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巴黎(1984)

ParisUP:2021-07-06

《巴黎,德州》(英语:Paris, Texas)是德国导演文·温德斯于1984年所执导的公路电影,电影配乐由蓝调歌手雷·库德(英语:Ry Cooder)演奏,剧情主要是讲述一位失忆的男子(崔维斯)独自在沙漠中行走被发现,因此与失联已久的弟弟连络上,进而引发他回去追寻过去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本片获选为第37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最终评审团无异议颁予金棕榈奖。

德州巴黎

评分:8.6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L·M·基特卡森 / 山姆·夏普德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 萨姆·贝瑞 / 伯恩哈德·维基 / 迪恩·斯托克维尔 / 奥萝尔·克莱芒 / 亨特·卡森 / 维娃 / 索科洛·瓦尔迪兹 / 娜塔莎·金斯基 / 汤姆·法雷尔 / 约翰·劳瑞
类型:剧情
片长:145分钟地区:英国 / 法国 / 美国 / 西德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巴黎,德州(台)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德克萨斯,巴黎
上映:1984-05-14(戛纳电影节)
IMDb:tt0087884

德州巴黎简介

查韦斯(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饰)迷失在德州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因为身体虚弱而昏迷。医院联系了他的弟弟沃特(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 饰)来接他。出院的查韦斯一直沉默,直到看见“巴黎,德州”的牌子,才终于开口。
  回到洛杉矶弟弟家,查韦斯见到了儿子——亨特(亨特•卡森 Hunter Carson 饰演),弟弟弟妹其实是养父养母。但是亨特对突如其来的父亲并不接受。后来,查韦斯用很特别的方式收复了孩子的心。通过交流,查韦斯了解到孩子的生母——简(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 饰)的下落。于是,父子踏上了一条寻母之路……
  本片获第3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第3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维姆·文德斯 第37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维姆·文德斯 第37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维姆·文德斯

简评

当文德斯决定征服美国观众的心灵时,他拍摄了一部关于家庭的影片,一个不在家的母亲,一个救世主型的哥哥和一个蓬发男孩组成的公路片,《德州巴黎》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法国巴黎是耀眼的梦想之都,对于欧洲导演而言巴黎是电影开始的地方,是雷诺阿、戈达尔与特吕弗诞生的地方。而德州巴黎对崔维斯来说,是他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他生命开始的地方;是他和简在最恩爱时买下的地方,代表记忆中的美好;是他因忌妒偏执而犯错后赎罪的地方,是自我放逐的殉难之处。于是,巴黎是一个代表了生命、爱情与存在的地方。也因此无论是法国的巴黎还是德州的巴黎,对文德斯而言,都是一个确认自我生命、自我价值与自我存在的地方。当这个世界如此喧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渐扩大,生命愈发孤独寂寞的时刻,巴黎,只属于灵魂安放处,属于现代人不再的乡愁

一个沙漠中漫无目的行走的男人,最后被弟弟带回了弟弟的家,见到了久违的儿子,最后踏上跟儿子一起去找妻子的旅程。原来男子一切莫名其妙的行为,都是因为被爱所困,不得不拼命逃离所致。他一直在路上,竟不知自己走了那么远、走了那么久、几乎久到忘记了人类的语言。最后两人隔着玻璃互相告解的地方我哭了,然后妻子被儿子的小手紧紧抱住的地方我哭了,其他部分都觉得恍然如梦,很没有真实感。这个片子在现在看总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一方面没有人相信会有这种爱情了,二这种不负责任的逃离并不觉得负有什么意义。三这种兄弟情义基本已成童话式的表达,哥哥对爱情过于幼稚的困惑和放纵,都拖累惨了这个可怜的弟弟和弟媳。不太有共鸣的片子,但其中画面部分很多精巧的设计,是个氛围感很强的影片。

第一部文德斯电影。84年的剧情看到时代视角下一些文化,比如巴黎女人是一种迷人诱惑的象征?娶了巴黎女人就是体面和有实力的嘛?为什么男主和他爸爸都有把年轻fancy的巴黎女性作为所有品的倾向?女性在这个角色里如何面对自我实现呢?剧本的年代还是一个打和关女人是爱的象征的时代。但弟弟的家庭却是真正的巴黎女人,看起来是一个有各自独立状态的关系?镜头中的红绿调配的很勤奋,不知道有什么隐喻,但前期红色配饰让人看得平淡中孕育着焦急、渴望、等待、翻滚,最后母子拥抱时的暗绿色太治愈了,仿佛永远停在这一秒。但非常不理解结尾的走向?说实话,整体没有看到孤独或爱,而是两个自以为是的人和他们懂事渴望被爱却被屡次抛弃的孩子。

