Actor - Motion Picture / 最佳女新人 - 第2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Track
- 威廉·弗莱德金 William Friedkin导演
- 艾伦·伯斯汀 Ellen Burstyn饰 Chris MacNeil
- 马克斯·冯·叙多夫 Max von Sydow饰 Father Merrin
- 李·科布 Lee J. Cobb饰 Lt. William Kinderman
- 吉蒂·温 Kitty Winn饰 Sharon
- 杰克·麦高恩 Jack MacGowran饰 Burke Dennings
简评
经典的定义是1973年作品在2023年语境仍有可取之处,时代产物则意味着1973年的摄制水平和思想观念就该被永远留在1973。极其失败的小说改编,影片意欲慢热实则催眠的缓慢推进全是背离叙事效率的废笔,和早期稚拙默片恐影相比进步有限。楼梯spiderwalk勉强可称银幕首创,更匪夷所思的是那些用于勾起反感和恐惧的亵渎惊骇现在看来只剩年代感十足的愚蠢滑稽。事实上其被封圣的邪恶程度恐怕只对70年代虔信基督徒限定生效,一旦这种甜蜜禁忌在时代进步面前显形消散,年轻观众群即刻免疫,恐怖搭建也随之瓦解。盛名难副下多重潜在心理主题如家长眼中怪物般的青春期巨变,缺席父亲创伤延续,女性精神疾病的厌女污名史都以最无趣展开被带过并埋没。隐含东方主义歪曲,擦边儿童色情剥削的伪经典得到从众好评比所有装神弄鬼还令人不安。
前一个小时快要看睡着了,后半程高潮迭起,内容信息一下全部上线。人类在未知现象面前的脆弱与无助,母爱在恶魔面前的坚韧与勇敢,神父在信仰崩塌之前的自我牺牲,每个点都让人近乎绝望又满怀感动,影片最后,老教父油尽灯枯,新教父同归于尽,一切似乎结束了,看着新新教父徘徊的脚步与坚定的眼神,似乎一切又会重新开始。借别人说过的话,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告诉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对于那些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我也是充满敬畏的,毕竟浩瀚宇宙中有太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刻出现在我们身边或者悄悄的发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敬而远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①妈妈找各种医生和驱魔人帮女儿“治病”,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成功。②渲染诡异恐怖的技法与(原创)片段:前半段各种闪过/插入的诡异画面/片段;莫名剧烈晃动的床;女儿的脖子大动脉穿刺手术那段;女儿床上发疯那段;室内灯光闪烁间背后隐约可见的鬼脸;小女孩以轮式瑜伽的姿势边下楼边吐血;大量以缓慢变焦镜头营造诡异感;女儿180度旋转的头。③驱魔仪式那段调度地挺紧张刺激。④作为传统情节剧,叙事节奏太松弛拖拉。
【B+】不愧是拍过《法国贩毒网》的导演,镜头的拍摄与拼接都无可挑剔,一种极佳的类型片拍法。与同样展现日常生活被魔鬼侵蚀的《罗斯玛丽的婴儿》相比,《驱魔人》显然要更加优秀,弗莱德金的缓慢变焦要胜于波兰斯基的虚实混合。前半段反复介入的科技医疗手段,在后半段只能被超现实所取代,而叙事上那些晦涩的段落又加重了电影本身的邪恶感。在观众对恐怖片抗性不断提高的当下,《驱魔人》作为恐怖电影的意义仍然存在。
节奏不太好,前面很拖拉,感觉铺垫太多无关的情节,前20分钟竟然全是谜语一样的墨林神父的生活,剪辑也太垮了,并不恐怖,但是从里面看到了很多恐怖片的影子,大概这就是鼻祖吧,后来关于附身大抵都离不太开床和人悬空种种,但是头180度转这个创意还是无人能及啊。经典打光也被挺多片子效仿,音效还挺不错的。冗长且无意义的对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宗教片可能有点意味在吧,这些医生任谁看了都觉得中邪的一些征兆,仪器也检查不出任何症状,竟然还能把病理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强行带偏了母亲,真盲目相信科学。连自己的信仰都不坚定的人去当神父也是迷幻,结果摇摆不定的,挺讽刺的。布景镜头都很有上世纪的味,现在看虽然整体模式已经过时了,但是视听语言和情节上的大胆创想作为那么多恐怖片争相模仿和借鉴的一个对象,还是配一个三星的。
从氛围的角度而言烘托得不错,摄像和音乐加分,但故事实在是无聊。对绝大部分没有宗教背景的人而言应该很难感受到这部影片的惊悚之处吧,毕竟只要相信科学就可免疫95%的恐怖片。就算真有所谓魔鬼或邪恶力量,为什么偏偏基督教可以生效?为什么不能是别的信仰?莫名其妙的附身,莫名其妙的死亡,这魔鬼似乎也不是很强力啊,就是足够恶心。但是真的不懂,有必要在前面铺垫这么长吗,感觉很多情节毫无必要...小女孩的演员演完这种角色真的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吗...
