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吉岭(2007)

The Darjeeling LimitedUP:2021-06-26

《穿越大吉岭》(英语:The Darjeeling Limited)是2007年的一部美国公路喜剧片,导演是魏斯·安德森,主演则是欧文·威尔森、安卓·布洛迪和杰森·薛兹曼。

穿越大吉岭

评分:7.7 导演:韦斯·安德森 编剧:韦斯·安德森 / 罗曼·科波拉 / 詹森·舒瓦兹曼
主演:欧文·威尔逊 / 艾德里安·布洛迪 / 詹森·舒瓦兹曼 / 阿玛拉·卡兰 / 华莱士·沃洛达斯基 / 瓦里丝·阿卢瓦利亚 / 伊尔凡·可汗 / 巴贝特·施罗德 / 卡米拉·拉瑟福德 / 比尔·默瑞 / 安杰丽卡·休斯顿 / 库玛·帕拉纳 / 约翰·约瑟夫·加拉格尔 / 娜塔莉·波特曼
类型:剧情 / 喜剧 / 冒险
片长:91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 北印度语 / 梵文
影片别名:大吉利是有限公司(港) / 大吉岭有限公司(台) / 大吉岭特快车 / 大吉利公司
上映:2007-09-03(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838221

剧情

三名平时不连络的兄弟,计划共同参与一趟火车横越印度之旅,重新培养兄弟情谊。这趟心灵探索的旅程随即变调了,他们发现身陷孤立无援的沙漠中,拎着11个大小皮箱、一台印表机、一台薄型机器,一趟计画之外的崭新的旅程即将再度展开。

自父亲葬礼后,三兄弟已有一年互不往来。老大弗朗西斯(欧文·威尔逊欧文·威尔逊饰)计划了一次周密的印度旅行,并告诉弟弟们这是为了找回自我和彼此间的亲情。虽然不热衷这次旅行,试图摆脱各自糟糕生活的老二彼得(艾德里安·布洛迪阿德里安·布罗迪饰)和老三杰克(詹森·舒瓦兹曼杰森施沃茨曼饰)还是同意了弗朗西斯的计划。兄弟三人搭乘豪华列车展开了笑料百出的穿越印度之旅,并从沿途各地收集奇怪的纪念品。终于在勾搭完女列车员,放跑作为纪念品买回的眼镜蛇和在列车上大打出手后,他们被忍无可忍的列车长连同所有行李一起扔下了车。虽然一切脱离了弗朗西斯的控制,但这计划外的变故却令兄弟三人更为接近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

角色介绍

角色演员
弗朗西斯欧文·威尔森大哥,包裹着纱布的脑袋,看起来傻头傻脑,鼻子上还贴著一个滑稽的狗皮膏药。他喜欢拄著拐杖,但在紧急关头,也能够健步如飞。弗朗西斯总是不停的在讲话,固执的依赖于一个周密的行程计划,对所有人和事都有很强的控制欲。
彼得艾哲伦·保迪老二,一进入印度教寺庙中,就会习惯性的划著十字祷告。他总是带着父亲留下的眼镜,即使刷牙的时候也不取下。彼得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做父亲,因为他觉得自己迟早会离婚,而如今他却一直念叨著怀孕的老婆。
杰克杰森·薛兹曼(英语:Jason_Schwartzman)老三,他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刚刚和女友分手,可仍然对女友非常迷恋,不断地偷听对方的电话答录机。他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写进了短篇故事中,却坚持说这些都是虚构的。

简评

很意外,本来以为我会更喜欢月升王国,没想到爱上了穿越大吉岭,也许电影中的三兄弟就是我对外界的真实写照吧,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辞,是个隐瞒内心、避重就轻的人,但又向往开放心灵的人生,期待一个能让我畅所欲言的人(至今都未遇到),慢慢,也就长大了,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正视自己就是这么个差劲的人,然后继续焦虑的人生,所以我真的很羡慕三兄弟啊

非套路化的公路片。经典的安德森视觉!突出的格律感和明亮的色彩观感实在是极度舒适,运镜非常优秀,在话剧感和电影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几个相似性转场真的又丝滑又具有情感张力,简直可遇不可求,剪辑太天才了!故事很明晰,没有很复杂的故事嵌套。叙事节奏很稳,几个情节转折点的预示都很明显,不会有观影疲劳。三兄弟的关系变化把握得很到位,心理活动也被镜头展现了出来,有点茨威格内味了。个人最佳的镜头是荒漠的篝火的葬礼的白袍三兄弟,镜头的平衡感掌握得实在太好了。

一趟心灵之旅,穿越大吉岭在印度大地上横行。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而又有趣的氛围,有即将出生的小孩,有在自己手上死去的少年,有迷失在荒野,有在野外篝火旁祈祷。远离城市却无疑让三兄弟从最开始不信任的关系慢慢转变,好像还是会讲出彼此的秘密,但那是一种亲密的分享。最后再一次踏上列车,丢掉的行李箱像是丢掉过去的记忆,丢掉了烦恼,可以一身轻松的,真正毫无顾虑的行进在路上。(比尔莫瑞在后面快到结尾的时候,终于赶上了列车,上了年纪的是一部分,还有就是打车没有给钱的报应吧~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前半部分真的没看太懂,只觉得三兄弟之间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隐约猜测《穿越大吉岭》可能是一个讲述在旅行中修复亲情的故事,后面主旨也渐渐清晰了起来,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兄弟赶火车把父亲的遗产——LV旅行箱抛下的那一幕,那一刻仿佛如释重负,他们真正地放下并且重获新生不过我觉得比较可惜的是,可能由于电影时长的原因,有些情感和态度的转变让我还是觉得有些过于轻易与草率了,三兄弟重新搭建起互相信任的桥梁说容易,但又没那么容易,不过可以理解,毕竟在电影中确实也只能用一些比较戏剧化的叙事手法和较为紧凑的时间线来推进了