喜欢,前3/4部分是神作,德州戈壁下的蓝天白云太美,配合着乡村吉他的配乐,让人进入片中坐在车里一起行驶在德州的公路上。但这一切美景都盖不住缓缓流出的孤独与哀伤,整部片子的气质包括光影的渲染都是悲伤的,男主流浪在心灵的路上,想回到起点让心落地,这起点也是他旅程的最终点。最后1/4的部分虽然打破了之前的诗意却将本片推到最高潮,二人对着玻璃互诉心声,是对过去感情的坦白,更是说给自己未来的开始。对简来说可能是一个终点,一个归宿。对崔佛斯来说,这次见面是过去的结束,他将继续踏上新的旅途。爱情终究是最难解的迷题,我爱的热情似火,失去理智,却让你丧失了自由,当你找到了自由,却又留恋那份热情,而我早已因为你的离开成为行尸走肉,灵魂迷失在了人潮中。

欣赏不来,导演用一种极其温吞缓慢的节奏来讲述这个故事,虽然知道是好电影,但真的看得人昏昏欲睡。其实影片剧情很简单:查韦斯和简婚后争吵不断,最后分开,四年后查韦斯带上儿子踏上寻妻之旅。只是这么简单的剧情硬是被这个缓慢的节奏拉长到了两个多钟才讲完。德州巴黎这个地方代表的是查韦斯父亲对其老婆的想象,查韦斯之所以执着于寻找到德州巴黎,也是为了印证自己对妻子的想象,给自己心中的疑惑一个确切的答案,可最后他还是没能找到德州巴黎,他意识到自己对妻子的误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他让母子团聚,而自己选择离开,则是对自己的救赎,即使最后他没能寻找到德州巴黎,但他也已寻回那个昔日的他。

很喜欢在深夜看部公路片,主人公驾着车迎着风飞速行驶在高速路、公路又或是尘土飞扬的乡下土道上,背景音乐的几声吉他拨弦带着西部牛仔的味道,我的灵魂也融了进去。从迷失过往到温情回归再到找寻真相倾诉衷肠,电影的节奏都非常的慢,有大幅的时间令人思考猜测人物的动机和过往,但这部电影偏偏把这些掩得严严实实,前两part平淡如水,耐不住性子的观众甚至会把电影关了,只有耐心等到最后part的观众才能收获震撼人心的她:那个金发粉衣的女人,那个等了一整部电影的女人。电话室的对话很长,因为它将一段爱情的始末娓娓道来;但也很短,短到我还没反应过来它就结束了。一部正叙展开的影片,最后倒带播放。在我眼里,他终究会回到德州巴黎,回到那片寸草不生的土地,回到他所有的起点。

“你离开以后,我经常假装跟你说话,我一直在跟你说话,即使我独自一人,有好几个月,我边走边跟你说话,而现在,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当我只是想象你的时候,事情就容易多了,我甚至想像你在跟我说话,我们交谈很久,就我们两个,就好像你在,我可以听见你的声音,我可以看见你的样子,我可以闻到你的气味,有时你的声音在午夜时分让我醒来,就好像你在房间里和我在一起,但一切开始慢慢消失,我再也想像不出你的样子了,我想像以前一样,我跟你说话更大声,但什么也没有,我听不见你了,然后,我就放弃了,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你,就消失了,现在,我在这里工作,我始终能听见你的声音,每一个男人的声音都像你。”#超乎想象地爱一个人,抱着破碎的心和爱的回忆,继续在荒野上行走。L&L

和@安东妮奥妮 看的x16。第二部入手文导的名作,适用于电影城市学分析的绝佳范例。得克萨斯郊外的戈壁景象对应迷失在心灵孤岛中的角色,大量篇幅拍摄人物驾车体现沧桑的人生旅途,用大远景将空旷连绵的西部山脉与渺小的角色并置,无意间看到了人在命运和社会大环境下的无奈挣扎。本片还以德州与加州的“双城”结构,呼应漂泊无定的都市现代人对安稳、家庭和归属感的渴求。幕后介绍本片全程采用偏振滤光镜拍摄,消掉了画面反射的多余光线,较通透地还原建筑、玻璃、衣物和皮肤的表面颜色和质地,也为影片各种富有象征寓意的色彩运用扫除障碍。该技术为大漠风光罩上一层羁旅者的哀惋,又清晰展现人物面容的纹理来传达细腻情感,也让现实主义气氛更浓重。必进鄙人top10的一作,现在只能浅谈皮毛,未来有望还待二刷、三刷,更多认识人的复杂性。