结合当时美国社会中盛行的精神分析流派,这部电影似乎在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冥冥间相信神秘论的存在,但连这种相信,也成为了一种离经叛道。片中的魔鬼是摄人心智的,但也是蛊惑人心的,妄图挑战人们的固有认知。万能的主在法力无边的魔鬼面前起初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但那只是魔鬼的把戏,它要把驱魔人折磨到绝望,反戈一击后从而动摇他们对主的信念。那个时代正是美国众多先锋派风起云涌,社会面临精神冲击的年代,虽然从恐怖效果上说该片不咋地,但文化价值还是不错滴(*๓´╰╯`๓)姑且给五星吧,加一星献给今年才去世的那位神父爷爷,以表缅怀。
看的年代不对,被港片鬼片洗礼过的人,对这样的老电影无感。……宗教文化也不对,没办法了理解这种无力的驱魔,还是港片的开坛做法,飞来飞去的过瘾。……但是有一件事就是被恶魔附体后小女孩的粗言秽语,在看过韩国《哭声》之后,突然懂了,原来一个孩子口中骂出的是这些话,正常人根本没办法接受。……综合来说,现在来看,很多人是当喜剧片来看的,是的,不吓人。……本片传达的意义,神父的献身更加重要。……都说本片是1949年的真实改编,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飞碟UFO事件,如今智能手机人人拥有了,为什么没人拍下飞碟呢?为什么没人拍下恶魔附体呢?
电影节奏存在很大问题,缓慢拖沓,铺垫太长,进入剧情太慢;而且其恐怖程度很低,几处高能点在冗长的剧情之中被过度稀释,所以几乎不吓人。但其作为美国驱魔类恐怖片的鼻祖,贡献了无数精彩的名场面:派对撒尿、摇晃的床、乱飞的家具、倒爬楼梯、十字架刺下体、180度扭头、喷射呕吐物、肉身阳文、人体悬浮…为后继续许多恐怖片提供灵感,能成为一代经典,自有其过人之处。真的为难小女孩的演员,对面部表情和形体都有极大的考验,其完成度之高,表明女孩演技之好。
132min版,影史经典恐怖片。且不说状如奇行种的下楼梯和转头,骇人的面部妆容和凄厉的嚎叫声,光是死寂般的氛围就足以让人心悸。虚掩的门窗被风吹动发出吱呀的响声,床开始诡异地剧烈晃动。平时乖巧的女孩莫名变得狂躁易怒,一系列的反常举动经医学检查毫无端倪,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亦无从下手。现代医疗束手无策,只好诉诸宗教驱魔。狡猾的魔鬼会利用所爱之人来欺骗你,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以身殉道同归于尽,在普遍信仰宗教的国度,这种恐怖感一定会加剧。年仅14岁的琳达·布莱尔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演技,据说华纳曾为她聘请保镖提防那些入戏太深的观众。
尽管影片的节奏比较缓慢,但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就足够令人毛骨悚然,然而更骇人听闻的在于影片的拍摄背景完全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例,想到这一点不禁令人细思极恐,故事涵盖了宗教、恶魔、伦理、亲情等元素,一个绝望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一股未知的神秘力量所压迫,受尽欺辱和残害,直到面目全非,可想而知这位母亲的心理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同样令人心疼。最后,我想说这部片子中那些经典的恐怖画面恐怕将成为很多人幼年挥之不去的回忆吧~
简单地说,对于中国人,可想象成一个茅山道士和一个茅山宗师,用驱魔符、桃木剑、符水去给一个魔上身的小孩驱魔的故事,但绝不是林正英那种武打加搞笑那种,而是偏向仪式和道士传承那种,还有道士们舍己救人具传承精神的个人魅力。时代背景+宗教+无神论悬疑+罪案悬疑这个模板在1970年代来说的确是经典。我觉得华语电影的《双瞳》(在我心里,双瞳是满分恐怖片)就是按照这个模板来写的。从这一点上看本片的确值得夸赞。但由于表现形式容易过时候,节奏偏慢,配乐基本没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