看了一圈短评没看到这个:同一个世界却不同维度的苦难的参差下,庞大的资本主义话语权覆盖了第三世界。本片用黑色幽默去化解家人和解、飞天横祸,却用另一场肉体死亡作为桥梁充当心灵鸡汤,是跨国资本主义更痛苦还是第三世界更痛苦?这种话语权的控制、这种把印度表现为灵修、人力资源市场的方式,是不是一种傲慢???钱财,人类不平等的物质表象,一场在金钱之外、金钱之上、尊严满溢的心灵抑郁,却能等同于那贫乏的、物质荒漠上赤裸裸没有尊严的肉体死亡?

还有什么比一路争吵打闹,结束时却能相视一笑;在遥远的东方国度感受不同的宗教洗礼和风土人情,短暂忘却现实生活的苦恼;在经历一段艳遇、一段生离死别、一段意外之旅后与过去的心结和解;最后见到母亲的他们扔掉父亲遗物并登上大吉岭号,宣告着一段伤痛往事的结束与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从演员、画面、音乐都格外喜欢的电影,简直想明天就踏上去往印度的列车(并没有)。

今天终于看完了,竟然花了九天,平均每天看10分钟吧,我这么忙它还这么难看。。完全靠着对韦斯•安德森和艾德里安•布洛迪的滤镜撑完全片,能说的过去的只有色彩,剧情也太夸不出了。而且艾德里安•布洛迪演喜剧并不是那么合适,他还是更能胜任《钢琴家》里那种悲悯的角色,大眉毛往下一耷拉,音乐声一响起,是不是被纳粹迫害,我都想为他哭一场。至于韦斯•安德森,希望今年要上的新片《法兰西特派》能保持水平,但说能超过他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我不信。

仍然是鲜明的韦斯安德森风格,最简洁的运镜和转场,非常舒适。这是一个关于旅程、亲情和成长的故事,印度也确实是适合讨论家族和仪式感的地方;在安德斯颇有节奏感的镜头下,好想能够和角色一起坐上那趟驶向文化的鼓点列车,让人心驰神往。看了一条在前面的影评,里面一句曾经听过无数次却依然有道理的话想要引用一下,“所有的旅程出发都是为了最后的归家”。我们踏出自己的城走进别人的围城,留下一点足迹,带回来全新的心情,继续在自己的城里延续生活。

又有被治愈到,我就是韦斯安德森脂粉hhh橙蓝对比色的碰撞,鲜艳明快的音乐,多处运用的长镜头和横轴镜头,精致的布景和风景,还有韦氏幽默。好难解释这种感觉啊,当初看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是几分钟就爱上,很平静很跳脱的童话世界,琐屑都被拂去了。好几处笑出声,主角三兄弟都太可爱了。我也爱印度的葬礼,香花戴在棺椁旁,访客清水沐浴,送别死者引来新生,哀而不伤。心疼最后的几个LV包,想即刻拥有!大爱片尾曲《香榭丽舍大街》。

心怀鬼胎的三兄弟“心灵之旅”,幽默风趣的故事结合上电影中多次出现俏皮活泼的音乐再配上180度平移镜头的慢动作画面,不禁让人会心一笑。意料之中的状况百出公路片,经历多重故事/事故,三兄弟从互不信任转变为了真正的好朋友,这趟寻母之旅从一开始就罩着厚布,哥哥隐瞒着两个弟弟,到最后母亲寻到了,却什么结果都没有,索性最后三个人又回到了旅途中,扔掉了父亲的箱子和过往的回忆,再次登上火车时,我们三个不只是血缘兄弟,还是同行的伙伴,旅途的朋友。

故作无聊的无聊,充满了韦斯·安德森式的形式感,但是徒有其表,故事讲述的并不精彩,镜头的运作和故事内容的戏剧张力不太匹配,给人的感觉就是“明白导演想要呈现的效果,但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错位。可以看作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mini实验版本。看完之后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三傻,一看时间。没想到三傻竟然在后。所以,,,就不叫无聊的三傻了叭。尊重!另:经典三人行应该深得安德森的心意,毕竟容易搞对称hhhhhhh。

真的被他电影的音乐给吸引了,韦斯的冷幽默越来越冷了,但是每一首歌用得都那么可可爱爱,甚至还有影片最后几个火车上几个房间的转场,是《水中生活》手法的沿用,但加有了一些创新。整个故事也是如此可爱,或者是角色。电影讲述的是某种感情,或者说他都电影都是,一种含蓄又委婉的表达,关于亲情,爱情和生活的表达,追寻的是自己先前未了之事,最后传达的是抛下留在身上的一切,《天才一族》那种寂寞温柔感不见了,转而的是公路片般的,虽然还是可见的琐碎。送葬未能拯救的孩子就像送葬自己的父亲,那个之前未完成的梦就好像成为了心里的一个缺口,他们想要父亲的车去为父亲送葬却来不及感到现场,聚在一起却总是有各自的生活不能妥协,母亲突然般的离去和避世好像不愿面对,最后闭上眼睛,用孔雀翎去仪式这一切,抛下过去,成为新的自己。

获得奖项

  •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小金狮奖
    提名: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