重温,正如克莱尔徳尼所说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是清风拂面后脸颊上的泪滴,文德斯说旅行与拍电影一样重要,通往德州巴黎的路也是重新发现美国之路,从一个生活在拖车上的男人的生活开始,讲述着这个与世界隔绝之人再一次试图与生命连接的旅途,的确是很安东尼奥尼的主题,崔维斯将记忆与语言放逐,他的救赎就是于空虚之中重建爱,这个三口之家的故事如此地牵动我们,亲情与爱情如此感人,以至于超越了故事本身,我们看到了一个寓言,希望与爱的回归,最后的逃离是于时间与记忆的荒漠中自由的降临,在说出真相与选择放手的那一刻,目的地就在前方,闪耀的红色信号灯与绿色的光影交错着,夕阳将这个城市变得金黄,男人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开始于流浪的故事结束于流浪的开始,这可能就是美国精神与信仰的宿命吧,愿有一天在路上能再见到彼此,我们依然还相爱

,这回看清了,但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是金棕榈呢。用可见/不可见的镜子及区隔开的空间作为视觉隐喻,一种隔绝开的沟通,女人看不见男人的脸,只能看见自己的脸,却不得不进入男人的自我独白中并试图理解男人;但男人也并不再面对女人,而是将自己背对她,聊起他们共同经历中他的经历,他始终不懂女人为何在怀孕后性情变差,然而,他也并不询问,并不交流,只是自我陈述着他这么多年的不解,并不想从她那里得知答案,并没有从别的女性口中得知答案;而最终女人看见了男人的脸,并讲述了自己的情感,她不再回忆他们共同经历中她的经历,因为似乎从剧作看,前史已经被男人交代完了,女人无需多言(HIStory),女人说的那些台词既不女人,也不男人;且我不能明白为何她依然会哭着爱他。色块丰富,像彩虹。80年代乡村悠长缓慢的节奏。

文德斯非常讨巧地搭建了一个悬疑电影的结构,看似公路片的外壳却十分矛盾地使用人物独白来完成倒叙回溯。同时这一结构的背后是作者草蛇灰线般的完成“流浪-回归-流浪”的循环,而孤独流浪的必然正是文德斯极力论证的。正如德州巴黎这一地名所指涉的生命诞生的归宿完成地宿命般流浪。平庸的中段证实家人温暖并非文德斯的主旨,结尾毛玻璃对话戏呈现出弥合旧爱之艰涩残忍与开头流浪者精神世界的荒芜所完成的呼应,衍生出一种相互折磨的对应,爱与悟的拉扯,相爱与别离的纠葛,似乎使得故事成为了“德州巴黎”式的无聊冷笑话。而那份选择流浪的观察者之悲凉又夹杂着自以为是的孤独,顾影自怜的遗忘,顺水推舟的喑哑,因而这是有关爱的临摹。【2023资料馆】

单项玻璃的scene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male gaze镜头之一,内容与情节的走向是否是男性意淫值得探讨与批评。但对我一个男性来说,这部电影是一次从墨西哥到德州的忏悔,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对于一切爱和亲密关系的无能为力。沉默是种逃避,也是自我反省。Travis从头到尾都是个糟糕的人,他之前的所作所为让他最终也无法原谅自己。电影展现的情节(plot)是两天,但故事(story)的空间能延展到Travis的一辈子,德州巴黎是他对于自己男性气质的一次忏悔与自我放逐。不过让我来重写单向玻璃的scene的话,也许Travis的一句道歉和交给她孩子酒店的地址也就足够了吧。

获得奖项

  • 第37届戛纳电影节
    第3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 主竞赛单元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第42届金球奖
    第42届金球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30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30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René Clair Award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35届德国电影奖
    第35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Film Award in Silver —— Outstanding Feature Film (Bester Spielfilm)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1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1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3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ore / 最佳影片